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
2014-04-06韦震
韦 震
(海南大学 旅游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恩格斯说:“马克思首先是个革命家”,他的“毕生真正的使命”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他的“两大发现”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因此,对于马列主义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学院化研究,更不能仅仅停留在哲学层面,更多的要去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背景下,放回人民群众的框架内去研究。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主义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特别是关于“资产阶级社会特殊的运动规律”的理论;马列主义不能仅仅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割裂的解构和剖析,而应该作为“一整块钢板”去探索。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从本质上说,是推进和深化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推进和深化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推进和深化对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这尤其对我们党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观点的坚持与发展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项基本原理。在历史过程中,从生成论的角度来看,历史不过是人通过自身的对象性的实践活动现实地生成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人向自然生成的过程,也是自然向人的生成的过程,人通过与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实现了自我的生成过程,在这里历史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对于历史中任何概念和观念的探讨,都必须将人纳入人的生成过程中去探讨,不能割裂人同自然、人同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本质及发展的理解与探究始终是彰显马列主义彻底性、革命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无产阶级的解放归根到底还要依靠无产阶级自己的斗争,包括无产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的真正主人。在马克思、恩格斯这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永恒的主题,在列宁这里,这一点得到了继承。关于无产阶级斗争和“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恩格斯曾经指出:“德国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虽然这三个人的学说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终究属于一切时代最伟大的的智士之列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①这表明,马列的科学社会主义不仅仅是建立在哲学批判和政治学批判的基础之上,更主要地,它还是建立在对以往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批判基础之上的。空想社会主义的问题在列宁所言:“空想社会主义没有能够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的本质,又不会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②除此之外,空想社会主义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和思想的局限性使其不能够看到无产阶级的任何主动性和斗争性,也忽视了所特有的政治运动。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诞生,就其深层次的理论根源来说,是奠基在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具体来讲,这一批判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批判和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正是通过这些批判,马克思建立了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理论基础,以“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为主要内容,以历史为解释原则,以“人类解放和自由”为理论旨趣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从而为社会主义学说从 “空想”走向“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③
在马克思看来,使人与动物本质地区别开来的人的类活动,是以时间的方式对对象世界的创造,这就是人的劳动、生产。人一方面“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又通过劳动创造着自己,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的本质,是“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成果”。④因此,马克思将劳动看作是人同自然发生关系的中介,人的自然生成的源泉以及人的本质的时候,人民群众开始成为创造历史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恩格斯传》的作者科尔纽说的:“马克思不同于费尔巴哈之处在于,他把人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关系理解为以社会实践为中介的东西,而这种实践便成为了根本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世界观的新世界的基础。”⑤马克思以实践的观念为核心,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中用科学与现实的人的解放、科学与社会、科学与生产劳动、科学与工业以及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的关系等,初步构建出了一个历史唯物主义地理解科学的概念框架。
列宁的准确把握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意识到社会发展中的大势所趋,在实践层面理解了“历史”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构成人与世界的现实(真实的)的关系。具体包括:人的存在方式是历史性变革的,人的世界图景是历史性性变革的,人对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自我意识是历史变性变革的,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和终极关怀是历史性变革的。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按照它自身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的,是不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力,而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主体,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人的需要、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等构成了社会发展内在的必然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他们的历史创造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过程是同一个过程。⑦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原因在于他清醒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立场
深刻认识并理解人民群众并非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手段或工具。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⑧在这里我们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谋求人类的全面发展,而不是把人当成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工具来利用。既然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是关于人的“历史”,那“历史”的发展必然也是全体人类的发展,而在发展中的中坚力量必然是要考人类自身。作为“人的活动”的“历史”,它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民群众发展的有效途径。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是“历史”的存在。由于“全部人类的第一个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体人的存在”,⑨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出发点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中的人。“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⑩这里可以看出历史中无论怎样变化,始终“剥离”不了同人的关系。因为一旦“剥离”同人的关系,历史马上成为抽象的历史,世界变成抽象的世界。
(一)尊重群众首先表现在尊重历史客观发展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毛泽东写于1956年9月25日的《我们党的一些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明确指出:“党在农民中的工作非常重要。中国的革命经验,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一定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本国的具体情况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当时农民的根本利益(对于土地的利益诉求)代表了中国最广泛的利益诉求,是无产阶级最主要的同盟军。按照马列主义的基本要求,只有从根本上尊重群众,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才能够顺应历史发展洪流,不被历史所抛弃。同样,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成为历史新起点,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路线不仅仅把人民群众从“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道路,更是尊重群众而不是盲目个人崇拜,尊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开端。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这样,只有代表群众利益的运动才真正推动历史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变迁。由此,马克思预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輥輯訛
(二)相信群众力量,相信群众的智慧,依靠群众取得革命胜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不相信群众,怕他们发挥创造性、怕他们发挥主动性,在他们的革命毅力面前发抖,而不能全心全意从各方面去支持他们,这就是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的领袖们最严重的罪过。”
三、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对于当前我国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讲,帮助广大党员牢牢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服务宗旨的根本途径是在源头上和本质认清自我。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社会背景下,这既是我们“机遇”,也是我们的“危机”。最终是“机遇”还是“危机”就要看我们党是否能够做到真正代表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共产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注定要代表这种诉求,因此,重新回归马列经典,从中汲取营养,这既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任务,也是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
注 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5-636页。
②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③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717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⑤ [法]科纽尔:《马克思恩格斯传》第2卷,王以铸等译,三联书店1965年版,第225页。
⑥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91页。
⑦ 寇清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3.10-17-22
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18-119页。
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7页。
⑩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3,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45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