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综合医院实验室合理建设体会
2014-04-04李顺文丁文书余成林
李顺文,丁文书,余成林
(南昌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 南昌330200)
随着人民群众对诊疗水平的需求提高,医学检测技术的快速进步,医院实验室建设标准也不断提升。科学规范、安全舒适、高效便捷已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建设主流[1]。大型先进的检验仪器在实验室广泛应用,使得分散式的实验空间布局难以满足现代医学检验发展新要求。我科借医院建新医技大楼的机遇,着眼长远对实验室进行全新建设。参照ISO15189标准和三级医院的规模要求,充分吸取国内外的一些好经验来设计建设管理实验室,并力求科学创新,努力打造一个分区合理、环境舒适、安全便捷的医学实验室。
作为全县最大的一所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我院原有实验室总面积不足、多呈单间分散在走廊两边,管理上难以符合生物安全规范要求。新实验室面积成倍扩大,面积由原有的60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500多平方米,检验、输血、病理三大专业实验室完全独立分科。在新医技大楼建设之初,我们就着手让几家实力雄厚,具有专业临床实验室建设资质的公司进行整体设计竞标。同时为使实验室建设达到科学合理、便捷实用、功能完善,设计图纸邀请了省级专家团队进行评审。医院也多次组织到国内大医院新建实验室考察,并请经验丰富的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实地指导提出宝贵建议,力求达到可持续发展。
1 功能布局
功能布局是实验室设计的首要部分。新实验室的建设通过引入"三流三区"理念进行科学分区,改变了过去功能布局不科学、生物安全难保障、窗口设置不合理、检验流程不方便的局面,达到布局科学合理、流程简洁顺畅、环境安全舒适。
1.1 环境选择 为了方便科室管理,实验室进行了集中设置,没有分散单设门急诊化验室。新实验室位于医技大楼四楼,与内科楼及门急诊大楼直接相连,通过连廊连接外科楼,还安装了气动传输系统,标本的输送及报告的发放都十分快捷。
1.2 区间布局 以合理、安全、便捷为原则对于实验室进行洁污分区。主任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学习室等设在清洁区,清洁区通过走廊与污染区独立分开。进入实验室,先经过半污区(依次设有男女值班室、更衣室)才能到达污染区(实验区域)。
1.3 房间分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检验仪器大型化、自动化,新型多功能智能化检验设备的更新成为了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2]。为此,我们突破原有思路限制,以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按大型实验室建设标准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分区。
在实验室中央区集中设置一个大实验室,涵盖生化、血液、体液、凝血及核医学检查等,面积达400多平方米,可保证在以后较长时期内能容纳新添大型仪器设备。3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室(包括免疫+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及基因检测实验室)及机房、冷库(含试剂库和标本库)、仓库、标本接收间、消洗室、卫生间等紧紧环绕在周边。
1.4 仪器布置 合理恰当的仪器摆设不仅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大大方便了仪器维修。在大实验室中,我们采取房间中间摆设大型和主要仪器设备的办法,可移动的小型设备放置在边台上,便于仪器设备运行时散热,故障维修,也为将来向自动化流水线发展预留空间。
1.5 台柜配置 工作台全部在专业厂家定做,力求简单美观、牢固实用。设计人员到实验室实地测看,根据仪器设备大小、功能需求,共同探讨设计出一套工作台的合理摆设的方案。实验椅选用高度可调节、可旋转、易于清洁的不锈钢皮转椅。生活用衣物柜设计在更衣室与值班室间,每人一格;工作衣挂于更衣室墙壁,方便定期开紫外线灯消毒。1.6窗口设计 门诊抽血站作为医患沟通的重要窗口,设置紧靠检验科标本处理区并以内门相通,采用了全开放服务台式设计。实验室对外服务窗口采用电控升降玻璃装置,不但美观通透,而且极大方便了医患交流和儿童采血。
2 水电通讯
水电通讯可以说是实验室的心血管与神经系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保证实验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环节。实验室特别对应急用电、纯水制备、污水排放及通讯设施进行合理的配置。
2.1 供水设计 在专门房间安装大型检验制水设备,通过管道对生化仪等提供纯水。实验产生的废水通过污水槽直接接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2 电源设计 实验仪器及辅助用电设备事先对安放位置一一定位,装配好强弱电插座等。根据仪器用电总功率,在专门房间安装大功率不间断供电电源(UPS电源),为重要仪器设备分多路供电,以保障突发停电时仪器的正常运行。
2.3 照明设计 实验室内照明设备以荧光灯为主,与工作台面平行半隐形安装在铝扣天花板内;实验室服务窗口上配置醒目灯箱,方便患者识别。另外,为有效地保护工作人员和避免标本污染。在3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室及更衣室、标本接收室、消洗室按有关标准安装悬挂式紫外线灯,作为常用的消毒设备。
2.4 通讯设计 现代化电脑网络的运用,使实验室与医院及外界信息沟通十分方便灵活[3]。我们建立了主要以电话、局域网及因特网为主的信息交流系统及条形码识别系统,还配有中晚班急诊用电子门铃。拥有独立的LIS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局域网与医院HIS系统联网,并准备通过因特网和省临床检验中心网站保持信息交换。科主任可通过网络对全科经济运行、质量控制、考勤、差错情况随时监督管理。从而基本实现了检验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和决策化。
3 安全保障
伴随着实验室装备多样化,仪器设备的大型化,供电通讯线路的复杂化以及部分生物化学试剂的损伤毒性化,实验室安全问题也随之复杂起来。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不容轻视[4]。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除了不断强化工作和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外,我们采用了安全可靠的装修材料、消防设施及生物安全设备来保证消防安全及生物化学安全。
3.1 基础装修 以安全易洁为原则,地面主要采用进口PVC地板,并进行无缝处理。室内墙壁采用易洁彩钢板,墙角进行园角处理。
3.2 洁污分区 采用工作人员流、废物流、病人流分流和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的"三流三区"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实验室安全设计的理念。进入实验室,设有指纹门禁系统,防止外人随意进入影响工作并确保生物安全。工作人员通过更衣室更换工作服后才能进入实验区。输血科、病理科也同样按要求洁污分区。
3.3 空气调节 为了保障仪器良好安全运行,医院专门为实验室装备了小型四季中央空气处理系统,同时配置专用吸尘器保证工作环境洁净。
3.4 消防安全 墙壁采用环保防火岩棉彩钢板,天花板采用防火铝复合金板,内装消防喷淋装置。显要地方安置防火门、消防栓、灭火器等防火设施,实验室内有东西南三处安全出口,危急时可畅通无阻。
3.5 生物安全 实验室出口处装有洗手池,室内配标准洗涤池,均采用脚踏式控制,不仅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也比较耐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天花板专门用无缝处理的彩钢板,并装配有生物安全柜、高压灭菌器、洗眼器、自闭门、金属百叶窗、隐形纱窗等,完全达到了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要求[5]。
我院实验室的设计建设,秉着方便患者、服务临床科室的原则,以空间合理、安全实用、高效低耗为设计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开拓创新,深入剖析标准,充分考虑各方面细节,着力打造出一个管理科学、设施完备、运行快捷、质量保证、服务至上的优质实验室,以保证在服务群众健康和医院发展中不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1]范学工,陈朝晖.浅谈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中心实验室的建设[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20):94.
[2]郝鸿雁,郝淑萍.医疗机构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9):740-741.
[3]江梅,万腊根.信息交流是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桥梁[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2):167-168.
[4]邹明霞,于子颖,叶颖,等.江西省医疗卫生机构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现状调查[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4):346-348.
[5]饶丽华,张国强,袁慧芳.如何加强检验科的生物安全管理[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3):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