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视域中的兴趣内涵探索与价值体现研究
2014-04-07宋剑祥
宋剑祥
(1.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云南 昆明 650033;2.俄亥俄州立大学 教育与人类生态学院,美国 哥伦布 43210)
一、引言
兴趣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话题。伴随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兴趣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和事业等产生重要影响。兴趣反映个体当前的活动倾向,是个体未来发展的积极信号和引导方向。兴趣内涵研究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揭示兴趣的产生、发展、影响因素和本质规律,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的特别关注。为此,本文拟就西方视域中的兴趣内涵研究与价值体现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对兴趣的理性认识、主动发现和有效利用。
二、西方兴趣内涵研究的发展
兴趣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意义。“兴趣”一词,在中文里有起始、走、共同、取或趋向、奔赴、合作与互动之义;在德文里为interesse,有趣味、爱好和利益等含义;在英文里为interest,词源来自拉丁语inter-esse,有兴趣、爱好和利益等含义,有事物间或两者间的意味,表达着主客体间的联系。纵观西方兴趣内涵研究的发展历程,笔者试作以下划分和探讨:
(一)兴趣内涵研究的萌芽发展时期
人类对兴趣的关注由来已久,但对兴趣内涵进行理性阐释和研究,主要还是近现代以来的事。在兴趣内涵研究的发展历史上,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提出,认知、意志和情感三种能力分别对应着三种理性的自律的兴趣,同时还有经验的他律的兴趣。即兴趣可区分为经验兴趣和理性兴趣[1]。而西方近代兴趣教育的有力倡导者,法国思想家和哲学家卢梭则将儿童兴趣与教学过程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兴趣源于有用的东西或现实的利益[2]。
兴趣内涵学说形成于19世纪。最早对兴趣进行界定和专门研究的学者,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指出,兴趣是一种内心的愿望,是专心所追随的,审思所积聚的对象,是心灵中的积极力量[3]。他认为兴趣是人内在的和明显地表露出来的活动力与积极性的总和,既包括经验、思辨和审美的知识兴趣,也包括同情、社会和宗教的情感兴趣。赫尔巴特强调“多方面兴趣”是课程教学最重要的基石,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其“多方面兴趣”理论标志着西方兴趣学说的真正创立[4]。
兴趣内涵研究在19世纪后期和20早期受到欧美教育科学化、儿童研究运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关注和探讨。特别是美国,一大批学者先后对兴趣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解读和研究,并对后世产生重要的影响。美国本土早期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个人最早为之着迷的原生兴趣是对所有事物产生思考的源泉,并强调兴趣和行为的重要性[5]。被称为美国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桑代克从1912年开始对兴趣和能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其体现就是兴趣和欲望[6]。
对现代兴趣内涵研究影响最为广泛的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继承和发展了赫尔巴特的兴趣理论,认为兴趣是从天生倾向中产生的意向,本能是兴趣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兴趣是成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显示着活动发展的动力状态;兴趣为预见的和希望得到的客观结果,是个人的情感倾向多方面的综合统一。兴趣是与个人意志、努力密切相关的活动,标志着在行动的内容和结果之间没有距离[7]。他强调真正的兴趣是自我通过行动与某一对象或观念融为一体。杜威把兴趣分为与身体活动相关的学习兴趣、使用工具达到目的的工作兴趣、纯粹的理智的兴趣以及社会的兴趣。同时他从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角度把兴趣区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8]。杜威兴趣内涵的解读,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兴趣学说的建立,并引领着西方兴趣内涵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境界和黄金期。一批学者从教育和心理学等视角,不同程度地对兴趣内涵进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兴趣内涵研究的成长发展时期
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兴趣内涵研究逐渐进入了一个有关兴趣稳定性、结构性、社会性和预测性探索的成长发展时期。学者们试图通过不同的结构、形成和层次对兴趣内涵进行解读。弗赖尔提出兴趣的稳定性问题,认为兴趣从孩童到青年都有改变,但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特别的稳定[9]。皮亚杰认为,兴趣是方法的决定因素。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10]。这一时期,兴趣的影响因素与应用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库德和斯特朗对职业兴趣与测试进行探讨。其中斯特朗讨论了兴趣与满意、兴趣与人格和兴趣与能力的关系,认为兴趣是长久的,并不受到为将来行为预测奠定基础的职业培训和体验的完全影响。他的研究表明,兴趣并没有特别受年龄的影响,个人的兴趣到25岁时形成稳定,成年人的经历会对兴趣有小幅度地改变[11]。此后,兴趣的影响因素开始受到重视和研究,并集中反映在决定兴趣的五个因素上——兴趣产生于环境和社会影响;兴趣有生物遗传性的;兴趣是个性品质;兴趣是动机、动力或需要;兴趣是自我概念或意识的表达[12]。
职业兴趣是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学者们(Berdie, 1944; J. L. Holland, 1959, 1969, 1973; G. F. Kuder, 1966, 1977;J. P. Guilford, P. R. Christensen, N. A.Bond, & M. A. Sutton, 1954; A. Roe, 1956, 1964, 1969; D. J. Prediger, 1976; E. I. A. Meir, 1978)认为,职业兴趣是对某一工作类型倾向的反映,并从职业角度探讨了兴趣的构成要素与分类,编制了许多有关兴趣或职业兴趣测试量表,为兴趣实证研究做出了贡献。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霍兰德提出的职业兴趣类型理论,认为大多数人可分为现实技术型(R)、调查研究型(I)、形象艺术型(A)、社会公众型(S)、经营管理型(E)和常规事务型(C)六种类型[13],指出职业兴趣和人格特质具有相同意义,是人格特质和工作环境的一致。
同时,学习兴趣也是兴趣内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原苏联的一批教育专家对学习兴趣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B. A.苏霍姆林斯基(1982)探讨了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西·索洛维契克(1983)对学习兴趣进行了实验与研究。休金娜等人提出兴趣是学生的一种选择性倾向,它指向认识领域,指向该领域的对象及掌握知识的过程[14],并强调兴趣不仅能促使学生思维过程积极化,表现出积极探索,大胆猜测,刻苦钻研问题的倾向,而且还能使学生思维活跃,灵活运用知识,迅速调动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各种任务[15]。
(三)兴趣内涵研究的多元化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趣内涵研究更加活跃。兴趣作为一种动机变量,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界的深入研究。学者们从兴趣的分类和结构等不同视角对兴趣内涵进行了深入解读,出现了蓬勃的多元化发展态势。笔者认为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几下方面:
1.兴趣的发展阶段说
兴趣与人的成长和经历有密切的联系。伦特等人认为,兴趣有强烈的意向成分,经历有助于形成人的兴趣[16]。兴趣被描述为一种从事活动的心理状态,一种需要通过人与环境互动发展,并随时间而重新投入特定训练内容的倾向。很多学者(K. A. Renninger & S. Hidi, 2002; J. M. Harackiewicz, K. E. Barron, J. M. Tauer, & A. J. Elliot, 2002;S. Hidi 2006; S. Hidi & K. A. Renninger, 2006; A. Krapp, 2002, 2005, 2007)从个人成长与兴趣产生的过程提出了兴趣发展的四个阶段[17]:激发、维持、出现特征和良好发展的个人兴趣。激发兴趣是第一阶段。即产生触发性的情景兴趣。如果兴趣继续被保持了下来,那么就会向维持兴趣的第二阶段发展。第三阶段是兴趣的发展转变,出现个人兴趣特征。第四阶段是发展良好的成熟的个人兴趣。在兴趣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离开了其他人的支持,那么任何阶段的兴趣都会变得静止、倒退和回归到前一个阶段,或完全消失。克拉普特别关注兴趣与随时间发展自我之间的关系[18],把兴趣发展与心理需要联系起来,在兴趣和自我决定方面的关联进行了研究,提出当自主性、能力和社会关联性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兴趣就产生了。兴趣在不同阶段通过有意的认知过程或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近年来,一些学者(I. Katz, A. Assor, Y. Kanat-Maymon, & Y. Bereby-Meyer, 2006;S. Hidi & K. A. Renninger, 2006; A. M. Durik & J. M. Harackiewicz, 2007;R. Lipstein & K. A. Renninger, 2007;J. M. Harackiewicz, A. M. Durik, K. E. Barron, L. Linnenbrink, & J. M. Tauer, 2008; Y. M. Tsai, M. Kunter, O. L¨udtke, U. Trautwien, & R. M. Ryan, 2008; A. Krapp, 2007; U. Schiefele, 2009;K. A. Renninger & S. Hidi, 2011)还从个人所处的不同的兴趣发展阶段提出了兴趣导致或影响学习方式的变化,如学科认知类型、兴趣体验和接受能力等。兴趣发展阶段说是兴趣内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2.兴趣的生物遗传说
兴趣内涵包括先天的与生俱来的生物遗传因素和后天成长发展的因素影响。早先,杜威以生物学本能论为基础,强调兴趣是自我本能所发出的寻自我独立成长的一种情感输出;是个体天赋而具有的一些对外界事物进行语言、社交、探究和艺术的本能[19]。特拉弗斯认为,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天生的”[20]。如新生婴儿就具有广泛的兴趣,他们会以一种自决的方式与周围社会和物理环境产生互动。吉布森指出,婴儿知觉和注意引起的行为在没有任何学习的情况下就可以产生。人的意识中的预料和预期也可以成为兴趣的来源[2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H. Schiefele, A. Krapp, M. Prenzel, A. Heiland, & H. Kasten, 1983;C. Sansone & D. B. Thoman, 2005; B. Barron,2006)提出,兴趣的潜能存在于个人的遗传组成之中,内容和环境决定了兴趣发展的方向。另外一些学者(J. Panksepp, 1998, 2000;R. J. Davidson, 2000)对大脑回路方法和探寻行为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兴趣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所有哺乳动物都有一种生物学基础的兴趣活动,并认为兴趣是由神经系统科学研究支持的一种姿态。学者们(J. Panksepp, 1998; S. Hidi, 2006; M. J. Kang, M. Hsu, I. Krajbich, G. Loewenstein, S. McClure, J.Taoyi Wang, & C. Camerer, 2009; D. Palmer, 2009)指出,兴趣有一种生理上或神经上的基础,个人有没有兴趣从事活动,关键在于其大脑的兴趣点有没有被激活罢了。海蒂特别指出,兴趣的情感和认知成分都有生物性根源[22]。兴趣生物遗传因素的探索,对于了解兴趣的产生机制,激发、维持和形成良好的个人兴趣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兴趣的生物遗传学探索研究还有无限的空间。
3.兴趣的结构特征说
西方学术十分注重结构性分析。兴趣研究也不例外,多年来学者们(W. Kintsch,1980;S. Hidi,1990, 1992;A. Krapp et a1. , 1992;U. Schiefele, 1992;G. Schraw et a1. ,1995;D. A. Bergin,1999;G. Schraw , S. Lehman, 2001,etc.)从结构特征对兴趣内涵进行了分析解读,普遍认为兴趣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个人兴趣和情境兴趣,其中又可进行不同的兴趣细分。
(1)个人兴趣。作为对特定主题活动的偏爱,个人兴趣是随着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起来的。很多学者从与主题内容,与知识、观念和价值观,与情感和认知等关联程度对个人兴趣进行了不同的探索。
1)与主题内容关联的个人兴趣。学者们(H. Schiefele,et al, 1983;K. A. Renninger & R. Wozniak, 1985; K. A. Renninger, E. Ewen, & A. K. Lasher, 2002, etc.)认为,兴趣的潜能来自于个人,主题内容促进和决定了兴趣的发展方向。即兴趣有具体的主题,而不是适合所有活动的倾向。即使是被高度激发的个人兴趣,通常也只是特定区域中的一个主题内容。一些学者(J.L. Holland, 1985, 1997; A. Krapp, S. Hidi, & K. A. Renninger, 1992; A. Chen, P.W. Darst & R.P. Pangrazi, 1999; P.J. Silvia, 2005)指出,个人兴趣追求感到满足的具体的目标,涉及注意力集中和从事专门的活动或事物。海蒂特别强调兴趣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而重新接入特定目标、事件或思想类型的倾向[17]。
2)与知识、观念和价值观关联的个人兴趣。兴趣具内在的和相对持久的特性。有些学者(E. L. Deci, 1992; S. Hidi, 1992)提出,个人兴趣以个体已经存在的知识、经验及情感为基础,是个体相对稳定的指向一定客体、活动或某一知识领域的心理倾向性。还有一些学者(U. Schiefele, 1991, 2001, 2009;S. Hidi, V. Anderson,1992;A. Wigfield & J. Cambria, 2010)认为个人兴趣是与特定主题、人物或活动等内容有关的一系列的知识、信念和价值观,并需要持续认知处理的建构。个人兴趣是那些与个人价值一致的文本所引起的兴趣,是内在的、积极的和与特定的主题联系在一起的兴趣形式。当个人兴趣被激活时,它直接影响内在的动机。内在性是个人兴趣发展的重要特征。
3)与情感和认知关联的个人兴趣。琴斯科把兴趣分为情绪兴趣和认知兴趣两类,认为情绪兴趣是由文本信息所引起个体的情感反应而产生的;认知兴趣是个体从材料中感知到重要性或新奇等认知因素而产生的兴趣[23]。一些学者(K. A. Renninger & R. Wozniak, 1985; S. F. Harp & R. E. Mayer, Harp & Mayer, 1997; M. Ainley, S. Hidi, & D. Berndorff, 2002; K. A. Renninger, & S. Hidi , 2011)也认为,个人兴趣具有认知和情感的成分,虽然各自的相关份量可能根据兴趣阶段而不同。另一些学者(M. A. McDaniel, P. J. Waddill, K. Finstad, & T. Bourg, 2000; S. Hidi, 2001; P.J. Silvia, 2005; E. Schaeffner & E. Schiefele, 2007; K. A. Renninger, & S. Hidi, 2011)则把兴趣视为是一种重要的吸引注意力的认知变量和情感动机变量。西尔维亚指出,如同所具有的幸福、担心和气愤一样,兴趣是个人的一种基本情感[24]。作为维持自我的动机,兴趣引领人们为了自身发展而独特地为人处世。还有一些学者(G. Schraw, S. Lehman, 2001;K. A. Renninger, & S. Hidi 2002, 2011;A. Krapp, 2005)强调,个人兴趣是个体具有的认知和情感品质,是内部激活的;个人兴趣包括潜在的和现实的兴趣,其中潜在兴趣又细分与感情相联的和与价值相联的兴趣;个人在引起兴趣时可能没有感觉到,或在活动过程中并不总是意识到自己的兴趣,但之后他或她则可能完全被吸引在活动中而忘却了自我。也有的学者(M.Ainley et al., 2002;M.Ainley 2007, 2011)把兴趣视为一种支持学习的情感经历,认为兴趣状态是参加活动的关键要素,情绪、性情和情景交融影响个体对任务的情感反应。
(2)情境兴趣。很多学者把情境兴趣划为个人兴趣的一种类型,是由情境的某些方面引起的,取决于事件期望和与个人的相关性。海蒂认为,情境兴趣是即时的和自发的心理状态,包括激发兴趣和维持兴趣[25]。不少学者(K. A. Renninger; S. Hidi, A. Krapp, 1992; K. A. Renninger, S. Hidi, 2011)认为,兴趣是个人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产生于人与环境的交互,是人与特定情境内容交互作用的结果。德西认为,情境兴趣是活动或学习任务的特征对个体产生吸引力,从而激发个体形成一种即时的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具有即时性和自发性等特点,易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而改变,主要依赖于活动本身的特征和个体对其的特殊感受[21]。在一定的条件下情境兴趣可能发展为相对持久的个人兴趣。宾特里奇和申克认为,兴趣是个体的个人兴趣与有趣的环境特征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26]。科拉普指出,情境兴趣是由当前环境里的某些条件和刺激在个体中产生的兴趣,可划分为基于文本、任务和知识的三类兴趣。它常常对个体的知识和参照系统只有短暂的作用和边缘性影响[27]。塞维卡斯认为,兴趣是涉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有注意力集中在环境的某些方面的特征[28]。海蒂强调,情境兴趣是当前环境里的某些条件和刺激在个体中产生的兴趣,对个体的知识和参照系统只有短暂的作用和边缘性影响,是对环境输入的一种反应[29]。
需要指出的是,学者们注意到了兴趣结构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关系。米切尔认为,情境兴趣可以发展为个体兴趣,而个体兴趣也可能滞留在仅有少许情境兴趣的水平上[30]。施洛等人认为,情境兴趣是可以转换的,它由环境激活并依赖于具体情境,它自发地产生并很快地消退[31]。西尔维亚指出,情境兴趣只有在不断放大的重复体验中,才能激发个体兴趣的发展[24]。帕尔默认为,情境兴趣由新奇性、意义性和投入引起,不仅来源于阅读、数学等非科学领域,科学课程及方法也是也是重要来源[32]。海蒂强调,情境兴趣向个体兴趣的转化伴随着知识与学习策略的变化[33]。
情境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很多学者(W. Kintsch, 1980;K. A. Renninger & R. Wozniak, 1985;S. Hidi, 1990; M. Mitchell, 1993; G. Schraw, R. Bruning, & C. Svoboda, 1995; U. Schiefele, 2001; M. A. McDaniel, P. J. Waddill, K. Finstad, & T. Bourg, 2000; A. Krapp & D. Lewalter, 2001; K. A. Renninger, S. Hidi, 2002)对情境兴趣给予了高度关注[17],认为情境兴趣能积极地影响认知表现,如阅读理解和使用计算机工作;还可以缩小推理范围,集中注意力,与前面的知识信息进行融合,并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情景兴趣对认知、回忆、持续性、努力性、学习动机和学习水平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4.职业兴趣的深入探索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兴趣与测试应用成为兴趣内涵深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的提出,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积极关注和深入研究,先后出现了大量尝试对职业兴趣与测试的跨文化探讨,开发了一些职业兴趣的测试工具,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普雷迪格 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把数据、观念、事物和人物结合起来,建立了职业兴趣2个维度4种类型的结构模型[34]。加蒂指出,兴趣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能要经过连续的几步,在每一步中,个体兴趣在某一特殊水平上在某一特定兴趣领域内产生分化[35]。在吸收与融合的基础上,加蒂提出了3分组模型,以层级模型来表示职业兴趣结构。罗伊提出职业兴趣八种类型的圆形结构[36]。巴特勒等人将职业兴趣分为3类8种职业兴趣[37]。特蕾西等人提出了人物/事物、数据/观念和名望3个维度构成的8种基本职业兴趣类型,并提出了职业兴趣结构的球形模型[38]。一些学者还对职业兴趣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如拜兹华斯等人认为,职业兴趣是喜欢且持久的一种取向,是了解个人职业和教育行为有用的工具[39]。蒙特等人指出,职业兴趣是个体对某一工作类型倾向的反映[40]。艾德金格等人指出,职业兴趣通过对某一工作活动和工作环境的偏好来影响行为的相对稳定性[41]。
三、兴趣内涵研究的价值体现
通过对西方兴趣内涵研究的发展探索,笔者认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兴趣促进个人学习
兴趣对于个人学习具有改善了学习过程,促进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质量的作用。西方近代兴趣教育的有力倡导者卢梭认为[42],兴趣在促进求知、保持注意、形成习惯和引发快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强调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兴趣性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培养儿童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当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1806)和《教育学讲授纲要》(1835)中,阐述了“多方面兴趣”是课程教学最重要的基石[4]。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1897)认为,儿童本能兴趣和能力是教育的“素材”和“起点”,是决定课程进度的“基础”[43]。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与努力是有区别的,杜威指出[2],是兴趣而不是努力导致了更深层次的学习。兴趣与训练是相互统一的。兴趣不仅是个体基本心理能力的资源,更是教育的心理基础。强调了兴趣观念对教育理论的重要意义和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许多学者探讨了兴趣促进个人学习过程,并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海蒂认为[44],兴趣起到了注意指向的作用,在决定如何选择和加工某种类型的信息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斯切尔菲勒[45]和克拉普[27]等人发现,兴趣不仅能促进回忆信息的数量,而且对学习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布鲁纳强调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巨大作用,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46]。萨森等人提出[47],当个体认为活动有价值时,他们会主动地运用一些使任务变得更有趣的调节策略,成为积极的学习者。陈和达斯特认为[48],兴趣因为带来学习的快乐而影响个人的学习成绩。一些学者(J. M. Harackiewicz, A. M. Barron, K. E. Tauer, & A. J. Elliot, 2002; K. E. Johnson, J. M. Alexander, S. Spencer, M. E. Leibham & C. Neitzel, 2004; S. B. Nolen, 2007; D. Palmer, 2009)的研究指出,兴趣不分年龄,对所有不同年龄的学习者来说,兴趣都一样能促进个人学习。另一些学者(M. Ainley et al., 2002; K. A. Renninger, et al, 2002; J. H. Denissen, N. R. Zarrett, & J. S. Eccles, 2007)发现,兴趣以不同的满意度大小来促进学习。海蒂指出[17],个人兴趣水平不断地被发现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被证明的主要作用有:集中注意力、明确目标性和提高学习水平。
为了发挥兴趣对学习的促进作用,需要做好兴趣的转化。米歇尔提出了包括抓住与保持的情境兴趣模型强调[30],抓住是运用能激起个体对某一活动产生最初兴趣的变量;保持是运用使个体对某个特定的目标力图进一步掌握的变量。他发现“抓住因素”和“保持因素”能很好地预测学生对课程的主动参与。博金提出在课堂情境中抓住和保持兴趣的方法[49],如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归属感,提高学生对任务的认同,让学生模仿新的技能,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用游戏和活动提高课程的新颖性等。斯科洛、福勒尔蒂和拉赫曼从文本、自主性和加工水平方面提出提高学生兴趣的建议[50]:在文本方面,老师要选择生动的、组织结构良好的材料,并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背景信息;在自主性方面,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选择,并提供反馈;在加工水平方面,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以及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促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西尔维亚提出[24],教学中如能够以不同的方式,重复激起学生对某一问题或主题的有趣性的反复体验,将有助于学生稳定持久兴趣的养成。海蒂认为[33],四阶段发展论说明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与变化,必然伴随着知识、价值、投入、学习策略等因素的变化,而最为重要的是认知与情感的转化。
(二)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兴趣引领个人对事物的集中或离开的导向,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人的成长有不同的发展时期,兴趣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兴趣在人的不同成长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并随年龄、学业和见识等变化而对人的个性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兴趣对个人当前的个性发展起推动作用;对未来的个性发展起准备作用。在个人兴趣发展的激发、维持、出现个人兴趣特征和发展良好的兴趣的不同阶段,教育工作者要努力让个体体验到激发兴趣的情景,帮助个体维持对任务的关注,使他们保持注意力,以激发和保持他们自己的好奇心,同时提供选择问题解决或促进策略产生的资源[17]。
由于兴趣有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特点,个人兴趣和认知的相互作用经常导致一种持久而稳定的兴趣认知倾向。当这种兴趣倾向在个体身上得到内化而经常地表现出来时,就会表现为稳定的逻辑思维、操作活动、感情体验和社会交往等不同个性倾向。霍兰德把职业兴趣等同于职业人格。在兴趣的指导下,相同类型的人可以被塑造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如理论家、行业技术专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等。个人对某种活动(学科或职业等)发生兴趣时,他就能发挥整个身心的积极性,感知和关注该活动的知识和动态,并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就会情绪高涨,想象丰富;就能增强记忆效果,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即兴趣促进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成为推动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把学习和工作引向深入。
(三)兴趣促进心理健康
兴趣往往能带来快乐。原因在于有趣的事物和体验能满足个人动机。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50],兴趣的实质是使人减少焦虑和增加快感。在追求兴趣活动的过程中,个体因为关注于外界事物,并被自己喜欢的兴趣活动所吸引,忘却了内心的压力,所以兴趣爱好有利于个人克服焦虑,改善心理健康状况。
兴趣活动能满足个人心理的需要,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个人心理健康发展,还能使个人的主动性和意志力得到检验和培养。一些学者(K. A. Renninger, & S. Hidi; A. Krapp, 2001, 2002)认为,兴趣包括作为单独的却是互相作用系统的情感和认知成分。兴趣的情感成分描述积极的感情陪伴,而认知成分指理解和代表相关的活动[17]。当学习者接受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新奇感和挑战的学习任务时,它会激发学习者高的注意和探索愿望要求,并在人与任务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快乐。有兴趣爱好并且经常参与活动的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优于那些缺乏兴趣爱好,或虽有兴趣爱好但不常参与活动的人[48]。兴趣活动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也是潜移默化影响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途径。
(四)兴趣促进创造力的提升
兴趣是开发智力和个人成才的起点。兴趣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你所喜欢的学科知识,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启迪智慧并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因此兴趣促进个人对有效地学习、悦愉地工作、全力投入工作和钻研从事的活动。一些研究资料显示,从事有兴趣的工作能够更多地发挥个人的全部才能。戴西指出[21],兴趣一旦发生,就成为进一步激发认知加工、进行评价、问题解决、判断与推理和寻求新结果的动力条件。艾琳和海蒂认为[52],兴趣是带着目的或目标去了解新颖的、不确定的或令人困惑的现象。兴趣能够激发个体的主动性,促使人深入钻研,发挥个人的潜力,强化创新意识和提高创造力,使个体在学习、生活和职业活动中取得新的发现、新的成果,促进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事实上,古今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成就者都是在强烈的兴趣驱动下取得事业的成功。被誉为“发明大王”的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一生之中的发明有一千多项,电灯、电影、留声机、蓄电池等等都是他智慧的结晶。而这一切与他从小的科学兴趣是分不开的[53]。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54]。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兴趣是择业就业的重要依据
兴趣促进个体寻找和选择未来职业方向,增强职业生涯的适应性和满意度,获得职业发展与成功,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因此兴趣和职业兴趣测试是中学生报考大学或填报志愿、选择专业和决定未来方向的参考依据。通过职业兴趣测试量表可以推测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潜能,帮助其确定自己的“最佳专业”和发展方向。同时,兴趣也是择业就业或创业时的关键参考和依据之一。职业兴趣影响个体就业过程中的职业选择。尤其是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个人潜能发展需求的提高,这种考虑越来越变得现实和必要。按照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模式理论[55],个人从事与兴趣匹配或适合的职业,就会乐于作出极大的工作投入,从而提高职业的满意感、成就感和稳定性,使人达到理想的工作状态。兴趣不仅影响人们的职业选择,也影响着人们的工作表现,包括追求什么样的工作活动;对这些职业活动尽多少努力;这些活动坚持多长时间[41]。因为有兴趣,个体可能更主动地获得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缺乏兴趣则会使人工作表现不佳。比如现实型任务的工作 (与艺术型相对),如果员工现实型职业兴趣高,那么就可能比现实型职业兴趣低的员工更主动去学习这些任务。很多学者(R. W. Lent, S. D. Brown, G.Hackett, 1994; E. D. Pulakos, S. Arad, M. A. Donovan, & K. E. Plamondon, 2000; P. J. Silvia, 2001; M. R. Barrick, M. K. Mount, & R. Gupta, 2003; B. A. Sullivan & J. C. Hansen, 2004;K. A.Renninger, & S. Hidi, 2011)都强调,兴趣对选择的职业目标有长期的影响,兴趣与工作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可能在要求有变化的工作环境中更为明显。因为持续不断地学习是决定性和日常性的,而兴趣正是有效促进履职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林 晖.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的兴趣问题[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9-369.
[3]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1-47.
[4] 郭 戈.兴趣教育思想发展的“三部曲”——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兴趣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4):38-45.
[5] William James on INTEREST. From Talks to Teachers, Chapter 10. [EB/OL][2014-1-29] http://www.uky.edu/~eushe2/Pajares/interest.html.
[6] Thorndike E L. The interests of adults. I. The permanence of interest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35(26): 401-410.
[7] (美)约翰·杜威.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
[8] (美)杜威.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任钟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 Fryer D D.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est[M]. New York, NY: Henry Holt and Company, 1931.
[10] 卢 溶,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42.
[11] Strong E K. Vocational interests of men and women [M]. Palo Alto,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3:381.
[12] Hansen J C. The 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interests: Issues and futre and directions// In S. D. Brown & R.W. Lent(Eds.), 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st ed) [M].New York:Wiley,1984:99-136.
[13] Holland J. L. (1973). Making vocational choices: A theory of vocational personalities and work environment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4] 高 文.苏联教学论中关于认识兴趣问题的研究[M]// 杜殿坤.原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5] 王同军,司继伟. 兴趣研究现状与进展[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6):11-14.
[16] Lent R. W., Brown S. D., & Hackett G.. 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 choi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4(45):79-122.
[17] Hidi S.,Renninger A. K. 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06(2):111-127
[18] Krapp A. Basic nee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est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J].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5(12):383-409.
[19] 张 娟. “兴趣”的内涵评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8-20.
[20] Travers R. M. Children’s interests.Kalamazoo[D].Michigan:Michigan University,College of Education,1978.
[21] Deci E. L.The relation of interest to the motibation of behavior: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M]//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Lawrence Erlbaum,Hillsdale, NJ, 1992:43-70.
[22] Hidi S. Linking neuroscientific research to interest researc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siderations[M]// In P. A. O’Keefe&I. Plante (Chairs), Developments in interest theory and research. Symposium conduc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New Orleans, LA. 2011.
[23] Kintsch,W.Learning from text,levels of comprehension,or:Why anyone would read a story anyway[J].Poets,1980, 9(1):87-89.
[24] Silvia,P.J.Interest and interests: the psychology of constructive capriciousness[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1( 5) : 270-290.
[25] Hidi S,Anderson V.Situational Interest and its impact on reading and expository writing[M]//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ming and Development.Lawrence Erlbaum,Hillsdale,N.J,1992:215-238.
[26] Pintrich P. R., Schunk D. H.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J].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996.
[27] Krape A.Interest,motivation and learning:An education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J]. Europ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9:23-40.
[28] Savickas M L.The psychology of interests[M]// In M. Savicksa ,A. Spokane(Eds.), Vocational interests: Their meaning, measurement, and use in counseling.Palo Alto, CA:Davies-Black,1999:19-56
[29] Hidi,S.Interest,Reading,and Learning: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1(3):191-209.
[30] Mitchell M Situational interest:Its multifaceted structure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3(3):424-436.
[31] Schraw G. , Lehman S. Situational interest: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1(1):23-52.
[32] Palmer D.International Jonmal of Science Education[J].2004(7):895-908.
[33] Hidi S., Renninger A K. The four-phase model of interest development[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010(2):111-127.
[34] Prediger D. J.,Swoney K., Mau W. C. Extending Holland’s Hexagon: Proeedures, counseling applications, and researeh[J].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1993(71):422-428.
[35] Gati I. The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interests[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1(109): 309-324.
[36] Roe A. Lunneborg P. W. Personality and Career Choicc [M],Career Choicc and Development.,1984:31-54.
[37] Butler T., Waldroop J. Discovering Your Career in Business[M].Basic Books; Pap/Dskt edit, 1996:12.
[38]Tracey T.J., Rounds J. Contributions of the Spherical Representation of Vocational Interest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96(48):85-95.
[39] Betsworth D G. Fouad N A.Vocational Interests: A look at the Past 70 Years and a Glance at the Future [J].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1) : 23-47.
[40] Mount M. K., Barrick M. R., Scullen S. M., & Rounds J. Higher-order dimensions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the Big Six interest types[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5(58):447-478.
[41] Iddekinge C. H. V., Putka D. J., Campbell J. P. Reconsidering Vocational Interests for Personnel Selection: The Validity of an Interest-Based Selection Test in Relation to Job Knowledge, Job Performance, and Continuance Intention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11(1):13-33.
[42] 卢梭.爱弥尔[M]. 李平沤,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3-235.
[43] 吕 达,刘立德,邹海燕. 杜威教育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3-14.
[44] Hidi S.Interest and its contribution as a mental resource for learning[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1990:549-571.
[45] Schiefele U.Topic interest,text representation,and quality of experience[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6:3-18.
[46] 唐 英. 学习兴趣的结构研究综述[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2(6):180-181.
[47] Sansone C.,Wiebe D. J.,Morgan C. Self-regulating interest:The moderating role of hardiness and conscientiousness[J].Journal of Pemonality, 1999(4):701-703.
[48] Chen Ang, Darst P. W. Situational interest in physieM education:afunction of learning task design[J].Res Q Exere Sport,2001(2):150-64.
[49] Bergin D. A. Influences on classloom[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1999(2):87-98
[50] Schraw G.,Flowerday T.,Lehman S.Increasing Situational Interest in the Classroom[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1(3):211-224.
[51] [美]J M索里,C W 特尔福德教育心理学[M].高觉敷,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467.
[52] Ainley M.,Hidi S.,Berndorff D.Interest,Learning,and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that Mediate Their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02(3):545-561.
[53] 张 华,周学文.职业兴趣——职业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J]. 职业技术,2010(2):55.
[54] C. 塞利希. 爱因斯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144.
[55] Spokane A R.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erson-environment congruence in Holland’S theory of careers[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85(26):30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