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绿色施工的意义与实施

2014-04-06

山西建筑 2014年13期
关键词:建筑业绿色建筑

郭 芳

(太原市热力公司,山西太原 030001)

0 引言

建筑业一直以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近10年建筑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逐渐加大,因此建筑业也需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行我国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势在必行。国家为了推进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技术标准。首先是2005年原建设部、科技部联合下发的《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其次是2006年原建设部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最后是2007年原建设部印发的《绿色施工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等。本文将对绿色施工的意义和实施提出自己的观点。那么什么是绿色施工,《导则》中对绿色施工的定义为:“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 绿色施工的意义

1)绿色施工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还必须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施工是实现建筑业发展方向转型的手段之一。多年以来作为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的发展和增长依旧依靠的是粗放式的量的增长,建筑企业的质的提升速度缓慢;如何在技术领域提高自己的软实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绿色施工提供了一种途径,使建筑企业能够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使建筑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步。

2)绿色施工是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往我国建筑业企业通过采用扩大人力、扩大生产资料规模等方法来获取企业效益的行为方式在“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社会”新形势下已经不可行,只关注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社会、环境效益的施工企业发展遇到了很大的瓶颈,实施绿色施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绿色施工不但能节约企业的成本,而且能够促进企业在技术工作、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更能体现建筑企业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环境效益是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企业通过绿色施工能够提升自己的企业社会形象也能在公众中建立良好的口碑。

3)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概念的延伸,是文明施工内涵的新扩展。绿色建筑的理念是在满足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的条件下,尽可能地节约能源和资源,减少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建筑生产活动对能耗的需求和环境的污染已经是较大的社会问题,绿色施工是在建筑生产活动中倡导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绿色施工是绿色产业、绿色建筑概念的延伸。从另一个角度讲,绿色施工是文明施工的内涵的新扩展,在新时期,广义的文明施工必定包涵绿色施工的理念;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文明施工外,还应包括采用体现“四节一环保”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

2 推进绿色施工实施的措施

1)促进绿色施工的法规标准出台,建立绿色施工技术的评价体系。2007年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确立了绿色施工的整体框架,从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给予了指导,并且对绿色施工要点进行了列举,但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实施步骤和细节没有系统而且详细的实施细则,没有针对各个行业的施工特点编制相应的绿色施工规程。因为就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法规手段是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主要的外部驱动力,它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内部道德价值型的驱动力和绩效型的驱动力。因此各行业应该协调统筹安排,尽快建立系统的促进绿色施工的法规体系。按照工程建设过程控制的思想,出台法规标准后,需要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完善与落实。绿色施工的各环节的控制效果如何,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验收工作来鉴定。绿色施工的工程验收涉及到建筑材料、工艺过程、整体验收等;通过成立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至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绿色施工的工程验收不仅要考虑包括光、水、空气、建筑物等六大要素对周围环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影响,而且还要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工程才能通过质量验收。也就是说相应的质量验收是确保绿色法规实施的有力保障。

2)培养全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政府为先导,企业为主体组织开展宣传“绿色施工”的活动,使建筑业企业的职工和社会公众对绿色施工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全面理解我国实施绿色施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强社会环保意识,强化建筑业一线工人的教育,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建立好绿色施工的民众参与机制,让民众参与到监督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过程中去,逐步培养全社会绿色施工的意识。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体现在政策制订者、业主、设计者、施工人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够深刻,绿色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基础不够广泛,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还是与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相同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作为绿色施工的主体的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意识。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施工企业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据一些资料的统计,实施绿色建筑的初期投资成本要增5%~10%左右,实施绿色施工增加施工企业的成本,施工企业并不能从中得到实惠的经济效益,这极大的制约着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因此在目前的行业背景和施工技术水平下,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并完善绿色施工的激励机制,引导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建议各地区加快推进试点工程和示范工程,并且在各行业的对施工企业的评优项目的评比中考虑到绿色施工因素。建议通过设立绿色施工专项基金,用以弥补绿色施工与非绿色施工的成本差别,提高绿色施工的经济可行性,提高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的积极性。

4)实施绿色施工的关键方法分析。a.编制涵盖绿色施工方案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中要编制论述绿色施工的专项内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方案对绿色施工的实施有着最直接的指导意义,有条件时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应对施工总体方案进行布局优化以减小施工阶段无序的消耗。b.健全组织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发挥建设、环保、城管等部门的作用,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和污染控制成效。细化责任目标,督促施工单位提高环境意识,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环境教育,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环境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做好检查记录。c.强化新技术应用。加强信息技术应用,通过应用施工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建筑模型工程量自动统计、设备与物流管理系统等信息技术,进行精密规划、精心建造和优化集成,实现绿色施工。d.找出环境影响因素。施工企业应从噪声排放、粉尘排放、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置、潜在的油品化学品泄漏方面着手进行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找出对环境有重大影响或潜在重大影响的重要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控制,提高环境效益。e.合理安排工序。合理安排材料采购、进场时间,就地取材,减少远程运输产生的消耗。控制夜间施工作业和二次搬运,降低噪声和材料损耗率。确需夜间作业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缩短夜间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降低施工设备的单位耗能。

3 结语

我国正处于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必须推进绿色施工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不仅分析了绿色施工对建筑业和建筑施工企业的意义,而且结合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绿色施工发展的措施并且对实施绿色施工的关键方法提出了建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Z].2007:9.

[2]贾有力.绿色建筑施工措施初探[J].住宅产业,2010(2):63.

[3]竹隰生,王 容.绿色施工在建筑施工企业中难以推行的原因探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4):105-107.

[4]祝 叶,陈 竣.绿色施工在中国的研究探讨[J].山西建筑,2012,38(2):252-253.

猜你喜欢

建筑业绿色建筑
绿色低碳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动物“跨界”建筑业
甘肃建筑业将采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毕赛端 “从事建筑业,我乐在其中”
建筑的“芯”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2004~2013年建筑业坍塌死亡事故统计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