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甘草的合理配伍与应用禁忌
2014-04-05汤明启湖北省竹溪县中医院湖北竹溪442300
汤明启(湖北省竹溪县中医院,湖北 竹溪 442300)
试述甘草的合理配伍与应用禁忌
汤明启
(湖北省竹溪县中医院,湖北 竹溪 442300)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in.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的干燥根和根茎,性甘味平,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能[1]。临床应用广泛,但“是药三分毒”,对其使用应以辨证及药性理论为依据,注意配伍禁忌,合理用药。
1 甘草的合理配伍
《脾胃论》载方64首,其中含甘草的方剂37首,占5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成方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当属甘草,处方出现频率在43%以上。然而,甘草的不当使用不仅影响用药疗效,还可能带来不良反应。
《本经疏证》载:“《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凡为方二百五十,甘草者至百二十方,非甘草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伤寒论》中凡治疗汗、下、吐后以及大病后许多病症的方剂,大多配合甘草,常与石膏、龙骨、桂枝、大枣、生姜、柴胡、芍药、半夏、人参、干姜、茯苓、附子等同用,而与攻下通便、清热泻火的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等较少配伍使用[2]。由于麻黄可导致心悸,甘草多与麻黄配伍。《伤寒论》中麻黄方14方次,麻黄甘草同用13方次;《金匮要略》麻黄方23方次,麻黄甘草同用18方次。药效实验证明,甘草与麻黄配伍后抗炎作用较甘草麻黄单煎液明显增强[3]。
甘草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的水解产物—甘草次酸具有溶血作用,故不宜制成注射液,更不能用于溶血性疾病。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似,能促进水和钠盐在体内潴留和排出钾离子,有抗利尿作用,故水肿患者不宜使用。甘草能降低附子、柴胡、大黄、芒硝的毒副作用,如四逆汤中以甘草缓和干姜、附子的热性;调胃承气汤中用甘草缓和大黄、芒硝的攻下。如大黄与甘草配伍在煎煮过程中,甘草中的甘草酸与产生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生成沉淀,降低了结合蒽醌的含量,从而缓和了大黄的泻下作用[4]。甘草与附子配伍,使甘草苷等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降低,表明甘草能抑制附子毒性[5]。又如小柴胡汤中有柴胡、黄芩等寒性药物,用甘草对寒、温两类药物可起到协调的作用。甘草对中药巴豆、藜芦、苦楝皮、防己等也有解毒作用。甘草制吴茱萸具有镇痛作用且毒性较低[6]。雷公藤与甘草饮片不同的剂量配比水煎剂给予大鼠,可见雷公藤∶甘草为60∶0时毒性最大,雷公藤∶甘草为60∶9时毒性较小[7]。马钱子配伍甘草后其主要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士的宁的含量下降显著,为进一步阐明甘草解马钱子类药物毒性和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8]。
2 甘草的应用禁忌
中医组方用药既有适应证又有禁忌证,十八反、十九畏、孕妇用药禁忌等不可忽视。关于甘草的禁忌症及其副作用,历代文献早有许多详尽和精辟的论述。《本草衍义补遗》云:“甘草味甘,大缓诸火下焦药少用,恐大缓,不能直达。”《本草正义》云:“惟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不可不知也。然外感未清,以及湿热痰饮诸证,皆不能进甘腻,误得甘草,便成满闷,甚且入咽即呕,惟其浊腻大甚故耳。”《中国医药汇海》特别强调了甘草在运用上的禁忌:“舌苔厚腻胸腹自觉满胀者,单独不能用之。酒后呕吐者,不能用,因用后能愈增其呕吐。”
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口服经体内酶的水解生成甘草次酸和葡萄糖醛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类似。若配伍不当也会因甘草而降低药物疗效,增强副反应,甘草及其制剂与阿司匹林联用时,恶心、呕吐、腹泻、胃肠溃疡出血等明显增加,尤其是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更加明显[9]。甘草次酸易加剧强心苷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可能引发心力衰竭致死,故甘草不宜与洋地黄、地高辛等联用。甘草及其制剂与速尿、噻嗪类(双氢克尿噻等)、保泰松药物联用可发生药理性拮抗并增加不良反应。长期应用甘草可由于水钠潴留作用而使血压升高,故甘草不宜与降压药利血平、降压灵长期联用。甘草与多元环碱性强的生物碱如奎宁、利血平、麻黄素等合用,易产生沉淀,妨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7]。甘草拮抗降血糖药如胰岛素、甲磺丁脲、降糖灵等药物的疗效,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甚至加重糖尿病病情,故两者不宜联用。甘草及其制剂与口服避孕药联用时,增加发生高血压病、水肿、低血钾的机率[10]。甘草不宜与水合氯醛合用,因甘草可拮抗水合氯醛的镇静和催眠作用,诱发洋地黄中毒[11]。
3 小 结
临床应用甘草应注意:①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可滥用;②严格掌握剂量,其适宜用法用量为2~10g,清热解毒生用,补中缓急炙用[12];③不宜长期应用,避免引起醛固酮增多症,出现高血压病和水肿[13]。如需长期应用时,应定期进行必要的检查,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0.
[2] 杨学,孔祥亮,岳小强,等.《伤寒论》甘草应用原则与配伍宜忌探骊[J].江苏中医药,2009,41 (9):56-58.
[3] 孟翔宇,皮子风,宋风瑞,等.麻黄—甘草药对配伍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及抗炎活性的变化[J].应用化学,2009,26(7):801-806.
[4] 韩刚,金光灿,叶小舟,等.大黄甘草汤中甘草酸对蒽醌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3):704-705.
[5] 沈少华,张宇燕,杨洁红,等.甘草与附子配伍对甘草黄酮溶出影响的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4):846-847.
[6] 洪玉梅,王维皓,王智民,等.甘草制吴茱萸炮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8):884-888.
[7] 杜佳林,崔明昊,苏忠伟,等.雷公藤与甘草配伍对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5):71-72.
[8] 闫静,朱海光,刘志强,等.马钱子与甘草配伍前后生物碱成分的变化规律[J].分析化学,2007,35(8):1218-1220.
[9] 文窑先.中成药与西药不合理配伍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8):480.
[10] 吕娟丽,刘振华,陈红英,等.中药和西药的相互作用及临床意义[J].武警医学,2004,15(5):381-383.
[11] 姜卓,李孝成.甘草的合理应用[J].中国药业,2001,10(2):51-52.
[12] 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0:25.
[13] 杜旭.日本甘草诱发假醛固酮症的现状[J].药学实践杂志,1995,13(1):24-26.
R282.7
B
1004-2814(2014)04-0344-02
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