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思想与理想之治——国际儒学论坛2013”会议综述

2014-04-06彭焱姝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儒家理想教授

彭焱姝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

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第十届“国际儒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荷兰,以及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学者参加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副校长杨慧林、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韩国高等教育财团总裁朴仁国、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陈来、韩国成均馆大学荣誉教授李东俊、日本东京大学荣誉教授池田知久等中外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儒学思想与理想之治”。与会学者从“儒家思想与理想之治”“儒家的正义观”“儒家政治哲学对海外影响”“中西理想政治哲学模式”四个方面展开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儒家思想与理想之治

儒家主张经世致用,儒者一向将国家治理之方与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自己关心和思考的主要问题。当今社会这些政治理论依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理想之治”进行阐释。

韩国成均馆大学崔英辰教授指出:儒教是以有机的世界观为基础,重视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近代西方国家个人的自由和国家的权力始终处在矛盾的、对立的状态。事实上西方所追求的不受外部干扰,不屈服于任何权力,以自己的自信和勇气来判断行动的存在的方式却是与儒教主体意识共通的,有助于理想的国家形态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向世陵教授认为:礼乐通过互为动静和相互渗透来治理社会。礼之序与乐之和互不可离。双方合力互动,便是理想的社会调节。和谐社会或王道政治便具有了实现的可能。北京大学张学智教授认为:王夫之对《坤》卦的阐发纠正了明代文化弊病,为华夏未来文化建设树立了刚健正大昂扬笃实的基调。日本东京大学荣誉教授池田知久系统论述了《淮南子》以道家为中心、对诸子百家思想加以统一、调和的编纂模式对于董仲舒的儒学国教化、一统化的思想影响。韩国高丽大学李承焕教授从道德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朱熹的“未发”概念是脱除“主观态度”的纯一状态的意识,而并不是没有任何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彭永捷教授指出:儒家政治哲学的特质是以仁义及建立其上的民本、王道等思想为核心,求索建立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佳方式,因而儒家政治哲学既是批判性的、匡正性的,也是建设性的、实践性的。儒家当代政治哲学应当秉承儒家的核心义理,探索在当代社会实现仁义之道的佳方式。首都师范大学陈明教授提出:当代中国的公民宗教问题与儒教和国家建构与国族建构紧密相关,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儒教与公民宗教关系的思考才可能基础坚实、方向正确。中国人民大学韩星教授认为:董仲舒以《春秋》公羊学为学术基础,进行整合创新,构建了王道通三这一独特的王道观,完成了从春秋起与中国社会转型相应的治道转型。影响到了其后两千多年中国社会治理和政治发展的走势和路向,具有启发意义。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表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一个理想和目标,但它又非常现实,传统的中国人是如是来理解这个世界的,也是如是来安排自己的人生的。韩国启明大学洪元植教授探讨了当代社群主义语境内儒家的“家”之范畴于空间、时间维度下的伸展、扩充。辅仁大学刘康老师认为:由于时代局限,没有一种学说在现代中国开出过民主。“儒学与民主”的课题,还有待我们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继续思索。中国人民大学任锋教授指出:君子理想构成了维系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士大夫传统之精神范型,成为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特别是宗教型文明的重要机制,对于我们明智思考现代中国的秩序经纶别具深意,值得进一步探讨。河北大学李振纲教授认为“中庸”是儒家实践理性精神核心。“执两用中”的思维方法,体现了古代圣王治国安民的大智慧,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参考价值。

二、儒家的正义观

在实现儒家的理想政治的过程中,如何对现行政策进行改进与变更?根据什么原则来进行变革?什么是变革的价值根据?古今学者思考着同样的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儒家的社会正义论——中国正义论。

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文教授指出:集权与分权,影响着全球人的日常生活,关系着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和平、安全、发展和合作,涉及到各度越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和机构工作的公平、正义共赢地开展,应该使集权与分权互为体用、相互协调、融突而和合发展,构建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达到人和天和,人乐天乐,天地人共和乐的和合世界。山东大学黄玉顺教授指出:正义是人类的一种共同价值。儒家有一套完整的社会正义理论,那就是关于“义”或者“正义”的学说。儒家传统正在复兴,面对当今世界上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尤其是价值观问题,儒家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对于人类价值观的重建、人类社会规范和制度的重建可尽一己之力。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提出:如何恰当地用西方现代哲学的理论诠释中国传统哲学,儒家从孔子开始,仁智统一是一以贯之的传统。不仅表现于显性知识与伦理学的统一,也表现于默会知识与伦理学的统一。中国人民大学宋志明教授认为:在儒学中,礼、乐、仁是三个重要范畴。当今社会,“礼”指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乐”指的是与制度文明相适应的艺术文明;而“仁”作为道德文明,是二者联系纽带,应该恢复三者的动态联系,发展其当代价值。中国人民大学温海明教授认为:在儒家实意伦理学延伸到政术实践智慧的问题上,虽然政治制度的改善仍然是发展的方向,但“主”的心意有时比“民”的制度还重要,这是古典儒家政术智慧在当代不应该被忽略的核心。四川师范大学蔡方鹿教授认为:张栻政治思想中所包含的反对流于“虚文”的形式主义、凌驾于百姓之上的官僚主义、“以骄矜为乐”的享乐主义、“从事于奢靡”的“四风”的思想,就是值得今天吸收和借鉴的内容。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认为:儒家政治理想即是“德政”或“仁政”,杨简将忠、信、孝、弟诸般道德归为一心,使“德政”“仁政”转换为“心政”。其政“切近民情,以身作则,义之优先”,深受百姓爱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安庆师范学院罗本琦教授提出:检视儒家荣辱观普适化、大众化的践行路径和经验,儒家荣辱观教育手段的综合运用、践行荣辱观精英群体的培育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等,都是值得我们当下道德建设加以借鉴的宝贵资源。

三、儒家政治哲学对海外影响

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智慧并不是历史遗迹,而是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各国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同时也影响了东亚各国的政治理念与社会秩序,探讨儒家理想之治的现代价值,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日本桃山学院大学串田久治教授认为:在崇拜祖先并把祖先与生者看做是一种连续关系的儒教里,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非常得到重视。家族是婚姻的产物,所以儒教将婚姻的意义明文化,提倡理想的婚姻。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黄国胜教授认为:南部越南人的礼俗体现出一种特征的“儒道”,即是一种含有南部特殊的“儒教政治文化”。我们应该珍重这些价值,把它视为值得好好研究、保存、发展的一种宝贵文化遗产。日本筑波大学井川义次教授指出:传教士以与基督教教义不相抵触的路线翻译儒家传统经典,并极力解说儒家思想带来的人类极大的可能性,使具有启蒙主义的哲学家看到的中国哲学的真实面貌。北京大学井上亘教授认为:音读的缺乏与训读的发达,说明了中国文化如何传播于东亚各国,与此同时,也表明了现在日本中国学的特色与其局限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李晨阳教授表示:国际事务纷繁复杂。在儒家看来,国际社会应时时保持和谐之心,而非一种对抗的心或霸权的心。接受各种差异,才能实现世界和谐。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阮玉诗教授认为:越南地区关公崇拜是承接儒家文化的桥梁,逐渐成为华、越、棉三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是三民族之间的文化大融合的纽带。韩国同德女子大学朱光镐教授认为:在朱子看来,克服私欲与私意的方法是在大公无私的观念下使自己客观化,找回到理性与合理儒家的政治思想中的道德,绝对不是无视现实的,而可以说是支撑现实的。

四、中西理想政治模式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李瑞智先生提出:儒家思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尊重。儒学影响力进一步深化,西方世界的规范和原则可能因此需要被重估。广泛的全球化,更推动基于儒家思想构成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影响,传统经典教育形式成为热潮。亚洲的和平崛起与之息息相关。韩国东明大学成海俊教授认为:理想政治的前提,是“君子”的广泛存在。实现大同社会需要真正的道德之人,现代政治应该参考古代儒家思想。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大形彻教授认为:中国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原理,长期发挥机能,在日本同样有效。日本统治阶层积极引进儒教,是因为已经了解到它在中国起到的实际效果。北京外国语大学田辰山教授提出:中国人和西方人都需要觉醒,中国的“自由”“民主”“人权”三个概念是作为西方政治概念汉语翻译的观念,都不是其西方概念本来的神性和个体性含义。韩国江原大学高在旭教授指出:孔子的社会思想总是以现实为基底,以尊重人、爱戴人为根本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以仁和礼确立道德性、教育的平等化、为政者通过仁和德实现社会的安定化、以民生问题和经济伦理为基础的经济政策等,在当代都是应该学习利用的良好的社会思想。韩国朝鲜大学李哲承教授认为:根据《论语》里君子观的逻辑,只有把本来被赋予的道德性确立为自己的自我认同,并将之发展为自己所属社会成员共有的共同体意识,才能健康地维持和平的共同体文化。在解决今天新自由主义理念派生的破片化和分质化所带来的疏外问题和社会矛盾撮合的方面,这种君子观的政治意识能够做出思想上的贡献。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古藤友子教授认为:养老思想与孝悌之德相连动,在家庭内部,子女通过葬礼、祭祀先祖得以实现生活中的孝行。在社会,则以乡饮酒礼等礼俗继承尊重长幼之序、社会安宁的品德与愿景。可以想象,理想之治正是通过这样的仪礼来得以实现。韩国朝鲜大学李暎兰教授指出:清末危机情况下,朱子学、阳明学以及考证学并不能有效地对抗西方近代文明的挑战。为了拯救民族存亡,公羊学缘此形成。公羊学的理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学问,图新图变,形成一股新的学术风潮,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小岛康敬教授认为:荻生徂徕揭示了“礼”与“乐”蕴藏的意义,并试图回归儒学的原点。从徂徕之说导出近代思想之魁,或者反之承认其为国家主义的渊源,这些都是后世学者的自由,与徂徕自身无关。日本伦理研究所严锡仁先生提出:浅见絅斋与佐藤直方在明清交替之际,试图重新定下本国“日本”的位置。肩负当代历史使命的我们,应该从他们那里有所学习。韩国国际大学孙兴彻教授指出:栗谷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优秀的领导人?”“儒生应该怎样生活?”“真正的福利是什么?”“自由的正义的言论是什么?”。他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同样适用与当代社会问题。

“国际儒学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已经连续举办十届。由于其持续性与一贯性,“国际儒学论坛”在国际上越来越具有重要影响。

猜你喜欢

儒家理想教授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2021款理想ONE
刘排教授简介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从“以直报怨”到“以德报怨”
——由刖者三逃季羔论儒家的仁与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