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分后, 语文会成为第二个奥数吗

2014-04-04章中林

师道 2014年3期
关键词:奥数形象思维竞赛

章中林

《北京晚报》1月10日报道:中、高考分值身价倍增的语文,在课外辅导班里来势凶猛。幼儿国学启蒙班、“小升初”国学启航班、“新中(高)考”文言文提高班……轮番上场,人们不禁担心,当所向披靡的中(高)考指挥棒犀利起舞时,语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奥数?

语文在中、高考中的分值一增加,人们就担心语文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奥数。这确实是一个急需解答的问题。但是,这显然是一个伪命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从培养的目的而言,语文是需要长期熏陶的。奥数是竞赛数学,有智力、有兴趣才能学得好。在奥数盛行的时代,因为它是进入名校的敲门砖,这样就逼着每一个家长都撵着孩子去学,至于兴趣不兴趣并不重要,致使奥数成了一个鸡肋。教育部对奥数等学科竞赛封杀之后,对入学作了明文规定:禁止把竞赛和升学挂钩。现在,取消了重点中学制度,又在尝试推行大学区以缩小师资差距,孩子可以就近上学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功利性褪尽了,语文也就不可能会步奥数的后尘。

第二,从学科的性质而言,语文培养的是形象思维,重在感知。奥数之所以被折腾,就在于它是抽象思维,需要环环相扣。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只教给孩子解题过程,至于“为什么”,都被屏蔽,以致孩子只能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方式还怎么来培养孩子的思维呢?语文需要长期的积累,临时抱佛脚之类的赶鸭子上架是不可能有效果的。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那么就不可能让孩子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因为奥数割裂了数学本来应有的体系,使那种模式化的框框框住孩子的思维,使孩子在解简单的题时往往被它所束缚,反而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而语文的学习就完全没有这个方面的约束。无论是现代文还是古文,你在学习时都不必受知识架构的影响,反而有一种互相促进的作用。这是因为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它们之间的血脉是贯通的。

第三,从实际的应用角度而言,语文是陪伴我们终身的工具。奥数多是以趣味数学、拓展思维、有趣好玩、解题有成就感等来作招揽,而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可以说,一离开奥数班,它就被弃之一边了。邻居的女儿学了“巧切西瓜”,她想露一手,被她父亲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分出来的西瓜片数是对了,可大大小小没一块一样!而语文在生活中俯拾即是,从应酬招聘、招牌广告到影视节目,哪里没有语文,谁能够离开生活谈语文呢?

第四,从考试的难度而言,中、高考的考察中,语文难度在逐年下降。中、高考联系实际生活的多了,而实际难度却在不断下降。这样就保证了,它不可能出现奥数中的偏、难、怪的题目。实际上奥数本身也不存在问题,问题出在小学、初中的奥数偏离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实际,而只有高中的奥数才在某种程度上和教学接轨了。这样的提前学只能是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并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样一个背离了教学本身的奥数,怎么可能不给学生带来压力和困惑呢?我想,只要我们注意了和教学接轨,语文就不可能走上奥数的那条老路。

语文会成为第二个奥数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语文除了形象思维外,更多的是心灵的熏陶,道德的冶炼,人文的孕育,个性的成长。而这需要学生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吸收优秀语言文化成果。只有经过习得、涵泳、养成,它才能内化成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才能形成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才能懂得欣赏、表达和创新。这是简单的辅导就能做得到的吗?

(作者单位:安徽东至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奥数形象思维竞赛
小学数学形象思维的培养分析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奥数是不是数学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一年级奥数测试题
二年级奥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