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模式探讨

2014-04-04中国人民解放军02医院0009王国强房吉祥马艳芹张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药房药师药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02医院(0009)王国强 房吉祥 马艳芹 张萍

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卫生院(237321)何正峰2

医院药房管理是整个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方面。药房作为医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为患者提供准确且费用合理的药品,而且还要保证药品安全有效,承担着树立医院良好形象的重任。药房的管理水平与患者的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有个错误的观点,即中药源于天然,没有毒副作用,可任意服用。所以,人们很少谈及中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问题。随着中药不合理用药、中药不良反应事件的大量报道,深入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已成为医院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房是医院向公众提供中药学服务的重要科室,必须培育临床中药师,充分发挥临床中药师的功能,使其成为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顾问。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中药房药学服务的步伐仍较滞后,并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期放任下去将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因此探讨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对医院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模式的探讨情况分析并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中药临床药学的内涵

1.1 中药临床药学的定义 中药临床药学是中药学与中医临床密切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以中医药理论指导为特色的,也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临床药学的一个新分支,其核心是中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中药临床药学以患者为对象,是指为适应各种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复杂多变病情的防治需要,运用现代的药剂学、药理学等专业知识并密切结合临床患者的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监测用药过程及探索用药规律,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1]。

1.2 中药临床药学的任务[2]临床中药师在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中主要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与临床合理用药,临床治疗药物的监测包括药效和不良反应监测及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监测、药物情报的收集与咨询服务、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的研究、临床试验及药物评价等,这些也是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2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

2.1 中药师的医药学专业知识不全面,自信心不足 医院中药房的工作人员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由于历史原因,非药学专业人员占了一定比例。一方面中药师进入医院工作后,基本上从事药品的采购、保管、调剂等机械性、重复性工作,久而久之,在校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专业知识逐渐淡忘,对药品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专业知识,多数只是很肤浅的了解,对于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确实难度不小;另一方面,国内的中医药大学中医与中药有了细致的专业分工,中药学本科专业基本是以化学为主,中药师缺乏深入临床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技巧,导致中药师对深入临床一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缺乏信心。总之,中药师存在着知识面较窄、运用率不高、知识老化等问题,暂时不能满足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要求,对下临床缺乏自信心。

2.2 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缺少评判标准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的核心。西药临床药学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自己完整独立的评判标准。相反,对中药合理应用的传统知识在不同医家也常常是观点迥异。中医强调辨证施治、个体化给药,方剂的组成既具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性,且不同的医师对同一患者辨证施治常常出现差异,而对同一疾病由于学派差别也常常认识不同,这就是中医常讲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中难以完成处方合理性评价,并且在用药合理性的判断上也有很大难度,从而影响其在治疗团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中药房中药临床药学工作

笔者结合我院中药房实际情况,认为中药房在中药临床药学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当加以重视,积极开展。笔者总结的工作方法与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3.1 中药师转变观念,夯实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中药师的职业观念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将过去传统的以药物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药疗服务模式,为病人提供全程的药学技术服务,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同时,中药师要加强业务学习,保持知识的不断更新,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中药师除了熟练掌握中药药理、药效、中药性能等中药学基础理论和中药炮制、鉴定、制剂、调剂及养护等技术,熟悉药政法规、药事管理、医保政策,还要积极学习一些中医临床诊断、检查、治疗的医学知识,扩大知识面,了解医学心理学、行为学、伦理学、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知识,逐渐向临床中药师过渡。

3.2 中药师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 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中医临床疗效,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传统的中医药非常注重品种基源,一直以来都有“道地药材”的提法。由于中药材受品种、地区温湿度、采收季节、加工方法等影响,质量会有不同等级的分别,我们要注意记录药材品种的相关信息,建立药材品种基源、产地、数量、储藏、药效信息等档案,便于及时向临床提供相关药品信息。同时,中药师在采购验收时,要严把质量关,杜绝一切假冒伪劣饮片流向临床,尽可能向临床提供道地中药。在库管养护时,要认真细致,科学合理,防止饮片变质失效,从源头上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3.3 中药师严把中药调剂质量关 中药调剂是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物安全、合理使用的最后一关,也是最基础的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包括审方、调配、复核、发药、煎煮等环节。中医处方是通过辨证论治、组方遣药而发挥药物群效的,只有调剂符合医师处方意图和调配准确无误,才能使中医的理、法、方、药取得一致。所以从事调剂工作的中药师既要对医师所开据的处方负责,更要对患者用药安全有效负责。这就要求中药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对药学技术的精益求精,而且更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及对工作极度负责的态度。可以说,中药调剂是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中药调剂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物的临床疗效与安全[3]。

3.4 中药师向医护人员和患者提供药物信息 中药房要开展门诊中药处方点评和用药咨询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医药、药患平台,既可以随时提供药品用药信息的服务,也可收集药品信息的反馈,同时也对提高药学服务层次,而且对患者正确执行医嘱,提高依从性,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效应,避免或减少药品的毒副作用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是提升中药房整体服务质量水平的窗口[4]。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中药处方特点,制定中药处方评价标准,开展处方点评,对处方中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向临床反馈,从而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安全[5]。对临床医护人员提出的问题,中药师要积极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整理,及时向医护人员提出处理方案,保障临床合理用药。中药师每天都会面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的人群,一定要耐心细致的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尤其在面对学历层次较低和老年人时,更应耐心,从而加强患者对药师的信任度,提高患者合理用药的意识,并可根据需要归纳总结中药服药时间、方法、汤剂煎煮、饮食禁忌等方面知识,向患者提供中药的安全使用信息及个体化用药指导。对长期服药的患者,中药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患者中药药历,对患者进行用药监测,重点标记患者用药过程出现的问题,方便患者以后就诊时医师能及时了解既往用药过程,作出准确判断[6]。

3.5 中药师要大力关注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源于自然,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中药理论认为,就性质和作用而言,无药不偏,无药不毒。俗语说“是药三分毒”。正如《医法圆通》指出:“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皆是砒霜。”所以,中药师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提醒患者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随诊。个别处方剂量偏大,对肝、肾等脏器有损害的中药,一定要通过“医药联系单”请中医师调整剂量或中医师确认后并加盖签名章方可进行调配,发药时要重点提醒患者服药后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随诊。同时,中药房药师要注意收集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并填写不良反应登记表。

中药临床药学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中药房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除了有先天不足之外,还有后天支撑不够,开展并维系的道路可谓任重道远,但也不要妄自菲薄。中药师要立足现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中药调配这个岗位,积极开展中药药学服务,提高病人的药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疗效果。中药师应努力学习药学专业知识及中医临床有关知识,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从而提高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水平,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使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综上所述,中药房是医院向公众提供中药学服务的重要科室,必须培育临床中药师,充分发挥临床中药师的功能,使其成为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安全、合理用药顾问。但目前,我国中药房药学服务的步伐仍较滞后,并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期放任下去将满足不了患者的需要,因此探讨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对解决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药师要立足现有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利用中药调配这个岗位,积极开展中药药学服务,提高病人的药疗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疗效果。中药师应努力学习药学专业知识及中医临床有关知识,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从而提高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水平,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使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猜你喜欢

中药房药师药学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虚拟中药房”破中医药服务瓶颈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