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狂犬病误诊为精神障碍3例

2014-04-04于相芬孙振晓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癔症精神障碍狂犬病

于相芬 孙振晓

1 病 例

病例1:患者,女性,51岁,农民,山东沂南人。于2月前被狗咬伤,当时未作任何处理。于7天前出现不能行走、恐惧害怕、紧张不安、失眠、哭泣、言语零乱,到当地医院治疗1天病情无好转,转至某市级医院治疗,给予甲古胺、奋乃静等药物治疗,仍失眠、言行紊乱、双目呆滞,不能行走,且出现四肢肌张力高,时有怕水怕风,但仍能喝水,于2007年12月7日11时转入我院。入院体格检查:四肢肌张力高,余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朦胧,定向力差,表情茫然,对问话时答,时不答,答话欠切题,未引出错觉、幻觉及感知综合障碍。未见妄想。记忆、智能无法检查。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易烦,行为做作,幼稚,无自知力。辅助检查:血常规:Hb155g/L,WBC11.8×109/L,N 0.703,L 0.183,M 0.114。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T波异常,ST段Ⅰ、avl,Ⅱ、Ⅲ、avf V2-V6下移≥0.05mv。诊断:癔症性精神病。给予氯硝西泮1mg静脉点滴。下午3点出现

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夜间呈谵妄状态,牙关紧闭,全身肌张力高,血压150/80mmHg,T38.8℃,分泌物多大量流涎、咽不下水,烦躁不安,时有抽搐,于12月8日8:30分自动出院,当日下午死亡。经讨论,改诊狂犬病。

病例2:患者,男性,30岁,农民,山东郯城人。因紧张恐惧、烦躁不安、恶心、呕吐7天于2003年9月20日入院。2003年8月24日在当地被狗咬伤右侧面部及内眦部,及时到当地医院清创缝合,泪道导管引流,并常规注射狂犬疫苗。于入院前7天病人出现失眠、头痛、呕吐,害怕自己得了狂犬病,于入院前3天病情加重,表现为彻夜不眠,反复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胆汁,大量流涎,不敢进水,述头痛,心里难受,担心得了狂犬病等,求治心切。初步诊断为: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给予输液、青霉素、氯硝西泮、奋乃静等药物治疗,症状无明显减轻,仍呕吐大量胃内容物,含胆汁,大量流涎、咽不下水,烦躁不安,9月22日,体温升至37.4℃,9月25日,体温39.4℃,且出现昏迷,抽泣样呼吸,渐停止,心跳微弱,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呼吸、心脏三联针,吸氧、甘露醇、纳络酮等治疗,患者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心跳渐有力,但仍处于昏迷状态,继续给予降颅压、利尿、扩容、抗感染治疗,9月26日再次出现呼吸停止,给予积极抢救后,自主呼吸恢复,但仍处于昏迷状态,家属放弃治疗,于出院当日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经讨论,改诊为狂犬病。

病例3:患者,男性,37岁,工人,河南人。于2004年4月在临沭一水利工地被狗咬伤右手,即在当地常规注射狂犬疫苗。于7月25日饮用少量啤酒后即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疲乏、大量流涎、烦躁不安、全身肌肉痉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狂犬病,家属强烈要求转入某市级医院治疗,并隐瞒被狗咬伤史,极力强调患者有饮酒史,市医院考虑酒戒断症状,于7月30日转入我院治疗,入院后见患者烦躁不安,大量流涎,抽泣样呼吸,渐停止,心跳停止,经积极抢救后,呼吸心跳恢复,意识转清,遵家属意见于7月31日转入他院治疗,于8月5日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经死亡病例讨论,改诊为狂犬病。

2 讨 论

狂犬病系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是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 进行性瘫痪。临床经过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本病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有被狂犬或病兽咬伤或抓伤史, 以及上述的典型症状。确诊依赖于检查病毒抗原或尸检脑组织内基小体[1]。

近年来,以精神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狂犬病时有报道,极易误诊为精神疾病[2-6]。本文3例患者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均误诊为精神障碍。分析误诊原因为:①精神科临床医师缺乏传染病知识,诊断思路过窄。由于狂犬病临床病例较少,大多数临床医护人员未见过典型病例,再加上此3例患者以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误诊为精神障碍。②临床表现不典型,造成误诊。大多数医护人员所掌握的狂犬病知识是从书本上或教师授课时获得,如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流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本文3例患者临床表现并不典型,以致误诊。③家属隐瞒病史。本文中第3例在当地医院拟诊狂犬病,但家属处于侥幸心理,到上级医院治疗时隐瞒狗咬伤史,以获得治疗机会。④医护人员警惕性不高。在收治病例2患者后,遇到病例3时,曾有护士发现患者唾液分泌多,抽泣样呼吸,刺激后全身肌肉痉挛,类似病例2表现,怀疑狂犬病,并向患者家属询问有无狗咬伤史,但家属开始隐瞒,后经追问病史,方承认有狗咬伤史。

狂犬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病理解剖可见脑实质和脑膜水肿、充血和微小出血,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的病变相似,基底神经节、中脑及脑桥神经元有明显充血和严重变性,可能是精神障碍发生的主要因素[7]。

狂犬病所致精神症状与精神疾病不仅病因不同,临床特点也有明显的区别,应注意与下列常见精神疾病进行鉴别[8]。癔症:病前性格急躁,好感情用事,起病前常有精神刺激,病后精神症状波动性大,时轻时重,且带有明显的癔症色彩,症状具有明显的夸张性、戏剧性。 而狂犬病患者精神症状常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加重,部分患者症状虽有癔症色彩,但患者面部表情不生动,烦燥不安、紧张、恐惧,精神因素和症状内容间无直接联系,提示治疗效果差,患者同时常伴有发热、出汗、流涎、血白细胞增高等症状。躁狂症:狂犬病患者虽兴奋话多,但言语内容不丰富,单调、重复,语言无感染力,且无相应的情绪高涨可与躁狂症鉴别。精神分裂症:狂犬病患者思维联想障碍不明显,内容不脱离现实,妄想不泛化,求治心情迫切可与精神分裂症鉴别。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发热、血白细胞增高,同时伴有精神症状易被误诊为躯体感染所致精神障碍。狂犬病患者一般意识清晰,常有恐水、畏风等症状及犬咬伤史可鉴别。

[1] 周伟.狂犬病误诊为精神分裂症1例[J].广东医学,2003,24(10):1045.

[2] 李志猛,刘忠.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的狂犬病1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3):170.

[3] 成建民.以附体症状为首发的狂犬病1例[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2):75.

[4] 刘国庆.狂犬病误诊为癔病1例[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0,12(6):371.

[5] 苏中华.狂犬病在精神科首诊1例[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13(2):122.

[6] 黄爱菊.狂犬病误诊为精神病1例报告[J].山东精神医学,1995,8(3):37.

[7] 陈志雄.狂犬病致精神障碍2例[J].广东医学院学报,1995,13(2):174-175.

[8] 蓝长安.狂犬病引起的精神障碍[J].重庆医学,1992,21(3):155.

猜你喜欢

癔症精神障碍狂犬病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打败狂犬病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奥氮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临床观察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联合用药治疗偏执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研究
职院学生癔症性晕厥临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