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避暑山庄的生态保护
2014-04-07冯春芳
冯春芳
(承德市文物局,河北 承德 067000)
古典园林发展到清代,特别是康乾盛世,皇家园林极度兴盛,造园思想得到了更纯熟的体现,园林中的一草一木被自觉地与人类的理性凝为一体,人们在自然山水中品赏宇宙万物之和谐韵律成为建造园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避暑山庄就是最杰出的成果之一。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到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历经近百年的修建过程,避暑山庄的动植物物种以及山体水域都服从于中国古典园林美学,避暑山庄从典型的北方丘陵山地蜕变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到今天,人为的不断干预,自然的逐渐演化,带给避暑山庄生态系统的变化是直接而显著的。保护避暑山庄的生态系统已成为一项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亟待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精心地保护,为避暑山庄建立一条良好的生态系统链。创造出“虽由人作,苑自天开”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景观,使景观配置与山庄内山体、水系以及建筑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从康乾盛世至今,这样的努力几乎从未间断。
一、引河入宫
清帝康熙为选避暑行宫,曾经过多方仔细考察,“自京师东北行,群峰回合,清流萦绕,至热河而形势融结,蔚然深秀,故称西北山川多雄奇,东南多幽曲,兹地实兼美焉,盖造化灵淑特钟于此,前代威德不能远孚,人迹罕至,皇上时巡过此,见而异之,念此地旧无人居,辟为离宫。”[1]避暑山庄周围秀美的山川河流吸引了康熙皇帝。让他决定在此建造塞外最重要的行宫。上述“热河”其实就是武烈河,武列河位于“行宫之东又西南流,环避暑山庄之东,行宫内又有温泉流出注之,始名热河。折而东复折而南,至下营子入滦河,即古武列水。”[2]
水是古典园林的魂,为获得优质水源,避暑山庄肇建之初,康熙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自然条件,从东侧宫墙离武烈河最近的地方设水闸,将武列河之水引入山庄内。河水入宫后首先与温泉热河泉汇合,之后经流山庄内各大湖泊,曲折迂回,最后由现水心榭下的五孔闸流出山庄,重新回流武烈河。再加上山庄内本身具有的山泉、瀑布、溪流、温泉以及人工挖掘的大小湖泊,使山庄的水域面积大大增加,形成了庞大而复杂的水系结构。水系不仅活化了山庄的景点,更为山庄内的动植物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完美的水源条件,优良的生态系统就此在避暑山庄孕育形成,使得康熙赞道:“避暑漠北土脉肥……草木茂,绝蚊蝎,泉水佳,人少疾。”[3]
“引河入宫”这一重大工程是避暑山庄成为古典园林典范的关键所在,如果没有这庞大的水系网络,避暑山庄的江南情调无从谈起,其生态环境也将是单一的、脆弱的。山庄内湖区的水生动植物会失去生存空间,平原区的动植物,甚至栖息在山区的动物都会因缺乏水源生命得不到保障,繁殖种群更无从谈起,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说保护避暑山庄的生态系统首先应从确保武烈河水的顺利“入宫”。
这项工作多年来一直在不断完善中,因引武烈河“入宫”的水闸位置使武烈河水直冲山庄,经常造成墙体坍塌,水闸被迫关闭,山庄湖区沦为武列河的泛洪区。因此康熙五十年(1711年)山庄扩建时,将水闸位置改在暖流暄波。武烈河从山庄东北角进入,一路顺西北部山区阳坡到达双湖夹镜,最终汇入如意湖。水闸位置的改变抬升了武列河进入山庄的水位,水流显著减缓,保证了水闸的安全。后因多年淤积,于道光年间废弃。直到2002年,为纪念避暑山庄肇建300周年,山庄大兴土木清挖基址,才将这段水系重新挖通,整修一新。
如今山庄水源仍以武列河为主。武烈河流经市区被一道道橡胶坝所辖,在不同的季节可随时调整水位,保障向山庄供水。承德市近期规划建设双峰寺水库,除了可因此杜绝因武烈河泛滥造成水灾,增加旅游项目外,水库因具有澄清水中泥沙、减少污染的功能,将为山庄提供更优质的水源,优质的水源涵养着肥沃的土壤,为动植物的栖息生存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生态系统的繁荣和平衡。使得每一位身处山庄的游客可以体会到康熙的感觉:“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风秀,故驻跸于此,未尝不饮食倍加,精神爽健”。[4]
二、清淤疏水
避暑山庄的水系遵循的是“山脉之通按其水径,水道之达理其山形”的理水原则。水系从暖溜暄波开始,沿山脚蜿蜒近一公里,与如意湖汇合后,几经辗转由五孔闸流出山庄。水系部分河岸就是陡峭的山坡,极易发生水土流失,造成河道淤塞,再加上山庄地势西高东低,水流进入山庄后从东向西必然流速缓慢,甚至无法通流,大量泥沙淤积于这些水系湖泊,造成水生动植物的缺氧而停止生长繁殖。所以及时清淤疏水是一项必不可少不能懈怠的工作。
避暑山庄水系面积广大,这项工作在清代康乾时期曾一直常抓不懈,几乎每年在雨季到来之前,都要进行河道的疏浚和湖底的清挖。但在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由于国力贫弱,无暇顾及山庄整修工作,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至民国时期西北部水系已被彻底淤塞,最后夷为平地;东南部湖区也已沦为几个大小不等的洼地,避暑山庄满目疮痍,生态系统受到极大的破坏。
清淤疏水是保护避暑山庄水系生态环境的一个难题,是一项耗资费时的工作,但没有这项工作做基础,其他的植物配置、放养水生动物甚至旅游观光项目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自1978年避暑山庄开放以来,文物保护部门一直重视这项工作,利用大旱之年的干湖期,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性清挖水底淤泥,疏通水道,确保活水充盈大小湖泊,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得到保障。使得山庄“山林郁叠,河陬环抱,热泉涌流,水面无冰。”[4]
三、固土栽植
山庄植物配置应遵循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基本规律,结合现代植物栽培新技术新成果。树木和花草的栽植先以生长快的植物品种作先锋种,起到迅速固土和绿化的作用,再配植慢生的常绿树种、观赏树种混植。栽植密度采取孤植、丛植、密植相结合,使山水得草木而华,充分体现古典园林意境。挖掘山庄内原有植物种类适应性强的乡土植物,这样不仅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而且形成小片森林景观,创造出浑厚凝重,质朴飘逸的意境。
(一)山区护坡
热河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以黄土为主,还有棕色冲击土和林峪褐土,此外,还有硅砂砾岩。这些类型的土壤富含多种矿物质,如磷、铁、硫、镁、钠、钾、钙等,具有不易板结,土质疏松的特点,适于野生植物种子的萌发、出土和生长。但较易发生水土流失。防止水土流失是山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首要问题。对被挖掘露出生土的山体,应该首先对裸露的山体加固土方,可运用自然山石进行点石护坡,仿自然山形逐层向上堆砌,防止土壤滑坡流失淤塞水道湖体。
对坡度比较陡的山体,植物配置应选用抗旱能力比较强、根系比较发达的草本类或藤本类,尽量选用速生植物和根系比较发达的植物,以达到迅速固土的作用,加快地面绿化进程。也可采用攀缘性比较强的植物,如金银花,爬山虎等。上述做法只是进行初步的贴近地面的低层绿化处理。中上层绿化才是重中之重。为进一步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景观的层次和生态环境的多元化,尽量符合古典园林审美情趣,应选用寓意美好、树形美观的树种,可在坡岸中下部栽植速生的亚乔木如栾树、皂角、暴马丁香等,后期可补充栽植油松、马尾松等;而在坡岸中上部栽植耐干旱、耐贫瘠的刺槐、栎、榛、桑、杏等,后期可补充栽植银杏、龙爪榆、龙爪槐等。
(二)平原散植
平原区的生态环境比较稳定,康熙确定的“庄田勿动树勿发”,“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5]的造园思想,不仅是古典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基本生态意识在避暑山庄的充分体现,也是保护避暑山庄平原区生态环境的宗旨纲领。平原区特有的蒙古草原风光是由具有华北地区动植物品系特色的植物群落组成。乔木以油松为主,蒙古栎、桦树、枫树为优势树种。灌木有榛、丁香、樳子木等,属针阔叶混交林。而林下草本及地被植物有荨麻、蝎子草、百蕊草、竹节蓼、风毛菊、藜、猪毛菜、马齿苋、石竹、灯心草等,植物种类多达一千多种,共属百余科。[7]《钦定热河志》介绍的热河地区植物种属包括有松(即油松)、落叶松、凤尾松、榆、枫、椴、桦、柏、槐、杨、柳、榛、梨、李、枣、栗、桃、杏、山楂、樱桃、郁李、葡萄等。这些树种在山庄的平原区几乎都有,可以说山庄就是热河地区地被植物的一个标本基地。
避暑山庄固有的植物品系主要是华北植物区系,并兼有东北、内蒙古种属成份。这些乡土植物在保护山庄生态环境当中起着稳定作用,决定了山庄的生态环境特色。所以在补植平原区树种时,一定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栽植现代园林技术培育的新品种。
栽花的品种可灵活多样,如《钦定热河志》中记载当年山庄原有的月季、玫瑰、山丹、山海棠等,都是取植物姿态优美,富于季相变化的特点,创造一种“步移景异”的生态园林效果。如《名园》中所说:“因其质之高下,随其花之时候,配其色之深浅,多方巧搭,虽药苗野卉,皆可点缀姿容,以补园林之不足,使四时有不谢之花。”使人坐石临流,可赏林泉溪石之野趣,听山风松涛之和声,闻花木氤氲之香气。
(三)护岸培植
山庄的湖沼总称塞湖,主要由武列河、热河泉和山涧常流水汇注聚成。水浅处的沼泽地,疏滩以增水深,起泥以筑堤洲。堤桥洲岛分隔水面,曲折有致,悠悠烟水、滉漾渺弥,背衬一片草原树木,还有淡淡云山可资远借,一派江南美景,意境天成。
山庄湖区的堤岸大多是坡度较缓,比较平阔。各洲湖岸极少石砌,多以草木覆被固岸,偶有点石。在水流比较急、堤岸比较窄的地方,一般都以自然山石堆砌成驳岸,而在水流较缓的地段则以土岸为主,自然天成。
湖区植物配植基本上形成了柳树环绕湖泊,其他植被点缀期间的格局。地被植物仍然以乡土植物为主;多选用一些耐湿性比较强的草本及花卉,如在山庄湖岸已有成功栽植经验的蓼、菖蒲、芦苇、马兰等。可以低矮花灌木与平地河岸衔接,如连翘、丁香、桃、杏等;以高大干型乔木与陡坡河岸相接,如松、柏、杉等常绿树木。使丘壑林泉之间,山林野趣油然而生。
为了体现避暑山庄的皇家古典园林风格,同时满足现代人的欣赏情趣,堤岸上栽植树木最好不要过多地运用高大的乔木,可以栽植一些低矮的灌木或小乔木,如毛叶丁香、连翘、桃、杏、龙爪槐等。也可选择多年生与宿根花卉,以增加成活率,降低成本,例如玉带草、铺地柏、麦冬草、小白菊、非洲菊等。
(四)水体美化
湖区的水体美化非常重要,正所谓“水为山魂,荷是水韵”。山庄湖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水域宽阔,是荷花生长的绝好场所。在清挖内湖淤泥时,发现湖底有藕,说明夏日湖面曾经是“荷叶田田,荷花娇艳”的夺目景象。乾隆有多首咏荷诗,其中一首为:“红葩绿叶郁承擎,霞披琼椐凌浦行,王母汉宫七月降,纷随嘉庆董双成。”《钦定热河志》中有康熙《涌翠岩观瀑赏白莲》御制诗一首:“毕竟天然造化功,方能巧设古今同。喷云百尺穿岩石,瀑水千层点药丛。波涌白莲承晓露,溪浮绿盖动香风。经声似脱红尘外,泡影依稀宇宙中。”说明白莲在当时是内湖主要水生植物品种。而山庄湖区现有荷花品种缺乏这一品系,因此,在内湖应试栽白莲,既达到恢复历史原貌的目的,又可弥补山庄荷花品系比较单一的缺陷。
湖区水域内还可点植菱角、青萍、蒲草等,恢复康熙当年初建湖区的风貌:“荚岸嘉木灌丛,芳草如织,清晖倒影,迎风自馨。游鳞来往于苔阴,远禽出没于烟际。”[6]
(五)庭院美化
宫殿区及湖区周围有许多重要的古建筑群,其景观设计应以古建筑为主,所栽植物不可太杂、太高、太大,要疏朗有致,只做点缀和铺垫,不可喧宾夺主。主题可以简洁的草坪草为主,点缀盆景、花卉,介入庭院园林特色,如栽植马莲、牡丹、芍药、月季等。若栽树,应选择干型、叶形和冠形都具观赏性的树种,如银杏、龙爪槐、黄刺玫、榆叶梅、玫瑰等。取精致优美,玲珑剔透,质朴中透出精致,如诗入画的意境。如明代文震亨《长物志·花木篇》所说:“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坡,或一望成林。
总之,树木和花草的栽植应结合现代新技术,因地制宜配置植物。
四、植被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只是园林工程的序曲,而景观管理是一项艰巨而繁杂的工作,每一项工作都要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种苗质量的限制。没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园林设计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对于避暑山庄植被的管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植物的传统修剪造型技术,不能为求单一的景观效益而不顾植物的生理特性。因为树木经常修剪会使其新陈代谢紊乱,减慢生长速度,增加疾病生发机率,生态效益下降。
(二)灌水培土施肥,防治病虫害。特别是由于新挖土方肥力较差,而加快苗木生长又是必要的和紧迫的,所以在栽植花草树木之前,必须施用适量的基肥。由于新添土方的自然沉实而可能产生局部凹陷,应及时用砂壤土分层多次进行修补,以保证整体景观的协调性。
(三)对于不宜栽植草木而用盆栽花卉代替的情况,因盆栽花卉所含土壤少,又暴露于地面之上,故保养条件要求比较高,应及时补充水及养分。另外,盆栽花卉及盆景最好按季替换,以突出季节特色和盆栽花卉的灵活性。
避暑山庄的生态系统是多少代人对她精心呵护和保养的结果,我们应抓紧这接力棒,保护好避暑山庄生态系统。配置植物景观,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和人文景观,因势利导地处理平面及空间效果,达到自然美和人文美的和谐统一,使其生态系统更稳定平衡。
[1]和珅等.钦定热河志(第五卷)[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清)海忠等.承德府志[M].光绪三十三年重印本.
[3]石林,春江.承德览胜[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
[4]陈秉礼.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植物揽胜[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5]方如康.我国的地形[M].北京: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
[6]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御制诗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