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口译
2014-04-07刘珊珊
刘珊珊
(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引言
外宣工作离不开外宣翻译,尤其是我国一年一度的人大和政协会议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中,口译的重要性尤为凸显。然而会议中发言人经常会使用一些汉语负载词,这些负载词的翻译尽管让译员感到棘手,但是却能够起到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的作用,也有益于维护汉语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并提高其在整个世界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维持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所以,笔者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域分析文化负载词的会议口译。
1 生态翻译学与文化负载词
1.1 生态翻译学概述
近几十年来,翻译理论空前繁荣,而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全新的以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的理论。它借鉴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此理论观点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要适应整个生态翻译环境就要进行选择”。最佳的适应和选择造就了最佳的译文。要做到“最佳”就要多维度地适应和适应性地选择。这里的多维度是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从这三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角度出发,提取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即是最佳译作。
1.2 文化负载词
各种不同的语言都会有历史流传下来的谚语典故等。因此若一种语言中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词在译语中没有对应词语时就产生了词汇空缺,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负载词。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迫切需要将自己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让世界更多地关注中国文化。而国际会议和我国的两会等中外记者招待会更是给了我们很多传播中华文化的机会。在会议上发言人经常会使用中国化的词汇来介绍我国的外交政策、国际国内形势和问题、未来发展等。应邀接受出席招待会的国外记者都是对中国内政外交分析观察非常透彻的人员,但是对中国的文化并不一定全面了解。中国的文化负载词在吸取了五千年历史文明精华的同时,又包含了与时俱进的新词。这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做到准确、及时快速地传达原语信息,这给口译人员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挑战。如果译员在翻译时,没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且对译入语国家的文化缺乏认识,这就很容易误译或错译,影响外国记者对于我们要传递信息的了解和认识。
2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为了获得最佳译文,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则是生态翻译学里最重要的理论观点。众所周知,外宣翻译尤其是重要的国家会议口译,较普通翻译更具特殊性,但三维转换的普适性使之成为会议口译中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分别举例说明。
2.1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奈达(Nida)和泰伯(Taber)的观点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征,在翻译的过程中每位成功的译员都会尊重每种语言的特征,不会将一种语言的特征强行套加在另一种语言上,相反会将原语的结构作适当的调整以适应目的语的独特表达方式。
比如说汉语句中常有重复,以达到突出某种思想,强调某种感情或者是增强节奏的目的。为了取得句子平衡、对称等效果,为了加强句子的语气、气势,反复和排比在汉语和英语中使用非常普遍。但是汉语句子中的重复部分被译成英语时,往往需要简化、替换或省略,以免译文累赘拖沓。例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翻译译员简化为“The people fearnot death;why threaten them with it?”
2.2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侧重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译者须要关注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之间在内容和性质上的差异,从而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创造原文的同样效果做出适应性选择和转换。例如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关于台湾问题时引用了成语“化干戈为玉帛”。译员机制巧妙地将其翻译为“beatswards to ploughs”。
“化干戈为玉帛”意思是变刀兵相见为玉帛相往,希望化解战争变为和平、友好。译员将它译为“beat swards to ploughs”。这一短语曾经出现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碑文中,祈祷世界和平。译员非常了解这一英文短语的含义,因此在翻译时就用英语听者熟悉的文化负载词来代替,使听者产生与具体语境项符合的最佳关联。
2.3 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在翻译过程中更加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一些文化负载词,如果采用直译,听者一时无法理解原语说话者的含义,这时就须要在保留原语的语言表达和文化意象的同时,添加解释性翻译。
温家宝总理曾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中针对台湾问题满怀深情地引用了刘禹锡的一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当时译员直接将其译为“A thousand sails pass by the wrecked ship;ten thousand saplingsshootup beyond thewithered tree”,笔者认为,须要进一步解释才能更好地让听者了解总理的观点,不妨在其后再加一句“Regardless ofdifficulties,our relationshipwillhaveabright future”.在“神舟六号”成功返回的记者招待会上,当被问及中国队伍里是否会出现女航天员时,发言人提到了“女娲补天”和“嫦娥奔月”,表明了中国人古老的航天梦想与女性的紧密联系,译员将这句话翻译成“…in the ancient and beautifulmythologies of china,we have a goddess Nuwa whomended the skieswith stoneswhen the skies were broken.And alsowe have a goddess Chang’erwho flew to themoon and became the goddess of themoon.”译员对这两个中国神话人物简单加以解释是十分必要的,听众可以从译员简要的解释性翻译中对中国文化有所了解,从而正确理解讲话者的意思,否则听众不知所云,更谈不上品味中国文化中的这一审美意象了。
结语
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不断加强,我们与世界各国的来往越来越频繁。而文化负载词是做会议口译中不可避免的难题,译员不能仅仅局限在字面翻译上。本文试图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视角,通过实例讨论分析文化负载词的口译。一方面,这是一个从全新的视角进行翻译活动的尝试,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另一方面,这种新的尝试还能够使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去除掉固有的靠经验、本能翻译的单调模式,而使之进入多维的、理性的层次,翻译出最佳译文。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徐亚男,李建英.外事翻译:口译和笔译技巧[M].北京:世界知识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