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语境下“不折腾”英译

2014-04-07王洪焕

关键词:语域译法语篇

王洪焕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

一、“不折腾”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3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1]。随后,源于北方方言的“不折腾”一词难倒了国内外媒体界的双语精英,在翻译界折腾开了。官方媒体给出了以下几种翻译,如人民日报英文版“bu zheteng,don’t zheteng,don’t get sidetracked”[2]。译界权威人士也各抒己见,如季羡林和中国驻纳米比亚大使任小萍的“no trouble making”和“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3]。曾任邓小平英文翻译的高志凯先生给出了“don’t do much ado about nothing”[4]的答案。网络上的译法更是五花八门,如no internal flip-flop,no major changes,avoid futile actions,don’t move sideways,don’t sway back and forth,no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movements,don’t dithering,stop making trouble and wasting time等。而美国著名俚语在线词典《城市词典》(www.Urbandictionary.com)则给出了no Z-turn的译法。

二、“不折腾”的政治语境

不同的译法反应了译者对“不折腾”一词词义理解的不同。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认为“词只有在其所处的文化语境中才有意义”[5]82。具体到“不折腾”一词在政治文本中的使用,其背后的政治文化语境不得不纳入考量。

(一)“不折腾”的政治语域

“语域”理论由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者韩礼德(M.Halliday)提出,并将其定义为“语言的功能变体”(functional variety of language)。所谓功能变体,即因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的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化形式。语境因素包含语场(field of discourse)、语旨(tenor of discourse)和语式(mode of discourse)三个部分。语场指交谈的话题以及场地等情景因素。语旨指交际双方的社会角色关系。语式则是语言活动所采用的媒介或渠道。这三个语境因素共同作用,制约讲话者对词语和语义结构的选择[6]。

“不折腾”之所以会在翻译界引起轩然大波,首先在于它的跨语域使用,即出人意料的用于政治语域。“折腾”一语是北方方言,带有浓郁的北方特色。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普通民众均能较好的理解此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不折腾”。它是一个带有生活特色和口语色彩的词,具有口语和俚语的非正式性。但胡锦涛将它用在庄严的政治场合,并且在继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30周年大会首次提及后,又在2011年建党90周年七一讲话及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外交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形式,代表一国的对外形象,关涉国家利益、权利和对外关系,政策性强,政治色彩浓厚。面对国内外多家正式媒体,胡锦涛在庄重的政治场合将汉语中口语和俚语的“不折腾”用于严肃的政治讲话和官方的政治报告,使其从生活口语领域跨入了正式严肃的政治领域。正如香港城市大学学者朱纯深和张峻峰所言“胡锦涛打破传统在正式场合的发言中使用口语化的不折腾,照韩礼德的观点来看,是跨语域应用语言”[7]。

(二)“不折腾”的政治内涵

除了跨语域使用造成的翻译之难,“不折腾”丰富的政治联想意义也是其难于翻译的又一原因。词汇的意义可以分为指称意义(designative meaning)和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指称意义反应的是语言符号与现实世界或语言世界中指示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联想意义则表达了使用词汇时的价值评判和情感态度。“对于译者而言,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或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因其微妙模糊而更难翻译”[5]31。

在“不折腾”用于政治场合、置入官方文本之后,旧词新用,被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具有特定政治色彩和意义的官方术语。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对中外媒体解读“不折腾”的内涵时认为它“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总结30年的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样一个道路,不是别的什么道路,就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不是别的什么理论……‘不折腾’就是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这样一个方向继续奋勇前进”[8]。由此看来,简单的“不折腾”三个字代表的是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贯彻和坚持。想要将如此丰富的政治内涵和政治情感通过几个简短的英文单词词或词组表达出来,传递给外国朋友实属不易。

(三)“不折腾”的政治背景

“不折腾”丰富的政治联想意义与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密切相关。语篇语言学认为语篇内部语言单位与语篇外部因素存在着“连贯”关系,即“语篇外连贯”[9]95。语篇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此,语篇内的元素也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存在着某种关系。“如果不仔细考虑语篇的文化背景,基本上无法充分理解任何语篇”[5]1。

“不折腾”的首次提出是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30周年大会上,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在此之前,由于国内外因素,我国走过不少冤枉路,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文化大革命等。这些错误的经济、政治路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在此之后,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否定改革开放和其它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思潮一直存在,与经济发展无关的路线辩论也此起彼伏。正如中央党校谢春涛教授所说:“改革开放前的政治运动肯定算是一种折腾,现在否定改革的思潮和其它违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方针的思潮,可能也是。它(“不折腾”)既有历史的针对性,也有现实的针对性”[10]。由此看来,“不折腾”这三个字的提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特定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存在着某种互动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在翻译中也应该被识别出来,因为“语篇内文字的真正功能就是建立起符号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只有真实的体现了这种关系,才能建立起真正的连贯”[9]115。所以,只有将“不折腾”与其特定的政治背景联系起来,读者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连贯解读。

三、政治语境下“不折腾”典型译例分析

“不折腾”的跨语域使用、丰富的政治联想意义及特定的政治背景使其成为外交史上一大难于翻译的特色词汇。纵观“不折腾”的各种译法,主要分为三类:一、音译(transliteration)。二、意译(free translation)。三、创译(coinage)。鉴于“不折腾”的各种译法较多,以下讨论只选取官方媒体和权威人士的译法进行分析。

(一)音译

2008年12月30日,在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口译员直接将“不折腾”音译为“bu zheteng”,随后2009年1月19日的人民日报刊载译文“as long as we don’t waiver,don’t slack off and don’t zheteng”[2],将不折腾译为“don’t zheteng”。这两种官方媒体给出的译法都是音译。这种译法没有任何增删,做到了忠实、紧扣原文,符合政治文章的翻译原则。而且汉语拼音容易引起读者关注,达到与原文跨语域使用“不折腾”类似的效果。但是音译属于不翻译或“零翻译”。按照邱懋如教授的观点,“零翻译”包含两种情况:1)源文中的词语故意不译。2)不用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源文的词语[11]。我们没有确凿来源可以判断音译“不折腾”是一种出于政治考量的有意为之,还是属于不用目的语中现成词这一情况,但这种翻译策略从根本上说并没有考虑到“不折腾”的政治语境,没有考虑其上下文语境,出现的场合,说话者身份,政治内涵和政治背景,独特的语用含义。它违反了格莱斯会话“合作原作”(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中不多不少传达原文信息的“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和清晰、简洁、有序传达原文信息的“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12]145。对于不了解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读者来说,这种零翻译会只会让他们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

翻译是为着沟通的需要而进行的,翻译的目的主要是为看不懂原文的读者服务,语言信息的有效传达也应该建立在接受者大脑中已有信息基础之上。因此,对于零翻译“不折腾”,最好在它第一次出现时附上释义。为了反映出“不折腾”的政治内涵和政治背景,我们可在“bu zhetent”后加上如“stability,avoid self-consuming political struggles or internal frictions”这样的注释。

(二)意译

音译之外,另一种广泛使用的翻译策略是意译,如don’t get sidetracked(别走岔路),no trouble making(不要制造麻烦),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避免自己造成的挫折),don’t do much ado about nothing(不要无事生非)等。这几种译法不拘泥于语言单位的字句对等,在考虑“不折腾”的含义的基础上,加入译者自身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原文信息和含义。但是,文体风格不符和语义范围扩大仍是不可忽视的缺陷。“不折腾”从口语进入严肃的政治文本,其跨语域使用是一大不可忽略的文体特色,这也是其引发与会在场听众笑声和掌声的原因。但don’t get sidetracked,no trouble making,avoid self-inflicted setbacks这几种翻译在语言形式、语法结构、语用范围上都没有任何变异,无法体现原文的风格,不能吸引读者眼球,引发关注。而don’t do much ado about nothing,虽然别出心裁套用了莎士比亚喜剧《无事生非》的剧名,在文体风格上有所突破,但是其语义范围过大,“无事生非”早已超出了政治语义范畴。

曾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主任的赵启正先生认为英语歌曲don’t rock the boat在含义上与“不折腾”最为接近,且这一译法也得到了几位美国大学教授的赞同[13]。根据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rock the boat一词属于口语,意为“破坏现状,捣乱,使集体陷入困境”[14]201。这一俗语也经常用来比喻一个政治实体打破平衡,节外生枝,造成不良后果,如词典中就给出了主语为政府部门的例句“The administration was clearly anxious not to rock the boat in its dealings with the unions.”[14]201。因此,rock the boat不仅是口语,且经常用于政治语境。用它来翻译政治语境下口语性的“不折腾”,从文体风格和语义范围来看都不失为一种好翻译。

(三)创译

除了音译,意译,美国著名俚语在线词典《城市词典》还给出了no Z-turn的译法。这种译法风靡网络,得到网民大力支持。他们认为no Z-turn在形、音、意三方面都能够与“不折腾”相对应。首先,Z字母蜿蜒曲折会使人联想到英语单词zigzag(之字形,蜿蜒曲折),暗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其次turn含有改变、转变的意思,隐射国家政策的频繁变动。综合起来,Z-turn能基本反映出“不折腾”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内涵。再次,Z-turn与汉语拼音“折腾”二字发音接近,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较大程地保留了中国文化特色,能引起读者关注,激发读者联想。从这些方面看,no Z-turn的确译法极佳,是一个绝妙的组合。但是译文读者在缺乏政治语境,不了解中国政治和文化的情况下,可能无法如此准确无误的理解Z-turn。因为按照英语构词法来说,Z-turn属于新造词(coinage),即“创造出的崭新词汇”[12]64。作为一个崭新词汇,其意义应该有明确的界定。意义反应的是符号、指代对象和符号系统之间的三维关系,只有在认识经验世界,了解语言文化基础之上,意义才能实现,翻译才成为可能,有意义的跨文化交际才能完成。因此,如同为音译“不折腾”加注一样,在Z-turn后加上如when driving,suddenly turn right or left;it also implies political stance change or political movement的解释,这样可使其指称意义和政治联想意义更加明确,便于外国读者更好地理解“不折腾”。

结 语

“不折腾”作为时政新词,引发热议,反应了国家关键话语外宣翻译之难。随着中国国际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含有中国特色的时政新词也会层出不穷。这些政治话语,关涉国家大政方针、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翻译时要具有政治敏感,在政治语境下考量这些词使用时的特定政治背景,明确其政治内涵。这样,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才能得到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才能被世界理解。通过翻译准确传播国家关键话语是当代中国又稳又快地“走出去”的一条必由之路。

[1]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12-19(2).

[2]人民网.Hu Jintao’s“bu zheteng”baffles foreign media[DB/OL].http://english.peopledaily.com.cn/90001/90782/908 73/6570469.html.2009-01-08.

[3]新华网.“‘Bu zheteng’——almost impossible to translate”[DB/OL].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09-01/20/content_10689692.htm.2009-01-20.

[4]新华网.从词源和译文看“不折腾’”的中国意义[DB/OL].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1/22/content_10696 234.htm.2009-01-22.

[5]Nida,Eugene.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3-275.

[7]朱纯深,张俊峰.“‘不折腾’的不翻译、陌生化与话语解释权”[J].中国翻译,2011(1):68-72.

[8]人民网.国新办主任解读胡锦涛报告“不折腾”内涵[D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7/8603439.html.2008-12-30.

[9]王东风.语言学与翻译:概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0]人民网.人民论坛杂志:中国不会走西方三权分立模式[D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GB/8649171.html.2009-01-9.

[11]邱懋如.可译性及零翻译[J].中国翻译,2001(1):24-27.

[12]Yule George.The Study of Languag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3]赵启正.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交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07.

[14]陆谷孙.英汉大词典[M].第二版.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语域译法语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倒译法在韩汉翻译中的应用探究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
构式视角下“X+N役事”致使复合词的类推及其语域特定化
利用语域预测功能突破听力语言焦虑
“快”字的不同译法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