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疗效观察

2014-04-05李宗起

山东医药 2014年34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偏角腕关节

李宗起

(日照港口医院,山东日照276826)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骨折部位位于旋前方肌近侧缘远端,多发生在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常常表现出干骺端骨小梁的缺陷或力学效果差,从而增加了骨折的不稳定性。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板外固定;但对于累及关节面的骨折,移位明显且不稳定性骨折,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下尺桡关节和(或)桡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进而影响关节的屈伸及旋转功能[1]。2006年12月~2013年12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中,男26例,女42例,年龄26~79(62.31 ±11.25)岁。左侧29例,右侧39例。受伤原因为摔伤42例,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9例。骨折类型参考AO分型标准[2]A型9例,B型18例,C型41例。开放性骨折14例,闭合性骨折54例。术前掌倾角 2.06°±4.88°,尺偏角 18.31°±0.92°,桡骨短缩(1.95 ±0.76)cm.

1.2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麻醉,根据骨折类型和骨折块位置选择掌侧入路或背侧入路。掌侧入路主要采用Henry切口,将桡侧腕屈肌,拇长屈肌和正中神经牵向尺侧,桡动脉连同周围组织牵向桡侧,显露旋前方肌后,根据显露情况牵开或部分切断旋前肌纤维,显露出骨折部位及桡腕关节面。直视下牵引或撬拨复位,恢复掌倾角、尺偏角。骨质疏松明显的老年患者,可根据稳定性能需要延长近端切口,取自体桡骨小骨块植入,用桡骨远端T型钢板和螺钉一起固定,复位后稳定性好的也可以用克氏针固定,活动试验见固定可靠后关闭切口。背侧入路一般选择从背侧纵切口,将拇长伸肌牵向桡侧,显露骨折部位,用撬拨、牵引等方法使骨折复位,关节面达到解剖复位后,T型钢板及螺钉固定。

2 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血管、神经损伤。2例患者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给予无菌换药分别于术后3、4周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64例关节面平整;掌倾角8.71°±3.15°,尺偏角 20.9°±5.5°,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轴向无明显短缩。根据Mcbridge腕关节评分标准优25例,良23例,可14例,差6例。末次随访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失效、畸形愈合。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人体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老年人骨质疏松者常见。由于骨质疏松,骨皮质变薄,骨骼柔软度减小而韧度增加[2];另一方面前臂运动时,以尺骨为轴心骨,桡骨为旋转骨,桡骨受旋转肌牵拉作用的关系,稍有外力便可导致骨折[3]。桡骨远端骨折占全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30%左右[4]。桡骨远端骨折多为压缩性骨折,关节面塌陷,骨折块较小且容易移位,稳定性差。传统的治疗方法以手法牵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但是对于累及关节面、骨折块移位明显的不稳定性骨折,多难以达到解剖复位,容易引起桡腕关节面不平、掌倾角和尺偏角的减小及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之间的差距指标上升,使腕关节载荷传递发生紊乱,引起创伤性关节炎,致腕关节的屈伸、旋转、持重功能受限,后遗疼痛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可以在直视下达到精确复位,有效恢复关节面的台阶、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之间的差距,纠正掌倾角、尺偏角的异常,恢复腕关节的功能。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复位后极不稳定,可在骨折的近端取适度大小自体骨块,以T型钢板及螺丝一起固定,能起到支架作用,增加稳定性。

姜保国等[2]认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指证是:①AO分型A型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②AO分型B型骨折关节面移位明显者;③AO分型中的C1型、C2型和部分C3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通常用来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其中实现解剖复位是恢复腕关节稳定性关键所在。切开复位的最大优点是可在直视下处理骨折碎片,恢复关节面的平整,为后期腕关节腕关节功能锻炼及功能恢复提供保障。据 Knirk等[5]报道,91%以上患者发生腕部创伤性骨关节炎是没有恢复关节面平整造成的,因此切开复位的指征是骨折移位大于2 mm。恢复关节面平整比恢复掌倾角、尺偏角更重要。常用的手术入路有掌侧入路、背侧入路、掌背侧联合入路、桡骨茎突入路等,目前多选用掌侧入路。

本组患者随访结果显示,术后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恢复至正常范围,桡骨无轴向短缩、关节面台阶,无术中神经损伤、术后骨折不愈合、感染等发生,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恢复满意。故笔者认为,切开复位内固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毅,陈海云,朱书敏,等.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2,4(1):19.

[2]姜保国,龙奎元,张殿英,等.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策略[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10):1118-1121.

[3]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618.

[4]宋升,芮永军,蔡福金.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2,9(1):48.

[5]Knirk JL,Jupiter JB.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radius in Young adults[J].J Bone Joint Surg Am,1986,68(5):647-659.

[6]Duncan SF,Weiland AJ.Minimally invasive reduction and osteosyn thesis of 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J].Injury,2001,32(1):14-24.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偏角腕关节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平面Couette-Poiseuille流的线性不稳定性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