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兴会更无前——记2013两岸诗会
2014-04-07何哲良
□何哲良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专场音乐会上接受大陆知名女诗人舒羽的采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同台湾“扩大文化交流,增强民族认同”和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化与台湾合作”的精神,以“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诗意中国”为主题的2013两岸诗会于2013年12月28日至2014年元月1日在海南省举行,共举办两岸诗歌高端论坛、2013两岸诗会桂冠诗人颁奖礼暨《乡愁》交响乐诗会、两岸诗人采风活动、两岸诗人讲学等主题活动。
在“2013两岸诗会·两岸诗歌高端论坛”上,两岸诗人共同发出倡议:重建诗意中国,再创美丽中国。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论坛上说,在诗歌传统中,人们对大自然敬畏、甚至感到亲切,有天人合一的想法,李白等诗人的诗作都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随着大陆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自然和都市的文明出现矛盾,一些当年的山河美景已不在,空气、环境等污染问题正在向人们发出警告。在大陆转型过程中,民间团体和个人也应该发挥作用,个人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要浪费。
诗人们认为,现在农村土地种出来都不是粮食,而是一栋栋高楼,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也使食材发生改变,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人们应回归自然,改变对加工食品的过度依赖。再现诗意中国要培养人们对美的感悟和意识,从每个人做起,美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
在2013两岸诗会颁奖礼暨《乡愁》主题交响乐诗会上。两岸与会诗人与现场1500余名观众一起,观看根据余光中的经典名作《乡愁》改编创作的音乐作品。
《乡愁》主题交响乐诗会在诗朗诵《乡愁》中拉开帷幕。以交响乐、女声独唱、诗歌朗诵、二胡协奏、钢琴协奏多番演绎的乡愁主题,展示“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怀。
在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85岁的余光中用“淡淡的哀愁”腔调现场朗诵《乡愁》,还用独特的吟诵方法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赋》。他平静的语调中饱含深情,激起了全场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
2013年12月30日下午,2013两岸诗会嘉宾莅临保亭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采风,观看《槟榔古韵》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歌舞实景演出,并参观黎族文化园等展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给诗人和艺术家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大型原生态黎苗文化实景演出现场,《钻木取火》、《舂米》、《黎族打柴舞》……节目精彩上演。黎族小伙被黎族姑娘们追得赤手快速爬上5米高的槟榔树,余光中先生看着槟榔树幽默地说,看来黎族同胞也跳“钢管舞”。苗族姑娘们身着百褶短裙,扎绑小腿,项上佩戴着粗大的银环,高声唱着迎宾之歌。姑娘们走下舞台,对现场嘉宾“捏耳朵”表示欢迎和祝福,“捏得越痛,爱得越深”。
在保亭,两岸诗人还相聚于呀喏哒景区。在秀色可餐的热带雨林之中,诗人们赞叹自己走入了人间天堂,大家尽情地进行诗歌朗诵、对歌交流,书法家任汉平和诗人阎安、李莉等还奋笔挥毫,抒发着自己的艺术情怀。
为广泛吸收社会的力量,为两岸诗会举办提供资金保障,促使两岸诗会不断升级,打造成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固定的、规范的、具有权威性的知名品牌,采风期间,海南省宣布筹备成立两岸诗会基金会。海南省台办主任刘耿表示,2014两岸诗会从形式到内容,都会在历届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未来甚至会把诗会办到台湾,不断扩大两岸诗会的影响力。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余光中先生的作品《民歌》被海南琼州学院的学子齐声吟诵,声音整齐响亮,久久回荡。2013年12月31日下午,琼州学院的礼堂,座无虚席,过道和讲台四周,同学们席地而坐,近1500名师生前来聆听。
讲座中,余光中先生从诗体、古诗、新诗等多个方面讲述了诗歌创作。他在讲座中多次提到苏轼,自认为“长做岭南人”也有几分惬意。他对自己的诗歌、散文等进行相关阐述,表示自己已经从“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转变为“诗歌、散文是两只眼睛”,才能将看到的形象立体化。
余光中先生与琼州大学的学生们亲密互动。他不仅分享自己创作《乡愁》的点滴,也针对青年学子在文学创作多方面的问题予以解答。余老被年轻学生的热情所感染,言辞幽默生动,显得格外有活力。他希望大学生多从古典诗词、文学中汲取营养,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也能提高内涵。
余光中欣然接受琼州学院“特聘教授”的聘书,成为该院特聘教授。
青春点亮激情,希望诗歌闪耀中国。这是自2011年两岸诗会举办以来首次走进高校。那湾浅浅的海峡,早已经不能阻隔两岸文化的交流,青年学子怀着对诗人的敬意,肩承着文化传承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