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理论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4-04-06李霖
李霖
(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读者反应理论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李霖
(新乡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研究性学习能力,对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读者反应理论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对英美文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读者反应理论;英美文学教学;自主学习
一、引言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为载体的艺术形式,而文字又是语言表达的重要形式,因此具体的文学文本就构成了文学艺术的主要内容。英美文学是面向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高年级段专业课程,王守仁教授曾经指出,“英美文学课程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1]可见英美文学课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呈现出日趋边缘化的尴尬境遇,教师依然采用固有模式授课,即作家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简介+写作特色,忽视了文学文本本身的根本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阅读一些原著的节选,但过于重视语言层面的理解,忽视了作品的文学内涵和相关知识的积累。面对这一现状,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现实的操作途径,具体到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二、重新定性读者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打破原有文学欣赏模式,把注意力转向读者,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和对文本阐释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读者的阅读、反应和创造性理解是文学意义生成的主要依据。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W·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动态交流形式,读者的阅读不是外在于作品存在的东西,它与文本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2]读者不只是作品的被动接受者,在阅读过程中他可以介入作家的创作活动并影响作品的存在意义。在读者与文本的关系上,读者反应批评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读者的创造性阅读赋予了作品新的意义。
现行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多侧重于客观性知识的讲授,忽视了学生对文学作品本身阅读、阐释和思考的参与,学生只是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数依靠死记硬背,仅仅停留在语言理解的层面上。要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不囿于已有的分析思路,发展批判性思维,积极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自由、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组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或作家去进一步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根据组内的不同分工分别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对全班进行讲解和展示。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特点的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各展所长。擅长文字表达的学生可以把各种资料组织起来形成书面讲解材料,而善于归纳、反思的学生可以做总结陈词。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知识的存贮和保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实践教学创新,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授课内容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入相关的音乐或电影片段,丰富课堂内容。在考核方式上也要改变客观题为主的单一模式,适当增加主观题的分值或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方式,例如课程论文、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三、“空白”理论与积极阅读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化纲要结构,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补。W·伊瑟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空白”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句子结构的有限性使它的意向性关联物只是一些图式化东西,要使这些不连贯的图式化东西成为一个完备的整体就需要读者阅读的想象性加工,他将文本句子结构和意向性关联物的非连续性称之为‘空白’,强调读者在阅读中填补空白,连接空缺、更新视域的作用。”[2]因此,在文本与读者形成动态交流的过程中,空白就成为交流产生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同时空白又是阅读中促进读者发挥想象力的积极因素,通过补充空白的内容,文本可以在读者的创造性重构中获得新的意义。
“空白”理论为积极阅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由于作品中充满了无数的“不定点”和空白,就像事物的骨架,要使它生气灌注并血肉丰满就需要读者阅读的“具体化”。具体化是积极阅读的姿态和方式,如果读者被动地阅读,他只能得到一些图式化的东西,只有当读者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想象以填补作品中的不定点和空白,才能使作品中不完备的意向性关联物变成活生生的审美对象。作品的图式化结构既为阅读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又为阅读提供了基本限制。因此,正确而有效的阅读就是那种在作品图式化结构所允许的范围内自由想象的阅读。
文学作品中存在的空白和不定点给读者提供了发挥个人才能和创造想象的机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去发现空白,填补空白,强调合理想象和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学生要以积极阅读的态度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把学习过程当作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自己来建构文本的意义。例如在英国文学选读的教学中,讲授布朗宁的《我已故的公爵夫人》时,除了要关注戏剧独白的运用和语言特色,更要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造成公爵夫人死亡的真正原因,叙述者在诗中只是反复描写公爵的反应和心态,对公爵夫人死亡这一关键事件却并未作出明确的交代。又如艾略特的长诗《荒原》含义深奥,需要认真揣摩领会,其开篇写道:四月最残忍,从死的/土地孕育出丁香,混杂着/回忆与欲望,用春雨/挑动着迟钝的根须/冬天保我们温暖/遗忘的雪铺盖着大地,使/枯干了的球茎得一点点生命。[3]这里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四月是最残酷的一月”?“为什么冬天又是温暖的”?诗人在诗中没有告诉读者答案,因此读者的自我发现和创造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发挥想象和创造力,避免一味的灌输既定的欣赏模式,将阅读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探索的过程。
四、期待视域与文学接受
期待视域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期待视域主要有两大形态:其一是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对文学类型、形式、主题、风格和语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较为狭窄的文学期待视域;其二是在既往的生活经验(对社会历史人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域。这两大视域相互交融构成具体阅读视域。
期待视域既是阅读理解得以可能的基础,又是其限制。对作品的理解过程可以看作是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的过程。当一部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域符合一致时,它立即将读者的期待视域对象化,使理解迅速完成;当一部作品与读者既有的期待视域不一致甚至冲突时,它只有打破这种视域使新的阅读经验提高到意识层面而构成新的期待视域,才能成为可理解的对象。因此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深化、超越甚至反驳和推翻对作品的原有理解、分析与评价的过程,不能简化为以往经验和固有模式的重复,文学接受应是读者期待视域和接受意识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同的学生个体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价值观和认知水平等,因此在阅读理解过程中,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态度与评价也千差万别。教师应鼓励学生基于自身的期待视域选择适合的阅读方式,并且在必要的时候突破原有的期待视域,以求提高文学素质和欣赏水平。对于讲授的文学作品和相关评论,教师和学生都应坚持客观和批判的观点,正确看待其历史和现实的价值,在结合自身经验的基础上赋予作品新的时代意义,并产生与自身相关的情境意义。文学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形成开放的思维习惯、包容的学术态度,热爱科学的精神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学生期待视域的合理利用,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能动地位得到了加强,优化了教学的效果。
五、结语
以读者反应理论为依据提出的文学阅读策略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的教学视野,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同一文本不同的读者进行阅读会产生不同的体验,而同一读者在不同时期阅读同一文本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文本的全部潜在效能决不会在一次或几次阅读过程中完全被实现,每一次具体的阅读只能发掘文本的部分潜能。对于一部作品而言,只要读者对它的阅读没有完结,它的意义也就不会完结。总之,文学教学不是要去寻找各种各样权威的或是正确的解释,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使文学教育能够真正实现其启迪智慧,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引导良好审美情怀,并最终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至高使命。
(注:本文系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项目编号:SKL-2014-1181;2014年度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2400410633)
[1]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2002,(5).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艾略特.荒原[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
[4]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5]朱小琳.接受反应理论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