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乘务员收入分配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2014-04-07谢崇彬上海铁路局机务处
谢崇彬 上海铁路局机务处
近年来,上海铁路局高铁新线不断投入运营、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机务乘务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机务段内部分配办法未随生产力布局调整及时调整完善,导致机车乘务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再加上运输组织不合理等原因,机车乘务员超劳严重,制约了运输效率的提高,也给运输生产带来安全隐患。针对这一情况,对机车乘务员收入分配机制进行了优化调整,通过在全局范围内全面实施按趟计件的内部分配办法,切实体现按劳分配的理念,依法合规地支付机车乘务员超劳报酬,有效提高了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积极性,缓解了机车乘务员严重超劳情况,稳步提高了上海铁路局运输和安全效率效益。
1 机车乘务员收入分配情况分析
1.1 难以满足运输生产增长需要
随着东部铁路现代化战略的推进实施,上海局运输生产任务有较大增长,机车乘务员岗位对人员素质、技能水平等的要求明显提高,同时"长交路、轮乘制、车循环、人继乘"和专业化地勤等生产组织的变革,使机务乘务员值乘方式发生较大变化,所有动车组列车,部分客车、货车和调小机车实行了单班单司机值乘,部分普速客车、货车实行了双班单司机值乘。运输装备的现代化、乘务交路的多样化,导致既有的分配方式已难以满足运输生产增长和乘务方式变化的要求。
1.2 不利于乘务员队伍长远发展
由于新线开通和运输任务量增加,机务牵引工作量增长较快,客观上导致机车乘务员人员相对紧张,工时长并且高低不均衡;同时,由于机车乘务员安全风险高、岗位责任大,有些新职工不愿意加入乘务员队伍,部分机车乘务员工作、学习热情不高,甚至于出现不愿晋升司机、泡病假等现象。这其中,既有运输组织不畅、人员交路安排不合理等因素,也与现有分配模式激励性不强有一定的关系,既有的分配方式已不利于机车乘务员队伍的常远发展。
1.3 影响机车乘务员队伍稳定
上海铁路局五个机务段机车乘务员原有分配办法基本也是趟计件工资分配模式(简称原办法,下同),但各段投入计件捆绑的项目不一、捆绑的力度太小,不同地区机车乘务员收入水平差距与地区差异不完全匹配,部分机务段因生产力布局调整,各运用车间分配方式仍未统一,且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容易诱发不稳定因素。此外,多数单位对于超劳报酬支付不规范,少数单位只是象征性地支付单趟超劳补助,不符合依法合规支付加班工资的相关规定,也极易引发劳动争议,影响机车乘务员队伍稳定。
2 规范机车乘务员收入分配的目的意义
2.1 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员素质的提升,值乘方式等变化,需要对传统的机务乘务员收入分配模式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规范并优化全局机车乘务员按趟计件的内部分配办法,通过收入分配杠杆的调节作用,稳定乘务员队伍,鼓励机车乘务员多出勤、出满勤、多跑车、跑好车。
2.2 保障运输安全畅通的必然选择
机车乘务员是铁路运输和安全生产过程中任务最重要、作用最关键、地位最突出的主要行车工种之一,具有"单兵作业、分散流动"的特殊作业性质,与其他工种相比,有着素质要求高、培养周期长、岗位责任重等突出特点。通过调整分配机制,进一步督促各单位均衡机车乘务员出乘趟数和劳动工时,既有利于机车乘务员队伍的稳定,也有利于机车乘务员的身心健康,从源头上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2.3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需求
通过规范机车乘务员计件工资分配办法,统一采用单一趟计件分配模式(简称新办法,下同),采用不同奖金投入、体现地域差别等措施,缓解直至消除原有办法不合理的因素;通过调整收入结构,体现依法合规支付机车乘务员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工资支付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减少劳动争议诱因,降低法律风险,为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奠定稳固的基础。
3 规范机车乘务员收入分配管理的主要做法
3.1 确定统一的收入分配机制的思路和原则
以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为指导,优化机车乘务员工资收入分配办法,激励和引导机车乘务员的安全、效率、质量意识,调动机车乘务员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依法管理的原则,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铁路总公司、路局相关文件规定,调整机车乘务员内部分配办法,规范劳动工时统计口径、范围和工资支付,并依法管理和实施。二是按劳分配原则,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规范统一的原则。通过统一计件分配模式、统一考核办法、统一计件投入项目、统一纳入计件工资捆挂基数比率、统一劳动定额水平的测算、统一乘务趟的计算规则,来规范统一机车乘务员内部分配办法。
3.2 规范以趟计件为基本形式的内部分配模式
在对比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两种分配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考虑原有分配办法的各种不合理因素,结合机车乘务员的工作特点,决定对全局机车乘务员收入分配办法在原趟计件工资的基础上做进一步规范,采取“定额换算趟单价”与“超额换算趟单价”相结合的单一趟计件分配模式。一是按乘务区段以每个交路实际工时和月排班工时174 h为基础,将乘务员工作量换算为乘务趟,174 h以内的为定额趟,超过174 h的为超额趟。二是将乘务员60%以上的收入作为计件工资捆绑基数测算趟单价,定额趟单价依据投入基数测算,超额趟单价依据加班工资的政策制定,每月按照实际完成的乘务趟计算应得计件工资。同时,将安全和工作质量情况纳入考核。定额换算趟=174 h÷[标准趟实际平均旅时+辅时]。(标准趟是某个区段中运行里程和时间相对适中的交路,以该区段的趟实际平均工时作为系数1)
不同乘务区段趟换算系数=[各乘务区段趟实际平均旅时+辅时]÷[标准趟实际平均旅时+辅时]
实际完成换算趟=∑(不同乘务区段实际完成趟×不同乘务区段趟换算系数)+非乘务出勤时间换算标准趟
超额换算趟=月实际完成换算趟-定额换算趟
定额换算趟单价=(岗位工资+乘务人员生活补贴+苦累脏险津贴+奖金投入数)÷定额换算趟
超额换算趟单价=标准趟平均工时×[(岗位工资+机车乘务员最高技能工资)÷174×150%]
3.3 规范实施机车乘务员内部分配办法
通过用真实工作量模拟测算运行,运用科学手段规范工时统计,建立预警机制做好超劳分析,动态投入人员均衡合理派班等方式,规范、统一的组织机务段有序实施,努力达到新办法预期目的。
4 规范机车乘务员收入分配管理的实施效果
4.1 提高了运输生产和人员使用效率
通过规范机车乘务员收入分配的管理,改变了过去"趟计件+超劳补贴"的分配方式,多跑多得,机车乘务员主动争取早出库、早动车、早到达,提高了运输生产和人员使用效率。同时机车乘务员平均工时也逐步降低,呈现出运输效率稳步提高、职工工作时间逐步下降的良好局面。
4.2 运输生产安全持续可控
新办法实施后,机车乘务员更加主动的遵守作业纪律,运行途中坚持按标作业,确保安全正点,运输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运输效率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截至2013年底全局机务系统已实现安全天705天(无C类以上责任作业事故),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安全效益。
4.3 推动了机车乘务员队伍建设
通过加大了计件工资捆挂力度,并且与实际完成趟数直接挂钩,工作量差异带来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开,职工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并且通过确定不同的调节系数理顺了各类乘务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有利于激励机车乘务员努力提高技能业务,实现正向梯次流动、动态优化和环流管理,使乘务人员配置日趋优化。通过拉开各种乘务方式的收入差距,有效促进了机务乘务方式改革的推进力度,不仅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很好的引导了机车乘务员提升为单班单司机的热情,扭转了学习司机晋升司机积极性不高的局面,用分配杠杆来调动职工学习技能业务的积极性,实现机车乘务员队伍良性发展的目标。
4.4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全面规范机车乘务员的收入分配机制,机车乘务员的收入稳步增加,工资支付更加规范,职工队伍日趋稳定,铁路运输更加安全平稳,运输效率不断提高。安全和效率就是铁路最大的效益,上海铁路局不断优化完善内部制度,增强为旅客和货主服务的理念,为服务长三角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便利出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社会舆论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