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观察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总结

2014-04-05莫元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内见液性窦道

莫元春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超声科,重庆垫江408300)

阑尾切除术是腹部常见手术,术后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超声能及时观察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现将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表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39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男21例、女18例。年龄11~75岁。临床表现有切口疼痛、皮下硬结、表面红肿等。

2 观察方法

用飞利浦IE3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2MHz。声速与血流夹角小于60°。患者仰卧位,平静呼吸,充分暴露手术切口区域,采用探头直接接触法,作连续滑行的纵切和横切面扫查,观察切口处二维声图像特征。

3 观察结果

轻度者超声表现为切口处有隆起,肌层内回声不均匀,存在形态不规则的片状稍高回声区。切口积液超声表现为切口处腹壁内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某些透声差,内见稀疏弱光点,部分经穿刺证实为炎性渗出液,部分证实为脂肪液化。切口积脓超声表现为切口处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内见致密碎屑状光点或光带。切口窦道超声表现为穿过皮肤、浅筋膜、腹直肌、腹横筋膜、壁腹膜的不规则条带状低至无回声区或混合回声区,该无回声区或混合回声区通向腹腔,内见光点回声,切口处腹壁窦道内有时见缝线异物回声,表现为短棒状强回声,典型回声呈“网球拍”样。切口疝超声表现为切口处见混合性包块,包块与腹腔相通,疝内容物有肠管时可见蠕动的肠腔回声,增加腹压后该包块增大,疝内容物为网膜,则包块内的回声偏强或呈网络状,未见蠕动。

4 讨 论

影响阑尾切除术切口愈合不良因素。切口污染情况,切口大小,不同切口吻合方法,术后身体状况(营养不良,剧烈咳嗽,腹胀等),切口缝合技术等。

切口感染超声表现与临床形成原因。轻度超声表现仅限于皮下及肌层,可见该区域回声不均匀,存在形态不规则的片状稍高回声区,该不规则片状稍高回声区则为皮下组织及肌层水肿表现。临床症状见切口处疼痛,以胀痛多见,体检见切口红、肿、压痛。若超声表现为切口处有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内见致密碎屑状光点或光带,该液性暗区内碎屑状光点或光带则为脓液形成表现,临床不仅有压痛,还有波动感。若超声表现切口深部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则临床有深部感染;体检表现为切口及周围皮肤水肿、僵硬感,有深部压痛和凹陷性水肿,穿刺则有脓液沿探针流出,有恶臭味,此多为切口深层的迟发性厌氧菌感染。切口感染形成原因有:①阑尾炎病程长,属Ⅱ类切口,易感染。②有皮下积液时,多为血性混合性液体,易为细菌培养基,使局部张力增高致切口破溃进而形成感染。③基本的消毒灭菌条件及手术室设施不齐全,医务人员无菌观念不强。④手术者经验欠缺,如基本操作不正规,手术操作不精细,局麻下手术腹肌过紧,切口易牵拉撕伤;大块钳夹结扎,止血不完全;护创不当,术中用手牵拉化脓或坏疽病灶;引流管从原切口引出;腹壁逐层缝合不完全,留有死腔;缝合线选择不当;皮肤缝合过松或过紧对合不良及手术时间过长,增加了感染机会。⑤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未进行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药敏试验。⑥患者肥胖、高龄、体质差,或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未控制。

切口脂肪液化超声表现与形成原因。切口脂肪液化超声表现为切口区域见不规则液性暗区,透声好。该不规则液性暗区多为渗出液。切口脂肪液化形成原因是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有一定关系。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

切口处窦道形成超声表现与形成原因。切口窦道超声表现为穿过皮肤、浅筋膜、腹直肌、腹横筋膜,壁腹膜的不规则条状低至无回声区或混合回声区,该无回声区或混合回声区通向腹腔,内见光点回声,某些表现为短棒状强回声,典型回声呈“网球拍”样。该不规则条状低至无回声区即为窦道内的液体,为脓液或渗出液;部分还表现有短棒状强回声,或“网球拍”样回声,则为缝线残留感染所致。切口窦道形成原因有:①缝线残留。缝线残留是窦道形成的主要原因,当污染切口用不吸收线缝合,会成为异物残留在创口内,使切口长期不愈形成窦道。②切口感染后引流不畅,造成切口内死腔形成或坏死组织未被彻底清除,较长时间则会形成具有纤维原壁的慢性窦道。③切口引流物放置不当或放置过久,增加感染机会。④感染手术后治疗不当,造成脓腔形成向切口破溃,形成慢性窦道。

切口疝超声表现与形成原因。切口疝超声表现为切口处见混合性包块,包块与腹腔相通,增加腹压后该包块增大,该包块内实为肠管或网膜回声。切口疝形成原因:①由于手术切断腹壁各层纤维,缝线容易在纤维间滑脱。②手术操作不当导致切口疝。③切口感染所致腹壁组织破坏。④术后并发症,如腹部胀气,剧烈咳嗽而致腹内压骤增而形成疝等原因。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17.

[2]吴松年.阑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09-111.

[3]李久锋.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原因及治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12(32):136-137.

猜你喜欢

内见液性窦道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窦道断裂的诊治分析
猫抓病淋巴结炎超声造影表现1例
前纵隔未分化梭形细胞肉瘤1 例
崇明地区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指标的线性分析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常州地区粘性土液性指数与压缩系数相关性分析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心脏术后康复延迟患者便失禁相关性皮炎(IAD)的临床特点及对策
经窦道造影判断螺旋CT 观察胆道引流术后T 管窦道的可行性研究①
自拟威虎五金汤治疗胆结石伴胆囊炎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