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几点思考

2014-04-07王兆昌上海铁路局办公室

上海铁道增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科普博物馆基地

王兆昌 上海铁路局办公室

上海铁路博物馆是上海唯一宣传普及铁路及轨道交通科普知识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建立铁路特色的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展示中国铁路发展历程是上海铁路博物馆参与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蒸汽机应用于运输的结果,是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通过铁路科普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对铁路发展变化轨迹的认识和理解,激发青少年学生爱祖国、爱铁路、爱科学的热情。同时,对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业都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是社会公益机构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1 铁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作用和意义

铁路博物馆为学生教育实践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铁路历史教育、铁路科普传播、铁路信息共享等,培养青少年学生对铁路知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铁路博物馆收集了较全面的铁路科普教育资料,为学生了解铁路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教育实践平台。铁路展品是铁路博物馆独有特色的科普资料,它能直观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方面的实物。如铁路博物馆收集的有KD7型蒸汽机车、NS型窄轨蒸汽机车、按宋美龄专车复原的GW-97384号客车车厢;还有模拟蒸汽机车动轮演示装置、铁路轮渡和铁路编组站演示装置;还有多台多型号的CRH和谐号动车组模型展示、和谐号模拟驾驶装置。学生们在学校课堂上可以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在铁路博物馆实践的课堂上可以对真实机车进行专业知识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铁路的兴趣。

铁路博物馆收集了丰富的铁路历史资料,为学生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提供了难得机会。铁路博物馆陈列了中国从1876年吴淞铁路以来的旧中国铁路发展步履艰难,每条铁路都带有殖民的色彩,老百姓饱受战争的煎熬的历程。同时还展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铁路回到人民中间,铁路经历了解放初期的抢通、抢修;六七十年代铁路建设的蒸蒸日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铁路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跨入新世纪,铁路走进了高铁时代。这虽然是铁路的发展历史,更是爱国主义的教育的好途径。这一展示手段,使学生了解铁路历史直接有效的一种方法。我们带学生进行参观,请科普老师为学生讲解,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铁路科技知识、启迪铁路志向,为培养铁路事业后备力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铁路博物馆为学生提供的科普教育资源是一种可持续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会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的充实。铁路博物馆长期与各大中小学合作进行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是科普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利抓手。

2 铁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活动形式

上海铁路博物馆于2004年对社会开放己经整整十年。开放以来,依靠铁路博物馆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普及和传播铁路科技知识的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种传播科普活动工作,形成全面的科普活动机制,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巩固了铁路博物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成果。

(1)铁路博物馆在每年的科技活动周期间对铁路科技发展成果用展板形式展出。由于内容图文并茂,在中小学生中影响广泛。这项活动对普及铁路知识,启迪他们的志趣和想象力,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铁路博物馆组织了多次火车车模动态演示活动,吸引了许多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是促进学生自觉学习兴趣、探究专业科技知识、提高动手动脑能力的有效途径。是社会智力对教育研究的贡献,更是促进形成和谐教育的渠道。

(3)铁路博物馆每年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主题教育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们对铁路发展的信心。之所以要举办主题教育竞赛活动活动,是让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在娱乐中陶冶情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4)铁路博物馆与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小小探索者活动”,目的是利用现有的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让学生们体验探索的乐趣,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及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3 铁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与学校共建原则

铁路博物馆建立科普教育实践基地,需要学校和铁路博物馆发挥各自的优势,双方合作共建,更好地发挥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作用。

(1)统一、共建的原则。铁路科普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都是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人才,培养从事科普教育事业的优秀工作者。为达到双方共同的目标,铁路博物馆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普教育实践环境,做好学生科普教育实践的各项工作。同样,学校由于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指导社会教育,积极主动地使铁路博物馆成为其教育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学校制订的教育计划,提出的教育实践要求以争取铁路博物馆的理解和支持。在科普教育实践的日常管理过程中与铁路博物馆保持密切联系和加强沟通,形成了铁路博物馆和学校在学生教育实践过程中密切配合,良性互动,相互提高合作机制。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在教育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实践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科普教育基地应用性很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学生在铁路博物馆内实践,将课本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得到实践的验证,为其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4 铁路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铁路博物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实践时强调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因此,铁路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需要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体验。科普教育实践强调学生通过实践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精神。铁路博物馆要通过经常性调查问卷征求老师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要善于挖掘和设计出既能体现学生探索意识,又能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体验项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注重学生做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办事等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会以科普档案工作者的身份考虑问题、处理问题。使学生遇事勤于动脑,培养基本的技能。许多同学到铁路博物馆参观后特别爱动脑筋,学会上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寻找有关铁路内容,能准确回答科普老师提出的问题。

(3)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育实践通常是围绕一项或几项工作展开,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遇到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应用己掌握的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让学生提高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多元化的社会形态下,学会与人沟通、相处这就要求首先要学会团结理解他人。同时也要学会与他人共同工作,要能够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共同奋斗,其实质是培养人的合作精神。铁路博物馆与媒体联手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中,开辟科普知识专栏,研讨专栏,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发表自己最关心、反映社会热点的问题,使科普活动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5)注重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深入到社会,使其学会生存,完善人格,并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性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学会关心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进步,学会关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举办“绿色高铁”主题教育活动,宣传铁路以其运能大、能耗低、占地少、效率高、污染小、成本低、节能环保、安全性高、能源替代性好等相对优势,被誉为“绿色交通工具”,再现辉煌。这次活动将引领学生一同走入铁路的历史,揭示铁路的特征,探寻绿色的内涵,去寻找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的新方略。这一举措也是宣传环保知识,提倡绿色环境,保护人类家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人,体现时代发展的积极精神。

铁路科普教学基地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丰富了都市科学文化的内涵,为科技传播创造了一个载体,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新举措。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和提升是铁路博物馆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铁路博物馆科普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生参与的热情,关系到铁路博物馆的发展壮大。铁路博物馆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普档案,结合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设计开发出更多更好的铁路科普展品,把深奥的科技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给观众,增强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到铁路博物馆来参观并接受教育,更好地发挥铁路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和铁路知识普及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为促进青少年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猜你喜欢

科普博物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科普达人养成记
博物馆
我的基地我的连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露天博物馆
微科普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