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现状与思路
2014-04-05赫鹏飞王华彪方合林
赫鹏飞,王华彪,方合林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社科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现状与思路
赫鹏飞,王华彪,方合林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社科部,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素质不高,这与政府的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力度不够、文化产业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文化企业人才建设措施不力及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等因素有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应对:要更新人才观念,强化河北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顶层设计;创新引才机制,形成河北文化产业人才强磁场;健全育才体系,构筑河北文化产业人才高地;完善用才制度,激发河北文化产业人才活力。
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现状;对策
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609:11
文化产业融文化、科技、创意于一体的特征决定了人才对其发展具有关键性、战略性意义,是否拥有大批合格人才、优秀人才直接关系到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强弱。目前,河北省“文化人才队伍与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1]9。要加快推动河北省文化产业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力争早日迈进“全国第一方阵”,就必须下大力气建设一支符合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因此,分析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有效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现状
(一)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素质不高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十一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2]2。人才队伍亦随之发展壮大,据统计,2009年河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共计达70多万人。但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及其占河北省人口的比例远低于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文化强省(市),甚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2011年河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全省全部从业人员的1.1%,低于1.7%的全国平均值[3]。当前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亟需优秀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高级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才。2012年河北省“巨人计划”推出的首批40个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中,没有一个来自文化产业领域。
目前,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在人才的行业分布上,河北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约占30%)、出版发行(约占20%)、文化旅游(约占15%)、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约占15%)4大领域[4]5,这表明在河北文化产业人力资源中,就业于传统资源依赖型行业中的人员比例较大,而在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领域和一些新兴文化业态中就业的人才则相对偏少。在人才的专业结构上,纯技术、纯艺术、纯文化的人员较多,而管理人才、策划创意人才相对缺乏,特别是复合型人才严重欠缺。在人才的层次结构上,高学历和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人才比例较低,能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领军人才和文化大师更是极度匮乏。在人才的地区结构上,河北文化产业人才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城市,特别是石家庄、保定、唐山3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计约占河北省总数的近一半,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小城镇、农村地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较少。人才的结构失衡、素质不高造成河北省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市场认知度不足,竞争力不强。例如2011年5月由中南大学联合光明日报、红网等机构共同发布的第二届“中国文化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上榜的200个文化品牌没有一个是来自河北省的。
(二)政府的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力度不够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立了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市县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健全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成长的政策措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尚缺乏对河北省各类文化产业人才供求状况的调查统计和动态跟踪,以及在此基础上科学、系统、细致的人才建设规划。二是尚未出台专门系统的文化产业人才政策,已经出台的一些产业政策或人才政策如《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2015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河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总体来看仍偏向于宏观性、原则性,其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一些政策间的衔接、配套、落实不能完全到位。三是人才建设的投入不足。用于扶持文化产业的资金主要用于文化基础设施、文化项目等硬件和短期投入,而用于文化人才的培训、引进及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等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四是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引进、选拔、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的支持、引导和服务措施不到位。
(三)文化产业人才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
近年来,河北省采取“挂图作战,倒逼推进”等措施使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和内部整合。但改革还远不到位,尚存在很多深层体制障碍。受一些制度性、人为性壁垒制约,文化产业人才流动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市场,成熟的中介服务体系也尚未形成,各类文化经纪公司、代理公司及各种文化经纪人、代理人非常欠缺。这些都制约了河北省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四)文化企业的人才建设措施不力
河北省90%以上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属中小型规模,占据了近总量80%左右的文化产业人力资源[5]。受规模小、资金少、人才观念不强、人才环境不优等因素影响,企业在人才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在人才培养方面,河北省大多数文化企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很多文化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成本太高且存在流失风险,只愿从人才市场上现招所需人才,人力资本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实施人才培训的文化单位培训内容单调、手段单一,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很多文化单位的人才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在人才引进方面,河北文化企业普遍存在引才思路狭窄、渠道不畅、引才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人才管理方面,由于文化体制改革不到位,相当多的国有文化企业仍然残留着很多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事管理模式。很多文化企业仍存在重学历而轻能力,重资历而轻贡献的情况;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的科学化程度不高,难以真正实现优胜劣汰;分配制度不完善,很多高层次文化人才的贡献和收益往往不成正比。一些民营文化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过分注重人情关系,忽视人才管理制度的科学化建设,影响了人才效能的充分发挥。
(五)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
文化产业外延庞杂,口径非常宽泛,体现在高校专业上也极为丰富,涵盖了横跨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纵贯研究生、本科、专科等不同学历教育层次的多种专业。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河北省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招生上也呈现出明显的“文化产业热”,办学规模也呈逐年上升之势。河北省现有的37所本科院校和52所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数都设有文化产业相关各类专业,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学院等院校还设置了专门培养文化产业综合管理人才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从目前来看,河北省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由于存在学科体系不健全、专业设置趋同化、课程设置不科学、创意教育不足、实践环节薄弱、师资力量不强等问题,使得人才培养水平和整体效果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毕业生普遍存在眼高手低、创造力差、知识结构单一等状况,难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二、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的对策思路
针对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与不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当前应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人才观念,强化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顶层设计
河北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应将文化产业人才建设摆到文化工作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决策层的主导作用。一是必须彻底破除一切与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相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自觉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转化为工作思路,并贯彻于文化工作各个环节。二是要因地制宜制定人才建设专项规划。成立以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作为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中枢,在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到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谋划和设计,为进一步制定实施具体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三是要完善政策。在梳理评估现有政策、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制定出台满足建设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文化产业人才队伍需要的合理完善、衔接配套的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政策体系。四是要增加投入。设立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急需人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对创意成果转化、高端人才的奖励及产学研合作等各方面人才建设工作的资金支持。各级财政应针对区域内人才薄弱的文化产业具体行业实施定向补贴、定向支持。
(二)创新引才机制,形成文化产业人才强磁场
河北省各级政府及文化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工作的引导和扶持。一要加大力度引进急需和急缺的高层次人才。搞好国家、省重要人才计划和工程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组织实施。围绕河北省文化产业优势行业和重点发展领域,加快引进对产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端创意人才、领军人才。研究制定文化产业人才特别是津京地区高层次文化人才向河北聚集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贯彻落实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推进工程,鼓励津京高层次文化人才通过兼职从事咨询、讲学或开展项目合作、定期服务等方式向河北柔性流动。二是贯彻落实“以业聚才”的工作思路。以落实河北省文化产业“三个十”建设工程为抓手,巧借项目延揽人才。加快河北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利用产业的集聚、辐射效应,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机制。三是加快培育文化产业人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行业性、专业性文化产业人才市场,积极培育文化经纪公司(经纪人)、代理公司(代理人)等专业化人才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要加快文化产业人才供求信息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便捷、准确的人才信息服务,为政府决策、企业引才、人才择业提供参考。四是要完善人才服务体系,积极营造爱才、敬才、扶才、安才的良好环境。建立人才服务联动反应机制,整合教育、公安、社保等部门服务资源,快速高效为引进人才解决学历认证、落户安家、社会保险、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相关事宜。优化文化人才的工作生活环境,着力打造环境像花园、氛围像校园、生活像家园、创业像乐园的城市大环境。
河北省文化企业应做好人才引进规划工作,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完整的引才方案。要拓宽引才渠道,除参加人才招聘会、熟人引荐、等才上门等传统招才办法外,还应积极探索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团队引进、项目开发引进、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尝试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引才机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从待遇上、事业上、生活上、感情上稳定和留住引进人才。
(三)健全育才体系,构筑文化产业人才高地
河北省各级政府和文化职能部门要积极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一是要实施高端紧缺文化人才培养计划。瞄准河北省紧缺、急需的文化产业人才缺口,有针对性地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骨干人才,汇集优秀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开展集中强化培训。二是推进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运作,鼓励文化企业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吸引一批国内外著名人才培训机构落户河北。通过努力,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文化产业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包括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高校、文化企业、行业组织、社会办学机构等在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格局。三是要加快形成河北省特色文化产业教育体系。树立“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应从娃娃抓起”的观念,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小学教育中融入河北特色文化产业的教育教学内容。鼓励和支持地方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紧贴本省文化产业发展特点与实际,有针对性地开设特色文化产业专业,使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四是搭建文化产业人才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由政府或具体行业组织、协会牵头,定期不定期地举办研讨会、座谈会、沙龙等,为人才创造更多学习交流机会。
河北省地方高校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建立起独立、完善的文化产业学科体系,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要依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师资状况,在充分了解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科学拟定培养计划,合理设置相关专业。三是要细化培养方向。要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根据文化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对人才的不同需求而突出某个具体方向的特性培养,提升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突出创意培养。通过创新教学方法、设置创造类课程、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等途径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五是要强化实践环节。精心构建科学严谨的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实践教学的系统化、多样化、全程化,特别是要密切学校同文化企业的合作关系,形成互利、共赢、高效的校企合作模式。六是要优化师资力量。院校应做好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师资建设工作,制定中长期教师引进和培养计划;建立常态化、多样化的师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在岗教师专业水准;鼓励、组织教师到文化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以丰富其实践经验。
河北省各类企事业单位必须强化人才观念,把人才培训开发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精心构建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培训投入。在培训渠道上,要把学校培训、社会培训、机构培训和企业内部培训相结合,特别是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深化“产学研”模式,共同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开发人才。在培训形式上,要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短期进修、脱产学习、参观考察、出国深造等多元化培训方式。在培训层次上,统筹培养文化领军人才、文化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形成梯次合理的培训结构。在培训内容上,要改变只注重专业技能培训的狭隘做法,根据文化产业特性突出创意人才培养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不断优化培训内容。
(四)完善用才制度,激发文化产业人才活力
河北省各级政府及各类文化企业必须敢于涉足文化体制改革的“深水区”,积极推进人才管理工作和用人制度的创新。
对于各级政府而言,一是要加快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调配中的作用,使文化产业人才由“部门所有”、“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二是要以科学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人才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为人才使用、晋升和奖励提供依据。三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维权援助工作,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文化创意成果的创作者、设计者、发明者的合法权益。四是要抓紧设立省级、市级文化荣誉称号,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人才,充分彰显政府对业绩卓著者的尊重和褒扬,提升文化人才的社会认同度和影响力。
对于各类文化企事业单位而言,一要完善用人制度。在人才选用上,破除身份障碍,坚持唯才是举,知人善任。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对企业内部各类人才要有清晰的定位和正确的认识,做到扬长避短,量才使用。在人才考核评价上,要建立健全公正、透明、规范的内部绩效考核淘汰机制,完善考核程序、方式和指标,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二要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把人才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直接挂钩,探索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收入分配方式,让优秀人才在充满激励的土壤上脱颖而出。三要健全奖励制度。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对业绩卓著、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进行奖励,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此外,河北省还应参考和借鉴其他省份及国外文化强国在文化产业人才建设上的成功做法和宝贵经验,加大对文化产业领域引才、育才、用才等方面成功案例和典型事迹的宣传推广力度,力争用5至10年时间,打造一个规模宏大、类别丰富、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文化人才群,引领河北文化产业和文化建设的全面振兴。
[1]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河北省人才发展报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2]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2012-2013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3.
[3] 马斌.河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J].公民与法治,2012,(7):17-19.
[4] 张润东,代瑞红,张晓林.河北省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党史博采,2008,(4):29-31.
(责任编辑 李桂萍)
Talents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HE Peng-fei,WANG Hua-biao,FANG He-lin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The paper presents some problems in Hebei’s talents construction such as fewer personnel and elites,structural imbalance,low quality,etc.and thinks that these problems are related to the government’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talents construction,low market-oriented alloc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talents,ineffective measures of talents cultivation,and unsatisfactory result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local universities.Therefore,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targeted suggestions.
Hebei Province;culture industry;talents construction;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2013-09-06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GL043);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JJ071);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2WT98)
赫鹏飞(1975-),男,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科部副教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地方经济。
F06
A
2095-462X(2014)01-0062-04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31126.0911.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