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武术地域文化特征研究

2014-04-07刘祖辉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宗族福建武术

刘祖辉

(1.上海体育学院 博士后流动站,上海 200438;2.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州 350108)

地理环境的不同,是不同种族、不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福建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南方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孕育下,其运动形式、技术特征、价值理念都深深地烙上了中国南方社会发展变迁的印记。福建武术凝聚着民族的文化情结,见证着历史的发展变迁,捍卫着古代中华的疆土完整。笔者依据福建武术自身的内涵和内容,利用文化层次说,将福建武术文化形成的特征归纳为:物质特征、社会特征及精神特征三个层面。面对国家“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武术,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义不容辞。因此,本文站在“文化自觉”的角度,从文化、历史等方面对福建武术的三个文化层面进行分析,旨在挖掘与弘扬福建武术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华武术文化的价值。

1 “多山坡陡、水网交织”的地形地貌是福建武术风格形成的物质基础

文化具有地域性,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进行,文化创造也是如此。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以及人文因素都各具特点。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性格、思维、习惯、风俗、语言等各有差异,从差异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即如胡小明所说:“中国自古有‘南人善舟、北人善马’‘南拳北腿’之说,是对地理环境影响人类身体活动的概括。”[1]

“多山”是福建独特的地域特征,福建的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2.39%,“山地丘陵所占比例之大,在全国沿海各省区与亚热带东部各省区中居前列。”[2]福建的山使得福建的水系相对独立、完整,而且“福建省绝大多数水系发源在省内、流经省内,并注入福建海域。”[3]正是这种丘陵地貌,造就了福建山区人们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着福建武术的风格特征。

1.1 下盘稳健、动作短小、贴身近攻

山水交错的人文地理环境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福建人,无论是渔猎文明、农耕文明还是海洋商贸文明阶段,福建人都离不开当地的山山水水。同时,生活于此的当地人由于长期受人文地理的规训,逐渐积淀形成一定的身体习惯,如人们日常的耕作是在水田、斜坡和极狭小的田垄间,人们的出海捕鱼或海外贸易活动是在风浪中颠簸的行船上,其他的日常活动甚至与人搏斗,也往往无法避免山坡、山径等危险场所,这些自然条件都需要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屈膝降低重心,加大两脚之间的距离,以保持身体的稳定,进而使当地人下肢和腰腹部力量得到锻炼,下盘稳固[4]。拳谚有“起腿半边空”之说,所以在地形险要、泥泞湿滑、难以移动步法时,就不宜多用腿法,尤其是摆动幅度大的腿法;此时以步法稳固而近身靠打为上策,搏斗时强调身法敏捷,步法小而快速多变,能迅速贴近对手。发挥“一寸短,一寸险”的优势。

1.2 慎用腿法,注重拳法步法

正是福建独特的地形地貌,使得福建人对腿法的使用非常慎重,几乎不会在没有把握时轻易出腿,即使起腿也会是比较低的位置。《永春白鹤拳谱》载:在康熙至道光年间的20个套路180个动作中,记录的腿法仅有1 次,且动作简单,只有蹬、弹、踩等,起腿位置仅仅到腰。福建拳演练通常要绷紧全身肌肉,如永春白鹤拳的“腹内硬如铁”,以及五祖拳的“提百会则头挺,牙关起而项强,两肩坠而心胸守,十趾跷则足力生,卸大椎以通中气,兜前足以固膀胱,束裆而夹尾闾”等等。这些演练要求主要缘于步法稳固且躲闪空间的限制,需要更多地依靠手法进攻与防守,但这难免会出现防守空当,因此对身体的抗击打能力要求极高。

2 “宗族门派观与尚武特质”构成了福建武术文化典型的社会特征

封建时期,民族矛盾复杂,阶级斗争激烈,战乱频繁。当时的福建地处偏远,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其开发迟缓,社会经济比较落后,中原地区一直视其为外化之地。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福建一直远离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中心,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在战乱频频的时代,它反而成为北方人口避难的理想场所。从东汉末年起,就不断地有饱受战乱之苦的北方人民成批地向福建等地迁移,形成历史上所谓的“衣冠南渡”。其中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九国志》云:“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是也。”[5]由于迁入人口来自不同地域,带来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进而引起了当地土著居民的排斥。为此,北方迁入人群不得不实行家族联合,通过本族聚居的方式来达到空间的集中,并增强凝聚力。这样,血缘、宗族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而且逐渐内化为一种稳固的思想观念,这种观念一直到今天还影响深远[6]。家族观念的影响下,入闽汉人聚族而居,加上自身独特的心理特质——“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他们总觉得生命中有一种燥动的力量,在一定的程度上,他们都是传统农业文化的不安分者。”[7]故他们多排斥异姓者,械斗也就在所难免,这些都造就了福建武术典型的宗族流派特征以及闽人的尚武特质。

2.1 福建武术的宗族门派观

2.1.1 宗族制度是南方社会构成的重要方式

宗族制度是中国典型的文化现象之一,宗族在摩尔根看来是“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亲所组成的团体,这个团体有氏族的专名以资区别,它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8]这种制度下,有族田,有本族祠堂、族谱及族长。宗族群体多建立在血缘或地缘关系上,他们构成了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稳定的主要力量。从历史来看,至迟在清代,宗族制度已深入乡里,实现了平民化和大众化的转型[9]。从地域来看,自元明清以来,北方成为了中国政治中心,加之于北方长期实行均田制,这就使得国家意识深入北方民众的日常生活,而传统的血缘族群观念日益弱化;与之相反,长江流域因分割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相对孤立的村落社会,这一社会形态不仅有利于族群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始终存在着疏离国家政权的力量,这种张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国家权力的真空,即国家无法真正有效地深入民间[10]。这也造成南方宗族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构成。

2.1.2 宗族文化造就了福建武术丰富的拳种流派

宗族中心的本位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极大地塑造了中国人的人格特征,产生尽孝传宗的文化理念。福建武术在其久远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类似西方体育项目统一化的根本原因,应归属于“宗族中心”的文化特征。

福建武术中的传授历来就有“外姓者不传”“传男不传女”等规矩。因此,福建武术中拥有大量的以姓氏命名的拳种。如“黄氏太极拳”“巫家拳”“孙门”等等[11]。再加上福建复杂的地理环境因素,造成各门派武术独特的风格特征,也造就了福建武术各具地域特色的拳械方法和内容。《明史》卷九一“兵挚志三”载:“泉州、永春尚技击,漳州人习藤牌,漳、泉人善于水战。”据统计,目前在福建仍然“流传有序”的有23个拳种,其中最为流传的有八大拳种,即五祖拳、永春白鹤拳、福州鹤拳(飞鹤、鸣鹤、宿鹤、食鹤、纵鹤等)、连城拳、龙尊(桩)拳、虎尊(桩)拳、地术犬法(又称地术或犬法)、太祖拳。各拳种均有十几甚至上百个拳术、器械和对练套路。并有舞狮、阵法(宋江阵、青龙阵、狮阵、八卦阵、连环阵)等绝活。这些拳种流派大多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虽然练习方法不一,套路多样,但仍保持着鲜明的南派拳种特点,即:古朴刚阳、高马短技、步法稳固、手法多变、以气催力、以声助阵、攻守兼备等。

2.1.3 福建武术文化中富含宗族文化特征

受到福建宗族文化的影响,福建武术从宋、明开始形成宗族流派,这种以宗族为中心的武术文化至今还影响着人们。武术不仅是族人强身强种、看家护院的本领,为全族成员所共同遵守的武德文化更是世代流传。如在连城拳的发源地隔田村,在农闲或雨天,村民们群聚祠堂或厅堂,聘请拳师教习武术,至今仍有70%左右的农户会弄拳舞剑。隔田村练武祠堂里还挂着很多励志标语和先祖家训等等。“唔怕(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功夫莫生事,手艺不误身”“敦偷钧纪和睦乡齿,耕读为业新近善仁。互助互敬济困扶危,不可入赘不可螟蛉。孤独冥寡敬老怜贫,远去弊端明德修身。戒去赌博奸盗邪淫,家规明训风夜躬行,奉公守法国课早完。”等等,正是这些尽显宗族文化的家训诫语与连城武术一起构筑了享誉江南的连城拳文化。

2.2 闽人的尚武特质

2.2.1 福建尚武传统历史悠久

福建为中国南派武学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以来崇尚武功。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擅长少林长剑技,其武功得自同安人李良钦。《福建通志·艺术传》卷三载:“李良钦,同安人。少任侠结额,得异人授棍法,神明变化,纵横莫当。”关于历代福建民间习武的记载,散见于各种史籍中。例如,宋人刘克庄在《漳州谕舍记》中说:“汀、赣贼入畲者,教以短兵接战。”即百姓接受造反者的武艺训练,共同对抗地方政府。宋朝的农民军领袖廖恩也“尤精武艺。”(乾隆《将乐县志》)《系年要录》卷三记载:“建州范家兄弟,武艺高强,成为走私贩盐集团的首领。”种种史料显示,福建民间有着广泛而悠久的尚武传统。

2.2.2 福建独特的历史地域环境造就了闽人尚武的特质

福建民间习武、尚武的传统主要缘于福建独特的地域环境。首先,福建地区虽雨量丰富,但降雨时间不均,加上山地存水困难,导致旱灾频发。在旱情严重时,农民的温饱得不到保障,往往村民或村落之间发生冲突打斗。《福建史稿》载,宋代福清“自唐天宝间壅流灌田凡数万亩,岁久,沟湖为豪右所侵,遇旱干,民挺刃争水,讼不绝。”两宋时期是福建人口剧增期,到嘉定十六年(1223年),福建人口已过万,比唐后期元和年间(806-820年)增加了9.2 倍[12]。出现了“土地迫狭,生籍繁夥,虽硗确之地,耕耨殆尽,亩直浸贵,故多田讼。”[13]的局面。其次,明中叶起福建私人海上贸易兴起,由于沿海贸易恶性竞争,“强弱相凌,自相劫夺”的海上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船民必须掌握一定的武艺,以防身自卫。此外,自古以来,福建就是兵灾倭患的重灾区。兵寇混杂,烧杀抢掠,民不聊生。为求生存,福建农民纷纷加入到武装起义的行列,并在农闲时加强习武练武,以备自卫保家之需。

2.2.3 福建自古以来武场林立、名家辈出

尚武的特质使得福建历代武场林立、武林豪杰辈出。宋绍定五年(1232年)安溪(今福建泉州)就建有演武亭,明正德年间重建演武场。在明代晋江县城(今鲤城区)有5个教场,在府提督衙内建有箭道(即靶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设“射圃”。南安被设为郡县后即设“演武场”。《漳州府志》载:该地明代有武进士52 人、清代78人。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自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晋江县共考中武举人407人;自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共考取武进士73人。明万历二十五(1607年)晋江人庄安世中武状元。据《福建通志》卷五五、卷五七载:明、清两朝,福建地区共有武进士433人、武举人4 466人。以连城拳为例,福建连城的习武之风源自宋代,当时武馆遍布,历代以武进取功名者甚多(据《连城县志》载,仅明、清两代就有144人考取武举人,8人考取武进士),并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连城拳,崇武之风可见一斑。

3 “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积淀起福建武术文化厚重的精神特征

形成于宋代的福建武术已经走过了上千年的时光。福建武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延续着民族奋斗的基因,福建历史的变迁也融合着福建武术的身影。一次次的斗争,不断给福建武术注入新鲜的活力,进而构建起福建武术厚重的文化精神体系[14]。在一定意义上,福建武术发展的历史是闽人保家卫国、愤发图强的民族奋斗史缩影。

3.1 明代福建武术在一次次保家卫国战争中兴起

自16世纪东西方殖民者进入中国以来,福建人民反抗异族侵扰的斗争就从未停歇。嘉靖年间(1522-1566年),福建沿海倭寇肆虐,人民饱受其苦,为了打击倭寇,朝廷派遣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率兵清剿。但在抗倭初期,由于不适应倭寇“长刀善跃”的技术特征,明军伤亡惨重。为了有效地克敌制胜,戚继光发明了鸳鸯阵法,极大地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成为取得抗倭战役胜利的重要手段[15]。抗倭斗争的不断胜利,不但振奋了福建民众抗倭的激情,而且推动了福建武术的普及兴旺,当时以福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可谓武师辈出,拳派林立,习武练拳蔚然成风。

众所周知,一代民族英雄福建泉州人郑成功,一生致力于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郑成功从小习武,且十分勤奋,每天一大早就到村里的卧牛山练武术。在反清复明的过程中,他非常重视水师训练,对训练要求很严格。在自己建立的水师中,以习武训练士兵,一方面锻炼官兵的体格,另一方面培养其勇猛的斗志。《台海使搓录》载:“成功重操练,舳舻陈列,进退以法。将士在惊涛骇浪中,无异平地,跳踯上下,矫捷如飞。”正是郑成功的严格训练,他的水上部队不但多次打败清朝水师,而且一再击溃荷兰的舰队。郑成功抗清复台的过程,也正是福建武术发展传播的过程。而其反抗殖民侵略、光复国土的驱荷斗争,更使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扬,也成为一代代闽人武术传习的重要内容。

3.2 清代福建武术史构成了可歌可泣的民族奋斗史

清朝时期,统治者实行了民族歧视政策,残暴的统治激起了广大人民一波又一波的抗清斗争。为了生存,以福建沿海为代表的东南沿海民众揭竿而起,反抗朝廷,谋求自身发展和民族复兴。这也造成福建等沿海省份帮会林立,秘密组织众多。福建各地方团练组织、教门、结社等纷纷参与,使闽武艺与反清复明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天地会、洪门、小刀会等都与闽武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天地会[16]。天地会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创立于福建,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以下层群众互济互助和自卫抗暴为目的而自发形成的社会团体。天地会在清朝二百多年的统治时期,在反封建、反侵略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成为二百多年来江南农民运动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由于传统冷兵器仍然是当时劳动人民反清抗暴的重要武器,习武、练武成为天地会等秘密组织的重要活动内容。随着各地武林好手加入反清队伍,福建逐渐成为武林高手的聚集地,极大地促进了福建武术的传播、丰富了福建武术的内容。

3.3 现代福建武术人文精神的转型

如果说历史上反抗侵略者、捍卫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是福建武术文化的精神所在,那么到了现代,福建人已经将这种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建设家乡的动力,努力融入经济发展的热潮之中。二十世纪初,当时的侨领陈嘉庚先生就致力于福建武术的传扬,他曾邀请由泉州永春分馆28人组成的“闽南国术团”到东南亚各国进行为时一年的巡回交流表演,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福建武术弘扬了国术,极大地振奋了华侨民族精神,陈嘉庚先生兴奋地作联赠送:“谁号东亚病夫此耻宜雪,且看中华武术我武维扬。”“勿忘黄帝子孙任人鱼肉,相率中原豪杰为国干城。”他还留下部分拳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传艺授拳。从此,福建武术在东南亚地区迅猛发展,蔚为大观,福建武人将吃苦耐劳、勇猛剽悍的性格转化为冒险进取、敢拼爱赢的闽商精神。商海成功后,他们又体现出了关心乡里、热心公益的大义情怀。如今的闽商已经成为中国热心公益的五大商帮之一。纵观福建武术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其中,构成了福建武术发展的精神主线[17]。这种文化精神沉淀在每个福建人的灵魂和血液中,世代相传,它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激励着每个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

4 结语

民族传统文化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折射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福建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福建为中心,辐射东南沿海各省,具有典型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其拳理、拳法、武学特征、精神气质无不与福建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变迁、生活生产方式等地域文化文化特征紧密相连。福建特殊的地域环境是福建武术形成的物质基础,复杂的历史环境是福建武术文化形成的社会基础,爱国主义则构成了福建武术的精神基础。

在当前“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需要继续弘扬与继承福建武术文化,深入挖掘福建武术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发现其中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素,成为“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文化革新动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自尊与自信做出贡献。

[1]胡小明,陈华.体育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7.

[2]福建省志·地理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1.

[3]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94-351.

[4]曾少明,林德明.闽文化与福建传统武术[J].莆田学院学报,2009,16(4):22-23.

[5]邱季端.福建古代历史文化博览[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46.

[6]王春光,祝伟明.文化社会学视域下武术群体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6(6):86-88.

[7]苏文菁.闽在海中:福建的地域、族群、时代与文化的独特性[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53-63.

[8]路易斯·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53.

[9]王玉波.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10]林济.长江流域的宗族与宗族生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1]林荫生.福建武术拳械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12]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室.福建经济发展简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7.

[13]脱脱.宋史:卷八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7:2210

[14]侯胜川.中国武术传统:裂变与传承[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27(6):94-96.

[15]刘鸿亮,王涛.从戚继光看中国武术与军事技术的关系[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16.

[16]程大力,郭裔,王小兵.南少林、天地会与闽、粤、川武术渊源[J].中华武术:研究,2012(1):18-34.

[17]林祥芸.对当代武术发展的文化学思考——基于“大武术观”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24.

猜你喜欢

宗族福建武术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福建医改新在哪?
一个汉族宗族的认同符号——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研究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