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护理体会
2014-04-05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一科榆林719000贺爱霞薛花蕊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神经内一科(榆林719000) 贺爱霞 薛花蕊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现将我们收治的该病4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蛛网膜下腔出血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32~66岁。伴脑血管痉挛12例,其中TCD脑血管痉挛分级,轻度7例,中毒3例,重度2例;伴颅内动脉瘤18例,其中,大脑中动脉瘤5例,大脑前交通动脉瘤、大脑后交通动脉瘤各3例,椎动脉瘤、大脑前动脉瘤各2例,多发性动脉瘤、颈内-后交通动脉分叉处、基底动脉各1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蛛网膜下腔出血。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止血敏、甘露醇等药物抗感染、降压、止血、脱水、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6例,腰大池外引流治疗6例,单纯脑脊液置换6例,栓塞治疗后脑脊液置换6例。
3 护理方法
3.1 严密观察病情:每1~2h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危重患者给予低温脑保护,并予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
3.2 绝对卧床休息: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搬动及检查,各种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
3.3 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倾诉对疾病的感受,对病情的认识,耐心向患者讲解病情,劝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面对疾病,消除心理紧张及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呼吸道护理:对于昏迷患者,及时清除患者口鼻部的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痰多者给予吸痰护理,协助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
3.5 防止再出血:保持大小便通畅,能进食者鼓励多食粗纤维食物及充足的水分,便秘者可顺时针方向按摩下腹部;避免进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喝浓茶、咖啡。避免用力咳嗽、喷嚏。
3.6 对脑血管痉挛手术患者:术前30min至1h甘露醇脱水,预防脑疝;在脑池内实施置管引流,观察脑脊液色、质、量,检测糖浓度、蛋白、细胞数,确保引流通畅。术后卧床休息3~5周,将患者头部抬高30o;使用药物尼莫地平治疗要控制其泵入时间和泵入速度,治疗3h后,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平常血压的20%~30% 以内,同时记录观察中心静脉压、红细胞压积、肺毛细血管楔压。
3.7 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协助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建立并持续进行血管鞘,介入导管内双路加压用0.9% 氯化钠冲洗,防止鞘内血管血栓形成。术后24h内绝对卧床,术侧下肢制动,股动脉穿刺部位局部加压包扎,用沙袋压迫止血6~8h,严密观察局部有无渗血及血肿形成。
3.8 腰大池外引流患者:术后去枕平卧4~6h,绝对卧床休息,可适量应用镇静剂,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装置,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将导管沿脊柱侧上行致颈项,从肩侧伸出,全程碘伏消毒后敷贴固定。当患者改变体位、抬高头部时,应重新调节滴速,使患者颅内压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引流量。
3.9 脑脊液置换术患者:术中腰椎穿刺后测定颅内压,再进行脑脊液置换,总量达50ml左右后停止,手术结束去枕平卧6~8h,头部抬高30min左右,使颅内压降低。接着测定血压及颅内压1次,血压稳定以后,1次/4h。减少可致血压及颅内压增高诱因。置换术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变化,观察瞳孔、意识,临床症状加重、呕吐时呈喷射状,有再出血的可能。必要时行头颅CT明确诱因,及时处理。
4 结 果 治愈39例,痊愈出院,治愈率84.8%,18例颅内动脉瘤腔完全闭塞,再出血4例(8.7%),出现偏瘫症状3例,无褥疮发生等并发症,死亡3例(6.5%)。
讨 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粟粒样动脉瘤破裂,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还可见于血液病、各种感染所致的脑动脉炎、抗凝治疗的并发症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治疗原则是控制继续出血,防治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去除病因,防止复发。在正确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语言功能等,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其护理目标是减轻头痛等症状,控制脑疝及再出血,减轻焦虑程度。本研究对46例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包括严密观察病情,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进行心理护理,精心的呼吸道护理,预防再出血;对脑血管痉挛手术患者行预防脑疝,实施置管引流;对伴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术建立并持续进行血管鞘,介入导管内双路加压用0.9% 氯化钠冲洗,防止鞘内血管血栓形成;对腰大池外引流治疗患者妥善固定引流装置,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折叠,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引流量;对脑脊液置换术治疗患者,术中腰椎穿刺后测定颅内压,再进行脑脊液置换,置换术结束后注意观察患者体温、瞳孔、意识。结果治愈39例,治愈率84.8%,18例颅内动脉瘤腔均完全闭塞,无褥疮等并发症发生,死亡3例(6.5%)。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针对再出血等各种危险因素、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教会患者如何控制情绪、合理饮食,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在脑脊液置换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中,随时注意观察,术后嘱患者减少可致血压及颅内压增高诱因等均可及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