APP下载

茶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分析
——以六堡茶为例

2014-04-07苏悦娟孔璎红孔祥军刘馨磊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六堡原产地茶叶

苏悦娟,孔璎红,孔祥军,刘馨磊

(1.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07;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3.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南宁530028;4.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28)

茶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分析
——以六堡茶为例

苏悦娟1,孔璎红2,*,孔祥军3,刘馨磊4

(1.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南宁530007;2.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8;3.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西南宁530028;4.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28)

以六堡茶为例,分析了茶叶生态原产地保护的关键要素,为我国茶叶类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提供了分析框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六堡茶的生态要素、原产地要素、综合要素进行评价,认为我国生态原产地保护,是当前全球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文章认为要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给茶叶追加竞争优势,地方政府也应出台配套环境保护制度、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加快制定《茶叶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细则》,并且加快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开展生态标签制度互认。

生态原产地产品;六堡茶;地理标志;生态标签;原产地;科技创新

茶叶是我国出口的优势产品,也是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的数量最多的原产地标记产品。1999年我国开展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和原产国标记)保护以来,大量名茶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及地理标志区域产业品牌效应实现了产品溢价,产业获得了发展。但是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并不能解决茶叶出口的生态壁垒问题,在当前我国如火如荼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下,地理标志私权集体性和质量水平较低的技术要求显然压抑了各生产厂商追求茶叶“生态、安全、健康”品质更高要求的积极性。我国虽然也开展了有机产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但是由于我国市场规制及配套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并不认可我国第三方生态认证,国内消费者也并不完全信任由第三方出具的生态证书。国家质检总局在地理标志保护的基础上,借鉴了欧盟及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生态标签,建立了以国家行政保护为背景的生态原产地保护制度。2012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正式颁布实施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通则》、《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导则》和《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机构管理规范》,这标志着我国以国家行政保护为手段的生态标签制度正式建立。生态安全是茶叶品质的最基本要求,并且茶叶的品质受地域的自然因素直接影响,因此,生态原产地保护的所蕴涵的“生态”、“原产地”理念,完全切合茶叶类产品追求更高端品质的需求。截至2013年12月31日,已有武阳春雨茶、宜兴项珍阳羡雪芽、茂圣六堡茶3个产品获得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占中国受保护产品的14.3%。开展茶叶类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茶叶的品质和品牌,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1 生态原产地保护和六堡茶概述

1.1 生态原产地保护相关概念

生态原产地产品是指产品生命周期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1]。生态原产地保护是在现代生态文明背景下,我国自行创立的一套生态标签制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中国制造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是原产地标记的一种,也是继地理标志之后原产地标记发展的新方向。我国的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在国外又称为生态标签(生态标志),或者环境标志、绿色标志。生态原产地,既要求产品及产品原产地的生态性,又要求原产地产品形成过程的生态性。作为生态文明的物质载体,生态原产地产品在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储运、使用、废弃处理等过程贯穿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当前,国家推进生态原产地保护,是当前全球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1.2 六堡茶概述

六堡茶是黑茶品种的代表之一,原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乡,因“红、浓、陈、醇”品质而闻名于世,其产制历史有1500多年。《DB45/T581-2009六堡茶》对六堡茶的定义为:在适宜加工的特定区域内,选用适制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O.Kunts)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采用六堡茶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加工制成,具有“六堡香”及“红、浓、陈、醇”等品质特征的黑茶。2011年3月16日,六堡茶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2]。利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契机,梧州市政府大力发展和扶持六堡茶产业,目前,已在梧州形成六堡茶产业集群[3]。截至2013年12月,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共有33家,六堡茶年总产量达到了9 000 t,产值超1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达到了11.99亿元。梧州六堡茶茶园面积已达6.5万亩,建成了年生产能力达2.06万t的2个六堡茶产业化集中加工区[4]。

为更好地发展六堡茶产业,将当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并为六堡茶品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2013年初,在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的建议下,梧州市启动了六堡茶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国家质检总局于2013年10月组织第三方机构对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圣公司)进行评定,并于2013年12月31日以2013年第188号公告批准了对茂圣公司的六堡茶生态原产地保护,茂圣六堡茶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生态原产地保护的黑茶。

2 六堡茶生态原产地保护的核心要素分析

2.1 生态要素

2.1.1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主要是指原料与生产加工区的生态地理环境,它是由大气光热圈、地表植被圈、水岩石圈以及各类资源构成的生物圈。

2.1.1.1 原料基地生态环境

茂圣六堡茶主要原料基地位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镇八集山庄和六富茶园。六堡镇大气、水和土壤质量良好,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21.2℃,年均降雨量超过1 500mm,年均无霜期达330 d以上。六堡茶原料种植区内植被良好,四季常绿,森林覆盖率达75%,森林面积约2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 000多万立方米。原料基地远离厂矿企业、居民区、主要交通干道,无污染,空气的SO2、NO2、PM10等项目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水的pH在6.0~7.0之间,汞、镉、砷、铅、铬等项目指标均未检出;土壤多为黏壤或砂壤土,呈微酸性,pH在4.5~6.5之间,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腐殖质和各种营养丰富,具有良好水、肥条件,十分适宜于茶树生长。

2.1.1.2 加工区生态环境

茂圣公司位于梧州市内,北回归线从市区通过。梧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长冬短,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21.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1.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9℃,年均降雨量1 503.6mm,无霜期为350 d,全年平均日照为1 915 h。梧州是桂江、浔江交汇处,水环境质量优良,各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达标率为100%。江河监测结果表明,桂江、浔江汇合而成的西江年均流量为7 002m3/s,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质标准,总体水质状况为优,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梧州地貌属山地丘陵地区,森林覆盖率高达73%,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 d,全年优良率达到100%。

2.1.2 产品生态设计分析

产品是设计理念的最终结果,生态设计的目的,就是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将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5]。在设计生态原产地产品时,应识别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生态健康特性的环节及因素,包括产品形成过程中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项目实施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持续改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材料的循环利用。

2.1.2.1 生态原料的选用

为确保原料的安全性,茂圣公司选择了“公司+基地”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原料选用产自生态环境良好的八集山庄和六富茶园基地,以及签订合作协议的农户茶园。通过自建茶园和契约制度,以及基地管理措施,具体种植、检测技术措施,控制了入厂前的茶叶原料重金属、细菌及农药残留不超标,确保了鲜叶原料的安全性。

2.1.2.2 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处理措施

六堡茶行业生产过程生产的“三废”对环境的影响不大,其对环境响最大的因素一是生产过程中产生蒸汽用锅炉的废气处理,二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茶粉末和使用后包装废弃物。茂圣公司的锅炉燃料是树枝和木材边角料,废气在排放前先除尘、脱硫;将加工环节产生的废茶粉末收集加工成有机肥,用于茶园和厂区绿化园的肥料;在包装选用上,选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资源循环再生利用的包装生态笠、礼盒。生态笠与礼盒包装的材质是可降解的树皮、木片、竹片、藤、牛皮纸、瓦楞纸箱等。

2.1.3 产品形成过程的生态性

六堡茶是用经过初制的毛茶渥堆、发酵、蒸压、陈化而成的黑茶。传统六堡茶渥堆、发酵、翻堆采用人工加水,难以掌握洒水均匀度,并且翻堆劳动强度大,不易掌握均匀度,难以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温、湿度,从而影响到六堡茶的品质。茂圣公司采用清洁生产的理念,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相结合,在生产中采用六堡茶全自动发酵罐,实现了自动控水、控温、控湿,使茶叶受水、受热、发酵均匀。全封闭的发酵罐机器翻拌技术,彻底解决了人工翻拌的卫生问题。

2.1.4 产品形成结果的生态性和健康性

六堡茶是生态、安全、健康的保健产品,具有明显的保健功效。六堡茶的功效与作用包括生津解渴、醒酒提神、消滞、养胃和气、消除疲劳、除油腻、助消化、减肥等。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仲华教授在对茂圣六堡茶的品质与功能成分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一系列的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通过化学成分组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揭示六堡茶降脂减肥、调降血糖、调控尿酸、保护肝脏、调理肠胃、美容抗衰、抵御辐射、抵抗炎症等功效及机理。刘仲华教授的研究表明,六堡茶能抑制HepG2细胞的甘油三酯的堆积,对高脂血症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六堡茶可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前脂肪细胞分化,六堡茶水提取物可有效降低营养性肥肠大鼠体重;六堡茶可有效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尿酸浓度;六堡茶对酒精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六堡茶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6]。

2.1.5 产品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

产品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除了体现在生态生产、“三废”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上,还体现在原料无公害种植的生态性方面。

根据种植六堡茶所需的地理、气候、水质等特点,在苍梧六堡镇、狮寨乡等地投资建设自有茶园。通过构建契约制度,与茶园周边的农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以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引导茶农扩大育苗,大力发展有机新茶园,在保证签约农户收益的同时,也保证了原料安全性和种植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原料基地管理上,制订和实施统一的农药、化肥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六堡茶原料的安全性。在具体管理措施上,采取物理方法,放置粘虫板、捕虫器等,并结合生物防治方式防治病虫害;采用人工除草方式清理茶园中的杂草;施用沤制的腐熟有机肥,不用化肥、农药,确保鲜叶原料的安全性。

目前,茂圣公司已拥有投资合作建设茶园基地12 000亩,其中已得到有机认证的有机茶园1 500亩,这充分保证了优质茶叶原料供应的稳定性,也增加茶农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契约制度安排和合理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农户、基地作为产业化的参与人员,有了较完善的契约约束,形成了良性的合作博弈,降低了鲜叶农残的风险[4],同时,避免和减少了农户种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利于水土保持和促进生态平衡。

2.2 原产地要素

原产地是产品的经济国籍,直接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和国家形象,生态原产地产品是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原产地规则在物质载体上的具体表现。原产地要素包括原产地名称、原产地名称与知识产权相符性、原产地范围,原产地判定、原产地真实性、原产地标准符合性,重点是要判定产品的原产地及核查原产地真实性。对产品的原产地判定和原产地真实性核查,实质是对使产品发生实质性改变的生态原产地的生态要求,也就是说,形成生态产品主要的原料及核心工序的原产地也必须是生态的。

生态原意指“住所”或“栖息地”,是建立在某个产地之上的环境总和。现代“生态”的概念,也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任何生态产品,都是在一定产地环境下生长、制造的产物,带有一定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烙印。生态原产地理论认为,产地的自然环境对产品品质的形成有影响,尤其是对农产品的生长和以农产品为原料产品的提取、生产、加工过程影响更大;同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尤其是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生长、原材料的提取、生产、加工、制造过程对原产地的空气、水源、气候等人类健康生存所必须的生态环境影响更大。

2.2.1 原产地范围

根据梧州市政府对茂圣六堡茶生态原产地的界定,梧州六堡茶原料基地地处北纬东经111°51′14″~111°40′,北纬22°58′12″~24°10′14″之间,这是六堡茶主要原料的来源地;生产加工厂位于梧州市蝶山区内,地处东经111°51′14″~111°40′,北纬22°58′12″~24° 10′14″之间,这是在茂圣六堡茶基本特征的主要工序的形成地。

2.2.2 原产地特征和特性

原产地产品是指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产品。原产地特征是指产品出生、生长、生产、加工、制造以及产品来源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等属性,它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品质等级等。原产地特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大类。自然特征是原产地产品是建立在某一产地特有的资源、环境、生态特色基础上的,产地的自然条件赋予了产品的原产地特性,构成产品的独特性和特殊性。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生物等因素。人文特征是指原产地产品具有年代传承、独特的历史渊源和文化特质。人文因素包括社会及文化因素,如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流程配方、风俗习惯、史料典籍中的记录或民间典故等。原产地特性是指产品固有的、与原产地内在关联的品质和特点。产品的内在品质与特点与产地自然、人文因素有着内在的关联。

六堡茶出现与盛行与当地气候因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广东和广西气候、地理环境相近,由于湿热气候,六堡茶在当地一直扮演着药物和饮料的双重角色。清朝嘉庆年间,两广居民和马来西亚等地的侨胞,就已普遍将六堡茶作为调理肠胃、治病驱痢和解暑的饮品。六堡茶独特的槟榔香味与特殊的生产加工工艺是密不可分的,其关键工序--渥堆发酵中的酶和微生物种群存在高度的关联,在湿热和微生物酶促作用下,以茶多酚为主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六堡茶独特的品质,因此梧州当地的微生物种群对形成六堡茶品质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微生物种群的主要因素包括大环境的水、土、气候以及小环境的温度、湿度、微量元素、植物种类等。吴平认为渥堆促使了茶叶的发酵,形成了六堡茶黑润、滋味醇和、香气纯正、汤色红浓明亮的品质特征[2,7-8]。

2.2.3 原产地标准符合性

茂圣六堡茶的原料来自于本地的原料基地,并且在梧州茂圣公司的生产区完成六堡茶的精制加工。六堡茶加工分为初制、精制阶段。初制加工工艺包括: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毛茶流程;精制加工工艺包括:毛茶→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压制成形→陈化→成品流程。其中,渥堆是形成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工序。将适宜本地区生长的苍梧群体种和广西大中叶种的鲜叶制成毛茶,再经精制加工成成品,原料发生了实质性改变,梧州六堡茶属于完全原产产品。

2.3 综合要素

综合要素主要考虑与产品系统边界内输入和输出无关的、无法在生态要素和原产地要素中体现、但在生态原产地保护起作用的因素,综合要素包括:标杆管理、科技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工作环境。其是,标杆管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是茂圣六堡茶获生态原产地保护的关键要素。

2.3.1 标杆管理和科技创新

标杆管理是通过与同类产品的比较评价,确定基准,在模仿中创新来达到或者超越标杆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作为一种激励制度设计,生态原产地要求受保护的产品的生态特性、生态特征优于同类产品,本国本地区原产成份更为突出。生态原产地产品可以从技术参数、生产工艺、生产规模、设备先进性、节能减排等不同方面考虑对标,行业内的领袖企业、竞争对手,以及企业(集团)内部的其它部门、单位都可以选择为标杆伙伴。申请产品保护的企业,首先要求有强烈的社会生态责任意识,有完善自身标杆管理、超越生态标杆对象的意识;其次在产业规模、产品销量、产品创新、科技创新、管理成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在业内处于领导地位,以便企业在生态方面的努力,会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

生态原产地保护强调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技术在生态贡献中的应用,强调效果与成效。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是六堡茶保持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茂圣公司是六堡茶行业标杆管理和科技创新、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结合的卓越企业。茂圣公司自主研发了世界先进的六堡茶生产线和全自动温控发酵罐,在保证传统的工艺要求的同时,实现了六堡茶科学化、自动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其容量为25 t的全自动温控发酵罐是目前国内最大茶叶发酵罐。此外,茂圣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建立全自动化恒温恒湿陈化仓,一方面传承了六堡茶传统工艺——蒸压后自然陈化,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六堡茶现代生产工艺的科技含量。在采用自动生产线是六堡茶产业的一大进步,六堡茶生产线、全自动温控发酵罐和全自动化恒温恒湿陈化仓的技术创新和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发酵时间由此缩短40 d~45 d,效率比传统的加工方式提高了近3倍,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省大量人力。这些现代自动化生产线和科学技术的使用,无疑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2.3.2 品牌建设及影响力

六堡茶品牌与一般商品品牌一致,具有独占性。茂圣公司认识到茶叶品牌中的生态、安全、文化元素的品牌价值,认识到品牌对茶叶产品溢价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营销重心从产品转移到品牌建设上,除了兴建生态茶园、完善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还通过实施地理标志与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整合了茂圣品牌资源,突出六堡茶独特功效与茂圣生态茶园。茂圣公司是最积极参与六堡茶地理标志保护的公司之一,也是六堡茶地方标准制订的主要起草单位。2010年,茂圣六堡茶成功地进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茶叶专柜,成为广西唯一进入中国馆的茶叶类商品,茂圣公司因此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六堡茶唯一指定特许生产企业。2012年,“茂圣”成为六堡茶行业第一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品牌。2013年5月,在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组在《中国茶叶》发布的“2013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行榜”,茂圣品牌由2012年的66名上升为63名,品牌价值高达1.38亿[9-10],与“三鹤”、“中茶”并列为梧州六堡茶三大品牌。

3 结论

通过对六堡茶生态原产地保护的关键技术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茶叶能获得生态原产地保护,首先,该产品必须是生态产品;其次,原料的种植以及生产加工的原产地也必须是生态的;再次,指引产品设计的理念、生产过程也必须具有生态性。生态原产地保护的核心价值,就是要通过调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对大气、水源、土壤、生物等自然环境,以及对资源、能源、人类生产生活环境的危害。

生态原产地保护是当前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大势下,对使产品发生实质性改变的产地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生态制度设计,对我国茶叶而言,国家赋予茶叶生态原产地品牌“生态、安全、健康”的寓意,无疑会给附加值过低的茶叶追加竞争优势。为充分利用生态原产地的品牌效应,在进一步扩大产品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出台配套环境保护制度、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避免获保护的产品因自然环境破坏而丧失生态特性。此外,还应提升申请生态原产地保护的门槛,加快制定《茶叶生态原产地保护评定细则》,进一步明确对六堡茶种植、生产加工的环境的要求。并且,要加快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生态标签制度互认,以保证双方出口生态农产品在第三国获得进入市场、通关优惠便利。

[1]孔璎红,孔祥军.建立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的意义与对策研究[J].桂海论丛,2013(5):68-72

[2]苏悦娟,孔祥军.六堡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4):21388-21390

[3]苏悦娟.地理标志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分析研究——以广西六堡茶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3(3):60-65

[4]苏悦娟.加快广西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研究[J].桂海论丛, 2013(3):124-128

[5]江宇觅.产品生态设计[EB/OL].(2013-11-24)http://baike.baidu. com/view/1615662.htm

[6]刘仲华.科学揭密六堡茶的保健养生功效[R].长沙: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8

[7]吴平.微生物种群在形成“六堡茶”品质中的作用研究兼论离开梧州生产不出纯正的“六堡茶”(一)[J].广东茶业,2007,102(2): 12-14

[8]吴平.微生物种群在形成“六堡茶”品质中的作用研究兼论离开梧州生产不出纯正的“六堡茶”(二)[J].广东茶业,2007,103(3): 15-18

[9]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J].中国茶叶,2012(5):4-10

[10]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2009~2013)中国茶叶,2013(5):4-12

Analysis of Eco-origin Protection of Tea——Taking Liupao Tea as Examples

SU Yue-juan1,KONG Ying-hong2,*,KONG Xiang-jun3,LIU Xin-lei4
(1.Guangxi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Nanning530007,Guangxi,China;2.Nann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anning530008,Guangxi,China;3.Guangxi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Nanning530028,Guangxi,China,4.China Certification&Inspection Group Testing Technology Co.,Ltd.,Beijing 100028,China)

By taking Liupao tea as an example,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essence of Eco-origin Protection of tea and suppli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Eco-origin Protection of tea products.The article use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appraise ecological factors,Eco-origin factors and comprehensive factors of Liupao Tea.To this article,Eco-origin Protection in China is a strategic choice to take the road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grim situation of serious pollution and degenerative ecosystems.In order to gain the addi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ea by Eco-origin Protection,local governments should publish coordinated regulation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ndustrial policy,technical policy and finance and taxation policy and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of the Rubrics of Eco-origin Protection of Tea and the mutual recognition on ecological lab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nations and regions including Europe,US,Japan and Korea.

Eco-origin product;Liupao tea;geographical indication;ecological label;origi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10.3969/j.issn.1005-6521.2014.010.034

2014-05-05

2013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广西地理标志区域产业品牌化研究”(13FJY013)

苏悦娟(1973—),女(汉),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原产地标记理论与应用、区域经济。

*通信作者:孔璎红(1975—),女(汉),硕士研究生,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品牌化。

猜你喜欢

六堡原产地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青海启动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
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香喷喷的茶叶
按主要原产地和目的地划分的商品进出口
与茶相逢在六堡
亚太价值链构建中的原产地规则分析
美国众议院对废止肉类原产地标识法进行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