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探索

2014-04-07高洪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新课程初中英语

高洪升

(宁安市第三中学,黑龙江 牡丹江157400)

笔者根据二十几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与不断积累,为做到在教学过程中与时俱进,我在平时备课过程中注意学习、了解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从而使自己积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使自己的阅读课上得生动活泼。在新形势下,我认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从教学设计做起。在此,我想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学习谈谈我对教学设计的几点感受。

一、预习是培养能力的先决条件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预习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英语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学识,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从广义上来讲,它包括美英国家的宗教、历史、经济、地理、文艺、政治、习俗、道德、伦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另外,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语言,语言能反映大量文化背景知识,如民间谚语、专有名词、成语典故、日常用语等都可以反映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结交说英语国家的朋友,适量阅读多种形式的文学作品,如缩写或改编的文学作品及原著等,也可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录像,通过中英字幕的对照,可以加速汉译英、英译汉的练习,也可以通过欣赏格调高雅的外国歌曲、歌剧等渠道来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作为一名当代英语教师,必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通过自身的不断进步,才能更好地传授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也才能针对学生实际,挑选适合中学生的阅读材料。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因此,使学习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A)通读全文,找出各自然段的主题句,或说出段落大意。B)拼读生词,扫清阅读障碍。C)划出语言难点,并提出独立见解。D)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供课堂上进行回答。实践表明,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上课时解决问题的效率也更高了,从而节省了讲解时间,加强了综合训练。

二、课上记笔记

现代语言学理论认为,大量的语言输入对接下来的语言输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在整个教学中要求学生记录一些句子和文章,并且背诵一些段落和文章,这样就储存了大量的语言材料。特别是一些重点和难点方面。更要记在笔记上便于日后复习过程中有的放矢。我们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疯狂英语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讲解,以句子的形式巩固,以句子的形式练习,让学生始终在句子当中理解语法的使用。这样,学生在应用和考试过程当中,就可以省却了由语法理论到实际应用的步骤。

以《英语必修4》Unlit 1 Reading A Protector of AfricanWildlife为例,文章中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句式和短语。Forexample:①Jane spentmany yearsobserving and recording their daily activities.②Shewas determinde towork with animals in their own environment.③Only after hermither came to hep her for the first few monthswassheallowde tobegin her project.掌握了这些句子结构之后,再要求学生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就是件容易的事了。

三、在阅读中融入情景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在交流中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学习,即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增长了学生的见闻,是一件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

以《英语必修3》为例,Unit3 TheMillion Pound Bank-note在第一节的整体阅读教学之后,学生对马克·吐温以及TheMillion Pound Bank-note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在第二课时可以安排学生表演,Using LanguageReadingand acting(P21)。把全班同学分成7组,每组4~6人,学生可以自由结合,自主分配角色。在这场剧中,总共有这样几个角色:Henry(主角)、Waiter、Owner、Hostess、Clemens。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情节增减,自由发挥,表演时要注意手势、眼神和面部表情。

笔者在布置这项任务时,也预先不知会完成的如何,但出乎意料学生表演得很好。他们自己准备了各种道具,表演也很到位。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短语和句式。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用英文沟通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培养了沟通能力。

四、注重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们具备对事物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在获取信息事实后才能将已知细节加以分析,从而得出合理判断。要求学生们能分清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全局还是局部,是总体还是具体,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主次关系等。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明确细节支撑点之间的关系,分清general和specific;找出keywords或key sentences作用下的内部关系,从而分析推理,了解作者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推理。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理解词汇和结构本身的意义进行判断推理。二是对文章中的事实﹑现象进行归纳总结,推断可能作出的结论。三是通过文章的用词和修辞手段理解作者的立场﹑感情﹑观点和目的。四是通过对话,推断对话双方的语气和对问题不同的观点。掌握整篇文章的结构有助于理解。分析一篇文章,首先要考虑其主题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对象。常见的有如表示顺序的有:first,secondly,third,then,before,next,last,afterward,finally;表示列举的有:and,also,in addition,forexample;表示比较对比的有:although,however,otherwise,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表示因果关系的有:as a result,as,since,because,therefore,etc。

五、速读(skimm ing)与寻读(scanning)相结合

速读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短文,并针对短问回答相应的问题,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来判断阅读能力的强弱。skimming是“快速阅读”的英文翻译,即“取其精华”,这就要求我们:阅读速度要够快;获取信息要准确。长期进行这种训练无疑可提高做题效率。速读中对词汇要掌握准确,对重点词不仅要了解词义,还要掌握其用法和使用特点。对文章中的句子要理解全面。不仅要掌握文章的中心,还要掌握文章的立意、作者意图和语言风格等。

寻读(scanning),主要用于从材料中找寻某些信息,而不需要阅读全部。寻读的目的是快速准确找出资料和信息,应心中默记关键词,避免无关的词汇、思想的干扰。找到后,就应仔细阅读了。为了节省时间,学生们必须熟知文章的大意。对文章理解的目的要求做到恰如其分,做到了这一步,对于提高阅读理解教学的效果才会有显著的提高。教师要对Internet以及计算机在如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并且在阅读后能开展有新意的讨论,并开展有新意的讨论,才能提出更有创造力的观点,而不会仅仅局限于理解文章中已经过时的说法及内容。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所教的学生在中考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学生对英语阅读也经常是津津乐道,因为他们拥有了好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念。

[1]叶福杰.如何有效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新课程,2008.

[2]陆海惠.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新课程研究,2008,(104).

[3]李晓春.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新课程研究,2008,(3).

[4]黎永堂.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2008,(1).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新课程初中英语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山东戏剧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训诂中的作用
英语教学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策略
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探索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