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陆容《菽园杂记》香菇引文出自明初版《龙泉县志》之考
2014-04-04姚德泽甘长飞
姚德泽 甘长飞
明陆容《菽园杂记》香菇引文出自明初版《龙泉县志》之考
姚德泽1甘长飞2
(1.庆元县畸筠斋文化工作室,浙江 庆元 323800;2.庆元县香菇研究会,浙江 庆元 323800)
明陆容《菽园杂记》引用了一则香菇栽培的资料,并注“出《龙泉县志》”,对于该引文究竟出自何版《龙泉县志》,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本文着重从宋代和明代地方志书名不同、以及引文中有关地名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断言陆容《菽园杂记》中有关人工栽培香菇的引文出自明初版《龙泉县志》。
菽园杂记;龙泉县志;成化处州府志;香蕈;採铜法
明代陆容(1436—1496年)《菽园杂记》[1]中有一则关于人工栽培香菇的185个字的史料记载,并注“出《龙泉县志》”。在陆容生活年代及其之前,有过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的宋版《龙泉志》[2],以及在《文渊阁书目·卷四·新志》(明初国家藏书的第一部书目,1441年)中所载的明初版《龙泉县志》[3]。由于宋版《龙泉志》和明初版《龙泉县志》均佚,那么《菽园杂记》中这段有关香菇栽培的引文究竟是出自宋版《龙泉志》还是明初版《龙泉县志》就成了香菇历史研究值得探讨的问题。
芦笛在《食药用菌》2014年第1期上发表了“对明代《菽园杂记》所引香菇栽培史料的研究回顾和补充”[4]一文,该文认为“张寿橙先生的观点扎实可靠,即陆容所引用的《龙泉县志》是南宋何澹于1209年修纂的嘉定《龙泉县志》”。对此,我们认为芦笛的观点过于武断,不符合史实,因此有必要将有关史料进行分析探讨,以还史料来源之真实。
本文主要从宋、明代地方志的书名不同,以及根据《菽园杂记》的引文除“香蕈”之外还有“採铜法”等章节内容来分析考正。
1 从宋代地方志书名是《龙泉志》而明代书名是《龙泉县志》的不同来分析,《菽园杂记》的香菇引文出自明初版《龙泉县志》
1.1 史料记载宋代版龙泉地方志书名是《龙泉志》,林应辰是修纂人,何澹是作序者 据王菱菱考正“现存宋人所编书目中未见《龙泉志》的记载”[5]。目前可见记载宋代龙泉地方志的有一些明、清史料。
丽水籍台湾学者宋晞在台湾商务印书馆本《方志学研究论丛》1990年发表的《明成化处州府志纂修考—兼论处州府志暨处属各县县志纂修与流传》[6]一文载:“成化《处州府志》特色之一,其内容除了府志,且包括十县志,分卷编列......。其次在卷首《处州府修志事由》内,保留下来宋、元两代所修地方志的名称,如宋乾道六年曾贲《括苍志》、嘉泰二年陈百朋《括苍续志》、元皇庆元年吴海、梁载《处州路志》,以及宋嘉定二年林应辰、潘桧《龙泉志》”等。据此我们查阅了丽水市档案馆从宁波天一阁影印的明成化二十年(1484)《处州府志》[2],其卷首《处州府修志事由》记载有“宋嘉定二年修《龙泉志》,时知县林应辰编,参政何澹序”等内容。
明代《嘉靖浙江通志》卷54《艺文志》[7]记载:“陈百明括苍续志嘉志龙泉志绍定青田志嘉泰括苍志略咸淳缙云志”(此书将陈百朋误写为“陈百明”,把“嘉定”误写为“嘉志”)。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龙泉县志》例言载:“宋志一,嘉定二年(1209)邑人何澹著;明志一为嘉靖乙酉(1525)邑人叶溥、李溥辑,一为万历戊戍(1598)邑人夏舜著。[8]”从乾隆版《龙泉县志》例言可以看出乾隆版《龙泉县志》比较粗糙,一是遗漏了明初期版《龙泉县志》(《文渊阁书目·卷四·新志》(1441))[3];二是将林应辰所编宋版《龙泉志》[2]误写成是何澹所著。宋晞在《明成化处州府志纂修考——兼论处州府志暨处属各县县志之纂修与流传》[6]一文考正载;“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修《龙泉志》,凡六卷,纂修者为知县林应辰与县丞潘桧。参知正事邑人何澹作序云:……邑之隶括苍者七,而龙泉为壮,旧志疏略,十遗七八,漫不可考。邑宰林君应辰与邑丞潘君桧病焉。约以公馀,力加会稡。潘君旁搜博取,逾年将就,秩满不得竟,以授林君,芟烦撮要,订讹补漏。且择邑之士,尽其力之所至,釐为六卷。”
于是说,乾隆(1762年,距1209年已过去553年)版《龙泉县志》例言载的“宋志一,嘉定二年(1209)邑人何澹著”一说不确切,宋志是林应辰所著,何澹只是作序人。
1.2 《菽园杂记》的香菇引文注“出《龙泉县志》”,所指只能是明初版《龙泉县志》 根据《宋史·艺文志》中,凡是所列的地方志之书名,诸如陈百朋《括苍续志》、邵笥《括苍庆元志》、宋嘉定二年林应辰《龙泉志》等等,其间绝对没有把“县”等字样加在书名中。可见在宋代还没有《××县志》之类书名,只是到了《明史·艺文志》中,才有了大量的《××府志》、《××县志》等出现。可见从《龙泉县志》之书名,完全可以判定是明代的地方志书名。
由上可知,宋版的龙泉地方志书名是《龙泉志》,而不是《龙泉县志》。陆容《菽园杂记》的香菇引文不是注“出《龙泉志》”,而是注“出《龙泉县志》”,这就说明该引文只能是出自明初版《龙泉县志》。
2 从“採铜法”引文中出现“梓亭寨”的地名来探究,所引用的应该是明初版《龙泉县志》
2.1 “梓亭寨”的名称有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解释 明陆容《菽园杂记》从《龙泉县志》中的引文内容除了“香蕈”以外,还有“採铜法”等章节。在“採铜法”的引文中,出现有“梓亭寨”这一历史行政管理机构的地名,其成为探讨《龙泉县志》何种版本的线索之一。
根据对梓亭寨有关史料的查阅,梓亭寨的名称有两个不同时代的不同解释,即宋置的“梓亭砦(梓亭巡司)”和明荣庆巡检司建的“梓亭寨”。
2.2 宋代置“梓亭砦(梓亭巡司)” 《宋史》卷192《兵志六·建炎后砦兵》记载:“处州二砦:管界、梓亭。”对此王菱菱曾经考正:“这一记载说明,梓亭砦始于南宋建炎时期,是驻扎军队的营寨。另外,明代的《嘉靖建宁府志》卷20《古迹》中也提到:‘梓亭寨,在(松溪)县北七十里,即处州龙泉松源乡之地,宋时建,兼管龙泉、遂昌、松溪、政和四县境’。”[5]由此可见宋时建的这个梓亭寨是兼管4个县安全的军区所在地,不是一个行政区域的行政管理机构。
清人顾祖禹的《读史方輿纪要》[9]94卷在“庆元县”条下载:“梓亭寨:在县西。宋置梓亭巡司,元因之,後废”。而清嘉庆六年《庆元县志》[10]载:“梓亭寨:在九都,为荣庆巡检司建,今废。”从两个史料连贯起来分析不难理解,明代荣庆巡检司建的“梓亭寨”之前身是“宋置”的“梓亭巡司”。到了元代,也还是叫做“梓亭巡司”。只是“後废”了。明代荣庆巡检司在其地建“寨”时,遂採用“梓亭”这个名称,才称之为“梓亭寨”。因而可见,梓亭寨在宋代时是称为“梓亭巡司”,到了明代才改称为“梓亭寨”。而且顾祖禹的《读史方輿纪要》所指的梓亭巡司是“後废”了,而清嘉庆六年《庆元县志》所指的梓亭寨是“今废”了,这也反映出不同时期的两次“废”了。
同在《读史方輿纪要》中的《福建·松溪县·新窑隘》[9]条中,又另有:“梓亭砦:在县北七十里,界庆元、龙泉、政和、松溪四县之交。宋置砦,元隶龙泉县,後废”。这说明,宋建的梓亭砦军营是兼管松溪、政和的,所以在福建松溪条下也有梓亭砦的记载。只是“梓亭砦”在元代时又曾经“隶龙泉县”。说明梓亭砦作为军营取消以后,梓亭砦跟福建没有关系,所以福建的《福建·松溪县·新窑隘》编纂人不清楚梓亭砦这一区域已划归庆元。
《福建·松溪县·新窑隘》记载的内容与明黄仲昭《八闽通志》[11](成书于1486年)卷80《古迹》篇所载的内容一致,《福建·松溪县·新窑隘》的内容应该是来自《八闽通志》。
上述史料分析,可以说明几点:(1)宋时的梓亭寨是写“梓亭砦”或“梓亭巡司”,而不是《龙泉县志》中的梓亭寨。(2)“梓亭砦”或者宋置“梓亭巡司”是军事机构。(3)后来撤了。
2.3 明代荣庆巡检司建“梓亭寨” 诚然,明代《龙泉县志》记载宋代发生的有关梓亭砦(寨)的事件也是会有的。但从下列史料中可以看出《菽园杂记》引用的《龙泉县志》中的“梓亭寨”是明初(1370~1381)年才出现的地名。
清嘉庆六年(1801)版《庆元县志》[10]和光绪三年(1877)版《庆元县志》[12]都是一样记载,有3处有关“梓亭寨”的字条:“梓亭寨:在九都,为荣庆巡检司建。今废”。并载:“明洪武三年(1370)革县治为巡检司,治棘兰隘。仍属龙泉。十四年复置县,裁巡检司,隶属处州”。“洪武三年汰知县设巡检司一人”。这就十分清楚,梓亭寨,地点在庆元的九都。1370—1381年庆元并入龙泉县期间设立“荣庆巡检司”这个机构来对荣庆区域进行行政管理,在这期间荣庆巡检司建起梓亭寨。可见“梓亭寨”这一名称,就是那时出现的。也说明只有明初版《龙泉县志》才会用上这个新名称。
《明史·地理志》[13]在“处州府”之“龙泉”条下注“南有庆元巡检司”。也印证了荣庆巡检司就是庆元并入龙泉县时期的产物。
2.4 梓亭寨是採铜铸钱流程中的一个地点,而不是属龙泉县域的一个地名 对于《龙泉县志》中存在“梓亭寨”这一词,有人将其作为龙泉地域所属的地名议论:如张寿橙《中国香菇栽培史》[8]有“因龙泉、庆元分县后,梓亭划归庆元管辖,修志人不会漏此一笔”之说。芦笛“对明代《菽园杂记》所引香菇栽培史料的研究回顾和补充”[4]一文有“‘梓亭寨’在1380年以后是属于庆元县的,也就不会出现在永乐(1403—1424)至正统六年(1441)年间修纂的《龙泉县志》中”之语。
对于这个问题,先看《菽园杂记》[1]从《龙泉县志》的引文“採铜法”的记载:“……净铜入炉底如水。即于炉前逼近炉口铺细砂,以木印雕字作‘处州某处铜’印于砂上,旋以砂壅印,刺铜汁入沙匣,即是铜砖,上各有印文。每岁解发赴梓亭寨前,再以铜入炉炼成水,不留纤毫滓杂,以泥裹铁杓,酌铜入铜铸模匣中,每片各有锋寞,如京销面,是谓十分净铜,发纳饶州永平监应副铸。”可见“採铜法”介绍的是採铜铸钱的工艺和流程,梓亭寨是汇合处州龙泉一带铜等矿产品的集结地,再将铜产品运往饶州永平监铸钱(宋明时期铸钱中心)。也就是说“梓亭寨”和“饶州”、“永平”都没有龙泉的地域属性,而只是採铜铸钱流程的一个场所。
2.5 芦笛的“……回顾与补充”一文推定理由自相矛盾 芦笛在“对明代《菽园杂记》所引香菇栽培史料的研究回顾和补充”[4]一文的摘要中认定张寿橙考正来自宋版(1209)《龙泉县志》“扎实可靠”。芦笛论点最主要的推定理由的原文是:“庆元县建县于庆元三年(1197),以年号得名,其后虽在洪武三年(1370)并入龙泉县,但又于洪武十三年(1380)复置。因此“梓亭寨”在1380年之后是属于庆元县的,也就不会出现在永乐(1403~1424)至正统六年(1441)年间修纂的《龙泉县志》中。”芦笛的这段推定自相矛盾。如果1403~1441年间修纂的《龙泉县志》,不可能出现1380年已分县(相隔23~61年)的庆元地名,那么又怎能解释1209修纂的《龙泉县志》就可以出现1197年庆元已置县(相隔22年)的庆元地名呢!
3 从陆容参考文献年代看,引用明初版《龙泉县志》可能性大
陆容在撰写《菽园杂记》之年(有学者考订其“最后之写定即1494年[5])上距宋版《龙泉志》(1209)之出版,时间已经远去了285年之久,如此久远的宋版《龙泉志》之留存也应该是凤毛麟角,甚至可说是轶失无存了。而也就在那时候,明初版的《龙泉县志》则刚刚梓就几十年,比较容易得手。当然,参考版本的近远都有可能,只不过是可能性大小而已,光凭时间是不能作为定论的依据。
4 结 语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引用了“香蕈”、“採铜法”等资料,并注“出《龙泉县志》”,对于该引文出自何版《龙泉县志》,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本文通过史料考证,南宋嘉定版书名为《龙泉志》,明初版书名是《龙泉县志》,这就清楚说明该引文是出自明初版《龙泉县志》;再从引文“採铜法”章节中的地名“梓亭寨”考正,这个“梓亭寨”不是宋代称的“梓亭砦”或者宋置的“梓亭巡司”,而是明代初期(1370—1381)庆元县并入龙泉县期间设立了“荣庆巡检司”这个机构来对庆元荣庆区域作行政管理,就在这期间荣庆巡检司建起的梓亭寨。可见“梓亭寨”是在明初出现的新名称,也就是说只有明初版《龙泉县志》才能用上这个新名称。因此,可以断言陆容《菽园杂记》中有关人工栽培香菇的引文是出自明初版《龙泉县志》。
[1](明)陆容.菽园杂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卷14.
[2](明)郭忠, 刘宜. 成化处州府志[M]. 1484.
[3](明)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卷四·新志[M]. 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5.
[4] 芦笛. 对明代<菽园杂记>所引香菇栽培史料的研究回顾和补充[J]. 食药用菌, 2014(1).
[5] 王菱菱.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所引<龙泉县志>的作者及其时代—兼论宋代铜矿的开采冶炼技术[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4).
[6] 宋晞. 明成化处州府志纂修考—兼论处州府志暨处属各县县志纂修与流传[M].方志学研究论丛.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本, 1990.
[7] (明)薛应旂. 嘉靖浙江通志[M]. 艺文志, 卷54.
[8] 张寿橙. 中国香菇栽培史[M]. 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
[9] (清)顾祖禹. 读史方輿纪要[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10] (清)关学优. (嘉庆)庆元县志[M].1801.
[11](明)黄仲昭. 八闽通志[M].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9.
[12] (清)林步灜. (光绪)庆元县志[M]. 1877.
[13] (清)张廷玉, 等. 明史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S646
A
20950934(2014)03-1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