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诊断膝骨关节炎临床分析
2014-04-04王俊辉
王俊辉
(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总医院核磁室 山西 长治 046000)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1]。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骨性关节炎又叫退行性关节炎,实际并非炎症,主要为退行性变,属关节提前老化,特别是关节软骨的老化。早期准确的检查以及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瘫痪率和死亡率。核磁共振以其检出率高,直观准确可靠的检测效果,成为临床骨性关节炎常用的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12例患者系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1.5±5.5)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病程(3.5±1.5)年。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两分组在患者年龄、病情、病程表现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对照标准。
1.2 方法:观察组检查方法:应用进口超导性MR机、绕膝线圈,层距分割点1mm为宜,厚度标准3 mm,常规S E纵切面平扫、斜冠状位序列尖端扫射,矩阵为369×150,FSE序列扫描多行脂肪抑制,矩阵为268×150,所有患者膝关节取伸直状态,由相关医师利用图像清晰对比度双盲法观察并分析MRI图像特点。对照组检查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注射,采用硬膜外部位髌上囊做关节穿刺,部分外溢液抽出体表,于关节内侧注入生理盐水使关节腔充水扩张。穿刺点选股骨外踝前缘,胫骨上缘髌腱外侧形成的中心点。于真皮层切割0.5cm左右小口,以钝性闭塞器将关节镜配备套针穿入关节软骨组织中,观察病变部位及发病特点。
1.3 对比标准:计算两种方法的临床检出特异度、准确度、敏感度。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检验报告证实的病例有:副韧带损伤、断裂、拉伤12例,半月板裂痕性损伤18例,骨挫伤13例,其余检查出肌腱损伤1例,胭肌腱损伤1例,滑膜炎1例。MRI诊断结果显示有较强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临床诊断效果优于关节镜,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方式多结合膝关节OA病兆特点予以非手术物理治疗,结合临床病理分析予以X线紫外检测,多数患者行CT扫描或X线检查显示[2]。近年来,MRI是临床公认探究软骨病变性质的有力手段,可直接清晰显现膝骨关节表面纤维层改变情况。
表1 两组检查结果比较
本研究显示。核磁共振临床检查各病变部位的敏感度、准确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关节镜检查,关节镜检虽然相比于关节切开风险降低,但其存在手术创伤性、关节僵硬无法手术、继发化学性滑膜炎的可能,造影后易形成假阳结果,进而发生术后关节囊肿充血,关节积血等后遗症。临床选择MRI有以下优点:①MRI成像系统独立,多采用进口防辐射器械装备,对人体没有电离辐射的刺激和损伤,临床安全性良好;②MRI可获得原生组织扫描三维立体断面成像,多角度、多方位全面显示图像信息,对病变部位成像一目了然,利于及早发现病症[3];③软骨组织结构、纤维层及周边再生骨组织均可清晰显现,其临床应用优于CT扫描;④无需开刀活体检查,其无创性降低患者切口并发感染发生并降低患者的疼痛度,可在最短时间内发现病理位置及发病情形,对检查质量有进一步提高[4]。但核磁共振扫描成像检查方法存在诊断费用较高、诊断图像单一、危重病人难以承受及检查时间较长等局限性,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症具体分析,单独应用或联合使用以达到理想效果。
总之,针对膝骨关节炎的检查,临床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临床特异性高、灵敏性好,检查结果清晰,准确,适合于临床应用。
[1]杜宁,陆勇,顾翔,等.手法促进膝关节炎软骨修复的核磁共振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08,2 i(11):824-827
[2]张洪美,张志强,阂霞函,等.中医辨证施治对早期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关节软骨 M砌影响的临床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2008,21(9):651-653
[3]张晓峰,杨若娅,徐西林.关节清理术结合膝康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重度退行性膝关节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0,38(6):78~79
[4]王丰,李晓陵,温颖,等。膝康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磁共振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2,29(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