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写作的三重境界(创作谈)

2014-04-04北残

延河·绿色文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诗风学诗境界

北残

习诗多年,关于诗歌的写作也逐渐有了一些体会和领悟。虽然有些问题仍然习焉不详,比如关于诗歌的本质,关于诗歌好坏的评判等等,也还是处在感官体验的层面。不过,对于诗歌本质及其诗歌好坏的评判诸问题,始终都处在变动不居中。所谓“见仁见智”,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但是有一种体验似乎应为多年习诗者所共有,那就是他们在诗歌写作的不同阶段对诗写的感受有所不同。

对于为诗的阶段性问题,很多诗论家都已有论述。从最早在高中时发表诗歌处女作至今,我学诗的时间跨度已长达十四年之久。其间中断过,2005年重又起笔。八年以来,与我内心最若合符契的谈诗者当属南宋时的诗歌理论家严羽,其《沧浪诗话》中说:“学诗有三节: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这里所说的“节”,可以理解为“阶段”,从第三个阶段所言看,三个阶段实际上也是诗歌写作的三重“境界”。其初我们对诗歌认知不多,“肆笔而成”,动辄一日数首,作品数量很多,无法度、无规矩,却自负地美其名曰“个性”,实则是不了解诗歌,内心对诗歌没有敬畏,所以也就无所顾忌。古往今来,著名作家中“自悔少作”者屡见不鲜,可见初学诗时尤当审慎。到达为诗的第二个阶段后,习诗者认识到以前的仓率与鲁莽,对诗歌产生“敬畏之心”,于是“始生畏缩”,逐渐懂得原来诗歌并不这么简单。古人说“诗必兼才、学、识三者”(方东树《昭昧詹言》),确实是“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由于这一阶段习诗者逐渐领会到写作的难度,所以在此一阶段,诗人们的写作必然变得严谨起来。为顾及创作质量,作品在数量上也相应减少。在经过不断地积累学、识,磨砺自己的写作技能之后,诗写者对诗歌的体悟会逐渐达到“透彻”的程度,于是诗歌的写作便也进入了第三阶段,也就是所谓的“自然之境”。在此阶段,由于各方面都经过了一番磨炼,所以诗人在对写作的处理上已经变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清人潘德舆《养一斋诗话》中也说到“学诗有三境”:“先爱敏捷,次必艰苦,终归大适。”这一学诗的深刻体验,与严羽的观点似乎一脉相承,也许是对严氏有所承袭。

对应上述学诗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诗风也会发生变化。其实,潘德舆在论说“学诗有三境”时也论到“诗有三境”的问题,所谓“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在学诗的第一阶段,因为初学,故而为诗应当讲求层次清楚、句意通顺,否则“肆笔而成”会多失之浅显,故而此阶段在诗风上多以“清通”为主;继而造思艰苦,诗歌也变得警醒,富有内涵,故而在诗风上以“警炼”者居多;等最终达到左右逢源、信手拈来的程度,诗风自然也变得“自然”了。现阶段,我习诗的深刻感受是,自己的写作还主要停留在学诗的第二个阶段,诗歌的说理性有些凸显,即所谓“警炼”的诗篇多一些,偶而有些“自然”之作,算是灵感来临的馈赠。

我相信任何一个常年写诗以及在诗歌写作上有所建树或想要有所建树的人必然都要经历为诗的这“三重境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曾标举“为学三境界”,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第三阶段似乎是个理想境界,很多人也许一生都难以企及,以至于到了人生暮年常有凄零之感。其实人生又何其不然,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唱道:“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人生三境界”与习诗多么相似,为诗者不妨细细体味!

猜你喜欢

诗风学诗境界
论李商隐诗风的形成上
学诗4
学诗偶感
学诗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盛唐精神的缩影
最高境界
论贾岛与唐宋清苦诗风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