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津”:论陶渊明的追求与喟叹

2014-04-07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问津隐者问路

王 彬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问津”一词反复出现。如果仅仅出现一次,可以谓之巧合,不加重视;如果单单出现两次,还可以视而不见;但出现的频率在三次以上,就不应该熟视无睹了。“问津”在陶渊明诗文中频繁“出场”,当是一个小小的文学现象,里面有寓意存焉。此处且举三例,以证为言之不诬: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二》)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饮酒·其二十》)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在下文中,这三个例子还将重复征引,具体含义,将视语境具体分析,这里暂不赘言。解开陶渊明诗文中的“问津”之谜,阐释“问津”背后的微言大义,是本文的预期目标。在深入研究陶渊明诗文中的“问津”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问津”进行正本清源。

一、“问津”二义

作为典故,“问津”出自《论语》,而且非常有名,原文如下: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1]

这就是著名的“子路问津”,在这段文字中,我们要考察的是“问津”与“知津”的意义。《说文解字》释“津”为“水渡”[2],那么“问津”就是询问水渡在哪里。事实上,《汉语大辞典》等工具书皆将“询问,打听渡口”作为“问津”的本义。在此本义的基础上稍一泛化,“问津”的意义几同“问路”。“知津”与“问津”只是“津”字前面的动词不同而已,意义可以对应而出,即“知晓渡口”,或“知路”。本文着重关注的是“问津”,“知津”的意义将不再详述。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训“津”为“济渡处”,并解释长沮声称孔子“知津”的原因为“知津,言数周流,自知津处”[3],朱熹对“问津”的解释近似于“问路”。

但是,“问津”还有另一层意义的存在。如上所示,“问津”的本义稍微延伸便是“问路”,“路”又可说成“道”,“道”既可以是形而下的、实实在在的,也可以是形而上的、虚无缥缈的。形而下的“道”与形而上的“道”非常容易联系起来。为了让表述清楚明白,在本文中,我们称形而下的“道”为“路”,一提“道”,就是指形而上的,如“朝闻道,夕死可矣”之“道”。“问津”有形而下的意义,即“问路”;也有形而上的用法,我们称之为“问道”。关于这种形而上的用法,早已有论者指出[4],故本文不多做解释。本文要指出的是,这种形而上的用法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已见端倪,试看:

去叶,反于蔡。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以为隐者,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彼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下略;内容与上引《论语·微子》同)[5]

将《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与《论语·微子》中的记载两相比较,不难发现《史记·孔子世家》中的记载多出了一句话:“孔子以为隐者。”这句话的增添大有深意,在《论语》中,孔子对“隐者”一向是很尊敬的,对于这一点,可以从孔子对接舆、荷蓧丈人等人的态度上窥见,此不具论。“耦而梗”的可以是农夫,但隐者与农夫不同。在中国古代,庶民分为四等:士农工商。若据此而对隐者加以界定,我们可以说隐者是这样的一群人:本身为“士”,而却以“农”自居。与标准的“农”相比,隐者有“士”的文化素养,换言之,他们是有“道”之人。司马迁撰写《史记·孔子世家》这一部分内容时,无疑是参考了《论语》中的记载,但在“使子路问津焉”之前加一句“孔子以为隐者”,这就说明司马迁已经注意到“问津”的形而上的含义。子路“问津”似乎不只是“问路”,更像是“问道”,特别是桀溺的话,更印证了这一层用意。桀溺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这些话与“问路”毫无关系,倒是与“问道”紧密相连。孔子的答语也能说明一些问题:“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有道”,正说的是形而上的“道”,不是形而下的“路”[6]。

综上所述,“问津”从其源头开始,就拥有了两层含义,一是“问路”,二是“问道”。在现代汉语中,“问津”的“问道”一义已被忽视了,但在古代诗文中,“问津”的内在含义常常是“问道”,至少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这一层含义是存在的,这也正是本文要挖掘的“宝藏”。

二、陶渊明诗文中的“问津”

在本文最初引用的三个诗例中,第一个诗例里的“问津”,含义比较模糊,当然也可以说有“问道”的意思,因为“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使用的典故就直接来源于《论语》,而《论语》中的用法已有“问道”的含义了。但是将这个诗例中的“问津”解释成单纯的“问路”亦无不可,对原诗之意无太大的影响,同样能解释得通。但在第二个诗例中,如果用“问路”训“问津”就说不过去了,它的含义只能是“问道”。为详明起见,现将第二个诗例的原文全引如下: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诛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饮酒·其二十》)

全诗大意是说,以“羲农”为代表的上古之世已经离我们久远了,而今的世界少有真淳。“鲁中叟”不是别人,正是孔子。孔子悲世道不古,礼崩乐坏,竭力“弥缝”,力图使世风恢复真淳。虽然吉祥的凤鸟未曾到来,但在孔子的努力下,礼乐得到暂时的一新。可是到了秦朝,焚书坑儒,礼乐受到了又一次打击。及至汉代,有“诸老翁”出现,殷勤解经,儒学又转盛,甚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汉代以后,到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又变成“六籍无一亲”了,世俗之人,天天驱车奔竞,全是为了功名利禄,“不见所问津”。此处,若以“问路”解释“问津”,显然不通,合乎诗意的解释就是“问道”。功名之士奔波不已,营营逐逐,却无人“问道”。面对这种现状,诗人无能无力,只能“快饮”了。“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透露出了陶渊明的些许惭愧。

经上一段分析,陶渊明诗文中的“问津”之义已昭然若揭。“问津”即“问道”。“道”,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时候就是他的精神寄托,这在他的诗文中有明确的显示: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贞脆由人,祸福无门。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

陶渊明的生命意识是敏感而又强烈的,人生在世,繁华难久,且复祸福相倚,人当何以自处?陶渊明认为,舍“道”而无所依托。而对“道”的推崇,在陶渊明的诗文中,绝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请看: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饮酒·其十一》)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饮酒·其十七》)

陶渊明对“道”的向往与追求是毋庸置疑的,在陶渊明的一生中,常常陷入饥寒交迫的窘状,安贫乐“道”无疑给了诗人极大的心理安慰,同时又促使着诗人在污浊的现实中保持着他的清高节操。

孔子在陶渊明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孔子“志于道”,陶渊明对“道”的追求是向先圣学习。在本文前面的引文中,孔子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在孔子的时代,天下已是无“道”,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更不可能有“道”了。对于这一点,陶渊明说得很清楚: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在这句诗中,我们要特别关注的是“道丧向千载”,至于“今朝复斯闻”只是对友人的恭维,在对当世的认识上,陶渊明还是认为天下无“道”已久。不管是“天下有道”还是“天下无道”,“天下”与“道”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在这里,我们要说一说形而上的“道”的意义。作为一个概念,像中国古代许多其他的概念一样,“道”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总是随着语境有所变动,在陶渊明的诗文中更复如此,有时是儒家思想中的“道”,有时又是道家思想中的“道”,有时只是朴素观念中的“道”。但无论怎样变动,形而上的“道”有“原则”、“法则”的意思。如果天下有“原则”,有“法度”,那天下将是何景象?有“道”的天下其实就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像多数古人一样,陶渊明认为“上古”之世才是理想社会的典范,所以他在《劝农》里无限憧憬地写道: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傲然自足,抱朴含真。智巧既萌,资待靡因。谁其赡之?实赖哲人。哲人伊何?时惟后稷。赡之伊何?实曰播植。舜既躬耕,禹亦稼穑。远若周典,八政始食。熙熙令德,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在这个理想社会里,人民抱朴含真,就算舜、禹这样的圣人也要躬耕,所有的人们自耕自足,相亲相爱,这个理想的社会在《桃花源记》中得到了极致刻画,这已是世人尽知的了。“道”作为一种“法则”,世人只要遵从“道”,便能达到上古那样理想的社会。如此我们就可以说,“道”是进入理想社会的一条途径,这也便是“道”与“天下”的关系。

陶渊明对“道”的追求,从中流露出了他的情感走向,那就是对“悠悠上古”理想社会的向往。

三、陶渊明的喟叹:无人“问津”

经过上一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确信陶渊明其实是“问津”之人,“道”在他的精神世界中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但在陶渊明的诗文中,“问津”前面总是有一个否定副词“无”或“不”,本文“前言”里举的三个例子无一例外。陶渊明自己“问津”,而他人不“问津”,面对这样的情况,陶渊明作何感想呢?

王国维《人间词话》在分别诗人“忧生”与“忧世”时,提到了陶渊明的诗,如下:

“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诗人之忧世也。“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似之[7]。

前一句正是我们在本文中频频引到的陶渊明《饮酒》中的诗。王国维说,这是“诗人之忧世也”。陶渊明虽然是一个超然物外的隐者,到底不能忘情于世,说他“忧世”,自不是无根之谈。无人“问津”就是无人“问道”,天下无“道”,有着博爱情怀的诗人岂无忧虑?日日饮酒、借以忘忧的陶渊明,只是面对无“道”的世界,束手无策而已。前文中征引了“道丧向千载”一语,这一语中岂无喟叹?再看: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饮酒·其三》)

“道丧向千载”在陶诗中的多次出现足以证明这就是陶渊明的真实看法。“不见所问津”即指无人“问道”,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将近千年。芸芸众生“但顾世间名”,陶渊明又做了些什么呢?陶渊明和孔子是不同的,尽管孔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先师”,“先师遗训”他还是不能做到。孔子面对天下无“道”时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正是由于天下无“道”,孔子才奔走列国,试图“得君行道”,而陶渊明所做的就是“饮酒”。从这个角度来说,陶渊明远远没有孔子积极进取。然而,陶渊明面对无“道”的世界虽无所作为,却没能忘世,“忧世”之情时见之于诗文中,“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就是最好的体现,这既是诗人的“忧世”,也是诗人的喟叹;诗人的饮酒,则是喟叹之余的无奈。

“道”丧千载,无人“问津”只是陶渊明喟叹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值得注意。在举世无“问津”者的时代,陶渊明独自喃喃叩问,安贫乐“道”,他不孤独吗?从陶渊明的诗文看,他似乎不孤独,他与古代的贤者达人为伍: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

在这里,陶渊明是与“君子固穷”的孔子为伍。在《论语》中有记载,樊须曾问“稼”问“圃”,结果遭到了孔子鄙视。陶渊明躬耕自给,他对“耦而耕”的长沮、桀溺抱着更深厚的感情,《扇上画赞》曰:

辽辽沮溺,耦耕自欣;入鸟不骇,杂兽斯群。

这是极高的赞扬,而将长沮、桀溺引为知音的诗句,绝不只此: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相彼贤达,犹勤垄亩。(《劝农》)

陶渊明视为知音的还有荷蓧丈人等等许多,那一串串名单可参见《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但是这些知己全是古人,在现实世界中,陶渊明似乎没有那么多的知音,也许下面这首诗才道出了诗人的心声: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见余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翩,未夕复来归。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咏贫士·其一》)

诗人安贫乐“道”,“量力守故辙”,只能沦落到“寒与饥”的地步,“知音苟不存”其实是说知音并不存在,否则还至于“孤云独无依”?“已矣何所悲”是陶渊明的一贯口吻,陶渊明是豁达之人,他不愿意怨天尤人,“苟”无知音,他也“无所悲”,这是以豁达之语说悲凉之境。尽管陶渊明豁达地说自己与古代的贤人为伍,尽管他还豁达地说没有知音,他也不会悲伤,我们应该透过语言的表层,看到诗人真实的心境。

在天下无“道”、“道”丧近千年的时代,安贫乐“道”的陶渊明在诗文中一再地低吟无人“问津”,这里面没有一种世乏知音、孤独如云的喟叹吗?应该是有的。

四、代结语:“问津”视角下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千古名文,世人皆知,且限于篇幅,此处就不多做征引了,只在“问津”这一视角下,将《桃花源记》做重新一番解读。《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的经历,塑造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社会里,有“良田美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儿童老人,“怡然自乐”;不愁吃穿,没有压迫;衣服礼器,皆从古制。这个理想社会就是以传说中的“上古之世”为原型塑造的。在本文中,我们已指出“道”是实现这个理想社会的途径。在《桃花源记》中,扮演“道”的角色的是什么呢?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就是“道”,只不过它是形而下的。我们说,这是一种象征,这个形而下的“小口”象征着形而上的大“道”。武陵渔人并不是“问道”之人,他只不过是由于机缘巧合碰巧走进了桃花源。在桃花源内居留数日之后,武陵渔人便要还家,并“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多半是为了求取利禄。无心“问道”之人,只会“丧道”,所以“不复得路”。这也是陶渊明所说的“道丧向千年”的一种微观体现。

与武陵渔人不同,南阳刘子骥是“问道”之人,在某种意义上,刘子骥这一人物寄托了陶渊明自己的感情,他听闻这件事后,当然“欣然规往”,就如陶渊明自己对“道”的执着追求。“未果,寻病终。”这不是说刘子骥没有找到桃花源,而是说刘子骥没有来得及实行计划(即“规”),就饮恨而终,从此“后复无问津者”,《桃花源记》在陶渊明的一声喟叹中结束了。

《桃花源记》文末的“后复无问津者”一语双关,既是指没人询问形而下的“路”,也是指没人再追求形而上的“道”。本文以“问津”为主要线索,集中论述了陶渊明的对“道”的追求,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对无人“问津”的喟叹,所有这些论点皆可以在《桃花源记》一文中得到落实。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所有的论述都是为了诠释《桃花源记》。最后,让我们引用一句附在《桃花源记》之后的《桃花源记诗》结束本文: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参考文献]

[1] 钱 穆. 论语新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471.

[2] 许 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2009:233.

[3] 朱 熹. 论语集注[M]// 朱子全书(第六册).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28.

[4] 吴有祥. 子路问津:儒道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39-44.

[5]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09:327.

[6] 韦志成. 孔子“周游”与“问津”的考辨[J]. 学习与实践,2012(1):119-126.

[7] 王国维. 人间词话·人间词[M]. 李科林校注.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37.

猜你喜欢

问津隐者问路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续篇
问路
江城
寻隐者不遇
庆全庵①桃花
天津问津书院的魅力何在
某些作家
明明问路
寻隐者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