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2014-04-06陈鸾
陈鸾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爱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细节描写及其象征意义
陈鸾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日用家当》(Everyday Use)是公认的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文章的细节描写寓意深刻。本文以文中的细节描写为切入点,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揭示其背后的象征意义。“百衲被”是黑人民族文化的象征——记忆、凝聚、传承、超越,进而逐步取代了“大熔炉”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母亲从一个最为普通的、最为朴素的妇女劳动者发展成了一个对不纯粹的肤浅黑人文化运动的摒弃者,一个黑人伤痛文化的主动接受者与捍卫者,象征着黑人民族文化记忆的彻底顿悟与觉醒。大女儿Dee是一个“黑人民族文化运动中的激进者和盲目追随者”的典型代表,而Maggie则是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最佳继承人和发扬者。
《日用家当》;细节描写;象征意义
一、引言
《日用家当》(Everyday Use)是公认的沃克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收录于短篇小说集《爱情与困惑:黑人妇女的故事》(In Love and Trouble:Stories of Black Women)之中。
小说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讲述了一个普通黑人家庭的故事。故事围绕家庭中的三位主要人物展开:母亲Mama、大女儿Dee和小女儿Maggie。三个人物各具特点、极富个性:母亲Mama是典型的黑人劳动妇女,勤劳智慧,没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却明事理、有头脑;大女儿Dee接受过白人的高等教育,见识过外面的世界,看似自信、聪明、漂亮实则自私、盲目、肤浅;小女儿Maggie与Dee恰恰相反,没受过教育,连读书也磕磕绊绊,自卑、愚钝、相貌丑陋,但却感情细腻、深邃、极为大度。这三个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美国社会、特别是黑人世界不同类型人物的代表。
小说讲述的是大女儿Dee回家省亲,在对待两床“百衲被”的态度与归属上与母亲和妹妹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的故事,揭示了她们对待民族文化遗产的不同观念与态度。小说情节简单,文笔却极为细腻,特别是细节描写尤其引人入胜,看似寥寥几笔,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本文拟以小说细节描写为切入点揭示“百衲被”于黑人民族文化遗产乃至整个美国社会之意义,以及作者如何通过看似支离破碎的细节描写表达她自己对待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看法。
二、“百衲被”的寓意
“万杰萝忽然从房里抱出两床被子。这两床被子是迪伊外婆用一块块小布片拼起来,然后由迪伊姨妈和我 (母亲Mama)两人在前厅的缝被架上绗缝而成的。其中一床绘的是单星图案,另一床是踏遍群山图案。两床被子上都缝有从迪伊外婆五十多年前穿过的衣服上拆下来的布片,还有杰雷尔爷爷的佩兹利涡旋纹花呢衬衣上拆下来的碎布片,还有一小块褪了色的兰布片,大小只相当于一个小火柴盒,那是从依兹拉曾祖父在南北战争时穿的军服上拆下来的。”
文中关于“百衲被”的细节描述只有这一小段,这一段话集中反映了黑人文化遗产核心之所在。缝制“百衲被”的传统由来已久,起初是出于抵御严寒的实际生活需要,每位家庭成员需要几床厚重温暖的被子过冬,而在当时只能手工缝制。后来,缝制“百衲被”成了每位女孩子的必备技艺,她们缝被就是在给自己置办嫁妆,而她们结婚用的婚被则由所有女性家庭成员和邻里乡亲的缝被高手们共同完成,这种聚会叫“大家缝聚会”(quilting bee)。“百衲被”是用“一块块小布片拼起来”“绗缝”而成的,这些布片取材大多源于祖先、长辈穿过的衣服,带有记忆与怀念,而缝制(quilting)则是一个凝聚的过程;“百衲被”色彩丰富、图案各异,如文中描述的“单星图案”和“踏遍群山图案”,这些图案兼收并蓄,有的“体现了黑人民间的艺术传统,有的反映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艺术,从而跨越了种族、地域和阶级的局限”(张峰,赵静 2003)。在缝被过程中,妇女们可以充分交流,发挥创造力以把被子缝的漂亮。所以一定程度上讲缝制“百衲被”已经超出了缝被本身,是妇女间思想、情感乃至灵魂的一种碰撞与交流,是她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与升华,是对古老技艺与传统的一种传承和发扬。“百衲被”逐渐成为了黑人民族文化的象征——记忆、凝聚、传承、超越。
在历史的长河中,“百衲被”也经历了起起伏伏。工业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缝纫机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使得手工缝制百衲被这一技艺走向消亡;“百衲被”作为曾经的民族文化的记忆也逐渐被人们淡忘。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黑人民权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涨,“百衲被”的象征意义和重要性得以复现。缝制“百衲被”用的“一块块小布片”象征着美国社会的多个民族和多元文化,“缝合”(piecing)象征着凝聚。“百衲被的多元化和凝聚性特征为经历了“水门事件”和越南战争之后渴望新的文化身份的美国人民带来了希望”(张峰,赵静 2003)。让美国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大熔炉”(melting pot)形象在“二战”后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让人们更多的联想到了“焚化炉”和杀人机器,似乎要磨灭掉人的个性和棱角,要摧毁一切。而以“百衲被”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尊重民族差异和多元文化,并且把他们“缝合”、凝聚在一起,让他们得以和谐相处。在这种情况下,“百衲被”顺应历史的潮流取代了“大熔炉”成为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代表美国社会弱势文化群体的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百衲被”能在白人强势文化群体的强势冲击之下在美国这个“大熔炉”中绝处逢生,并且最终取而代之本身就极具讽刺意味,也更说明了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理应平等、和谐相处。
三、有关人物的细节描写
文章关于三个主要人物的外貌描写着墨不多,但是在看似简单普通的描写背后却寓意深刻。作者笔下的母亲Mama“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大块头、大骨架的妇女,有着一双能同男人干一样活的粗糙的双手;穿套头工作衫,整天在户外工作;能像男人一样杀猪并非常利落地把猪收拾干净。”母亲“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不善言辞。作者想要刻画得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美国黑人妇女的典型形象,这为课文以后情节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母亲Mama最终拒绝给大女儿Dee(黑人文化运动的盲目追随者)象征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百衲被”,从一个最为普通的、最为朴素的妇女劳动者发展成为了一个对不纯粹的肤浅黑人文化运动的摒弃者,一个黑人伤痛文化的主动接受者与捍卫者。这恰恰体现了黑人民族文化记忆的彻底顿悟与觉醒,而这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大女儿Dee是一个“知道什么是时尚”的人。在回家省亲的“大热天里,她竟穿着一件拖地长裙。裙子的颜色也花哨得耀眼,大块大块的黄色和橙色,亮得可以反射太阳的光线。我感到我的整个脸颊都被它射出的热浪烫得热烘烘的。耳环也是金的,而且直垂到肩膀上,臂上还戴着手镯,当她举起胳膊去抖动腋窝部衣服上的褶皱时,臂上的手镯叮当作响。衣裙长大宽松,迎风飘荡。她的头发像羊毛一样挺得直直的,像黑夜一样乌黑,边上扎着两根长辫子,像两条小蜥蜴,左盘右绕在耳朵后面。”Dee用一种“稀奇古怪”的语言(Wa-su-zo-tean-o)和自己母亲打着招呼。当母亲叫她Dee时,她纠正说:“不对,妈妈,不是Dee,是Wangero Leewanika Kemanjo!”因为“她无法忍受拿那些压迫她的人的名字给她取名”。“海尔格·豪尔(Helga Hoel)曾对这个名字进行过专门研究。 他指出:“Wangero”和 “Kemanjo”这两个名字是肯尼亚基库尤语(Kikuyu)中“Wanjiro”和“Kamenjo”二名的错误拼写形式;“Leewanika”是个非洲名字,但并非基库尤语。豪尔还发现迪伊的服饰源自西非,而肯尼亚却属东非。(张峰,赵静 2003)”这样的混乱与矛盾显然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以这种打扮省亲的Dee实际是一个“黑人民族文化运动中的激进者和盲目追随者(张瑛 2008)”形象的典型代表,对于真正意义上的非洲传统文化的认识极为肤浅。这一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的黑人民族文化运动中表现的极为普遍,他们“摈弃美国黑人在美国的文化传统,寻根于非洲文化”,“排斥否认充满痛苦和不公的美国黑人伤痛文化”,然而在丢掉了虽然给他们带来了伤害却又养育了他们的美国根基之后,他们在非洲的寻根注定会是不完整的。作者通过母亲的态度表达了对黑人民族文化复兴运动中的这些肤浅、流于表面的行为的批判与否定。母亲对于Dee从开始的寄予厚望、包容到后来看清、坚决拒绝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
Maggie“相貌丑陋,胳膊和腿上的烧伤疤痕让她极为自卑”。在母亲眼中她就像“一个跛了腿的动物,比如说一条狗,被一个粗心莽撞、但有钱买得起车的人给压伤后,侧着身子朝一个对此一无所知却对它表示关切的人走去时的样子。自从那次大火把房子烧垮之后,她就成了这副模样,下颚贴着胸口,眼睛看着地面,拖着脚慢吞吞的走路。”Maggie身上的累累伤痕象征者美国黑人的伤痛文化,她身上的疤痕实际上是奴隶制这场大火所照成的。美国黑人反抗种植园主的剥削、反抗白人的歧视,为争取自由与平等而不懈努力,留下了无数的伤痕。这些伤痕是对那段历史的无声的述说,无论你是直面还是回避,它是事实存在的,是美国黑人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见证,不应被忽略,更不应该被摒弃。Maggie的形象是一个饱受压迫与剥削的黑人女奴形象,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Maggie清楚的记得家里的搅乳器的来历,知道家中两床百纳被的历史、也知道如何缝制,她说“不用那些被子,我也能记得迪伊外婆”,对她来说这些东西都凝结着对家人的记忆,最后Maggie主动将Dee想要的两床百纳被让给她,这更是体现了她的大度与包容。这些充分说明Maggie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记忆和传承,懂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黑人文化遗产,知晓该如何继承这些遗产,也充分证明了她就是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最佳继承人和发扬者。
四、人物动作心理细节刻画
作者对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动作和心理都有惟妙惟肖的细节刻画,而其中对于Maggie的描写更是有一个清晰的脉络,从中可以看出以Maggie为代表的黑人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和发扬者们与以Dee为代表黑人民族文化运动中的激进者和盲目追随者们的激烈斗争,经历了从自卑、恐惧、退缩到抗争、包容、自信的心理历程。Dee接受过高等教育,耳濡目染,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带有深深地白人烙印,她想努力融入到美国的白人社会文化当中,赢得白人的认可和赞同,但现实决定她的努力是徒劳的。带着白人的思维与观念去寻根非洲文化注定了她的寻求是肤浅和盲目的,因为没有了根基。甚至从一定程度上讲她对美国黑人精神和物质文化遗产带有白人式的歧视。
Maggie在她姐姐面前总是感到自卑 (…stand hopelessly in corners,homely and ashamed of the burn scars down her arms and legs);在她姐姐Dee即将回家的时候由于恐惧她准备猛冲进屋(…make a dash for the house),虽然被Mama拦下,但还是极度的不自在,用脚拇指在地上挖起坑来(to dig a well in the sand with her toe);当她姐姐的男朋友要与她拥抱、握手的时候她退缩了(she falls back,…she keeps trying to pull it back.);当 Dee提出要拿走那两床“百衲被”的时候,Maggie在厨房扔盘子、摔门进行抗争(I heard something fall in the kitchen,and a minute later the kitchen door slammed.),而最终Maggie选择了包容,同意Dee拿走“百衲被”(“She can have them,Mama,…”I can'member Grandma Dee without the quilts.");而正是包容和她对代表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百衲被”的意义的深刻认识使得母亲这个起初还有些混沌的普通黑人劳动妇女顿悟了:(…hugged Maggie to me,then dragged her on into the room,snatched the quiltsout of Miss Wangero's hands and dumped them into Maggie's lap.)这一切也是Maggie始料未及的(Maggie just sat there on my bed with her mouth open.)而最终Maggie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Maggie smiled;maybe at the sunglasses.But a real smile,not scared.).Maggie的成长历程就是美国黑人的成长历程,她的胜利就是美国黑人精神文化的胜利。
五、结语
《日用家当》的细节描写看似不经意,实则含有颇多。其一,“百衲被”多元凝聚、兼收并蓄、个性与整体和谐相处,不仅是美国黑人文化的象征,更应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文化的象征。这对于当今多元文化时代尤为有意义,全球化需要每个独立国家保持各自独立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与全球多元文化充分交流、碰撞、融合、和谐相处。其二,母亲、Dee和Maggie同为美国黑人文化复兴运动的亲历者和参与者,通过对她们的细节描写,作者清楚表达了她的看法:美国黑人文化有伤痛的一面,但这不应该是它被抛弃的理由,更不应该是美国黑人身上沉重的枷锁,只有正视这一段历史,从中汲取动力,并勇敢的跨越它,美国黑人文化精神才能得以升华、发扬光大。
[1]张汉熙.高级英语(第l册)[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2]张鑫友,等,编译.高级英语(修订本)学习指南(第一册)[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55-64.
[3]张峰,赵静.“百衲被”与民族文化记忆———艾丽思·沃克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的文化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03,(5).
[4]张瑛.艾丽丝·沃克《日用家当》中的人物解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9).
[5]张德明.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文化记忆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2001,(3).
[6]管淑红.寻找失落的美国黑人文化遗产——试析艾丽斯·沃克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