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播中受众心理的线性变迁
2014-04-06李中军
李中军
(湖北经济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艺术(此文多指美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了越来越多的探讨。倘若我们能对人类美术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不难发现,艺术的存在实际上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作用,而在此过程中,而人类的接受度也在随之发生着种种变化。从传播学的角度,艺术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发展、文化进程、政治、经济形态等多方面的影响,受众的态度也随之变迁。而本文则是从这一角度,对艺术传播中受众心理的线性变迁略作梳理。
一、关于受众的分类
从理论上来说,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密不可分决定了所有社会成员都应该处在受众的范围内,故在此先将受众群体简单直接地分为两大类,再作探讨。
(一)普通大众
普通大众的范围很广,这里指没有经过专业美术训练、不具备一定艺术理论知识的受众群体。简单的说,他们是艺术品面前的一般观众,是艺术传播过程中最为直观的受众,或者说被动也不无道理。
当然,本文在此并不是说普通大众就不懂艺术。相反,正是这种直观的“欣赏”更能体现一件艺术品的纯粹的美。著名画家吴贯中先生在一次专题采访节目中曾经回忆起自己下乡期间的创作生活。那个时候,他喜欢将自己的作品拿给当地居民看,居民们会面对不同的作品说出自己不同的、直观的感受,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他们能用“很像”与“很美”来加以区分,这也恰恰说明了普通大众的纯粹的审美能力。只不过面对艺术传播及其媒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人们只能在被动接受的同时做出自己一些直观性的判断,而这与当下一些所谓艺术家的自命清高相比,确是令人感动的。
(二)具有一定艺术修养的知识分子
显然,这里的知识分子是相对普通大众而言的,他们不同于一般受众,具有一定的欣赏水平,是欣赏者的集合体。自古以来,我们对于知识分子的界定是模糊的,某种程度上,他应该与普通大众存在一定的交集部分,比如不同层次的艺术爱好者。但本文旨在利用两者的相对性,故知识分子在此指受过专业美术训练或理论教育,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欣赏者,当然一定程度上也包括批评家、评论家这类介于欣赏者与艺术家之间的特殊群体(受众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
那么,这里的知识分子又有单纯的欣赏者与“主观”的欣赏者之分,这有点类似我们常提到的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欣赏者在艺术传播过程中虽不是主体受众,但其地位却是极为重要的。这里的欣赏者,他们的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显然高于一般受众,没有欣赏者与批评家、艺术家的合作,优秀的艺术品很难达到在社会上、在人民大众中传播的目的,很难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此外还有批评家、评论家,这个群体比较特殊,他们是艺术家传播艺术的得力助手,又是广大受众的信息接收指导。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第一受众,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受众,许多信息都是首先经由他们的鉴赏与理解才传达给人民大众,而从这层意思看来,他们又是间接的传播者,在艺术领域中略带“翻译”色彩。
二、受众心理的变迁
事实上,本文对受众心理的分析主要指普通大众。此处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大众对于艺术品的接受态度也是错综复杂的,不可能绝对单纯,故此处只根据不同时代受众的主要态度特征进行分类;第二,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分析受众心理,必须先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出发(传播者希望受众以怎样的态度接受他的艺术品),下文在分类举例时也会考虑这一基本点。鉴于西方美术史的线性发展特征,本文将以此为叙述背景。
(一)最原始的崇拜
如若要寻美术发展的源头,早期的原始洞窟壁画、夸张造型的 “维纳斯”制象则为我们勾勒出远古时期的一派神秘景象。从考古学者及美术史家的文字记录中,在物质文明匮乏,精神文明几乎未能得到发展的远古时期,这些早期的美术片段对当时的居民(受众)而言,更多地被归类为“实用性”的物品。由于物资匮乏,文明程度有限,人们面对雷电暴雨等自然现象没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唯有依托各类偶像制象,祈祷出现超自然的力量能为他们遮风挡雨,也就是说绘画和雕塑被用来行施巫术,而旧石器时代器具艺术中出现的“维纳斯”雕像则代表了当时人类对生殖能力的崇拜。
由此,受众对待最早期的“艺术”,并没有美的认知,所呈现的心理状态应该是“无知”的崇拜。
(二)美的解读
古典主义绘画起始于希腊、罗马,在没有宗教影响的古典美术时期,艺术家大多作为工匠出现,富有的金主向他们定制绘画和雕塑作品,虽然工匠的职业在当时并不高贵,或许还会受到势利小人的鄙视,但也有许多人开始欣赏甚至解读作品背后的典雅和唯美。在此时期,人们对待艺术品时,已不再向远古时期的原始崇拜,我们姑且将此作为大众对艺术品(工艺品)与艺术家(工匠)最初的欣赏,与此有关的美得解读由这里开始。
(三)无声的俘虏
时间进入中世纪,基督教在此时的欧洲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而也由于宗教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行驶无上权力的工具,整个欧洲进入黑暗时期。公元六世纪末的格雷戈里大教皇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由此,我们也可以判断,艺术品被统治者所利用而成为他们传播宗教信仰,并以此俘虏被宗教所“挟持”的大众。
人通过宗教的游戏,获得无上的权力,而宗教也由此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一切以宗教为题材的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品最终成为了统治者权力的仁慈外衣。
那么,作为受众的人们,在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并不能被称之为单纯的艺术的欣赏者,而是政治、宗教俘虏下的无声的被统治者。
(四)技艺的受洗者
在走过黑暗的中世纪后,文艺复兴到来,人们急于将身边的艺术品回归至古典主义时期典雅、唯美的语言风格,而其后,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及以安格尔等人为代表的学院派都随之到来。虽然对此时期的评定标准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停留在“相像”的关键词上,但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没有哪一个时期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更要求作品对象的真实。而在此阶段,能够留下美丽瞬间的艺术家在不具备任何美术既能的普通受众而言,是伟大、神奇的。因为在这些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中,曾经受人膜拜的圣母变得如平凡人般亲近,身边熟悉的人物、风景及物品都借由艺术家的技艺出现在画面中,而此时的受众则是他们技艺的受洗者。而熟悉艺术史的人都知道,人们这种技艺的崇尚由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代主义到来之前,学院派一统天下的时期。
(五)新的启迪
当学院派“复制”的技艺发展到极致的时候,现代主义艺术的到来则为受众们带来了一连串视觉语言的变革图景。事实上,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当代艺术打开了新的视野,某种程度上,当时的中国艺术家也应在此情境的受众之列。短短几十年内,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各类艺术流派,在大众的目不暇接间,轮番登场,长期受传统学院派审美标准影响的广大受众对这一系列的全新的、变革式的视觉盛宴,不自觉的产生了新鲜、好奇甚至崇尚的心态,各类视觉样式都在挑战他们的审美习惯,并为长时期的惯性观摩方式带来了新的启迪。在艺术界被注入此类新鲜血液的同时,受众心理也随着各种新兴刺激,而日趋多元与成熟。
三、当下受众心理的发展状貌
当下社会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性,各类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层面闪现着他门的光采。在非洲雨林里还存在着原始部落的同时,人类的外星探测器也飞向了太空。在一个文明差别这样大的世界里,我们不可以还象以前一样用一种审美眼光来关怀这大千世界。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艺术方式也自然是多元的。这其中有的是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对宗教的皈依,也有各种地域特色的和新兴的艺术方式。
那么,当受众面对当下复杂多元的艺术语言及作品时,首先应该受其自身知识结构和兴趣来欣赏与解读艺术品,然而我们却不可回避地收到现代科技、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里则不自觉地贴合了我们的主题——受众心理的变迁。事实上,这种变迁与各类新型媒体的介入有关、与批评家的主观判断有一定联系,更受当前市场因素的影响。
我们无法绝对地判定这些改变对受众心理的是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毋庸置疑的是,受众在面对一件艺术作品时,除却自身学历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影响,如何去真正阅读它、品鉴它,还有待整个艺术生态环境的完善与纯粹化。
[1][英]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2]绍大箴.艺术格调[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2.
[3]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4]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孙振华,鲁红.艺术与社会[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