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惊恐后尿失禁”的医学解读

2014-04-0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陈晟刘焰刚郭盛楠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4期
关键词:生理功能水液括约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陈晟 刘焰刚 郭盛楠

日常生活中,“吓的尿裤子”通常被当做一句玩笑话来讥讽某人胆小,但实际上,这句话是对一种客观存在现象的真实描述,当人在极度惊恐时,小便会不受意识控制的流出。本文将以医学的角度,从生理、病理两方面阐述这一现象的机理。

1 排尿的生理机制分析

1.1 现代医学的相关阐释 人体内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最后形成的尿液汇入膀胱贮存。正常情况下,只有尿液贮存到一定量时,才能引起反射性的排尿过程,并在大脑意识的控制下将其排出。尿液的排放离不开膀胱、尿道部位的肌肉收缩,而肌肉的运动离不开神经的支配。膀胱内直接参与排尿的肌肉包括膀胱逼尿肌、尿道内括约肌和尿道外括约肌,它们受三种神经支配[1]:①盆神经:由骶髓2~4节发出,其传出神经属副交感神经。此神经的兴奋可使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促进排尿;②腹下神经:由脊髓胸12~腰2发出,其传出神经属交感神经。此神经兴奋使逼尿肌松弛,内括约肌收缩,抑制排尿;③阴部神经:由骶髓发出的躯体神经。此神经兴奋可使外括约肌收缩,是受意识控制的。

正常排尿是一种受意识控制的神经性反射活动。当尿液达到一定量时,膀胱壁受到刺激而兴奋,兴奋沿盆神经先传入到骶髓的初级中枢,再上行达脑干和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而产生尿意。排尿反射发生时,中枢将兴奋沿盆神经的副交感传出纤维到达膀胱,引起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舒张,尿液进入后尿道所产生的刺激又传入到初级中枢,经正反馈机制加强中枢活动,同时反射性的抑制阴部神经的活动,使外括约肌也舒张,完成尿液的排放。

1.2 中医学的相关阐释 中医注重以整体观去认识和研究人体,中医的藏象理论也包含肾、膀胱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功能。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素问·灵兰秘典论》[2]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此处的“气化”非单一脏器的气化,而是全身气机的功能。津液藏于膀胱,要达到“出”的目的既要依赖膀胱本身的气化,还要依靠其他脏腑的气化功能。《素问·经脉别论》[2]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气升清降浊,能将人体内的水液转输肺与膀胱;肺气肃降,使无用的水液下归于肾而输于膀胱,排出体外,因此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素问·灵兰秘典论》[2]言:“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张景岳在《类经》[3]中注曰:“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入前,糟粕由此而归于后,脾气化而上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医宗必读》[4]亦说:“小肠……泌别清浊……水液渗入膀胱,滓秽流入大肠”;②肾气的蒸化作用对生尿和排尿功能的正常有着重要作用。《素问·逆调论》[2]曰:“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水热穴论》[2]说:“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二阴为肾之窍,尿液在肾与膀胱之气的推动作用下方能排出体外;③三焦的气化保证水液运行的畅通。《灵枢·营卫生会》[2]:“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矣……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道路,并通过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为尿液的排泄提供动力。此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的功能对尿液的正常排泄也非常重要。

2 惊恐后尿失禁的机理分析

2.1 现代医学的相关阐释 惊恐本身是一种刺激,当机体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反应,称为应激反应。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机体有一个神经体液系统负责整体调节。任何对机体的刺激,机体都会在神经体液系统的调节下作出反应,以便能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属生理反应范围;不能维持平衡者属病理反应范围。在这个过程中交感—肾上腺系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5]。肾上腺髓质作为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与情绪反应有密切关系,人与动物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情绪刺激(恐惧、高度紧张)时,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并导致心跳加速、呼吸加深、立毛肌收缩、血流量增加等一系列表现,髓质激素尤其是肾上腺素作为对交感兴奋的反应物也大量释放。此时,促进排尿的副交感神经处于一种受抑制的状态。但当这种刺激急剧上升并超出机体所能耐受的强度时,处于高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就会像被拉伸到极限的弓弦一样突然崩断,与此同时,原本受抑制的副交感神经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兴奋反弹,并导致最终的“一泻千里”。有研究表明[6],给家兔注射一定剂量肾上腺素后,交感神经的发放突然消失,提示通过神经—体液反馈途径,肾上腺素会直接作用于交感神经节,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

2.2 中医学的相关阐释 中医的整体观不仅体现在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为代表的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还体现在“形神统一”的和谐生命活动中。《素问·举痛论》[2]说:“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说:“(肾)在志为恐,恐伤肾”。可见,恐和惊的刺激,首先会伤人心神,进而害及肾志,使人心神不定,志意失藏,魂魄离散,精神不御,并由神伤影响到全身气机的运行。人在恐惧的状态中,上焦的气机闭塞不畅,气迫于下焦,则下焦胀满,气失收摄,膀胱失约,导致小便自遗。

猜你喜欢

生理功能水液括约肌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背后七颠百病消
慢性瘙痒患者生活行为方式与皮肤生理功能的相关性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排便的奥秘
植物精油的生理功能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
饮水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