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概述
2014-04-05韩小兵潘俊杰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外三科四川眉山620010
韩小兵,潘俊杰(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外三科,四川 眉山 620010)
综 述
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研究概述
韩小兵,潘俊杰
(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外三科,四川 眉山 620010)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排尿和储尿刺激症状或(和)盆腔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泌尿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研究认为与病原体感染、免疫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物理和化学因素刺激、盆腔静脉性疾病、氧化应激作用增强、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2]。由于前列腺的特殊位置及解剖关系,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4]。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就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概述如下。
1 中医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王润林等[5]对328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湿热下注型用萆薢、茯苓、车前子、黄柏、白术、石菖蒲、滑石、甘草、金银花、木通、山栀,气滞血瘀型用赤芍、红花、桃仁、泽兰、丹参、川楝子、青皮、三棱、穿山甲、败酱草、香附;中气不足型用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升麻、柴胡、陈皮、甘草、芡实,肾元亏损型用菟丝子、益智仁、沙苑子、桑椹子、山药、远志、茯苓、肉苁蓉、生地、熟地、山茱萸,肝郁气滞型用柴胡、木香、香附、川楝子、丹皮、荔枝核、生龙骨、生牡蛎、白芍、甘草、栀子、牛膝。结果治愈179例,好转117例,总有效率90.24%。周东民[6]分为6型,湿热壅阻型用车前草、萆薢、大黄、栀子、滑石、木通、萹蓄、瞿麦、甘草梢、茯苓、黄柏、龙胆草等,气滞血瘀型用丹参、赤芍、红花、桃仁、青皮、川楝子、延胡索、香附、小茴香、乳香、没药、泽兰、王不留行、败酱草、蒲公英等,肾阴亏虚型用知母、黄柏、生地、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王不留行、龙胆草、川楝子、莲子心、生龙骨、生牡蛎等,肾虚阳衰型用肉桂、附子、熟地、山茱萸、山药、杜仲、枸杞子、鹿角胶、当归、茯苓、泽泻、金樱子、芡实、巴戟天、刺猬皮、车前子、五味子等,脾虚气弱型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熟地、茯苓、泽泻、升麻、柴胡、炙甘草、白茅根等,热毒蕴结型用败酱草、玄参、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连、红藤、赤芍、栀子、小蓟、白茅根、龙胆草、槐花、当归、乳香、没药、竹叶、天花粉、小茴香等。结果65例中治愈34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3.85%。吴成山等[7]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10例,湿热下注型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肝郁湿热型用逍遥散合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减,脾虚夹湿型用升阳益胃汤加减,肾阴虚夹湿型用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加减,肾阳虚夹湿型用济生肾气丸合缩泉丸加减。结果治愈60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89.1%。袁建兴等[8]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治疗组肝气郁结型用四逆散加减,湿热瘀滞型用四妙散加减,气滞血瘀型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肾阳亏虚型用济生肾气丸加减。对照组用特拉唑嗪与吲哚美辛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33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85.53%。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1.2 辨病论治
张富刚等[9]把慢性前列腺炎视为内痈的一种,从属于疮疡。将180例随机分为从疮疡论治组(治疗组)、从湿热论治组(对照组)、从瘀血论治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按从疮疡论治原则(辨证标准以前列腺局部辨证为主,将CP分为3期,治疗以消、托、补三法为主),分别以前列腺消毒方、前列腺托毒方、前列腺扶正汤治疗,对照组分别以八正散、前列腺汤加减治疗。3组均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痊愈率高于两对照组。李波等[10]根据前列腺位于任脉的循行部位并结合前列腺胚胎发育时与苗勒氏管的密切关系,采用疏润任脉法治疗。治疗组33例,用疏润任脉法,药用龟甲、紫菀、菟丝子、当归尾、虎杖、全蝎、白薇、地肤子等;对照组30例用活血利湿法。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97%。治疗前后NIH-CPSI积分及EPS中WBC、pH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疏润任脉法不仅可以治疗前列腺炎,而且可能对前列腺的分泌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
1.3 专病专方
王洪云[11]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前列腺炎62例,药用龙胆草、车前子、栀子、黄芩、泽泻、柴胡、牛膝、红花、萹蓄、瞿麦、川木通、桃仁等。治愈22例,显效27例,有效9例。常德贵等[12]将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7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用增瀑颗粒和前列通瘀胶囊治疗,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6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3.9%。证实增瀑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有效且安全,对疼痛的改善尤为明显。余良武等[13]重用金银花治疗,将12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观察组用金银花、菟丝子、乌药、车前子、海金沙、当归、穿山甲、生地、荔枝核、小茴香、王不留行等,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39例,显效18例,总有效率为90.5%。
2 中医外治法
高筱松等[14]将240例湿热瘀血蕴阻证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2∶1∶1的比例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用前列泌尿栓,安慰剂对照组用安慰剂,阳性对照组用前列安栓。结果发现前列泌尿栓能降低NIH-CPSI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显著改善湿热瘀血蕴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小便频急、尿道灼热等症状。朱闽等[15]将213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肾俞穴外敷湿热消、并用TDP照射进行热导入,对照组前列安栓。结果表明湿热消外敷热导入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凌霄[16]用中药灌肠加中药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0例亦取得满意疗效。
3 针灸疗法
孙迎斌等[17]采用电针刺激八髎穴治疗Ⅲ型前列腺炎82例。直刺上髎、中髎,电子针疗仪对上髎、中髎处骶神经电刺激。治疗后NIH-CPSI评分总分、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赵子良等[18]用耳穴电针联合中、西药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萘哌地尔片)、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予完带汤保留灌肠)各100例对照观察。综合治疗组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基础上予耳穴电针疗法。取耳穴肾、膀胱、尿道、盆腔、前列腺、神门为主穴,三焦、脾、胃为配穴。综合治疗组治愈45例,显效3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0.0%。王在东等[19]将100例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治疗组用针刺加艾灸,主穴取中极、会阴、太溪、太冲;配穴取膀胱俞、次髎,肾俞、关元,秩边、阴陵泉。对照组用前列康片加盐酸环丙沙星片。结果治疗组痊愈27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94%。针刺结合灸法治疗前列腺炎有良好的疗效,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4 特色疗法
张敏建等[20]将20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100例和B组100例。A组给予经直肠盆骶经络揉推法主要由食指揉法及指端一指禅推法组成,B组用双氯芬酸钠栓。治疗4周后A组NIH-CPSI总积分及疼痛积分、生活质量积分、尿路症状积分改善均优于B组。证实经直肠盆骶经络揉推法具有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治疗前列腺痛的重要方法。刘汉山等[21]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采用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艾灸配合中药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2例,显效28例,有效23例,愈显率为53.57%,且观察组症状积分、NIH-CPSI均低于对照组。王万春等[22]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结果治疗组117例用药油箍毒拔毒灸,对照组60例口服舍尼通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49例,显效5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88.89%。且治疗组在症状积分降低、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前列腺液中白细胞降低均优于对照组。
5 综合治疗
卢泽强等[23]随机将83例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组53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取中极、关元、阳陵泉、三阴交、太溪、秩边穴为主,取针后依次于小腹部、尾骶部施用隔箱灸10~15min。同时让患者取仰卧位,沿中极→气海穴依次施用揉法、摩法、震法各约2min,后俯卧位,依次于脾俞、肾俞、骶椎两侧采用揉法各治疗约1min,最后沿骶椎上侧→下侧(两侧)施用直擦法3~6遍。对照组用氟哌酸、普乐安片(前列康)。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92.5%,疗效优于对照组。郭茂儒等[24]用三位一体疗法(局部与全身治疗结合、中西药结合治疗、药物与物理治疗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60例效果满意。陈国宏等[25]将8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按1.5∶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证实了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樊文龙等[26]例用抗生素、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薰洗坐浴、前列腺微波理疗、前列腺按摩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420例。结果痊愈281例,好转117例,总有效率94.8%。
6 总 结
中医治疗以内治法占主导,多采用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专病专方等,治疗均以补肾健脾、清利湿热、理气活血为法。中医外治法通过体表、孔窍使药物直达病所,包括灌肠、坐浴、塞肛、贴敷等多种治法,渗透吸收快,起效迅速,能充分发挥药效,避免了内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和肝脏的首过效应。针灸疗法具有良好的镇痛、调节免疫、神经内分泌等作用[27]。特色疗法多是由传统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药科学技术相结合而成,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创新性。综合治疗多以中西医结合或中医两种以上方法结合运用为主。不同治法均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特色。
虽然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得较满意疗效,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主要问题为既往的研究多为小样本、开放对照研究,设计不够严密,疗效标准、治疗时间不统一等问题,使研究结果难以被认同,从循证医学角度难以重复。因此,应根据中医临床研究的特点和循证医学的观点,采用多中心、盲法、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提出切合实际又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方法,制定规范化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会使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疗效判定上升到更客观的量化高度。另外,临证应坚持辨病与辨证、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的原则,即以证候、舌脉等作为辨证的主要依据,也重视前列腺液镜检及尿三杯培养结果、B超检查、肛门指诊等情况进行微观辨证,利用中医辨证与现代检查相结合,提高辨证施治的准确性,可操作性。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存在着疗程长、治愈率偏低之不足,况且前列腺炎又有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之不同,故应尽量采用综合治疗,中西医、内外治结合以缩短疗程。虽然中药坐浴、热疗等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对要求生育的患者不宜采用此法,以免影响生育功能。
[1] 郭应禄,李宏军.前列腺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58-59.
[2] 贾金铭,马卫国.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思路[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5,11(8):563-565.
[3] 李德干.中西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9):144-146.
[4] 金峰.程氏萆薢分清饮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117-118.
[5] 王润林,梁生旺.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分型和综合治疗[J].光明中医,2006,21(7):21-23.
[6] 周东民.辨证分型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5例[J].国医论坛,2008,23(5):23-24.
[7] 吴成山,张静,郑百鹤.慢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8,26(2):62-63.
[8] 袁建兴,林小鲁,邓平荟.中医药辨治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2,27 (2):278-279.
[9] 张富刚,陈天波,李焱风.从疮疡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 (6):40-43.
[10] 李波,江立军,柴娟.疏润任脉法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1):70-71.
[11] 王洪云.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前列腺炎62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 (2):82-83.
[12] 常德贵,陈海,张培海,等.增瀑颗粒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9,23(9):47-50.
[13] 余良武,彭洁.重用金银花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153-154.
[14] 高筱松,高文喜,贺菊乔,等.前列泌尿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多中心、阳性药及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6):36-38.
[15] 朱闽,荀建宁,覃兆伟.湿热消外敷热导入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09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6):61-62.
[16] 凌霄.中药灌肠加中药坐浴治疗慢性前列腺炎[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8):158-159.
[17] 孙迎斌,吴自力,徐悦涛,等.八髎穴电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2例[J].中国针灸,2010,30 (6):490.
[18] 赵子良,李明广,胡丽君,等.耳穴电针联合中西药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5):744-746.
[19] 王在东,位学东.针刺与灸法相结合治疗前列腺炎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8,37(5):45.
[20] 张敏建,史亚磊,程宛钧.经直肠盆骶经络揉推法治疗前列腺痛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9,24(10):1924-1927.
[21] 刘汉山,徐涵斌,康明非,等.热敏灸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中心临床疗效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1,42(1):56-58.
[22] 王万春,马文军,严张仁.药油箍毒拔毒灸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117例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2):49-50.
[23] 卢泽强,吴珍侠.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3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 (3):231-232.
[24] 郭茂儒,刘东,侯滢涛.三位一体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660例[J].陕西中医,2004,25(3):195-196.
[25] 陈国宏,宋竖旗,李海松.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0,51(5):419-422.
[26] 樊文龙,王春岐,汪清.420例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 (5):849-850.
[27] 张建平,刘洁,赵志亮.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5例疗效观察[J].西部中药,2013,26(3):111-112.
R256.529.733
A
1004-2814(2014)04-0360-03
2013-12-05
潘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