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适用栽培技术
2014-04-04朱传进
朱传进
白参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适用栽培技术
朱传进
(福建省古田县食用菌研发中心,福建 古田 352200)
简述白参菌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及生态环境条件。简介白参菌适用的栽培技术,包括生产季节安排,栽培场地选择,培养基配方,菌袋优化培养,诱蕾和出菇管理等。
白参菌;特性;栽培
白参菌(),别名裂褶菌、白蕈、树花、鸡毛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裂褶菌科。白参菌是一种食药兼用名贵珍稀菇菌。其子实体秀雅,质地脆嫩,味道清香,鲜美爽口;富含多糖、蛋白质、麦角甾醇、裂褶菌黄素;还含有多种酶。《中国药用菌生产与产品开发》记载:白参菌子实体中含有31种无机元素,包括5种常量元素和26种微量元素,其中人体必需的7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高,抗癌元素硒含量为0.242微克/克,可作为硒源加以利用。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测试中心对人工栽培的白参菌分析,其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总量达17.04%,并富含锌、铁、钾、钙、磷、硒、锗等,是一种营养比较全面的真菌。《中国经济真菌》记载:白参菌含有裂褶菌多糖,实验表明对小白鼠吉田瘤和小白鼠肉瘤37的抑制率为70%~100%。因此,白参菌鲜干品颇受市场青睐,成为食药用菌产业发展又一新的亮点品种。
白参菌的驯化与人工栽培填补了国内食用菌生产的一项空白。其特点是生产周期短,出菇温度范围宽,温度适合时从接种到采收仅需20天左右,投资小,原材料丰富,成本低,技术易掌握,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产业。
1 白参菌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特征 白参菌子实体个小,呈侧耳状、扇形、肾形或掌状开裂,通常覆瓦状叠生、簇生或群生,形似小菊花。菌盖长为0.6~5厘米,宽0.8~3厘米,厚0.1~0.3厘米。菌盖表面白色、灰白色、肉褐色至黄棕色,密披茸毛或粗毛,具有多个裂瓣,韧肉质至软革质,边缘内卷。子实层体假褶状,假菌褶白色或黄棕色,每厘米14~26片,不等长,沿中部纵裂成深沟纹,褶缘钝,有不定期锯龄状。菌肉薄,厚度约1毫米;菌肉白色,革质,质地韧;基部狭窄,菌褶窄,基部呈辐射状长出,白色或灰白色,后期淡肉色带粉紫色,边缘往往呈掌形或辫状纵裂而向外反卷如“人”字形,有条纹。子实体无柄或短柄。人工栽培时单朵重50~100克。
白参菌孢子印白色或淡肉色。孢子无色透明,圆柱形,5~5.5微米×2.5微米,双核,孢子壁平滑。担孢子圆柱形至腊肠形,无色,光滑,大小为4~6微米×1.5~2.5微米。菌丝体白色、疏松、茸毛状,气生菌丝较旺。菌丝有隔,有分枝,粗细不均,直径1.25~7.5微米。单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有锁状联合,无色,交织排列,直径为5~8微米。
1.2 生长发育营养物质 白参菌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
(1)碳源。碳源是白参菌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构成菌丝细胞中碳素骨架的来源物质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对碳源的利用,以葡萄糖为最好,在无木质素而只有葡萄糖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上静止培养时,表面也能形成子实体。白参菌是木腐真菌,但分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弱,人工栽培所需的碳源可以利用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富含纤维素的各种农作物秸秆及木屑等。
(2)氮源。氮元素是白参菌菌丝体细胞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细胞蛋白质、核酸、酶和细胞质的主要原料,在细胞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氮源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两大类。白参菌能较好地分解利用玉米粉、酵母粉和麦麸等有机氮源,而利用无机氮的能力较差。因而,培养基中必须添加适量玉米粉、酵母粉和麦麸,而不宜使用其他氮源。碳/氮比对白参菌的生长影响很大,碳/氮比在10︰1至100︰1范围内均可生长,以40︰1为最适宜。
(3)无机盐。无机盐是细胞的组成部分,可以调节细胞新陈代谢、渗透压和pH值等。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大,但不可缺少,主要有硫、磷、钾、镁、铝等元素。一般培养基的化合物或普通水中即含有,不必另外补充,添加多了反易导致生长不良。
(4)维生素。维生素是白参菌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通常需要量很小,在人工栽培原料的配方中可以得到满足,不需要另外补充。
1.3 生态环境条件
(1)温度。白参菌菌丝在8~34 ℃下均能生长,在23~26 ℃时,生长速度较快,5天可长满试管斜面,呈白色。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采用麦粒+10%杂木屑。摇瓶后,在26~28 ℃条件下,6天可长满瓶。子实体分化和生长适温18~20 ℃,低于18 ℃延缓成熟;超过25 ℃时,展薄片,品质下降。
(2)湿度。白参菌较耐旱,人工驯化栽培,培养基含水量应控制在60%,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不宜太高,一般控制在70%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栽培室的相对湿度要保持在80%~85%。
(3)空气。菌丝体发育阶段需氧量大,并排出一股腐臭味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培养室应保持空气流通。严重缺氧时子实体容易被绿霉污染,栽培室既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又要经常通风换气。因此,适当通气和保湿,是人工栽培管理白参菌的关键。
(4)光照。菌丝体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而培养室有50勒克斯以上的散射光则对原基的形成更有利。在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并分化成子实体时,需要有300~500勒克斯光照。子实体有明显的向光性,但光线过强,子实体颜色变褐、品质变差。
(5)酸碱度。菌丝体生长的最适pH为4.5~5.5;子实体生长最适pH 4~4.5。pH低于3.5或高于8时,菌丝停止生长。
2 适用栽培技术
2.1 生产季节安排 白参菌属于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适温23~26 ℃,长菇适温16~23 ℃,从接种到采收仅20天左右。其最佳栽培季节,秋栽9~10月,春栽3~5月。福建古田县春秋两季各种2茬。其他地区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而定。充分利用房棚空间和最适时间,每年可以安排生产4~6茬,也可实施控温工厂化周年生产。栽培季节总体要求“三对应”:对应当地气候、海拔,因地制宜确定最佳播种期;对应种性温型特征,选好对路菌种;对应播种期这个界线,提前3个月制种,确保不误栽培季节。
2.2 场地的选择和对菇棚的要求 白参菌栽培场地要选择环境清洁,地势平坦或缓坡地,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用电方便的地方。为了防止积水,地势宜高,排水方便,而且要坐北朝南,利于保温。为了防止制种时产生杂菌污染,栽培生产场所应当远离制种场所,并处于制种场所的南面。栽培场地选定后,剔除土中的石块、杂物,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周边和土中撒些生石灰消毒。
白参菌现有栽培方式是以塑料袋装培养料作为长菇载体。在室内外房棚搭建多层架床,春、秋两季连续生产4~6茬,形成多层次立体栽培。野外栽培生态环境较适宜。古田县实用菇棚高2.5米,每棚面积250~300平方米,竹木做骨架。棚顶盖黑色薄膜加草帘,四周用茅草或草帘围护。棚内搭摆袋架,架宽90~100厘米,架床分设8层,层距25厘米。地面整平夯实,铺上细沙。每个架床用塑料薄膜覆盖成保湿棚。保湿好的专用菇棚不必盖膜。农家庭院只要有对流门窗的房间,也可用于栽培。
北方可以利用蔬菜大棚栽培,棚内按长宽高低状况,分设栽培架5~6层。中间为作业道,棚房开通风口,棚顶设排气孔。
2.3 培养基配方 常用配方有以下两类。
木屑为主的配方:①杂木屑88%,麦麸10%,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65%,灭菌前pH 6.5~7(以下同);②杂木屑80%,豆秸8%,麦麸10%,石膏粉1%,蔗糖1%;③杂木屑60%,棉籽壳20%,玉米粉8%,麦麸10%,石膏粉1%,葡萄糖粉1%。各种材料应新鲜、无霉烂、无害虫,木屑应选用适于菇类生长的杂木屑。
棉籽壳为主的配方:①棉籽壳80%,豆秸8%,麦麸10%,蔗糖1%,石膏粉1%。含水量60%~63%,pH灭菌前6.5~7(以下同);②棉籽壳58%,玉米芯20%,麦麸18%,玉米粉2%,石膏粉1%,钙镁磷肥1%;③棉籽壳50%,杂木屑28%,玉米粉2%,麦麸18%,石膏粉1%,碳酸钙1%。
2.4 菌袋接种培养
(1)菌袋制作。栽培袋分为短袋与长袋两种。短袋规格17~18×22~26×0.003(厘米),为低压聚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250~300克,用皮筋或撕裂膜绳扎口,装料的松紧度一致,一头或两端扎口处不粘培养料。长袋为规格12×55×0.004(厘米)的成型塑料折角袋,每袋装干料量500克。料袋采用常压灭菌,灭菌的罩膜内鼓大气后5小时,料温度达100 ℃时开始计时,保持18~24小时,灭菌效果好。
(2)消毒接种。料袋灭菌后,需冷却至28 ℃以下方可接种。为防止“病从口入”,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到“四消毒”:接种箱(室)使用前,采用紫外线或气雾消毒;菌种、料袋和工具搬入后再次进行气雾消毒;操作人员身手消毒;菌种迅速通过酒精灯火焰消毒,接入料袋内。接种时,长袋打6个接种穴,接入菌种后胶布封口;短袋的拔出袋口棉塞,接入菌种后复原棉塞。
(3)室内养菌。接种后的菌袋,摆放于培养室层架上或作平地垒叠培养。发菌培养环境要求适温、干燥、避光、通风。温度以23~26 ℃为好,不低于18 ℃,也不可超过32 ℃;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注意防潮;门窗遮阳避光;每天通风2次,更新空气。室内养菌一般7天左右,袋壁上菌丝浓白密集。白参菌整个养菌期仅10天,当手指按压袋面有凹陷时,即可离室转入棚内。
2.5 开口诱蕾
(1)开口诱蕾法。菌袋进入菇房上架摆袋催蕾要区别不同袋形,短袋拔去袋口的棉塞,拉直袋膜,增氧保湿诱蕾;也可采取袋壁四周每隔8厘米,用锋利刀片划1~2厘米的出菇口后,将菌袋竖立或倒置摆放于地面或预先铺好塑料薄膜的菇床架上,多口出菇的方式,袋间距离1厘米左右。长袋进房后,横排于架层上适应环境2天,再把穴口上的胶布撒掉,穴口向上长菇。
菌袋开口摆放后,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使之形成一个适宜于菇蕾分化的稳定小环境。覆盖的薄膜每隔3小时掀动1次,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促使菇蕾快速形成。同时调节室温,控制湿度,通风,并给予光照刺激,诱导菇蕾形成。菇蕾形成需要温度在16~23 ℃,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在空间喷雾状水,并覆盖架层罩膜保湿;提供光照强度为50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每天喷水时,结合揭膜通风,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0.01%~0.03%左右。菌袋开口后原基形成一般需要4~6天,当菇蕾形成并稍有分化时,揭去覆盖的薄膜,重新排放菌袋,加大菌袋间距至4~6厘米,以利于子实体生长。
(2)脱袋铺料诱蕾法。菇床上先铺薄膜,再将培养成熟的菌袋,脱去塑料膜,掰成蚕豆粒大小菌丝块铺于菇床上,厚度为5~7厘米,铺好后用木板轻轻拍平,覆盖塑料薄膜。菇蕾形成时温度宜16~22 ℃,空间喷雾状水,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并覆盖架层罩膜保湿。提供光照强度为50勒克斯左右的散射光;每天喷水时,注意揭膜通风;每隔3小时左右掀动覆盖膜1次,以补充料面的氧气。7~8天后,料面开始形成菇蕾。菇蕾形成后,用小竹片将覆盖的塑料薄膜撑起,使覆盖膜和菌块表面有1~2厘米距离,促使菇蕾开片。菇蕾开片后,即将覆盖膜全部揭掉,以利于子实体生长。
2.6 出菇管理
(1)控制温度。温度应控制在18~23 ℃,不低于18 ℃,不超过25 ℃。气温高时,夜间开门窗通风,白天密闭门窗,同时进行室内空间喷水。气温低于12 ℃时,应采取加湿措施,白天开南门、南窗,夜间关闭门窗。若子实体尚未分化,只要不出现冻害,仍可形成子实体。
(2)调整湿度。根据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95%;每天早、中、晚向空间喷雾状水1次,不宜直喷于菇体上。喷水视子实体生长情况而定,子实体小时少喷,子实体大时要及时多喷,晴天每天喷水1~2次,雨天或空间湿度大时,不喷水,检测标准是以喷后2小时,子实体上不出现水珠为度。
(3)通风换气。菇棚内需要充足的氧气,每天开窗通风1~2次,保持室内有清新的空气。气温低时,白天开门窗;气温高时,夜间开门窗。
(4)适度光照。长菇需要100~300勒克斯散射光线。光照强度超过500勒克斯时,子实体生长速度会减慢。
3 采收与加工
3.1 采收方法 从接种至采收约20天,当子实体叶片平展、开始散发孢子时,说明子实体已成熟,应及时采收。推迟采收时间子实体重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影响下一潮菇蕾形成,降低产量。采收时应用锯齿小刀从基部切下,并除净基部培养基与杂质。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避免脆断损坏朵形。
第一潮子实体采收后,停止对菌袋或菌块喷水,生息养菌1~2天后,再按前述方法催蕾,进行下一潮子实体培养,管理同第一潮菇,7天后又产出第二潮菇。管理得当一般可采收2~3潮菇,生物转化率40%~50%。长袋的单产200~250克,短袋的单产100~150克。
3.2 托盘盖膜保鲜 白参菌采收后,应及时进行保鲜,防止菇体氧化老熟,影响品质。白参菌鲜品用塑料泡沫盒和保鲜膜包装送往超市,在4~5 ℃低温下货架期为12~14天;在5~10 ℃下可贮藏8~9天;超过12 ℃,只能贮藏4~5天。因此,必须在有效保鲜期内销完,以免失去食用价值。
3.3 机械脱水干制 烘干时先将鲜菇按大小分级后摊排在烘筛上,均匀摆放,然后逐筛放入筛架,满架后把门关闭。放入筛架时,一般较小和较干的白参菌排放于上层,较大和较湿的应排放在下层,以利于上下同时烘干。烘房起始温度宜在40 ℃,以后每隔1小时上升5 ℃,直至上升至60 ℃烘干为止。一般晴天采收的,每5千克鲜品可烘成干品1千克。干品易回潮,应用双层塑料袋包装,存放在干燥仓库。
致谢:本文蒙丁湖广老师审改,谨表谢意!
S646
B
2095-0934(2014)03-15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