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产品流通模式的优化研究*
2014-04-06
十六大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2002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发展,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2096万人,比重于2011年达到51.27%。城镇化并非仅仅着眼于城镇面积的扩大和城镇人口的上升便足够了,更应该着力于提升城镇化质量。构建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为现代城镇人口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解决农户的农产品销售问题正是城镇化质量提高、城乡和谐关系构建的具体表现。
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现状
农产品流通模式是用现代高新技术武装,采取现代组织方式,解决农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所涉及的流通渠道、参与主体、主体间关系、流通技术等问题的模式。我国农产品的流通经过多年发展,销售模式早已从过去的国家统购统销转变为市场发挥主要作用,并发展出了多种流通模式,为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起到了很大作用。
(一)流通主体众多但实力弱
农产品的流通主体包括数量非常庞大的各类生产者和各类消费者,并且还包括衔接两类成员的各类中间商,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中间商主要以私人和个体的为主,规模小、实力弱。这些过多和过散的流通主体对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中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由于参与成员过多,造成了流通领域各个环节利益的不断再分配、农产品供求信息扭曲、地区保护主义等相关问题的存在,增加了交易成本。
(二)流通渠道多样但效率低下
我国农产品流通在多年的实践中发展出了多种渠道,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流通渠道:
1.收购商、批发商主导渠道
由初级收购商从各分散农户收购初级农产品,然后再转卖给批发商,经过两次甚至多次倒卖,最终到达终端零售点,来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流通渠道较长,农户与收购商之间没有明确的契约关系,因此农户的风险较大。
2.农民专业合作社、批发商主导渠道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非盈利的组织,以农户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与批发商进行价格谈判,组织农户根据批发商的订单进行生产。批发商进行收购之后,再销售给零售终端或由配送中心进行销售。这种方式虽然有很大的优点,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参与农户较少,加之各种限制因素,其实质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还未能成为一种主流流通渠道。
3.订单农业主导渠道
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签约的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以及经销公司、经济人、客商,另一方为农民或农民群体代表。这种流通渠道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并能使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商业化的产业。不过,订单履约有一段生产过程,双方都可能碰上市场、自然和人为因素等影响,也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比起计划经济和传统农业先生产后找市场的做法,订单农业则为先找市场后生产,可谓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一种进步。
4.农超对接渠道
农超对接是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方式。市场需要什么,农民就生产什么,既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和价格,同时,还可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通过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给消费者带来实惠。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虽然农超对接有很多优点,但以下问题也不可忽视:首先,“农超对接”项目给农民带来了较可观的收益,这可能会引起其他行业的产商的兴趣和欲望,也加入种植农产品的行业。这样势必对农产品市场产生强大的冲击。其次,目前能够满足直采的超市很少,超市直采的覆盖面很小,尤其是在某些偏僻的山村,基本上不可能成为超市直采的目标对象。
(三)农产品的运输、销售以自然形态为主
我国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方面基本保持收获的原有状态,很少进行清洗、加工、包装等处理措施,即使采用一些粗包装也只是为了方便运输,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表面上看来,这种以原始形态为主的运输、销售形式虽然注重绿色产品的环保节约,但实际上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增加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农产品价格的暴涨暴跌,从表面上来看是受供求关系决定,但根本原因在于“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农业仍以分散的小生产为主,面对巨大的市场,农户缺少有效的指令,很多时候不知道是该加大生产还是减少生产,往往是根据价格信号走。价格涨了扩大生产,跌了就减少,从而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政府调控政策滞后,跟不上市场变化。往往是,价格高了,鼓励生产;跌了,要求农民减少生产。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往往会加剧下一期的波动。一些地方调控手段过于简单,过高时抑制价格、过低时临时援助,难以真正治本,还常常因释放出错误的价格信号,造成更大幅度的价格波动。
(二)农产品流通渠道冗长、流通成本高、流通损耗大
在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中,从农户收获农产品到消费者在餐桌上消费农产品之间大概有这样几步:农村经纪人收购农产品之后,再运送到一级批发商或者代理商手中,然后再转给二级批发商,最终由二级批发商流入零售终端,消费者再从零售点购买农产品。这样链条较长、环节较多的流通渠道不仅使得农产品流通成本大增,在运输过程中还使农产品损耗增加。中投顾问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热点行业追踪分析报告》指出,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40%,鲜活农产品更是达到60%以上,而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我国水果蔬菜等鲜活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为25%~30%,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三)流通主体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分散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民成为孤立的个体,其组织化程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各农村经纪人、批发商也同样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这种情况致使各流通主体抗风险能力较弱,享受技术服务相对较难。
(四)农产品产销信息落后,没有紧跟时代变化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通常是农户根据最近的市场行情,选择种植品种,等收获之后再寻找买家,因而出现了某些蔬菜水果集中上市,致使价格过低,农户觉得无利可图只能选择让农产品烂在地里这种情况。从农户生产到大众消费之间缺少有效的信息采集、发布体系,各主体对市场供求信息的获取仅通过自己对最近价格走势的分析,因此获得的信息就会失真严重。而且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比较落后,明显低于国家信息化整体水平。政府缺少对当地的农业信息的整合与协调,不能及时地提供有效的农业信息。
国外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各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都是根据本国的特点,因地制宜而形成,虽然受到各国的自然资源、风俗文化、社会制度等的影响而不尽相同,但流通效率都比较高,并且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建设。世界上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大致可以分为3种,分别为美加澳模式、法英德模式和日韩模式。
(一)美加澳模式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农产品流通环节主要都采取了连锁超市、零售终端为主体的模式。在这些发达国家中,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形成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及时传递给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效地发挥指导生产和调节消费的作用,因此才能实现连锁超市、零售终端越过收购商、批发商,直接参与到农产品流通之中,并发挥主导作用的现象。这种流通方式占流通总量的80%,而通过批发市场的流通量仅占20%左右,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有效提高流通的效率。美国政府通过价格支持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支持手段帮助农场主顺利出售所生产的农产品,使之得到合理的收入,从而稳定生产。同时,政府致力于开拓海外市场。美国农业部专设海外农业局,负责收集、分析和传播全球市场供应与需求、贸易趋势和市场机会的数据和信息,为国内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和进出口商提供决策参考,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产品的海外市场准入,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二)法英德模式
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农产品流通主要采取农民合作社主导的模式。这些国家重视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鼓励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流通模式,并将产前、产后的相关企业建在农村,他们的农民合作社不仅负责统一收购农产品,同时还可以给广大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有着良好的组织化结构方式,能够切实保障农户的根本利益。这种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流通成本很低,而效率也很高,因此也为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经验。
(三)日韩模式
日本、韩国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很相近,其中以日本的流通模式特点突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工业非常发达,但是领土较小,而人口较多,因此该国大部分农产品都是要依靠国外进口。农产品由发货团体(综合农协、专业农协、其他团体)、收发货商和产地收发市场流入批发市场(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以及中间商批发市场),在批发市场中通过竞价转给经纪批发商、参加购买商、批量采购商等,最终由零售商卖给消费者。虽然日本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同我国的模式同样都是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但日本的批发市场大多采取拍卖交易的形式,从而确保了农产品价格的公开公正,并能够反映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
城镇化进程中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的方案
(一)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
合作经济组织较好地保护了农民利益,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了农民在交易中的谈判地位,较好地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难以办到的事情,减少了中间环节对农民的盘剥,增加了农民收入。另外,农民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后,农资有来源,种植有计划,销售有渠道,发展有目标,较好地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我国农产品流通还是“千家万户”、“千军万马”地分散进行,而国外是靠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我国也有合作社,但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因此有必要把我国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固定的合作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这样就能化零为整,减少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以及流通成本,使农民、市民真正受益。
(二)完善农产品物流、信息流建设
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产值构成来看,农产品产值的大部分是通过产后的储运、保鲜、加工等环节来实现的。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是一个价值增加的过程,而我国目前不少农产品的物流过程却是一个质量减损、价值降低的过程,技术与装备的落后成为提升农产品物流业务水平的瓶颈。在发达国家,食品和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率达到80%~90%,我国只有10%左右,差距相当大。我国的鲜活农产品损耗率在25%左右,在美国只有2%~3%,发达国家只有5%左右。因而应疏通物流渠道,加强冷链系统建设,使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在速度加快的同时,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由于没有形成合理的信息公布平台和价格形成机制,致使市场化机制未能得到合理运用,农民种植粮食作物常出现盲目性和跟风行为,这使市场供需难以维持动态平衡,前期形成“菜贵伤民”,后期转而致使“菜贱伤农”,而从中获利的大多是中间商和市场投机者,对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而言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要建立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在产销衔接上、订单农业上、农超对接上加大力度,鼓励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超市与农业合作组织、农业加工企业进行对接,减少盲目性,增加预见性。
(三)营销渠道的缩短化、多元化
首先,应该着力培养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可以和原有流通主体实现资源互补,提高流通效率,并建立专业协会等辅助商,通过为农户提供物资供应、加工、贮藏、产品运销及辅助信息等服务,增强其参与市场活动的地位和能力,提高其营销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其次,应逐步建立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提高营销渠道效率。把传统的物流途径即商品必须经由制造、批发、仓储、销售等诸多环节的多层次复杂流程到达消费者手中,简化为由生产者经配送中心到达零售终端。最后,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和网站实现农产品信息发送,买卖交易对接、品牌营销等。与传统的营销渠道相比,在广告效果上,可以短时间让产品为全国客户知晓;在推广费用上,比传统宣传推广形式节省至少6倍的开支;在产品销售上,可以更快获取潜在客户关注,提升销售总量。
(四)保证质量安全,方便市民购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因此要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并支持批发市场建立,配备电子交易卡,就可以跟踪产品产地、批发地,将品种、价格等信息存入档案。如果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传统的农贸市场不足以方便人们随时购买农产品,虽然不少超市也加入了农产品的销售,但所售农产品种类较少,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加强农超对接,实现农产品质量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降低流通环节费。电子商务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农产品的流通也可以采取电子商务的形式,有效避免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的诸多缺陷,有效解决时空上的矛盾,充分发挥营销渠道的地点和时间效用,甚至可以采取类似“肯德基”、“麦当劳”的宅配送服务,使市民在家就可以买到新鲜安全的农产品。
参考资料
1.任荣,梁娜.基于创意农业的北京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展望,2010(9):45-48.
2.郭崇义,庞毅.基于流通实力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选择及优化[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11.
3.金融界.加快物流体系建设 缓解农产品“卖难”、“买贵”[EB/OL].http://finance.jrj.com.cn/industry/2013/01/091101 14920527.shtml,2013-01-09.
4.彭磊,孙开钊.基于农餐对接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J].财贸经济,2010(9):105-111.
5.邵贵平.基于第三方物流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 [J].商业经济,2010(5):28-30.
6.林茂丰,李兴福.大连市农产品流通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6):53-54.
7.杨为民.农产品供应链一体化模式初探[J].农村经济,2007(7):33-35.
8.梁海红.渠道关系视角下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研究[J].南方农村,2010(4):81-84.
9.李圣军.农超对接农产品进城新模式[J].农村经营管理,2009(8):10-11.
10.51项目资金网.国家统计局2011年城镇化率达51.27% 社会结构趋优化[EB/OL].http://news.51zjxm.com/hongguan/20120818/20052.html,2012-08-18.
11.陕西日报.评论:农超对接力争多赢[EB/OL].http://www.sxdaily.com.cn/data/cjly/20110704_85984944_0.htm,2011-07-04.
12.新浪财经.美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及政府支持[EB/OL].http://finance.sina.com.cn/j/20070515/16333594364.shtml,2011-05-15.
13.西部经济网.浅谈现代化农产品建 设 [EB/OL].http://www.swbd.cn/info.aspx?Id=7055,201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