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实践和思考
2014-04-07上海铁路局新上铁集团公司
沈 茜 上海铁路局新上铁集团公司
2013年以来,铁路总公司在全路深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有力地推动铁路安全管理向更为系统、规范、科学方向发展。今年初总公司又下发了《关于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的意见》,对健全完善安全管理职责、工作标准、工作流程,严格干部履职过程、规范管理行为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总公司部署,铁路局2014年3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全局安全管理规范化的通知》,对坚持“顶层设计、系统负责”和“先试点、后推进”的原则,紧密围绕“管理问题是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健全完善安全管理职责、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强化安全过程管控,严格管理履职考评,努力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推动现场作业标准化,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本文对安全管理规范化的实践作些探讨和思考。
1 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1 安全工作“源头性”管理不规范
铁路安全管理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安全生产探索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随着高铁快速发展、动车组列车的大范围开行,安全管理的内涵和方式方法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超前预想和风险管理成为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在具体工作中部分干部职工对管理是“源头性”工作认识不深、理解不透。如对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内涵和本质的把握不准,对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全系统性、全过程性、易发多变性的特点认识不到位,过多的套用一般风险管理理论来进行制度设计,机械地对辨识、研判出的风险因素人为设定等级;设计的管理岗位风险控制表、作业岗位提示卡和风险管理检查、评价、考核等制度与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安全预想等形成了“两张皮”现象。
1.2 安全管理职责不明确、责任不落实等现象仍然较多存在
从制订的各级各层安全管理职责和管理岗位工作标准分析,普遍存在以一概全、对谁都适用的“万金油”;或束之高阁、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不对标、不落责的“两张皮”;具体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观随意性大、谁都管但谁都不管,责任不清晰、出了问题互相推卸责任、考评流于形式等现象仍然较为突出。通过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尽管大多发生在作业层,但深入剖析,深层原因大都源于管理,如规章制度的缺失、违章指挥上道作业,设备超期失检失修等,管理工作上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
1.3 安全管理规范化是强化当前安全生产的现实需要
铁路运输生产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专业分工细、工种多,尤其是高铁的开通运行,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分析铁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管理漏洞、作业不按标准规定造成事故的仍时有发生;有些无视安全约束,不按规定着装或者穿戴规定的防护服,管理不细致规范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一些管理和作业人员对安全作业及生产没有系统的认识,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甚至抱着侥幸心理,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导致事故。这往往是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宣传、贯彻、落实的不够彻底导致的。安全管理规范化这一全新理念,以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为目的,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要求职工建立安全新观念,对深化拓展安全管理途径,实现安全管理理念的提升、方法的改进,以科技创新推动管理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有序发展,乃至企业整体管理质量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安全管理规范化需要规范的主要内容
2.1 规范管理职责,构建安全管理责任体系
加深对“管理问题是铁路安全的主要风险源”的深刻认识,分层分级各部门、各岗位准确界定安全管理职责。在制定管理职责过程中,须牢牢把住三项要点:一是准确界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理清安全管理责任主体、落实主体、执行主体,分层级理清界面,按照逐级负责、专业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铁路局、站段、车间(班组)职责定位,切实解决管理界面不清、职责笼统、责任交叉的问题。二是“全覆盖”,即凡是管理岗位均需根据工作分工和性质,制订安全管理职责,将岗位安全工作要求进行归集,依据“权责匹配、职责清晰、全面覆盖”的原则,逐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管理岗位,以制度形式发文公布。三是理清“结合部”,根据铁路大联动机的特点,明确“结合部”管理办法,车机辆工电供电等专业管理部门、人劳计财等综合部门围绕各自安全工作特性和重点,分层级确定每项结合部的牵头、协作责任,有效解决结合部管理职责不清、责任交叉、难以管控,“谁都负责、谁都不负责”的问题。
2.2 规范工作标准,形成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
在安全管理职责“全覆盖”的基础上,分解细化各岗位“简明、实用、可操作”的工作标准,以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稳定发展”为目标导向,用标准规范每个岗位或者是每一个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行为,使每名管理人员清楚知道本岗位安全管理“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标准制定应坚持定性定量有机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统一,将工作标准与安全职责一一对应,避免“上下一般粗”、藐视全面,但无实质内容、没有可操作性等现象,实现有岗必有责、有责必有标,一岗一标,使每名管理人员清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2.3 规范工作流程,实现安全管理程序化
工作流程是工作标准的直观显示,对具体工作的事项而言,借鉴成熟做法,应图示化、明示每个环节的关键项点、时间节点、责任分工,一目了然、直接简明。如施工项目管理,应从方案审查、施工计划开始,预备点名会、安全防护、人员把关、作业过程、结合部衔接、工后联动验收、放行列车条件等过程管理为主,上道工序完成进入下一道工序,形成现场作业完整的管控流程和安全责任链,分层制定把关控制措施,保障标准化落到实处。
综合安全管理规范化,安全管理职责是基础、工作标准是核心、工作流程是规范,三者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形成岗岗有职责、事事有标准、过程可追溯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3 安全管理规范化重在机制运作和强化落实
3.1 建立安全管理规范化的运作机制
职责、标准和流程是基础工作,要各负其责严格执行,必须在强化落实上下功夫。笔者以为,目前要着重依托路局安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完善安全问题库,加强安全检查计划管理,保证检查时间、地点的总体相对均衡。要重点将各层级分类管控的安全风险纳入部门周检查计划,并按照岗位分工落实到个人。要进一步规范运作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充分运用系统内月度点评会、专业通报等载体,建立站段之间定期相互交流学习机制,促进系统内平衡有序推进。要合理确定站段、车间等管理人员参控范围和量化指标,科学制定考核评价标准,针对管辖范围、难易程度、生产方式等差异科学划分小组、调整折算系数。要进一步完善专业系统站段安全管理综合排序制度,充分运用各类检查资源,加强问题深度分析,汇总归类和趋势分析,提高问题分析质量,指导管理工作日益纵深和规范。要建立安全信息传播系统,优化安全信息的传播内容,将有关安全的经验、举一反三的教训做为传播内容的组成部分,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
3.2 完善安全风险管控评价机制
依据安全风险管控职责,结合岗位风险管控实际,分专业每季编制检查方案,明确检查重点和处所,逐级分解任务,各站段、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分别按月、每周编制检查计划,做到“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每月对各项重点风险、每季对所有风险的检查覆盖。健全管理评价体系。把现场控制作为履责重点,强化过程盯控。分层建立对综合评价排序机制,每月检查评价,实行“一月一表”管理,考核结果公示,对连续排序末位的单位或部门进行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引导勤于抓管理、抓落实,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3 加强管理行为的履职考核机制
综合任务完成、风险防控、履职过程、安全结果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制定干部履职考核标准,确保考核的客观公正性。规范干部安全监督检查行为。修订完善干部现场检查标准,推行“现场安全检查表等”检查方式,标准化逐项对照评价,确保检查重点内容不漏项,按标准化、程序化检查,切忌因人而异,标准随意、个人理解等。落实干部量化检查公示制度。加大对公示制度落实监督检查,督促严格按要求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干部职工监督。加强管理人员履职过程的写实分析和跟踪督查,对确属履职不到位的,进行警示帮促,发生问题“源头追责”,督促严格履职尽责。
3.4 落实闭环管理的持续改进机制
安全管理规范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不会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长效过程。只有保持其持续性,才能稳步推进,取得实效。要注重对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建设,逐步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和持证上岗。树立“不做没有把握的事”的安全理念,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要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学习模式,从风险认识上去规避安全事故,而不是在事故之后组织形式学习。完善行为激励制度,直接把审查和评估安全绩效引入考核,并给予直接的认可和积极引导。要探索建立安全培训、考核和评价体制,不断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要纳入安全问题库,落实整改责任,实行闭环管理。对突出问题,要开展专项整治,明确整治项目、标准、责任、完成期限和管控措施,对重大隐患实施挂牌督办。从而在一个个安全管理新的起点上改进完善提高和突破,实现安全管理规范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4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铁路系统的第一位责任。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安全生产,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铁路安全管理应该是一个系统的,长期规划的管理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核心理念的贯彻和实行,必须依赖于完善且行之有效的铁路安全管理规范化的建立。只有始终坚持安全管理过程的规范性、有效性,才能为铁路系统的安全生产提供强大的保障,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