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形式“3P”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2014-04-06彭红
彭 红
(1.湖北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2.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三种形式“3P”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彭 红1,2
(1.湖北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2.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随着外语教育改革的发展,外语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革新,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作为英语教学法的经典——3P教学法,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改革和对教学的更高要求而衍生出了新的涵义。通过比较三种不同形式的3P教学法,以教学模式,师生角色以及评价方式三个方面为着眼点,探讨外语教学重心的变化与发展。
“3P”教学法;三种形式;外语教学;对比研究
教学方法是现代外语教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每一种成功的教学思想都以其特定的教学方法作为外化形式并在实践中发挥作用。语言教学的关键不在于采用或涉及何种方法,而是如何适应不同的需求产生最满意的教与学的效果(王利莉,李丽霞2013)。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就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教师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对比三种形式的3P教学法,探讨外语教学法的应景发展。
一、三种形式的3P教学法概述
第一种是传统经典的3P(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PPP)教学法,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交际语言教学(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即CLT)模式基础上形成的(侯金香,2010)。教师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将课堂教学分为“三步走”:一是教师呈现(Presentation),二是学生练习(Practice),三是成果展示(Production)。具体说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Presentation把新的语言知识介绍给学生,设法引起学生对新的知识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让学生在Practice中,大量进行操练,教师鼓励学生运用的新学知识反复练习,提高语言运用的正确率。最后在Production中,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实现准确,顺利交际的目的。通过三步走,学生对新知识进行反复操练,最终掌握语言学习中的各项技能。
第二种是在外语教学多媒体化形式下盛行的新的教学方法即——3P(Preparation,PowerPoint,Presentation)。在这里“Powerpoint”作为桥梁连接着“Preparation”和“Presentaion”,这种教学方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在某些方面异曲同工,即学生通过完成指定任务来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模式也可分为三步:首先是在Preparation阶段,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对老师布置的话题任务进行资料的搜集,阅读,整理,提炼出重要信息。在PowerPoint阶段,学生把搜集的资料整理提炼,合理的安排及建构将相关知识制作成Power-Point。在Presentation阶段,学生对话题任务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展示和讲解。通过三个环节,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以全面展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任务的程度来判断他们的语言运用的综合水平。
第三种形式是Particularity,Practicality,Possibility。这是在外语教学“后方法时代(成晓光,2006)”日益受到关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B.Kumaravadivelu教授从教师教育和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构建语言教育理论的 “特定性”,“实用性”和“可能性”(方宗祥,2012)。“特定性(particularity)”是指教师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不受某种特定教学法的束缚,而是通过观察-反思-行动的循环,了解和掌握具体教学环境信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然后再根据教学实践中的反馈随时进行调整。“实践性(practicality)”是指鼓励教师从实践中创造理论,在实践中实施理论,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逐渐形成对什么是好的教学的认识。“可行性(possibility)”是指外语教学不能只关注狭隘的语言教学,还要关注教学活动参与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这种教学方法实际上反映了多元化和崇尚差异的思想。
二、三种形式3P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差异
第一种形式的3P教学法是以讲授,操练,产出为顺序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要讲解的新内容。在教师确信学生对所讲解的新知识全部掌握之后进行练习,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练习新学知识,或是听说读写等形式,或是多次课堂活动,或是个人练习,成对练习,全班练习。最后,学生把所学的语言运用到真实生活中,以课后作业的形式进行复习。
第二种形式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产出为中心的模式,Preparation和 PowerPoint主要在课后完成。Presentation在课堂上呈现展示。通过PPT的呈现,教师能够了解学习者在前两个阶段的准备情况,直观感受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展示结束时,教师进行点评并就学生在Presentation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如,语法,表达,内容的组织等,也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困惑难题进行答疑,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提高自己。外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自信心的提高等。
第三种形式没有如上两种模式的程式化,无套路可循,以教师和学生的实践为主,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方法。以学生的语言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基础,学以致用是最终目标。为了让这一套教学方法有理可据,B.Kumaravadi-velu教授创建了一个连贯的,生成的宏观策略框架(陶健敏,2007),包含“最大化学习机会”,“提高学生自主性”,“培养语言意识”,“情境化语言输入”,“确保社会关联性”和“提升文化意识”等十条宏观策略来帮助教师根据具体教学情景和特殊需求开发适应课堂教学的微观策略和教学技巧。
三、三种形式3P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师生角色的差异
传统的3P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首先展示语言材料,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关键的部分,然后进行分析,解释,给出例句。其次是学生的操练,在教师的操控下进行各种形式的训练,从而对新知识不断地强化熟练。传统3P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中的比重过多,学生建构知识的机会较少,这对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经典的模式,该方法对初级学习者或低水平学习者却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二种模式则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整个任务的完成中扮演主要角色。他们按照教师所给主题去搜集语言材料,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难题,然后通过PPT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呈现。通过PPT的展示,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便于之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调整。当然,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弊端。如,对初学者而言,这一方法高出他们的水平,势必会打消学习积极性。再者制作PPT是个耗时的过程,有些学生完成任务保量不保值,效果可想而知。所以在设置任务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清晰的指示和规划。
第三种模式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单一的语言知识传授者,转换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引导者(倪锡英,2009)。教师积极培养学生兴趣,鼓励和指导他们树立目标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发挥优秀学生学习策略的引领作用,通过合作式学习、建构式学习等,引导学生相互分享知识,选择性纠错(倪锡英,2009)。此外,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某一教学方法的实施者,而是以教学为活动内容的技师和研究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学环境,教材等各个变量,形成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学生则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有意义的自主学习(郑玉琪,陈美华,2007),发展自己的学习负责能力和批评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整体的学术和社会能力,克服课堂内外的各种挑战(董金伟,2008)。实现学习者利益最大化。这更加符合“学有所用”的教学目标。
四、三种形式3P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评价方式的差异
传统的3P教学法注重语言形式,有设定好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评估一目了然。由于这一方法更注重对外语知识的记忆,因而会把对语言知识的考核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主要依据。这种客观的考核形式虽然能反映学生是否熟练掌握了所学知识,但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语用水平。
第二种模式则是从学生对教师布置任务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语用能力进行评价。它不单纯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些语法知识点,更重要的是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发展和自信心的增强。
第三种模式与第二种有相似之处,但是除了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语言和语用能力的评价外,还有课堂外的社会需求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这一模式下,学习者学习机会最大化,自主学习能力加强,更重要的是语言的学习与社会的关联更紧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适应社会需求。
五、结语
如果说传统经典的3P教学法是外语教学方法的一次起点,那么第二种形式是传统3P教学法在技术层面上的发展,而第三种则是对各种教学方法的延伸和超越。“教学有法,学无定法”,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使用的条件和适用的范围,有自身的优点也存在局限性。正如刘润清先生所说:“脱离具体情况去讲哪一种方法最好不是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根据具体教学环境和条件设计个性教学, 创造出满足学习者实际需要和社会现实需求的教学方法。
[1]成晓光.后方法时代的外语教学法研究[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3(4):63.
[2]董金伟.后方法视角的外语教学:特征与要素[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1):8-12.
[3]方宗祥.外语教学“后方法”刍议[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6(2):65.
[4]侯金香.英语课堂教学中3P教学法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0,(8).
[5]倪锡英.后方法宏观策略框架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4-96.
[6]陶健敏.“后方法”语言教育理论述评[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58-62.
[7]郑敏,陈丽君.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的对比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6.
[8]郑玉琪,陈美华.试论后方法时代的英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0):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