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现状及展望*
2014-04-05侯晓苹王沪荣宋长军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渭南714000
侯晓苹 王沪荣 宋长军 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渭南714000)
△西北大学(西安710069)
中药复方是中医审因辨证确定治法之后,选取适宜药物,酌定用量,按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方剂。中药复方随症加减,变化无穷,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是中医用药优势所在。但也因其组分复杂、药理作用多样,干扰因素众多,因而现代化研究难度颇大。多年来,揭示中药复方蕴含的“七情合和”科学规律及其效应物质基础,一直是复方配伍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此,就近些年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及成果作以综述,以供参考。
1 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多元化整体思维模式
1.1 有效成分群分析 罗国安等[1]提出将复方药物作为一个整体,从中分离出不同有效部位(如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定性鉴别出各有效部位,得到特征图谱;再进行药效学及指标成分定量分析研究,从而阐明复方起效物质及配伍规律。
1.2 有效成分组学 杜冠华等[2]提出可先快速分离得到中药复方中各种组分,再采用高通量筛选技术评价分析各种组分的生物活性,从中筛选出全部有效物质。并建立了检测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比色测定法及其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对72个清热解表中药样品进行了高通量筛选。发现鸭跖草、山慈菇和桑叶等提取物中含有相关活性物质[3]。高通量活性药物筛选技术快速、高效,符合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治疗的特点,有助于复方现代研究与中医配伍理论的结合。
1.3 分子中药组学 马增春等[4]认为,复方中的化学成分相互组合会影响到机体内部信号分子重排,使处于紊乱的信号网络趋于平衡,从而达到疗“证”和治病的作用;并设想提出“证候-作用通路-信号分子-分子网络”的证候本质图谱,从复方、有效部位、有效成分、成分组合等水平考察图谱的变化及影响。此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使传统中药从宏观认识向微观世界接近。李鹰飞等[5]应用此法对四物汤进行研究发现:川芎嗪、阿魏酸、多糖及芍药苷是四物汤补血的主要物质基础,他们通过影响造血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而促成补血机制。
1.4 刘建勋[6]认为复方的物质基础是“证”、“病”相结合的有效成分,建议建立动物-器官-细胞模型,做以深入研究,以此阐明复方起效的物质基础。
1.5 方剂组织药理学及代谢物组学假说 唐文富等[7-8]提出可使用药理学方法来研究中药或方剂的有效组分对病变靶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运用色谱、光谱等方法采集各组方在不同疾病病变组织内的成分谱、浓度变化、作用位点或受体、有效组分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及量效关系,借以阐明各方剂的作用物质基础及过程。
2 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多学科方法的运用 主要探讨配伍关系与体内过程的关联性。
2.1 中药药效学基本方法 探讨复方效应物质与起效机制。
2.1.1 药对研究:药对是复方的最基本单元,常由两种临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组合而成,符合”七情合和”配伍原则,研究药对的配伍规律可帮助阐明复方配伍组方的科学性。梁日欣等[9]以高脂血症大鼠为模型,以抗氧化、降脂、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作用为指标,对川芎-赤芍药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两药合用或单用均能显著降低致病鼠血清中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表明两药在降脂方面并不协同。但两药合用后能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水平,增加NO释放。表明在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两药产生协同作用。
2.1.2 拆方分析:将复方拆成各子方及子方组,研究其功效及配伍规律。拆方研究可以精简方剂、寻找最佳药物组合、确定主要药物或活性物质来源。也是全方作用机制的一个窗口,有助于阐明复方的作用机制及配伍规律。熊倩等[10]对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发汗作用的影响作了定量评价,采用正交模拟与非线性混合模型,在复方背景下分析各组分的重要程度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各组分对大鼠发汗作用的药效贡献排序为桂枝、麻黄、杏仁和甘草,药效最佳组合为麻黄+桂枝,最弱组合为杏仁+甘草。结论:对麻黄汤发汗作用贡献最大的为麻黄、桂枝,且发挥最佳发汗作用须两药合用。
2.2 药动学方法 研究复方中成分的体内代谢动力学过程。定时测定生物样本中的药物浓度,拟定浓度-时间数据模型,得到药动学参数,对药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及消除进行评价。
2.3 药动学(PK)融合药效学(PD)方法(PK-PD结合模型)通过定时测定血液、尿液等中的药物及其代谢物或相互作用后综合效应物的浓度,拟定浓度-时间-效应数据模型,得到PK-PD参数,探讨方中各主要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及药效消长,对活性药物体内过程进行评价。此法可进行同步平行观测多个药物效应,有助于对复方的体内过程进行客观分析及正确评价。甘洪全等[12]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冠心Ⅱ号汤剂后血清中的阿魏酸浓度进行检测,并观察其无创伤性冠脉血流动力学,得到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的药-时曲线数据。陈渊成等[13]提出间接的药动-药效模型参数计算程序,能准确估算PK-PD参数。周京滋等[14]研究了四逆汤、附子的抗炎、镇痛药效动力学,结果表明不同的效应则药动学参数不同。因此可知复方在体内存在两个或者多个药动学特征。
2.4 中药血清药理学及血清药物化学法 血清药理学采用含药血清代替煎剂或粗提物进行体外实验,研究药效物质基础。莫红缨等[15]研究含双黄连或其拆方的大鼠血清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双黄连全方具有明显抗RSV的作用,并优于各拆方;复方及拆方的体外和血清药效学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马峻等[16]以抑制血小板释放5-HT作用(14C-5HT释放法)为药效指标进行头风饮的药动学研究,由计算得到的药动学参数,得出头风饮属于一级动力学清除的房室模型。此法中同批分离得到的含药血清可以同步观测多项药理效应,有助于全面考察中药复方的药物作用。血清药物化学主要检查并观测血清中外源性生物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代谢规律。王喜军等[17]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紫外光谱及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对茵陈蒿汤及其不同配伍的样品进行大鼠体内血清药物化学分析,结果鉴定出大鼠血中出现移形成分21个,其中8个只在全方配伍的情况下才出现,而在单味或任意组合药对中均未出现,并且这8个成分大都具较强的保肝利胆活性。
2.5 计算机性味量化研究 张冉、蒋永光[18]等提出复方配伍的实质即方-方、方-药、药-药、药-量,及方-药、药-证之间的关联与对应,分析这些关系变化特征,即可揭示复方的配伍规律。并采用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数据挖掘、知识发现),针对复方蕴含的方、药、证等信息,进行相应的关联、对应等量化分析,以揭示复方的配伍规律。
2.6 中药化学成分免疫分析法 屈会化等[20]提出药物配伍与其体内代谢过程密切相关,可制备出中药活性小分子单克隆抗体,利用免疫分析方法实现同时检测复方中多成分在多器官或组织样品中的含量或存在,尤其是微量或痕量成分,借此来阐明中药的体内代谢及相互作用,阐明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免疫分析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是复方配伍机理研究的新思路。并已建立了人参皂苷、黄芩苷、甘草酸[21]等的人工抗原的合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样品的免疫检测方法。
3 其它新技术3.1 生物芯片、蛋白组学技术 显示中药作用的所有靶基因,并把中药的性味主治和其对特定疾病相关蛋白的表达与调控相关联,从分子水平上诠释传统中医药理论及其作用机制。
3.2 代谢组学、系统生物学技术 分析确定生物体系统生化谱图和功能调控规律,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定性、定量分析,可应用于复方有效成分的筛选、以及作用机理等而发挥重要作用。
展望 中药的复方配伍研究庞大复杂,涉及中药、药理、分子生物等多学科的融合交叉,而目前研究仍以临床疗效观察为主,实验药理学也多未展开分子、细胞水平上的深入系统研究。相信随着相关学科更多高新技术的应用,复方研究会日渐深入,其科学内涵将日益明了,有望将复方的研究与应用推向新的高度,从而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进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1]罗国安,王义明.中药复方有效部分研究方法以及理论初探[J].中成药,1997,19(8):44-45.
[2]杜冠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J].中成药,2002,24(11):878-880.
[3]张 冉,刘 泉,杜冠华,等 应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降血糖中药[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0):740-743.
[4]马增春,高月,谭洪玲,等 用分子中药组学技术研究四物汤补血的作用机理[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3):24-28.
[5]李鹰飞,佟 丽,梁乾德,等.四物汤化学成分组合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系HFCL细胞增殖及造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草药,2005,36(3):386-389.
[6]刘建勋,任钧国.中药复方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探讨[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6(12):8-11.
[7]唐文富,万美华,黄 熙.方剂组织药理学新假说[J].中草药,2005,36(1):1-3.
[8]唐文富,陈光远,黄 熙 方剂代谢物组学新假说[J].中草药,2007,38(6):801-803.
[9]梁日欣,黄璐琦.药对川芎和赤芍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抗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2,8(1):432-451.
[10]熊 倩,张 密,郑青山.麻黄汤不同配伍对大鼠发汗作用的定量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4(7):763-768.
[11]甘洪全,梅其炳,黄 熙.冠心Ⅱ号的药动学2药效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87.
[12]陈渊成,曹彦光,郝 琨,等.间接药动-药效模型参数的计算程序[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1):55-59.
[13]周京滋,陈长勋,苏健美,等.附子、四逆汤镇痛、抗炎作用的药效动力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2,(2):42.
[14]莫红缨,赖克方,钟南山,等.双黄连及其拆方抗呼吸道合胞病毒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3:194-196.
[15]马 骏,唐 灿,李增强,等.中药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学研究在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3):44.
[16]王喜军,孙文军,孙 晖,等.茵陈蒿汤不同配伍变化对大鼠血中移形成分的影响[J].中国天然药物,2008,6(1):43.
[17]蒋永光,胡 波,刘 娟,等.中药复方性味的量化处理与表达初探[J].江苏中医药2005,26(2):36.
[18]屈会化,赵 琰,王庆国.基于中药活性小分子单克隆抗体的复方配伍机理研究新思路[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 ,10(32):1416-1418.
[19]张 越,屈会化,吴婷婷,等.甘草酸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药物分析杂志2013,33.(5):770-774.
[20]周红光,陈海彬,王瑞平,等.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3,29(2):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