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只争朝夕》看贝娄对代际关系的思考

2014-04-04宁东杨劲松宁康健

关键词:贝娄后辈德勒

宁东,杨劲松,宁康健

(广东医学院 外语教学部, 广东 东莞 523808)

从《只争朝夕》看贝娄对代际关系的思考

宁东,杨劲松,宁康健

(广东医学院 外语教学部, 广东 东莞 523808)

《只争朝夕》是美国小说家和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代表性作品。借助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的代际理论对贝娄的小说《只争朝夕》进行解读,从后象征文化的失效、互象征文化的误导和前象征文化的缺失三个方面分析,认为《只争朝夕》体现了小说家贝娄对代际关系的深层思考。

《只争朝夕》;贝娄;米德;代际关系

《只争朝夕》(SeizetheDay)是美国著名小说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主索尔· 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发表于1956年的代表性作品。该小说以一名44岁的美国中年男子汤米·威尔赫姆(Tommy Wilhelm)的遭遇与思想活动为主线,以纽约这个城市作为故事背景,对二十世纪中期美国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对于该小说的意义,国内论者进行了多样化的阐述。例如,该小说被看做“唯美现实主义”的杰作,[1]或被认为体现了道德冲突[2]和受难与救赎[3]的犹太伦理主题,或体现了“亲社会”的伦理观,[4]还有论者认为这部小说所表达的是对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死亡的哀悼。[5]各种深入的分析促进了我们对该小说的理解,也引发了我们对这部经典之作的兴趣。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1901~1978)的代际理论给我们深入地理解这部小说提供了帮助。在其代表作《文化与承诺》(Culture and Commitment,1970)一书中,米德为了阐述人类的代与代之间的文化传承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后象征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互象征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和前象征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这三个概念,使我们对人类代际关系的演变有了更深的认识。当我们跳出对威尔赫姆个体的关注,对他所处的代际关系考察的话,我们会发现《只争朝夕》体现了作家贝娄对代际关系的深层思考。本文主要从后象征文化的失效,互象征文化的误导和前象征文化的缺失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后象征文化的失效

后象征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指的是以长辈的知识为指导,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文化。[6]米德认为“后象征文化是一种变化迟缓、难以察觉的文化”。[7]它以往日的生活为参照和榜样,在这种文化中,代际关系表现为后辈尊敬和学习长辈所走过的路。在这种文化中,未来就是对过去的重复。“成年人的过去就是每个新生一代的未来”。[7]这种文化中,老年人的知识占主导地位,他们是年轻人学习的楷模。长辈们“体现了文化的源远流长,他们是年轻人的榜样…他们的一动一静都包含着对整个生活方式的承认”。[7]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年人在能力、道德与责任感上均要做出表率。“老年人不仅要在饥慬之岁带领部族人前往难以找到的避难所,而且还要树立完美的生活榜样”。[7]后象征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原始或封闭的社会形态中表现的比较明显。由于社会阶层变化不大,子承父业的现象比较普遍,因而父辈们的事业足以为后代开辟出一条可循之路。而在当代社会,这种文化受到现实生活的冲击就比较大,对当代人而言,父辈与后辈接受的教育和从事的专业往往是不一样的,同时由于当代社会的流动性,父辈与后辈的工作地点和生活环境都很不一样,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也完全不同。这样,父辈的经验与他们所遵循的原则是否足以给年轻一代提供借鉴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对于生活在当代美国社会的年轻一代而言尤其如此。“祖辈人毕竟是代表着已被抛在身后的过去。看到他们的祖辈,这些儿童便明白他们决不会按着这些人的脚印走下去,而通过与自己父母的联系,他们也明白,这些老年人在另一个环境会是什么样子”。[7]生活的变迁使得年轻人很难在老一辈中找到可以效仿的榜样。在当代社会中,后象征文化成为了一种失效的文化。在代际关系中,老一辈中引路人的缺失导致年轻一代与老一辈在思想上的隔阂。年轻人“对老年人越来越不尊重,把老年人归到不再有权力并遭到某种忽视的一类人中。”[7]

贝娄在小说《只争朝夕》中对这种后象征文化失效的情况进行了精细的刻画。这主要体现在主人公威尔赫姆与其父亲艾德勒医生的关系上。作为老一辈代表的艾德勒医生在人生之路上无法给作为年轻人代表的威尔赫姆提供有效的指引。二者在人生价值观与所从事的职业上的不同使得两代人显得格格不入。父亲艾德勒信仰的是清教伦理式的价值观,认为人生之根基在于个体的努力与自强不息。他认为自己的成功纯为其自己双手所创。诚如他自己所言,“这是辛勤劳动的结果。我既不放纵,也不懒惰。”[8]儿子威尔赫姆更相信选择与机遇的重要性。他相信一个好的机遇远胜于个人踏实的努力。这也是他不断上当受骗的根源。本来大学教育可以给他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却相信好莱坞是一个更好和更快的一举成名的机会。他听从一位星探模样的家伙的教唆去投考电影演员从而错过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这也拉开了其人生失败的序幕。使这种情况更为糟糕的是威尔赫姆是个犹豫不决和轻信的人,他一辈子总被机遇的幻象所误导,被错误的选择所耽误。小说中对他的个性有着精辟的论述:“这就是威尔赫姆独特之处。在反复思考、动摇和争辩之后,他必定会采取他早已舍弃过无数次的行动。…在他断定去好莱坞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后,他偏偏到那儿去了。在他决意不肯同玛格丽特成亲之后,他却偏偏同她一起外逃而结为新婚夫妇。在他打定主意不再和特莫金医生一同投资做生意后,他偏偏又送给那个人一张支票”。[8]职业选择、婚姻和投资上威尔赫姆都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这也使得他个人的生活陷入困境。父亲艾德勒是个功成名就的医生。本来可以为儿子在医学界的成功提供借鉴。但威尔赫姆却讨厌医学行业,认为自己“没有那种头脑”。[8]威尔赫姆义无反顾地投入商界,也使得其父亲对他在职业生涯的指导方面变得无能为力。由于世界观与所从事的职业的完全不同,两代人之间的沟通显得极其困难。艾德勒医生的说教成了威尔赫姆严重的负担。“他对待自己的儿子就跟他从前对待病人一样,使威尔赫姆无比痛心”。[8]后象征文化的失效,长辈中引路人的缺失,使得威尔赫姆在人生方向上缺乏有效的指导,形成了主人公生活的第一道难关。

二、互象征文化的误导

互象征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指的是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的文化。[6]在这种文化中,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与后喻文化很不一样。如果说后喻文化是以老年人的知识和生活模式为指导的话,“互象征文化是这样一种文化:社会成员的主要模式是同代人的行为”。[7]对于年轻一代而言,在互象征文化中,年轻人主要在同辈中寻求可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由于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灵活性的指望甚大,不同代人之间冲突的问题成了流行病”。[7]长辈的知识无法使晚辈足以面对新的挑战,向同代人的成功人士学习似乎是一条有效的出路。但是,对年轻人而言,依赖同代人的指引同样有其问题。如果有堪为年轻人的典范的年轻引路者的话,“他们必须根据自己的经验发展新的形式,并向同代人提供榜样”。[7]由于年岁的关系,他们的肤浅的阅历与经验是否足以给其他年轻人提供指引,本身就是个问题。如米德所言,“互象征行为显然不依赖过去,也不指望将来,所有行为受派别或团体行为的控制,因而它必然是肤浅的”。[7]而且年轻人的发展是不可预测的。如果年轻的引路人的成功只是表象,他误导了同辈的年轻人的话,后果将更为严重。显然,这种文化在面对现实生活的问题时,有其局限性。

在《只争朝夕》这部小说中,贝娄通过对主人公威尔赫姆和他的朋友特莫金医生的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互象征文化的误导性。在威尔赫姆的年迈的父亲无法给威尔赫姆指引的前提下,威尔赫姆商业上的合作伙伴,中年人特莫金医生欣然扮演起了主人公精神上引导者的角色。特莫金是一个极具欺骗性的角色。首先,他假装是一个学识渊博和富有同情心的人。自夸是心理治疗方面的能手,而且是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力。他认为他的这种洞察力可帮助威尔赫姆了解自身,走出精神的困境。他断言人的身上有着许多的灵魂,而最主要的是一颗真灵魂,一颗假灵魂。假灵魂是虚荣,是利己主义。真灵魂热爱真理。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虚假的灵魂像寄生虫一样损耗了真灵魂的元气,使它变得虚弱无力”。[8]这解释了为什么人活于世上就是一种悲哀。他假装鼓励威尔赫姆道,“你是一个具有深思熟虑的个性并富有创造精神的人,只是情绪有时纷乱罢了。”[8]他的这种有关真理与鼓励的说辞极大地满足了威尔赫姆心理上的需要,因为威尔赫姆“希望有人关心他,祝愿他万事如意。他需要慈爱与怜悯”。[8]这样,他使得威尔赫姆对他产生心理上的依赖,认为他是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为他成功地利用威尔赫姆打下了基础。其次,他迎合威尔赫姆想快速致富的心理,自诩深懂致富之道,可在这方面引导威尔赫姆。他诱导威尔赫姆说致富其实很容易,很多平庸的人由于机会的缘故很快致富成功,而在这方面威尔赫姆应当把握当下,只争朝夕。按他的话说,“当人人都在抓钱的时候,你可不能做钱到了手边都不伸手的傻瓜”。[8]而在其内心,他深深知道威尔哈姆是个轻信的人,这一切不过是为他后来骗取威尔哈姆的投资做准备而已。事实证明,假装给威尔哈姆传递真理的特莫金医生是一颗假灵魂,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骗子和寄生虫。当威尔赫姆把代表他最后一线希望的七百美金交到特莫金的手里,投资猪油买卖,期望能赚一笔时,特莫金医生却在投资失败后,一走了之,让威尔赫姆陷于绝望的境地。互象征文化的误导,在同辈中缺乏真正可以学习的榜样成了威尔赫姆生活上的第二道难关。

三、前象征文化的缺失

前象征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指的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文化。[6]这种文化中,孩子是父母的引路人。“…在这种文化中代表未来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或祖父母。与后象征文化不同——在那种文化里,腰直背挺、白发苍苍的老人代表着过去与未来的崇高和连续性——现在,那些孕育但尚未出生的孩子必将成为未来的代表”。[7]米德认为,建立在长辈和后辈积极沟通的基础之上的前象征文化是未来的希望。为了社会的进步,长辈们应该“发展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得以与那些与未来关系最密切的人——即那些诞生在新世界中的青年——进行交流”。[7]而这种交流使得年轻人的知识能给长辈提供指导和借鉴。“这种对话中,年轻人按照自己的首创精神自由行动,他们能在未知的方向中为长者引路。这样,老一代人将接近新的经验知识,没有这种知识便无法制定有意义的规划。只有依靠具备这种知识的青年人的直接参与,我们才能建成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7]因而,建立在沟通基础上的前象征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前象征文化在小说《只争朝夕》中呈现出了一种缺失的状态,因为主人公的父亲艾德勒缺乏爱的能力,因而没有能发展出一种与后辈之间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没能在向后辈学习中受益。论者们普遍认为艾德勒是一个缺乏情感与冷酷的角色。国外论者彼得·海兰认为“爱的源泉在他身上已干枯。对他而言,爱只是一种自恋”。[9]而从情感上而言,他的儿子威尔赫姆反而是一个值得称颂的人物。因为“尽管他自怨自艾,威尔赫姆是一个有善良意愿的人,他能在父亲身上发现值得他爱的地方”。[9]威尔赫姆的父亲在情感上的冷漠使得两代人之间的交流成了很大的问题。首先,威尔赫姆最需要的是他父亲在感情上的鼓励,其父亲艾德勒医生却拒绝给予这种鼓励。例如,威尔赫姆从乐嘉芝公司的辞职,艾德勒只认为这是儿子“头脑太简单”,[8]不愿意去了解儿子在处理工作问题时所面临的环境的压力和情感上的困扰,更无意去引导儿子走出心理的误区。这显然是错误的。其次,父亲艾德勒在论述问题的时候采取的是双重的标准,对儿子严厉,对自己的反思显得不够。例如,他认为,儿子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他批判儿子婚外恋的行为,认为他应该像一个男人一样活着,肩负起生活的重担。斥责道:“你作为一个有家累的人可以不尽半点义务,是吧?但是这是办不到的!这场战争缺少你是无法进行的,你必须置身其中,…你自会发现,最好莫如作一个士兵”。[8]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对待其儿子威尔赫姆的问题上,当威尔赫姆走投无路向他借钱时,富有的父亲却一毛不拔。父亲艾德勒在家庭关系上是否体现出了一个士兵的风范是令人怀疑的。事实上,从情感上来说,威尔赫姆是值得其父亲去学习的。他对人的感情没父亲那么冷漠,对人类有着其关心和爱。在小说中有多处细节提到威尔赫姆虽然身处逆境,他对人的感情是真挚的。他坦言即使没钱他也会爱自己的父亲。当他父亲认为他不应该给他的妻子那么多的钱,以至于把自己弄得那么狼狈时,威尔赫姆认为自己的儿子和跟着自己的爱人,自己有责任,他说“我的孩子。我爱他们。我不忍心让他们缺这缺那的”。[8]而自己“宁可一死,也丝毫不贪图这种钱财”。[8]而对自己的母亲,威尔赫姆按照犹太习俗每年都去墓地看望母亲,而他的父亲艾德勒医生连妻子在哪一年去世的都不记得。在两代人的交往中,艾德勒医生的“个人利益战胜了亲情”,[10]这使得他无法在后辈身上发现好的东西从而改善自己的人格。前象征文化的缺失使得两代人形同陌路。这也构成了威尔赫姆人生的第三道难关。

四、结论

从上面分析看来,威尔赫姆的悲剧事实上是一场代际关系的悲剧。从主人公威尔赫姆与其父亲艾德勒医生及特莫金这三个小说中的重要人物的关系来分析,前辈无法给后辈树立有效的榜样,后辈在同辈中又难以找到学习的榜样,而前辈又拒绝向后辈学习和与之交流。贝娄在小说中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后喻文化的失效,同喻文化的误导和前喻文化的缺失的人间图景,体现了作家本人对当代人类社会的代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1]张钧.《勿失良辰》:“唯美现实主义”的杰作[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88-95.

[2]刘兮颖.“伊甸乐园”:《只争朝夕》中的道德冲突[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1-105.

[3]刘兮颖.《只争朝夕》中的受难与救赎[J].世界文学评论,2010(2):114-118.

[4]祝平.“最好莫如作一个士兵”—— 索尔·贝娄《只争朝夕》的伦理指向[J].国外文学,2009(2):89-97.

[5]薛小惠.哀悼西方文明的精神死亡——索尔·贝娄《只争朝夕》主题探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44-47.

[6]Mead,Margaret.Culture and Commitment:A Study of the Generation Gap[M].New York: Natural History Press,1970:1.

[7][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0,20,21,22,45,45,43,49,46,50,84,89,89.

[8][美]索尔·贝娄著.王誉公译.只争朝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2,33,26,21,85,72,87,19,70,67,58,58.

[9]Hyland, Peter. Saul Bellow [M].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92:89,46.

[10]刘兮颖.受难意识与犹太伦理取向:索尔·贝娄小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

OnBellow'sThoughtonRelationBetweenGenerationswithanAnalysisofSeizetheDay

NING Dong

(ForeignTeachingDepartment,GuangdongMedicalCollege,DongguanGuangdong523808,China)

SeizetheDayis a representative novel of Saul Bellow who is a famous American novelist and the winner of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76. The thesis analyzesSeizetheDaywith American culture anthropologist Margaret Mead's theory about rel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failure of postfigurative culture, the misleading effect of cofigurative culture and the absence of prefigurative culture and considers thatSeizetheDayillustrates Bellow's deep thought of rel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

SeizetheDay;Bellow;Mead;Relation between generations

2014-01-12

宁东(1974-),男(汉),广东湛江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方面的研究。

I106.4

A

1671-816X(2014)06-0593-04

(编辑:佘小宁)

猜你喜欢

贝娄后辈德勒
寻找德勒兹
如何“机器地”思考伦理学?——以德勒兹《反俄狄浦斯》为分析中心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观电视剧《毛岸英》感作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强德勒红心柚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观察
索尔·贝娄的婚姻
索尔·贝娄创作中的“大屠杀”阴影及其反思
论索尔·贝娄小说创作的文化源头
新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