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2014-04-05刘庆生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3624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10期
关键词:母源雏鸭鸭群

刘庆生 (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 362400)

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

刘庆生 (福建省安溪县蓬莱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站 362400)

鸭病毒性肝炎(DHV)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对该类疾病采取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注射免疫疫苗,其中预防接种是在健康鸭群中还没有发生传染病之前,为了防止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有计划地定期使用疫(菌)苗对健康鸭群进行预防免疫接种。而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疾病的流行,而对疫群、疫区和受威胁地区尚未发病的鸭进行临时应急性免疫接种。对DHV的治疗前应该明确诊断,针对不同类型的鸭病毒性肝炎疾病(可分为新型鸭病毒性肝炎与传统I型鸭病毒性肝炎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DHV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主要是3周龄内的雏鸭发病,发病率可达100%,7日龄内雏鸭死亡率高达85%~90%上,7日龄~21日龄死亡率为50%左右,具有较大的危害性,为了探讨鸭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措施,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 预防措施

对鸭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注射免疫疫苗,对健康的鸭群免疫接种是激发鸭机体内产生特异性抵抗力,使本来对某些传染病易感的鸭群转变为不易感群的一种有效的防病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对鸭群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扑灭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对鸭的病毒性传染病,如鸭瘟、番鸭细小病毒病、雏鸭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预防措施中,免疫接种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免疫接种通常可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具体措施如下:

1.1 预防接种 种鸭开产前1月内接种鸭病毒性肝炎活疫苗,间隔15~20d加强免疫1次,这样后代雏鸭可获母源抗体保护。预防接种是在健康鸭群中还没有发生传染病之前,为了防止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有计划地定期使用疫(菌)苗对健康鸭群进行预防免疫接种。预防接种通常使用病毒疫苗或细菌菌苗等生物制剂作为抗原激发机体免疫,常使用皮下和肌肉注射或者口服等不同的接种方法,接种后经过一定的时间(5~7d后)可获得数日的免疫力。为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应对当地鸭的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根据所掌握的情况,拟订预防接种计划(尤其对种鸭场和适度规模的商品蛋、肉鸭饲养场),按计划中的免疫程序接种,尽可能做到只只接种。对新从外地调进的鸭,应及时补种,以提高鸭群整体的防疫密度。在使用这些疫苗时,应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种,以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反应和损失。

1.2 紧急接种 紧急接种是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疾病的流行,而对疫群、疫区和受威胁地区尚未发病的鸭进行临时应急性免疫接种。实践证明,在疫区对鸭瘟、禽霍乱等传染病使用疫(菌)苗,进行紧急接种是切实可行的,对控制和扑灭传染病具有重要的作用。紧急接种除应用疫(菌)苗外,在某些鸭病上常应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被动免疫,而且能够立即生效,如雏鸭病毒性肝炎,应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能迅速控制该病的流行,即使对于正在患病的雏鸭群使用也具有良好的疗效。在疫区或疫群应用疫苗作紧急接种时,必须对所有受到传染威胁的鸭群进行详细观察和检查,对正常无病的鸭进行紧急接种,而对病鸭和可能己受感染的潜伏期病鸭必须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立即隔离,观察或淘汰处理,不宜再接种疫苗。

2 治疗方法

对鸭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诊断,新型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与传统I型鸭病毒性肝炎相似,实验室确诊是最可靠的方法,因此,建立起一种快速有效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有效控制该病的关键。

2013年10月16日,一养鸭户前来求诊,其饲养3000多只肉鸭,8日龄,从10月15日开始急性发病,出现死亡,发病率达75%。经现场勘查初步诊断为鸭病毒性肝炎,采用传统血清I型鸭肝炎病毒的卵黄抗体对已发病的2000多只雏鸭进行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且大部分死亡。随后,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实验室诊断表明,该病毒为新型鸭肝炎病毒,不是传统的I型鸭肝炎病毒。治疗措施:将病鸭隔离饲养,清洁鸭舍,保持通风干燥。对鸭舍、食具、水槽和周围环境2次/d用1:500的百毒杀溶液进行消毒,连续1周。对剩余鸭群注射新型鸭肝炎病毒的卵黄抗体。同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VC等,提高机体抵抗力。采取以上措施后,第2天死亡率就大幅降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另外,当鸭群开始发病时,可用2%黄芪多糖+板蓝根+生物因子或恩诺沙星+肌苷+ATP增效剂,混合后肌肉注射,病重者加倍或24h后重复用药1次。同时用10%安普霉素+生物活性素饮水或用瘟毒克拌料(每100kg饲料添加100g),2次/d,连用3d。重症病例剂量加倍。也可口服禽病消,0.1~0.2g/kg体重(即100g拌料100kg),2次/d,连用3~4d。发病后圈舍和饲养笼具需彻底消毒,空舍15d以上。10日龄以上鸭发病容易继发鸭传染性浆膜炎或大肠杆菌,治疗时配合浆炎康使用。

3 小结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鸭,在此期间,雏鸭自身的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再加上母源抗体的影响,鸭肝炎弱毒疫苗免疫作用非常有限,特别是对1周龄内的雏鸭进行弱毒疫苗免疫,往往适得其反。因此,雏鸭母源抗体水平直接决定病毒性肝炎的发生与否和严重程度。对于自繁自养一体化的养鸭场,鸭病毒性肝炎的危害远远小于普通的肉鸭养殖户,原因就在于其往往通过对种鸭强化免疫,特别是收集种蛋前2~4周的加强免疫,以保证孵化出的雏鸭体内有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保护雏鸭3周内有效抵抗病毒性肝炎病毒和控制该病的发生。

因此,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患病的疫区、疫场购入种蛋、雏鸭和成鸭,养鸭专业户如要购买雏鸭时,一定到健康的种鸭场或卫生条件较好的孵坊选购,并且要了解该种鸭的免疫程序,以保证雏鸭的质量。不要贪图便宜随便购入,同时应尽量避免从多处购入雏鸭,避免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

S858.32

B

1007-1733(2014)10-0027-02

2014–07–09)

猜你喜欢

母源雏鸭鸭群
雏鸭的饮水与开食
雏鸭死亡率高的原因及提高成活率的措施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母源抗体仔猪疾病防治作用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浅谈雏鸭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要点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群中的鸵鸟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