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相关性研究——基于2012年沪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4-04-04樊鹭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公司业绩信息质量

樊鹭

(郑州升达经贸学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一、前言

涉农企业的上市和发展,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经营效益,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三鹿问题奶”“双汇健美猪”等事件的发生,社会公众迫切需要对涉农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管,以便保证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并颁布了《萨班斯—奥克利法案》正式对内部控制披露提出强制要求,随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地区都要求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1]。对于涉农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其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管理层的责任,进一步推动公司治理的完善和发展,最终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业绩。

国内外相关文献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研究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Willis D and LightleS(2000)认为,内部控制报告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有正相关性;LiPincusand Rego(2004)得出了内部控制缺陷的信息披露会影响股票价格;Jim Emanuels et al(2005)的研究发现,在内部控制问题披露以后公司的非正常损益显著下降,内部控制问题的披露也影响以后的收益[2]。冯建和蔡丛光(2008)研究结果发现,股价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时做出了反应,即详细披露公司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对股价产生正面影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对股价有显著的负面反应。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但上述研究都没有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量化,只是从定性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划分,分为未披露、简单披露、深度披露和披露等四个程度,没有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准确的度量。本文采用迪博公司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数据对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进行量化,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评价质量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假设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及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两个方面展开实证研究。

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加强对管理者的监督,促使其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减低代理成本,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达到提高公司业绩的目的。同时,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促使企业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其他财务或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增加资本市场的透明度,提升资本的融资效率,最终有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3]。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与公司业绩正相关。

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投资者很难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好的公司为了区别差的公司,有动力将自身的信息对外披露,以减少外部投资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投资者在获得公司传递的好的信号后,愿意以较高的价格购买公司的债券,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公司的融资能力,降低了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价值[3]。

假设2: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用总资产报酬率(ROA)作为衡量公司业绩的指标,因为总资产报酬率能够综合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利用率和获利能力;公司的价值用托宾Q来衡量,即企业的市场价值与企业重置成本的比率。

2.解释变量

本文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IDI)作为被解释变量,本文采用迪博公司DIB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数据库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数据。

3.控制变量

为了消除其他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因素干扰,本文加入以下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的控制变量,以便更准确地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

(1)股权集中度。

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下,股东持有的股份有限,如果积极参与监督,其监督成本与收益是不对等的,通常小股东缺乏监督的激励。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大股东的利益与公司经营状况密切相关,他们有动力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管理层迫于压力,往往有提高经营管理的动力,进而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业绩。本文用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代表股权集中度。

(2)资本结构。

负债融资相对于股权融资,其融资成本较低。另外,负债融资要求企业定期支付一定的现金流,具有避税效应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管理者的约束,破产机制给管理者造成很大的经营压力,促使其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具有监督约束效应,这些效应可以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起到正向作用。本文用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的衡量指标[3]。

(3)公司成长性。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面临的经营风险不同,在起步期和成长期企业通常面临比较高的经营风险,盈利水平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成熟期,企业的市场地位基本稳定,面临的是中等水平的经营风险;衰退期企业的经济风险最低。公司的成长性会影响公司的业绩。本文用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衡量公司的成长性。

(4)公司规模。

规模大的公司往往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为了顺利融资企业有动力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业绩。另外,大公司也比较注重企业的声誉,在对外公布财务信息时,倾向于披露好的信息,以给社会公众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更好地经营,以提升企业的业绩。本文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公司的规模[4]。

表1 变量描述

(二)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企业价值的关系,本文根据上述分析及变量的定义,构建如下多元回归模型以对上述研究假设进行检验。

模型1:

模型2:

其中,β0为常数项,β1,β2,……β5为回归系数,ε为误差项。

(三)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业绩及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文中界定某上市公司是否为涉农上市公司主要以2012年财务报告中是否包含“生物资产”为依据。经手工查阅,2012年沪市上市公司中有68家公司从事不同程度的农业活动,本文将其作为研究样本。本文研究所使用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迪博公司DIB数据库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报告。本文的数据处理使用的是SPSS19.0。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统计描述

表2 描述统计量

本文主要关注两个因变量(ROA和TQ)和一个自变量(ICIDI)。从表2可以看出,公司业绩最大值为1.206810,最小值为-0.244976,均值为0.05137419,这些数据表明样本涉农上市公司公司业绩差距较大,且整体业绩表现不佳;TQ最大值为6.305742,最小值为0.601284,表明样本涉农上市公司企业价值差距也较大,均值为2.15730150,偏向于最小值,表明涉农上市公司整体企业价值不高;内部控制信息评价指数最大值为52,最小值为11,均值为26.15,表明样本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总体披露并不充分。

(二)回归结果

本文采用SPSS 19.0软件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见表3、表4和表5所示。

从表3回归拟合优度分析以及表4的方差分析中可以看出,模型1和模型2的R方分别为0.356和0.383,F值均在1%的水平显著,表明模型1和模型2都通过了统计检验,且对公司业绩和企业价值有较强的解释力。另外,模型1和模型2的DW值分别为2.080和1.785,模型1的DW值略大于2,模型2的DW值略小于2,表明模型1和模型2均不存在残差自相关问题。此外,表4所示的模型方差分析中,模型1中F检验结果为4.128,P值小于0.05,模型2中F检验结果为3.470,p值小于0.05,说明模型中对被解释变量公司业绩和企业价值的已解释部分明显大于未解释部分,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较高。

表3 模型汇总b

表4 Anovab

表5 系数a

模型1和模型2回归结果表明:方差膨胀因子VIF小于10,模型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IDI与公司业绩和企业价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12(sig=0.003<0.05)和0.118(sig=0.026<0.1),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这与本文的假设一致,即公司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ROA)和公司价值(TQ)。

在公司控制变量方面,回归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CR)与ROA负相关,且在5%的水平显著(sig=0.046<0.05),与TQ正相关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sig=0.057<0.1)。资产负债率(LEV)与ROA和TQ均负相关,且均在5%水平上显著。公司成长性(GROWTH)均与ROA和TQ正相关,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著。公司规模(SIZE)与ROA负相关,与TQ负相关,且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

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指数ICIDI与公司业绩和企业价值均正相关,这与原假设一致,即公司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提高公司业绩。

但从统计描述的结果来看,目前涉农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普遍不高,鉴于此,涉农上市公司应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一)建立健全体现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只有充分考虑了风险因素,企业方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合理、充分的内部控制;也只有考虑了风险因素,内部控制方能有效发挥作用[5]。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体现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是指公司围绕战略目标,通过在管理的各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涉农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产品质量是企业能否长远发展的关键,三鹿的瞬间倒塌更是让人们清楚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所以要强化涉农企业的内部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其重要一环。涉农企业应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切实保证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分销、终端销售等整个供应链环节的质量和安全。建立完善的产品溯源机制和应急预案机制,食品安全的应急管理过程由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三阶段组成,在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并将其遵循情况在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予以披露。

(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保证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并且可以解决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立而可循”。上市公司应加大公司的治理建设,公司高管应相互制衡,从根本上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防止管理层超越内部控制,进而提高内部控制披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6]。

(四)统一内部控制评价依据和标准

目前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评价过程中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时,遵循的标准多样化,具体有《公司法》《证券法》《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深交所或上交所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导》等。这些法规的内容相互联系但又不完全相同,总体上来说还是过于理论化,这导致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时存在困惑,导致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很难准确把握。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制定统一的、操作性更强的评价依据和标准,对于评价报告的格式、评价报告的内容等进一步规范,尽可能地实现评价标准统一化、详细化和明确化[7]。

[1]周勤业,土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2):24-31.

[2]缪艳娟.英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会计研究,2007,(9):67-73.

[3]杨玉凤.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博士论文,2009,(11):148-150.

[4]李越冬,刘伟伟.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综述[J].会计之友,2012,(8):82-86.

[5]李同琴.农业类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J].财会通讯,2012,(7):82-83.

[6]吴秀兰,孟枫平.农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675-678.

[7]池国华,原国英,乔跃峰.辽宁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4):7-14.

猜你喜欢

公司业绩信息质量
上半年化肥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2021年化肥上市公司业绩大增
上半年化肥上市公司业绩亮眼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订阅信息
质量投诉超六成
风险资本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影响的研究评述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