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职院校社会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4-04-07汤中军韩克嘉王亚罡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益协同院校

王 傅,汤中军,韩克嘉,王亚罡

(1.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校企合作办公室;2.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 实验实训中心,广东 广州 511442)

一、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创新(innovation)始终贯穿其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基础[1]。创业(entrepreneurship)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的行为、活动和过程[2]。创新和创业均离不开资源共享,离不开人才合作,单枪匹马或闭门造车是难以创新的,更难以创业,因此创新创业都需要协同。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对加强协同创新做出了战略部署。高职院校是创新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进而推动大学生创业。

社会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又称为公益创业、社会创新或公益创新,是实现既定社会性或公益性目标的一个动态过程[3],或者说在社会使命激励下采用创新方法、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4]。Seelos和Mair ( 2005)将其界定为“创建产品和服务提供的新模型,在当前经济或社会状况中直接迎合并满足人类不满意的最基本需求”[5]。Roger L.等人则将社会创业看作是一个发现社会不平衡,然后寻找机会,推动社会达到平衡的过程[6]。

与营利性创业不同,社会创业解决的主要是社会问题(如民生问题),有一种明确的社会使命。社会问题源于社会,也需要社会来解决,单单依靠政府或者市场很难解决,因此我国社会创业发展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同努力[7]。这种现象,我们可以称为协同创业。

当前我国的社会创业教育,仍然受传统的就业教育思想套路影响,在就业教育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难免畸形或水土不服。在就业教育思想影响下,学生在学校里“老老实实学习,认认真真复习,战战兢兢考试”,毕业后,“找个好单位——好好干或者拉关系——谋求升职——直到退休”,贯穿其始终的核心理念是“追求稳定回避挑战”。因此学生既没有创业的素质、能力,也没有创业的胆识,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胆量,创新能力弱,依赖性极强,对生活中的很多现象缺乏好奇心,毕业之后不仅没有成为“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强势群体,反而成了被人关照和忧心的弱势群体,这不能不说是高等教育本身出了问题。

二、当前我国社会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教育部开始进行创业教育试点,选定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院校作为试点院校。2005年,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中国大学生中设立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2006年8月,确定了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6所高校为首批“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目前,已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教育+创业资金”模式、上海交通大学的“创业教育+创业资金+创新基地”模式等三种典型模式。

社会创业教育在我国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社会创业教育始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2003年举办的公益创业培训,该培训推广德鲁克开发的民间组织战略管理,以提高民间组织的管理绩效,并鼓励青少年和大学生开展社会创业活动。自2004年起,湖南大学对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学+就业+创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公益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2007年,湖南大学成立了我国首个公益创业研究中心。2009年,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公益创业学概论》教材。该校还在国内高校中首次为大学生讲授社会创业学课,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社会创业网站——中国公益创业网,以及第一个以公益创业为名称的滴水恩大学生社会创业社团。同年,清华大学启动首届“北极光杯”社会创业实践赛,北京大学成立了社会创业研究会。除此之外,厦门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创业教育。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职业教育与创业的关系应该更为密切,但是,真正构建了完整的社会创业教育体系的高职院校反而寥寥无几,赶不上本科院校。从总体来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创业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在认识上,高职院校普遍对社会创业不重视。按照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定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的是学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不在乎是就业还是创业。随着人口成本的提高,各地“招工难”、“用工荒”的社会现实,使得就业相对容易,而创业越来越难。因此,很多学校普遍轻视创业教育,多半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替补手段,停留在文件上,没有落到实处。

2. 在师资队伍上,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从事社会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极为短缺,质量远远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人事管理制度,对专任教师的学历和科研要求很高,使很多高技能人才望而却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影响深远的高职教师,思想里面多半是概念式的,缺乏将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应用能力。此外,很多教师从当年小学入学开始,便再未离开过学校,几十年求学和任教经历,根本没有创业的机会,也没有创业的胆量和能力,因此他们不知道创业人的心路历程。让他们实施社会创业教育,恰似“一个不会开刀的人,却要教人家动手术”一般荒诞。

3.在学生意识层面,对创业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者存在畏惧心理。很多人认为创业是冒险的行动,不是正路,或者认为没有办法才去创业。加之学历越高,选择创业的人越少。此外,创业积极性与成功率与学历关联不大。“全球创业监测”项目(GEM)于1999年完成的首期研究报告中指出,大学教育与创业活动关系较弱,没有大学学位的人创造了3/4的企业[2]。根据笔者对学生的沟通中得知,很多学生认为,“如果选择创业,我当初读大学干什么?”“不读大学便可以早创业,便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原始资金”。

网络传媒上的很多负面消息更是让大学生望而却步。比如,2011年4月,人民网报道“大学生创业:为何高达31%退出市场?”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出现经营困境,创业失败。2011年7月,《羊城晚报》报道,美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约为30%,中国只有10%,2011年8月,《羊城晚报》报道,“中国十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多数以失败告终。”因此,创业变成了就业、出国、考研之外的第四选择。

4.在实训和实践层面,缺乏创业实践教学平台。据调查,当前学校社会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很少,对学生自主创业也没有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更没有创业实践平台。当前目的明确的实践活动,主要限于社会创业计划大赛、学生社团活动、举办论坛之类,远远不能满足达到创业教育的目的。还有些高职院校只是将社会创业教育当成一门课程,在课堂上讲授,完全脱离实践,这就有“缘木求鱼”之嫌了。

三、协同创新视域下的社会创业教育原则

协同创新是“2011计划”的核心,它缘起于2011年4月,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要求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1计划”与“211”和“985”工程一样,面向的主要是高水平研究性大学,前者更加注重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显然,从自主创新水平和科研实力来讲,高职院校与研究型大学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勉强让高职院校也加入到构建“协同创新中心”的洪流中,效果会适得其反。事实上,高职教育首先是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复合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跟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相比,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跟中职生相比,他们的理论基础较扎实,知识面较广。

因此,协同创新在高职教育中是另一种含义:不是为了与其他主体协同追求“高精尖新”技术的革新和成果转化,而是与其他主体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是不断采用新的教育手段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简而言之,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就是协同育人。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当前社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创业教育规律,立足高职院校实际,在协同创新引领下,我们认为不能偏离以下基本原则:

1.创业教育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与营利性创业相比,社会创业更加强调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更加强调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推动力,更加需要推动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益观念的营造。基于社会创业的社会价值,为推动我国社会创业实践,社会创业教育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四方共同努力。因此,创业教育主体是多元化的,不能仅仅依赖于学校。

2.打破壁垒、消除障碍的原则。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的主要障碍是各主体间的壁垒和障碍,社会创业教育最大的问题是闭门造车式地培养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学生。因此需要打破各教育主体间的壁垒,比如高职院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壁垒、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壁垒、高职院校内部的壁垒,甚至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壁垒等等。

3.注重统筹和顶层设计的原则。顶层设计是系统工程的一个概念,强调价值理念一致、功能协调、结构统一、资源共享、部件标准化等系统论方法,从全局出发,对各层面、各要素统筹考虑[8]。顶层设计绝不简简单单是领导设计,需要集中各职能专业经验,经过周密、详细、全方位总体论证的设计,理顺关系,凝聚力量,形成合力。国家如此,企业和高校也如此。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创业教育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加强创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结合专业,整合校内外资源,注重创业教育模式的特色,增强创业教育的实效性。缺乏顶层设计,社会创业教育将沦落为“边缘系统”,甚至只是一门单纯的课程。

4.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原则。创业教育是“实践出真知”的教育,对实践环节的依赖性较强。职业教育是注重专业和职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无缝对接的教育,因此,任务驱动和行动导向是基本教学原则。在职业院校开展的社会创业教育,同样应该追求专业和创业一体化。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到,创业技能只能在创业实践中磨练出来。因此社会创业教育,我们将贯彻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原则。

四、构建社会创业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

在协同创新引领下,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创业教育体系,要根据高职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信心,以增强创业素质为根本,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风险意识、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为以后开展社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构建多元化教师队伍。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协同合作,采用“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构建多元化教师队伍。社会创业教育是很务实的教育,培养的是学生创事业办实事的能力,因此不要求授课教师具备广博的学识,或者“双高”(高学历、高职称)身份,但要求教师有社会创业经历、公益项目管理经验和公益组织管理技巧。不追求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因为人的精力有限,要求一个人既有丰富创业经历的人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不太现实,因此我们宁愿聘请有经验的社会创业者,也不愿意将老师培养成为只会谈创业的虚假的“双证书”教师。

2.构建特色鲜明的社会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一个完整的社会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其核心是搭建以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培训、模拟实训、项目孵化为主体的“六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平台,同时促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主体,企业为支撑,全社会配合的“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格局,由教学体系、考核体系、研究体系、实践体系等多个模块组成,将社会创业教育平台嵌入日常专业教学计划当中,将社会创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课程整合在一起,构建社会创业教学、研究、实践等多个教学模块,形成“模块化”集群式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3.进行支撑社会创业教育的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建设是施行社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具体内容如下:

(1)教学资源建设。包括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案例库建设、教学研究、社会创业教学研究课题、教材和教学论文等等。

(2)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社会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使学生真正接触真实项目开发和管理流程,在真实的创业环境、创业过程和创业项目中真正学到创业技能。

4.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合作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比传统教育模式学生在创业能力、创业意向以及创业主动性更高[9]。社会创业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更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需要各教育主体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分享教育心得,以期共同提高,协同创新。可以邀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公益创业人士参与高校创业教育项目外,还可以与社会各界包括各种科技园、孵化器、天使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创业者协会和企业开发中心等建立广泛的联系,以形成一个高校、企业和社会良性互动的公益创业教育网络。

[参考文献]

[1] 赵建军.创新之道—迈向成功之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7.

[2]唐亚阳.公益创业学概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41-69.

[3] 湛 军.全球社会创业现状分析及我国社会创业发展对策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7-130.

[4] 严中华.社会创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

[5] Christan Seelos , Johanna Mai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Creating new business models to serve the poor[J]. Business Horizons , 2005 ( 48 ) :241-246.

[6] Roger L Martin, Sally Osberg .Social Entrepreneurship:the case for Definition[J]. 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 2007(1):27-39.

[7] 王 坤,吕惠雯,姜丽霞.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多维比较及启示[J].理论前沿,2009(11):7-8.

[8] 纪大海.顶层设计与教育科学发展[J].教育政策研究,2009(9):28-30.

[9] 孙春玲,赵占博,宋 红.产学研合作教育对大学生创业主动性影响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3):126-129.

猜你喜欢

公益协同院校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公益
公益
公益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公益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