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中国建设路径研究

2014-04-04解晓燕张传峰陶远城

关键词:小康社会幸福感信仰

解晓燕,张传峰,陶远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一、新时期新目标——建设幸福中国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伴随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趋势而来的不是中国人普遍幸福感的提升,反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下降,浮躁不安、焦虑惶恐、脆弱无定力等情绪弥漫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人们开始反思贫富差距、社会正义、大国气质、公民心态和幸福感等问题。那么什么因素与国民的幸福感相关联呢?如何培育人们的幸福感呢?建设“幸福中国”的有效方式是什么呢?

实际上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已经将“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定为今后五年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并提出创建幸福中国的创新构想。从“国富论”到“幸福论”,从GDP追求到幸福追求,这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的主流。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经济增长是基础,获得幸福感是目的。”[1]当幸福感成为社会的衡量标尺,就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循环;当幸福感成为中国人民生活的价值所向,就会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新思想,成为了新时期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新的前进方向。中国梦的实现过程必然是与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的,偏离这个轨道,中国梦也就难以实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如徐景安所说:改革前30年,中国沉浸在“政治第一”的狂热之中;改革后30年,中国陶醉于“发展第一”的成功之中。如果说,当年不能从“政治第一”的狂热中摆脱出来,就没有30年的改革开放。今天,如果不能从“发展第一”的偏执中解脱出来,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将付之东流。[2]增强人民幸福感似乎已经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考核标准,例如,北京地区呼吁“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广东地区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建设幸福广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庆地区则宣布要成为“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3]

所以,幸福中国的内容,从客观大环境来说,就是:政治公正民主,社会环境安宁有序,经济富庶无虞;从主观世界来说,就是:信仰坚定,精神自由,文化繁荣,人们内心充满喜乐。我们新时期深化改革的落脚点在于国民幸福以及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促进人民群众物质生活财富与精神生活财富的协同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服务的,脱离人民群众,一切的发展将会失去意义。发展的成果如果不能由人民群众共享,国家富裕的同时如果不能保证人民的富裕,幸福中国也就无从谈起。

二、幸福中国的主观构建:如何获得与培育主观幸福感

主观是指人的意识、精神,其落脚点是人。幸福中国的主观构建是相对于国民的精神层面来说的,通过对全民精神思想以及价值观念的引导使民众树立一种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于生活实际所做的认知性与情感性的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人们从精神上对于所发生事情做何种反应,它是精神幸福的源泉。主观幸福感的树立离不开信仰的支撑、道德的修养、教育的引导以及文化的熏陶。

(一)主观幸福感需要以信仰为支撑

人一旦有信仰,将会拥有面对困境时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及克服一切挫折的强大自信心,从而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信仰的力量不一定能保证人人都能够幸福,但是信仰可以增强人们的幸福意识,提供生存和发展的动力从而激发幸福感。白岩松也曾说过“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因为对死亡恐惧,再往后就不那么简单了,你要信一些事情,我觉得才会平静,才会靠近幸福,不信的话挺可怕的。”[4]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困扰是由于失去了信仰,没有信仰就没有敬畏,没有敬畏就没有底线,当前社会的底线不断被突破,“焦虑”、“困惑”、“浮躁”、“不安全”的因素纷纷出现,而这一切成为国人获得幸福感的最大障碍。只有不断夯实底线,怀有敬畏之心,才能逐渐抬高底线而获得幸福感。信仰让人心灵安宁,给人家园感,同时给人力量,使人坚强。50年前雷锋同志的信仰是为人民服务,有了坚定信仰的支撑,雷锋同志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50年后,郭明义同志的信仰是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无私奉献过程中,坚守信仰,慢慢品尝幸福的滋味。虽然他们的信仰没有能够带来物质上的富裕,却让他们收获到了满满的幸福,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二)主观幸福感需要以道德为前提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对于幸福感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5]道德具有认识、调节、教育和导向等功能,这些功能正是帮助人们正确生活以及有效把握幸福的重要方式,它指导人们如何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以及怎样行使正确的行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定懂得如何将个人行为调节在合理范围之内,更容易获得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和谐社会环境。当人们身处于和谐氛围中,会时刻拥有一种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从而激发满足感与成就感,人们往往在这种境况下更容易体会幸福感。幸福是人类生活的终极目标,它不仅仅包括物质财富上的满足,还应包括精神幸福。只有财富不能决定幸福,必须兼有德行,道德在本质上与幸福是分不开的,它是精神幸福的必要因素之一。

幸福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人的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但究其根本,幸福源于人的重要而合理的需要通过正当途径得以实现或部分实现,而其中包含有了大量的道德的成分与因素。所谓“正当的途径”是指获得幸福的手段必须具有道德意义,即幸福要以道德为必要前提。所以追求个人幸福一定不能以伤害他人为前提,否则,就割裂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之间的统一,背离了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人们都将无法实现幸福的目标。只有得到道德引导的幸福才是最真正的幸福,偏离了道德的制约,幸福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难以实现的。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创造我们自己的根本利益,并尽可能实现他人的根本利益。

(三)主观幸福感需要以幸福教育为引导

什么是幸福教育?所谓幸福教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创造丰富的幸福资源。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平台,实现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并且在追求中获得幸福。幸福是一个抽象的感受,现代人对幸福的追求逐渐陷入了许多误区,对幸福的理解产生偏差,往往认为幸福是和物质财富以及社会地位挂钩的。此外,很大一部分人,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往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对于他们来说,缺少的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享受,而是缺乏对于幸福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幸福对于人们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可以传授给青少年学生很多知识和能力,可以帮助他们考上理想中的大学,但是如果一个学生思想不正,心理扭曲,如果不能正确看待社会和人生,不能以接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群,那么他们绝对不会获得幸福。幸福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理念;幸福教育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境界;幸福教育不是一项阶段目标,而是课堂教育的终极追求。

在幸福中国视阈下,加强幸福观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幸福意识和创造幸福意识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是建设幸福中国的重要途径。青少年群体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他们承担的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但是当前青少年群体常常受学习压力、情感问题以及人际交往不善等因素困扰,以至于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生命的宝贵。如果这个群体失去幸福意识,幸福中国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加强幸福教育,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幸福观是一项势在必行的艰巨任务。当务之急,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提高幸福观教育的意识,注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此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幸福意识以及提高创造幸福意识的能力。学校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使其未成型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四)主观幸福感需要幸福文化的熏陶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人们快乐增长和物质财富增长不成正比,精神财富严重缺失。要解决这些问题,幸福文化的支撑显得尤为必要。我们要构建的幸福文化是指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大家懂得拥有了财富之后怎样去享受幸福,让生活困难的人知道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如何感知幸福。通过幸福文化的建设,告诉处于不同阶段人们,幸福生活才是大家真正需要追求的。每个人都要拥有幸福,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幸福。文化是幸福的一个重要因素,唯有文化的力量才能给人带来持久的、深刻的满足感与幸福感。一个幸福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文化的社会,幸福生活只有在文化大繁荣的社会里才能够实现。社会幸福一定是文化强盛、文化普及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实就是幸福文化,其原因在于它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反映人们的美好诉求,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因此,有必要将幸福文化作为中国未来的主流文化,它是一个帮助人们追求幸福、分享幸福的过程,有助于引导人们提高幸福意识,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

三、幸福中国的客观支持:如何营造与催生国民幸福感

小康时期,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然而,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仍然存在一系列社会不和谐的问题,比如,人民的收入水平偏低、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公平正义问题时常被忽视以及生态失衡导致人民生活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国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幸福中国建设需要以客观社会保障为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幸福中国的宏伟蓝图。

(一)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共十八大再次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指发展改革成果普及十几亿中国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的小康社会。国民幸福感的提升与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保持同步的,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小康社会的水平越高,国民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烈,这充分说明了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人民幸福。随着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全方位基础设施建设逐渐完善,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必将得到极大提升。因此,坚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在全力建设幸福社会和逐渐提升国民幸福指数的过程。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社会仍处于不全面、不均衡的发展状况,这就需要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科技创新力度,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一个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将会步入新台阶。

(二)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生问题是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幸福中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人民群众的生活过好了,社会幸福感才会大大提升,国民幸福才能逐步实现。民生问题涉及到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做到:优化教育结构,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以创业促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并适时加大政府经济技术援助,加快就业体制改革,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保障就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实施力度,强化税收政策,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创造机会平等,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有效阻止两极分化;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增加社会救济,提高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民生问题是幸福中国建设的关键,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最终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幸福社会”。[6]

(三)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经济因素是衡量国民幸福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发展为人民的幸福快乐提供了必要前提和基础,如果人们在基本生活还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仅仅通过精神文化生活等方式来追求幸福,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才能让人民感受到切实的快乐。收入水平和幸福指数是呈正相关的,毫无疑问,高收入可以保障人们有更多的经济实力去追求幸福和获取幸福。尽管收入水平的增加并不一定保障幸福,但是作为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经济因素仍然具有基础性作用。当前,中国仍然处在发展的过程中,首要目标就是发展国民经济,通过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满足感,从而提升幸福指数。

(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居民生存环境

目前我国已进入一个高污染、高消耗的社会阶段,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与反思的社会热点。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简单的吃饱穿暖已经不再是人们对于幸福的唯一感受了,如今,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也成为了关系国民幸福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且治理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国民的幸福指数。基于此,必须加强公民环保教育,有计划地提升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从和谐的角度出发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国家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对于公民、企业不合理环境行为的强制性约束作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强国家对于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创新;大力加强生态产业建设,促进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幸福中国的内在诉求,它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态势,有利于我国步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产发展、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幸福中国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依赖于公民主观幸福价值观的构建,也依赖于国家和社会的客观社会物质保障。幸福中国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它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奋斗目标协同共进、同步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夯实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温家宝.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EB/OL].http://www.gov.cn/ldhd/2011-02/27/content_1812197.htm.

[2]徐景安.创建“幸福中国”[J].西部广播电视,2011,(1).

[3]缪开寿.如何真正让人民“幸福”[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186335/186337/14668945.html .

[4]白岩松.有信仰不一定幸福,没信仰一定不幸福[EB/OL]. http://book.sina.com.cn/news/b/2010-09-21/1644273650.shtml.

[5]张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构建幸福中国[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3,(2).

[6]马慧颖.改善民生打造幸福中国[J].商业经济,2012,(21).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幸福感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论信仰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铁的信仰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