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014-04-07王玲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3期
关键词:写日记学习效果习惯

王玲

(宁安市江南乡中心校,黑龙江宁安157401)

俗话说“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现今人们更加注重从小学阶段便开始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而不仅是掌握书本中的内容。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关键所在。

概括来说,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显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1],即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也就是使学生从主观上意识到自己想学习,而非单凭教师或家长的外力所为。

当学生培养起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将被赋予更多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态度会更加积极,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正如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所言:“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2]

那么,作为小学教师,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呢?对这一课题,本文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两方面来进行浅析。

1.鼓励学生自觉发现学习内容

1.1 勤于总结

学校的课堂上,在按照书本教材来教授知识的同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们在“温故而知新”的过程中自行发现学习内容,从根本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教师应安排出一定的课堂时间以供学生们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与复习,请注意这并非指整堂的练习题课。讲授新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举例说明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你还想知道什么?围绕这三个问题,学生们也在自行对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回答“举例说明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表现出自己究竟是否理解所学知识,“还有什么不懂”旨在激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或质疑,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生积极动脑并自行产生求知欲[3]。以此种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有利于使学生自觉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到自己的不解之处并发现自己接下来想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1.2 敢于质疑

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们不单需要我们为人师表的言传身教,更需要自己进行思考与质疑,这样才能将学习效果最大化。现今大家都在提倡师生平等、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以往的学生唯师命是从,教师亦不再高高在上。事实上,学生们都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和理解,希望他们的想法能够得到老师的倾听与包容。课堂上,教师不应将书本上的标准答案强加于学生以免人云亦云,而不妨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一定的时间与发言机会,让学生们积极地表达他们的所思所想,再耐心地与学生一同探讨,允许学生争辩、质疑,并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与意见。每每学生说出新颖的词语或是巧妙地另辟蹊径时,他们都值得教师由衷的赞赏与鼓舞;当他们答错时,教师也不要过于苛责,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得到正确的结论,并仍鼓励他们继续这样敢想、敢说。这样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减少答错题的羞怯和恐惧,激发出质疑问难的勇气,从而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发参与学习[4]。

2.激发学生自行探索学习方式

2.1 勇于探索创新

对于小学生而言,很多知识会比较难以马上理解,此时,对于学生的疑惑,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来自行找寻最合适最生动的学习方式。举个例子,讲到“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时,学生们往往对这一抽象定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或是持质疑态度;此时,教师不应一味地照本宣科将这一定理强加给学生,反而要以开放的态度,让学生们自行动手去验证这一定理是否正确,比如可以用模具将圆锥中的水倒入圆柱中等等。学生们通过自己能接受并理解的方式习得了自己想了解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比起单纯地被教师灌输知识,学习效果自然更佳,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更强。

2.2 善于合作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合作来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学生们会从中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生们互动参与的环节,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课题,使学生们三五一组进行探讨,并让学生们自行协调小组成员的分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被分配到自己的任务,最后让每一个小组轮流在台上进行探讨结果的陈述。期间,学生们需要与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并有效沟通,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而这一点恰恰是当今很多学生所缺乏的一项重要能力;另一方面,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全力以赴地完成自己的那部分任务,他们会逐渐懂得如何在合作中担当起自己的责任,主动参与,而这也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在动力去探索、讨论。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归根结底,笔者认为学生要将自主学习的意识深埋心中,使之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方能更长远地从中获益。

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学生在教师的长期帮助与指引下慢慢地培养、逐渐地养成习惯。具体来说,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知识层面不同,学习方式、能力也各有差异,相应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要求也应该不同。根据学生们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求慢、求稳,不能一味求快,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布置学生写日记为例,为了让学生克服锻炼自主学习初所可能产生的恐惧与抵触,教师可以不要求格式、内容,对于基础相对薄弱些的学生要将要求放得稍微低些,主要写自己的想法。这样降低了一定的难度,有利于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有信心才有自主学习的动力,为以后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此往复,经过一两个月的自主训练后,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习惯,并体会到写日记可以自由表达自己各种各样的真实心情,这样一来学生以后就会自主写日记。学生有了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后,这时教师也要提高要求了,比如“要有一个中心,100字以上”。学生克服了最初的恐惧心理,产生了兴趣,便会自然而言地按照要求,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自主地写日记,由此便不知不觉间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综上所述,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觉发现学习内容并探索适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们清晰地了解到自己要学习什么及怎样去学习,也就是古人所云“授之以渔”,方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要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变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都会大有裨益。

[1]龚春燕,付芝安.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第二卷《学习指导》[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47.

[2]谢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2014[2014-02-12].http://www.baishugroup.com/kegai/Show Article.asp?ArticleID=7665.

[3]明月心.以学生为本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D].2014[2014-02-12].http://www.ruiwen.com/xiao/news/81 71.htm.

[4]喻发亮.浅谈激发质疑问难的方法途径[D].2014[2014-02-12].文库网.

猜你喜欢

写日记学习效果习惯
我会写日记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带着比赛的心情写日记
莲心宝宝有话说
怎样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