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讯

2014-04-05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13期
关键词: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食品药品

东四食药监管所突击检查“黑幼儿园”

本刊讯2014 年5 月16 日,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街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与街道公共安全、消防、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对辖区内的三家“黑幼儿园”进行了突击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三家幼儿园均属无证经营的“黑幼儿园”,都不具备办园条件,幼儿园活动空间狭小,卫生条件较差。同时这三家“黑幼儿园”均未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加工场所简陋,加工流程不合理,食品原料来源不明,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据此情况,东四食药监管所下达了监督检查意见书,责令其停止营养餐的服务。

(卞骞)

“有毒花生米案”犯罪嫌疑人认罪伏法

本刊讯2014 年5 月27 日上午,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对门头沟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3 年10 月移送公安机关的“杨某生产销售有毒花生米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宣判。判决犯罪嫌疑人杨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成立。鉴于其在案发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并认罪伏法、真心悔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00 元。该案是门头沟区食药监管局挂牌后办理的第一个案件。案发后,该区食药监管局迅速出动、积极调查取证,在获得确凿证据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行刑衔接”工作。

(曹德胜)

丰台区取缔一无证瓜子加工“黑作坊”

本刊讯5 月14 日上午,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稽查大队,丰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稽查支队、食品生产监管科、长辛店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协同长辛店镇城管、公安等部门50 多名执法人员,对一家经营面积达500 平方米,涉嫌无证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瓜子加工“黑作坊”开展了联合执法。现场依法暂扣了45 袋无标识的透明袋包装瓜子、150 袋有标识透明包装瓜子、70 袋带壳花生、瓜子以及用于花生加工的4 个炉子和4 个电子秤,并将其余的960 余袋食品原料、食品成品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工具和设备进行了就地封存。执法人员责令该作坊负责人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郭斯帖)

延庆县查处一起网络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件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延庆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群众举报线索,查处一起利用网络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案件。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快速反应,组织调查核实,在确认网站销售的美诺牌减肥便携茶为假冒保健食品后,立即与工商、税务等部门沟通了解该网站的注册和经营情况,并通过网站有关信息,查明其实际经营地址。执法人员随即对该网店实体经营地点进行现场检查,通过现场调查取证,及时锁定了其经营假冒保健食品的网络销售记录等证据。经进一步核实,该网店经营的假冒保健食品也是通过网络邮寄、银行汇款购买。执法人员及时将供货方违法经营线索告知所属有关处室,对违法事件追根溯源,并对该网店给予5 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王靳利)

房山区韩村河食药监管所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宣传进乡村活动

本刊讯为保障辖区农民食品药品使用安全,按照北京市房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于“八进”宣传工作的统一部署,5 月26 日,该区韩村河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进入西东村文化广场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活动中,韩村河食药监管所以“普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主题,设置宣传条幅2 条,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房山区“一条龙”服务食品安全告知书》等宣传单300 余份。活动同时设置了咨询台,为村民答疑解惑。

(赵威剑)

昌平区积极促进药品零售企业电子监管入网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昌平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实施为契机,严格标准,全力构建行业新格局并采取短信宣传、电话解答、现场指导的“三位一体”方式,为辖区所有药品零售企业的电子监管入网准备工作提供政策与技术指导,做好准备工作。此外,该区食药监管局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行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一律要求限期整改,通过张贴公交站台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广泛动员群众参与药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王立富)

石景山区食药监管局进一步打击非法收药行为

本刊讯5 月30 日,北京市石景山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辖区药品稽查大队三名执法人员,对辖区内京燕大厦、八角南里附近非法收售药品行为进行清理行动。此次行动发现一起非法收购药品的行为并当场予以取缔,共查获收药小广告一张,药品1 袋,中成药和西药共计9个品种。在取缔违法行为的同时,执法人员对收药人以及卖药人也进行了批评教育。

(郭阳)

通州区食药监管局重点整治无证餐饮问题

本刊讯为配合北京市通州区创城活动,前不久,通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整治无证餐饮问题。从疏堵并举、标本兼治、逐步规范的方式进行分类管理;加强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完善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台账;建立无证经营查处取缔机制;建立并完善无证经营监督举报制度;增强媒体宣传五方面对无证餐饮进行整治,受到该区创城办实地考察督导组的肯定,督导组负责人同时强调:无证经营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要建立长效机制,既要有权宜考虑、又要有长远之计,在区政府的统一协调下,做到上下协作、左右配合、多方互动,从根本上解决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问题。

(王惠平)

门头沟区取缔一凉皮加工“黑作坊”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门头沟区龙泉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牵头,组织派出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食品药品稽查大队等执法部门,共同取缔了一家位于东小河滩违法出租房屋内的制作销售凉皮黑窝点。行动共查封扣留马铃薯生粉5 斤、大塑料盒5 个、小塑料盒3 个。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在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等有效资质、工作人员也未办理健康证的情况下,擅自开展凉粉(皮)加工、封装、销售等活动。加工现场堆放着凉粉(皮)成品以及制作加工凉粉(皮)的工具原料等。加工点周围环境恶劣,杂草丛生,距食品加工点10 米之内就有厕所及垃圾坑,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后,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无证经营及食品生产加工违法活动,并对违法经营工具及原料进行了查封扣押。

(金芳)

朝阳区食药监管局开展隐形眼镜提示活动

本刊讯6 月17日,一组有关隐形眼镜的崭新展板出现在潘家园眼镜城各个商场的入口处,引来许多消费者驻足观望,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在积极解答群众们的问题。这是一组针对购买隐形眼镜的消费者专门制作的相关注意事项提示展板。这些展板,主要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暑期学生购买隐形眼镜的高峰而专门制作的,是北京市朝阳区食药监管局医疗器械“五整治”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宣讲,群众了解到,隐形眼镜属于第Ⅲ类医疗器械、不是所有的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都叫“美瞳”、 购买隐形眼镜前一定要查看许可证,配戴隐形眼镜前必须经过眼科医生或验光师的详细检查等相关知识。

(肖洁)

平谷区开展无证食品生产企业排查治理工作

本刊讯按照北京市平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前不久,该区平谷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全面搜集辖区内食品生产企业的基础信息,及时与食品生产监管科进行食品生产企业获证信息进行比对,排查无证生产风险隐患。平谷镇食药监管所配合平谷区食药监管局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出动执法人员5 人,对辖区内无证食品生产企业开展排查治理,重点针对3 家食品生产作坊进行检查,共罚没过期食品生产材料2 种,并针对发现问题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沟通,勒令其限期整改。

(赵健淇)

密云县食药监管局推进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风险防控工作

本刊讯针对传统监管模式存在的“监管重事后查处,轻事前主动防范”、“企业被动应付,主观能动性未能发挥”问题,前不久,北京市密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创新监管模式,在辖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推行企业风险防控管理,即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回顾风险,以处置风险,达到最大程度降低质量风险的目的。在部分企业实践取得实效的基础上,密云县局制定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操作指南》,并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进行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不断推动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目前辖区高风险器械品种(如心脏支架、导管、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医用缝合线)生产企业,均已实施质量风险防控工作,有效降低了发生质量事故的可能性。

(焦彦超)

平谷区食药监管局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安全监测采样工作

本刊讯前不久,北京市平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科会同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开展餐饮服务单位安全监测采样工作。此次采样涉及蔬菜加工品、豆制品、消毒餐具、学生餐、食品包材、冷荤凉菜6 个品种。监测项目包含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等细菌项目及食品包材的高锰酸钾消耗量、重金属等。采集蔬菜加工品8 个,豆制品1 个、自消餐具21 个、学生餐6 个、食品包材15 个、冷荤凉菜7 个共计58 个样品。被采样单位涉及快餐店、小型餐馆、中型餐馆、大型餐馆四类共7 家餐饮单位。

(曹园园)

通州区查处“泔水猪”养殖

本刊讯日前,在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乡政府牵头下,通州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家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联合商委、公安、工商、城管、安监等部门对该乡果村内的“泔水猪”养殖场进行查处取缔。泔水中含有很多致病菌和有毒重金属,寄生虫有可能在猪体内存活繁殖,一旦携带病菌或寄生虫的猪肉被食用,就会对人的健康构成危害。在此次查处“泔水猪”的联合执法行动中,执法人员出动推土机等设备对于家务乡果村“泔水猪”养殖场进行了大规模清理,共拆除违法建设面积5000 平方米。同时,该食药监管所将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使他们认识到泔水养殖的危害,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

(李佳伟)

石景山区八角食药监管所加强学校周边超保质期食品的监管工作

本刊讯为了切实加强辖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效防止和控制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日前对学校周边的食杂店、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此次检查重点是各单位索证索票制度的落实和进货台账的登记情况。执法人员在检查现场认真查看了进货台账,商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执法人员在检查的同时还对17 件不同商品进行了抽检,提高科技执法含量,用数字说话,较好地规范了食杂店和周边餐饮单位的经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方维忠)

延庆县开展山区农村市场超保质期食品专项整治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延庆县食品药品稽查大队深入位于辖区东南部深山区大庄科乡,联合乡镇监管所,开展超过保质期食品的专项整治,不仅要严格执行对超过保质期食品的专项整治方案,而且旨在宣传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规范食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杜绝食品安全隐患。除了对农村旅游区域的商店、农家院的食品经营户证照、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进销货台账、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是否存在销售超过保质期食品等情况进行集中整治,还就民俗户餐饮服务经营者提出的各项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并提出建议。

(谢小丹)

门头沟区开展瓶桶装饮用水质量安全检查

本刊讯日前,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对辖区内流通环节销售瓶桶装饮用水的经营主体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共检查经营主体37 家,出动车辆7 次,28 人,未发现非法瓶桶装饮用水销售行为。执法人员重点检查了辖区瓶桶装饮用水经营者是否销售未经QS 认证的饮用水,是否具有《食品流通许可证》,是否索证索票等;同时,对经营者的经营条件进行检查,是否按标签上标注的贮存方式进行存放,是否有真实完整的标签标识。执法人员还提醒经营者注意自查瓶桶装饮用水贮藏、销售条件及保质期等事项。

(刘骞)

顺义区食药监管局开展“地沟油生产链”专项整治行动

本刊讯2014 年6 月6 日,北京市顺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地沟油生产链”专项整治行动。对餐饮单位非法购进“三无”食用油、未按相关规定要求将餐厨废弃油脂交由指定单位统一收集和运输的行为进行重点检查。以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场所,检查流通环节非法销售“三无”食用油行为。检查辖区内养殖场及其周边地区有无提炼生产地沟油的黑作坊。行动共检查餐饮服务单位399 户,商场、超市、食杂店等369 户,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43 个,以及养殖场38 户。共出动人员468 人次。未发现餐饮单位购进“三无”食用油、流通环节经营“三无”食用油以及养殖场提炼地沟油等行为。

(李平川 刘思暘)

猜你喜欢

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食品药品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黑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20年度重新发放药品生产许可证行政许可事项的通告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首度批准儿童专注力失调症外置治疗器不用吃药即可治病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食药舆情
食药舆情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食药舆情
利用大数据推动食品药品监管
打击食药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