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香菇菌棒黄曲霉菌污染的特点和综合预防措施
2014-04-04程长标徐晓俊
程长标 徐晓俊
夏季香菇菌棒黄曲霉菌污染的特点和综合预防措施
程长标1徐晓俊2
(1.浙江省松阳县农业局玉岩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浙江 松阳 323404;2.松阳县三都乡政府农业区域公共服务中心,浙江 松阳 323499)
香菇;黄曲霉菌;预防措施
小港流域地处浙江省松阳县西南部山区,包括玉岩镇、枫坪乡、大东坝镇(二镇一乡),海拔在400~1 100米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资源条件,是远近闻名的中国花菇(香菇的特殊形态)生产聚集区。近20年来,当地60%以上的农民从事香菇生产,常年香菇生产规模约在2 800万袋,以香菇生产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是当地山区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经过连续多年的生产,环境和异常天气等原因导致小港流域菇区的食用菌病虫害和各种杂菌污染日益严重。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的六、七月份因高温高湿,黄曲霉菌爆发,导致香菇菌棒大面积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菇农的生产积极性。为此,笔者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跟踪、走访、研究,初步了解其发生危害的规律,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1 黄曲霉菌特性与发生症状
黄曲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曲霉属,菌落正面色泽也随其生长由白色变为黄色及黄绿色,呈半绒毛状,孢子成熟后颜色变为褐色。
黄曲霉菌是一种需氧菌,具有耐旱、耐酸碱、耐热、耐高温等特点,是温暖地区常见的优势霉菌,只有采用长时间高温、高压处理才能使其灭活。其生长温度范围在4~50 ℃之间,最适生长温度为25~40 ℃。黄曲霉毒素形成的最低温度为5~12 ℃,最高为45 ℃,最适温度为20~30 ℃(28 ℃)。黄曲霉菌菌落生长速度较快,在温度30~33 ℃,相对湿度80%~90%时为最佳生长繁殖条件,经过10~14天其菌落繁殖直径可达3~4或6~7厘米,使香菇菌丝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直到气温低于30 ℃,相对湿度低于80%时,香菇菌丝才能恢复生长。
2 黄曲霉菌来源
香菇菌棒生产所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为木屑、麸皮、石膏粉等,其中麸皮是具有丰富营养的农副产品,极易感染黄曲霉菌,成为菌棒的重要的感染源。
3 黄曲霉菌的发生特点
经黄曲霉菌感染的香菇菌棒,轻者降低接种成活率,重者导致整批新接种的菌棒报废,其发生特点如下。
(1)连续多年栽培香菇的老场地,菇棚连片场地,因存在黄曲霉孢子,易发生感染危害。
(2)菇棚建在相对封闭通风不良的环境,菌棒接种初期长期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极易感染黄曲霉菌。
(3)黄曲霉菌孢子的主要传染途径是空气,在接种时遇风雨天气较易受到污染。
(4)应用已经受到黄曲霉菌污染的原辅材料麸皮、谷糠等,易造成菌棒感染。
4 预防措施
4.1 选择合格的原辅材料
黄曲霉菌的传染源主要是变质的麸皮、谷糠等。因此,选择合格、新鲜、干燥的原辅材料是预防香菇菌棒感染黄曲霉菌的前提。
4.2 搞好环境卫生
黄曲霉菌的传播途径是以孢子的形式以空气为媒介。因此制作菌棒的场所在使用前要搞好清洁卫生,并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
4.3 严格施行料袋灭菌工艺
菌棒上灶灭菌,不能一边装袋一边上灶一边加热,以免菌棒在灶内焖烤。各层菌棒的上下要对齐,要纵横交错堆叠。开始灭菌时火力一定要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灭菌灶里的温度达到100 ℃,防止升温缓慢引起培养料酸败,影响菌棒灭菌质量。灶里的水温达到100 ℃时火力要均匀,并须保温一定时间,做到灭菌彻底。
4.4 切断污染途径
菌棒灭菌结束停火后,灶内温度低于80 ℃时要及时出灶,边出灶边装入套膜并在袋口打结后搬运至干净场所冷却。套膜的目的是减少或防止菌袋破损和袋口污染。菌棒必须严格冷却至28 ℃以下时才能接种。要在选择健壮纯菌种的同时严格按无菌操作工艺接种,以切断污染途径。
4.5 避开长时间高温、高湿或风雨天气
黄曲霉菌菌落生长最适合长时间高温、高湿的天气,选择中低温、低湿的天气生产制作菌棒是有效避免黄曲霉菌传染的重要措施;香菇菌棒生产制作安排在当年的3~5月份,避开6~7月的高温、高湿或风雨天气;翻堆期间挑出初期感染黄曲霉菌的菌棒放置于地面或阴凉处降温,以利于香菇菌丝恢复正常生长。
S646
A
2095-0934(2014)06-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