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被忽略的感觉增强

2014-04-04喻东山

四川精神卫生 2014年4期
关键词:感受性尿意癔症

喻东山

感觉增强或称感觉过敏,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受性增强。即小感觉刺激引起大的感受反应。感觉增强按感官分,包括听觉增强、痛觉增强、温觉增强、神经性尿频和其他内感受性增强。

1 听觉增强

听觉增强又称听觉过敏,是对听觉的感受增强,即对普通声响感到刺激,不能忍受。例如,听到汽车鸣笛,就感到怕,几秒钟就过去,怕什么也说不清,也并非鸣笛所致的突然惊吓。又如,患者听关门声像是霹雳雷声。再如,杜甫诗中的“恨别鸟惊心”[1],其中“鸟惊心”就是听觉增强。精神科门诊每90位病人就有1位听觉增强,其发生率比其他感觉增强都高。

1.1 机制 听觉增强是过度警醒引起,过度警醒常伴焦虑,焦虑时杏仁核和海马兴奋,海马和杏仁核离听觉中枢颞上回很近,当兴奋扩散到颞上回时,表现听觉增强。

1.2 种类

1.2.1 发作性 发作性听觉增强常引起惊跳反应。例如,电视插入广告时声音突然变大,患者就惊一跳;路人咳嗽,患者也吓一跳;同学按圆珠笔的声音,笔掉在地上的声音,患者也会受到惊吓;开关门声,开关铝合金窗声,患者也吓一跳,由于害怕特定声响,故专等下次声响的到来,什么事也不能干。

1.2.2 选择性 当害怕与特定声响形成条件反射时,病人只对该声响敏感,例如,71岁男性因老伴被诈骗损失10万元,患者受到刺激,现在电话铃一响,病人就吓一跳。又如,病人在诊室里就诊,别人敲门,就感到是催他快看病,心里憋着,如果敲门重些,心里就一惊。再如,患者与其同学关系紧张,同学咳嗽,敲击桌、凳声,病人都吓一跳,好像有危险,心慌。

1.3 后果

1.3.1 躯体反应 病人对声响刺激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包括心慌、手抖、出冷汗;还可引起头紧、头麻和疲劳。

1.3.2 躲 病人对持续声响的应对方法是躲,如捂耳,戴耳塞,关门窗,不见人,离开嘈杂环境,有的嫌家里吵,可躲进旅馆或桑拿室休息。一患者嫌大学宿舍里吵,怕各种声响,别人敲键盘,感觉自己的心就要蹦出来,认为这样会折寿,故搬到走廊里住。

1.3.3 怒 当病人对噪音既躲不掉又忍不住时,就会发怒,例如,病人怕人吵,人家多说两句,就要冲人。又如,家里亲戚小孩吵,病人就不耐烦,发脾气。

1.3.4 难侍候 家人说话,病人嫌吵;家人看电视,病人嫌吵;家人脚步声重,病人嫌吵;家人翻报纸,病人嫌吵,故家人不敢开电视,做事轻手轻脚,说话轻声轻气。如果吵了病人,病人会惩罚家人,例如,母亲关门声过重,病人可让母亲碰撞发出声响的地方40~50次,以示惩罚。邻居发出噪声,病人可与邻居吵架。

1.3.5 继发性妄想 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因听觉增强产生继发性被害妄想,认为是人家有意吵他。例如,精神分裂症男性,感公安局在迫害他,手段是将外面的声音放大几倍,像扩音器一样对着他吵,尽管别人也能听见该声音,但别人不嫌吵;孙女住隔壁开关门,别人不嫌吵,他嫌吵,认为孙女有意与他作对,跟孙女吵架。

1.4 鉴别 听觉增强是对客观存在的普通声响感到刺激,例如,别人确实发出笑声,但病人听起来就特别刺耳;原始性幻听是客观不存在某种非言语声响,但病人却能听到这种声响,例如,病人听到对面楼上有敲击声,家人听不到,病人说该声音影响他学习。

2 痛觉增强

痛觉增强是对痛觉的感受性增强,其发生率是听觉增强的1/5,见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焦虑相关疾病和癔症。前两者在其他文章中已经叙述,这里只讲后两者。

2.1 焦虑相关疾病 焦虑相关疾病的躯体疼痛特点是部位不固定,呈游走性,与抑郁症的躯体疼痛部位固定不一样。例如,25岁的躯体形式障碍男性,身上有不定位的刺痛感,1~2秒钟消失,不知是肌肉痛还是神经痛。老年抑郁常伴焦虑,也可见游走性疼痛,病人说,“腿猛的一痛,睡梦中都能感受到,有乒乓球大小的块状疼痛,或条状疼痛,游走性。” 精神分裂症可伴焦虑,也可见游走性疼痛,如病人说 “感到胸腔里走窜痛。”

2.2 癔症 癔症的躯体疼痛具有夸张性、受暗示性和获益性,例如,27岁的癔症性人格女性述,全身到处痛,对触痛敏感,每月要输液一次。

3 温觉增强

温觉增强是对温度改变的感受性增强,如稍冷就要加衣,稍热就要减衣,温觉增强可分为热敏感和冷敏感两种。

3.1 热敏感 病人稍热就不能忍受。例如,病人嫌家里吸顶灯照着热,将之拆除。有的病人服丙咪嗪50mg,一日二次,全身躁热,像是在空调很足的房间里依然穿棉袄一样;服文拉法辛也有类似现象。这是拟NE能增加机体代谢的结果,并非热敏感,注意鉴别。

3.2 冷敏感 病人怕冷,南方5月底天气还怕碰冷水,感到风钻到骨头里,头和脖子怕风。有的抑郁症病人一贯怕冷,血压偏低,这是机体代谢降低的结果,并非冷敏感,注意鉴别。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怕热,甲状腺功能减退怕冷,不能分别归为热敏感和冷敏感,故热敏感和冷敏感要排除代谢问题后方能确定。

4 神经性尿频

神经性尿频是对尿意的感受性增强,病人对不足以引起尿意的尿量感受到尿意,以致尿频、尿急、尿不尽,性质上是一种内感受性增强,发生率是听觉增强的1/2,因内容较多,故单列叙述。

4.1 后果 ①入睡困难:入睡前因反复起床小便,导致入睡困难。②继发性妄想:精神分裂症病人可将神经性尿频解释为被别人控制的结果。③注意不集中:病人出门就有尿意,总关注尿意,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4.2 鉴别 在诊断神经性尿频前,应排除下列常见因素。①抗胆碱药:许多精神药物均有抗胆碱能,如氯氮平、奥氮平、苯海索、帕罗西汀、阿米替林和氯丙咪嗪。而抗胆碱能可引起膀胱逼尿肌无力,膀胱括约肌收缩增强,导致排尿不尽,尿液稍积累就再次出现尿意,导致尿频,但这种尿频与启用或增加抗胆碱能药量紧密关联,常伴排尿迟疑,可与神经性尿频鉴别。②前列腺肥大:这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起病慢,由于前列腺外膜坚硬,当前列腺增大时不允许向外扩张,只有向内压迫尿道,导致排尿困难,膀胱易有残余尿,尿液稍积累就再次出现尿意,故尿频,常有数年病史,服坦洛新有效,可与神经性尿频鉴别。③尿路感染:起病急,病程短,除尿频、尿急以外,还可有尿痛,诺氟沙星治疗迅速起效,可与神经性尿频鉴别。

5 其他内感受性增强

5.1 中枢系统 过度警醒刺激前庭,引起头晕,例如,惊恐发作时过度警醒,引起前庭或半规管兴奋,导致头晕。又如,与人激烈争吵时忽然感到天旋地转。

5.2 循环系统 ①心脏搏动:例如,病人觉醒时能感到心跳重,无其他心脏不适,重体力锻炼也无不适。又如,病人入睡前能听到心脏跳动声。②血管搏动:例如,病人入睡困难时能感受到脖子上的动脉在跳动,左侧卧时颞动脉处能听到心脏“砰砰”的跳声。

5.3 呼吸系统 ①呼吸感觉增强:病人总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吸气和呼气都能意识到,自己无法摆脱,白天无法专心做事,晚上难以入睡,一闭眼就想着自己的呼吸。②缺氧感觉增强:例如,病人在小车里不能忍受关窗户、开空调,觉得头晕憋闷,对空气浑浊特别敏感。③鼻腔分泌物感觉增强:例如,病人好擤鼻涕,每天十余次,每次要擤1分钟,否则就感到没擤干净。擤时要使尽全身力气,弯下身子擤,加服氯硝西泮0.25mg,一日二次,治疗一个月,擤的频度减少50%,擤的力度也减轻了。④喉咙感觉增强:病人说自己的喉咙变松,因为自己说话时,能感受到喉咙在震动。

5.4 消化系统 ①口腔唾液感觉增强:例如,病人一感受到口腔里有口水就要吐,半小时能吐十几次,病前无此习惯。②便意增强:例如,病人动脑引起便意,便意引起注意不集中。每天大便5~6次,总感到没解干净,并无便秘。原来大便20分钟,现在需30~40分钟,有时坐30~40分钟并没解出大便。加服氯硝西泮0.25mg,一日二次,一个月,大便改为每天1~2次。

焦虑病人可同时出现多种感觉增强,反映了中枢普遍的过度警醒,可能是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功能亢进所致。感觉增强发生率由多到少依次为听觉增强>神经性尿频>触觉增强>视觉增强>痛觉增强,其他感觉增强则较少见。

[1] 王值西,赵永芳.唐诗三百首[M].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99.

猜你喜欢

感受性尿意癔症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爱爱”时想小便正常吗
一场聚会引发的癔症
一道初中数学情景题的剖析与探究
感受性问题的生物学解释途径
关于“嘘嘘”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
论现代视野中的身体概念
无敌上上签
老年男性晨起走走再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