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014-04-03薛洁尚青云
薛洁,尚青云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屯垦研究】
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薛洁,尚青云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兵团军垦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沸腾的屯垦戍边生活中由军垦人集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只要不断增强军垦特色非遗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军垦特色非遗融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就会给社会带来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扩大传播渠道,为军垦特色非遗搭建更多更好的宣传平台,同时在用非遗资源丰富兵团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吸引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达到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目标。
屯垦戍边;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传承
兵团军垦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军垦特色非遗”)是在沸腾的屯垦戍边生活中由军垦人集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兵团非遗名录现有30项,其中5项是国家级非遗名录。富有军垦特色的非遗主要有:国家级非遗名录屯垦曲子戏和眉户,兵团级非遗名录屯垦英烈传说、屯垦故事、屯垦歌谣、枪杆诗、军垦鼓艺、新疆豫剧、烙画——军垦情系列等。其流传地主要分布在兵团所属的师团和兵团与地方的相邻区,尤其以兵团第六师、第三师、第八师和第十师等为申报和传承基地。本文宏观探讨军垦特色非遗的真实存在、活态传承,具有保护与传承的可行性基础,阐明兵团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目的、意义以及构想和前瞻,以明晰兵团军垦特色非遗是什么、为什么要保护以及怎样保护、传承军垦特色非遗。
一、军垦特色非遗的真实存在、活态流传,具有保护传承的可行性基础
军垦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军垦人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亦军亦农、劳武结合、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主题,在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宣传队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留下的一笔笔财富,决定了她在军垦文化、垦区民间文艺中的存在价值和显要地位。因此,她的真实存在、活态流传具有保护传承的可行性基础。
(一)军垦人承古启今的屯垦戍边生产劳动、生活实践,是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传承的活水源头
兵团军垦特色非遗沿袭古屯垦文化根脉,继承军旅文化传统,续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屯垦戍边火热生活,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部部可歌可泣、守边卫国“我为祖国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史诗巨篇。
屯垦英烈传说,是流传在阿勒泰、塔城、北屯一带各族人民心目中的一部歌颂汉代以来戍守西域的将士,抗击外敌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民间口头文学,至今依然为兵团职工和当地各族群众所传颂。
《屯垦英烈谱·火凤凰之歌》是第十师原文联主席杜元铎一行三人,用70天时间两上阿勒泰,三到乌鲁木齐,四进干休所,前往石河子、五家渠、吉木乃、哈巴河、福海五个县市,走进80多个家庭,采访了150余名老八路、老领导、老军垦,收集了大量的口述和实物资料,整理出4本共30余万字的采访笔录,梳理成以屯垦英烈为主题的传说故事。
《屯垦英烈谱·火凤凰之歌》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讲述古屯垦英烈传说故事,其代表作《误失的国土》、《杀尽黄毛贼》和《巴奇赤匪帮的末日》,传述着一代代远离亲人、远离故土、为国戍边的将士、屯民团结当地各族人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伴随着这部斗争史的就是讴歌一代代戍边先烈不畏强敌,为维护祖国统一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史诗。
下卷主要讲述新中国成立以来兵团第十师屯戍边境的故事,其代表作《伟大的公民》、《永不移动的界碑》和《国土在我心中》,续写出《屯垦英烈谱·火凤凰之歌》继往开来、鲜活动人的屯戍业绩。如《永不移动的界碑》主要讲述1988年4月,中苏界河阿拉克别克突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驻守在此的第十师185团干部、民兵职工和边防部队、地方群众,携手奋战,终于堵住决口,逼退洪水重归界河,守住国土的感人故事。其中,穿插的脍炙人口的军垦歌谣:“我家住在路尽头,国门就在房后头,边境线上种庄稼,界河边上牧羊牛。”“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伟大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我们放牧就是巡逻。”它们形象地构成了口耳相传的亦军亦农活教材。这一篇篇守土保边的真实故事,一首首朗朗清新的军垦歌谣,构成了一幅幅感天动地、催人奋进、具有军垦特色的边境文化长廊画卷,成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料。
兵团军垦特色非遗唯有基于屯垦戍边生活,才有它丰厚的文化资源。因此,军垦人承古启今的屯垦戍边生产劳动、生活实践,是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传承的活水源头。
(二)军垦特色非遗名录是保护传承兵团非遗的开山之作
兵团非遗名录现有30项(不含师团的),其中屯垦曲子戏、眉户、哈萨克毡绣布绣等5项是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兵团级25项,屯垦英烈传说、屯垦故事、屯垦歌谣、枪杆诗、军垦鼓艺、新疆豫剧、烙画——军垦情系列,以及第三师图木舒克市获国家级“刀郎艺术之乡”称号的刀郎艺术和第六师哈萨克族阿肯弹唱等,都是富有军垦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非遗代表作。
国家级非遗名录屯垦曲子戏、眉户,以第六师红旗农场、芳草湖农场为代表,是兵团职工群众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新疆文艺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第六师红旗农场、芳草湖和军户农场等,原分别隶属于吉木萨尔、呼图壁、昌吉县,先后于1978年、1975年、1978年划属昌吉州农垦局,1982年归属原农六师。屯垦曲子戏,在红旗农场的四厂湖①四厂湖,红旗农场场部驻地。据《新疆志稿》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屯田军在此设军马厂,按马厂序号排列第四,又因水草茂盛,故名“四厂湖”。参见《农六师红旗农场及镇村》,http://www.tianshannet.com.cn,2006年2月15日16:09。、五厂湖②五厂湖,红旗农场二分场,曾为屯军第五军马厂,故名。等地区传播,始于清朝中期的军屯、民屯、中原来的灾民及奇台“缠头老二”戏班子,历史源远流长;眉户,由原籍甘肃武威的狄氏祖辈自清朝末年逃荒至新疆,并将眉户戏带到芳草湖①芳草湖,芳草湖农场场部驻地。清乾隆与嘉庆年间,甘肃镇番县(现民勤县)移民在此垦殖建村,得名“镇番户”。1952年改名“正繁户”,1996年更名“芳草湖镇”。参见《农六师芳草湖农场及镇村》,兵团新闻网,2011-10-23。,传至红旗、军户②军户,军户农场场部驻地。清同治四年(公元1866年)清军在此地屯田,得名“大军户”。场部驻地曾有一条渠,据清代《新疆·沟渠志》记载,称“二畦渠”。参见《农六师军户农场及镇村》,中国广播网,2012-07-10。、新湖农场各垦区,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流传至今。
屯垦曲子戏、眉户在屯垦戍边艰苦岁月和文化生活匮乏时期,为丰富战士、群众文化生活,鼓舞士气,教育群众,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曲子戏、眉户在垦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然受到兵地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老军垦人的喜爱。2013年初,笔者到芳草湖农场与眉户狄氏第五代传人狄光照及其戏班访谈时,戏班就表演了《学习十八大精神》、《芳草湖新面貌》等眉户剧目。
屯垦英烈传说,歌颂从汉代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时期,一代代戍边将士、屯垦军卒及各族群众抗击外敌侵略、维护祖国统一的民间口头文学,也是一部以故事形式讲述从汉朝至今,中央政府在西域阿勒泰地区屯垦的口传历史。整个故事以“汉有张骞探险途,班超勇踏定边路。先人拓疆多艰辛,岂容俄寇掠国土!”③杜元铎:《〈屯垦英烈谱·火凤凰之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第21页。开始,讲述着历代屯垦将士屯田守土、不畏强敌的英雄气概和经营西域的历史贡献;兵团人承继古屯垦英烈的足迹,在屯垦戍边生活中流传的《伟大的公民》、《永不移动的界碑》和《国土在我心中》等屯垦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记录了兵团人劳武结合、守土保边的屯戍理念,体现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突出了“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摧不垮的军垦魂,攻不破的边防城”主题,描绘着一幅幅戍边风情画,“我家住在路尽头,国门就在房后头,边境线上种庄稼,界河边上牧羊牛”;“冰当镜子云擦汗,狂风梳头雪洗脸,军垦战士建边疆,天山南北把家安”……表现出军垦战士崇高的思想境界与人文情怀。
这些非遗最突出的主题是基于屯垦戍边生活,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亦军亦农守疆建边的奉献精神;最显著的特征是富有浓郁军垦特色的活态传承性、多元交融性、地方性和民族性,为保护传承提供了鲜活材料,堪称保护传承兵团非遗的开山之作。
(三)军垦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的开展,是保护和传承军垦特色非遗的有利契机
“中国传统节日是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过积淀形成的传统礼仪、仪式、游艺等各种方式,在特定时空关系中利用相应的物质载体表达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群体活动的日子。”[1]基于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兵团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传统节日的基础上,结合屯垦戍边区情,各师团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军垦文化艺术节,赋予了传统节日的当代生命力。以最近的一次有传承、有创新的节庆活动为例,即2013年5月25—26日举办的石河子北泉军垦民俗文化艺术节,该活动以“红五月·民族情”为主题,以“赶巴扎”传统文化娱乐方式呈现节日气氛,主打潇洒军垦梦大合唱比赛、威风锣鼓、阿肯弹唱会、摔跤、武术表演、民族团结歌舞及万人麦西来甫篝火晚会。
各族职工群众通过丰富多彩、具有浓郁军垦特色的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彰显军垦特色文化魅力;以活动为载体,在领略、体验民俗风情过程中,促进文化交流,融洽民族关系。
在兵团,这样既传统又新型的军垦文化艺术节,还有类似的广场文化艺术节、军垦文化旅游节、社区文化艺术节、军垦艺术体验基地等等,是为凸显军垦特色文化品牌,进行形象、生动的屯垦戍边教育与增进民族团结而搭建的一个个平台。其场面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热情兴致之高,可与传统节日的盛况相媲美。兵团各师团长期开展的以军垦文化艺术节为龙头的职工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成为既定文化兴边项目,并打下了广泛而扎实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就包含了军垦非遗项目。为此,兵团节庆活动年复一年地、一贯制开展,应视为保护和传承军垦特色非遗的有利契机和发展空间。
二、兵团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在对兵团军垦特色非遗内涵、外延简要阐释的基础上,论述了军垦特色非遗的真实存在、活态流传,具有保护传承的可行性基础,意在认可、确信军垦特色非遗在兵团二百六十多万各族职工群众中间真实存在、活态传承,这就是为什么要对其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原因。军垦人在履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实践中,承古启今、敢于担当而创造、传继的精神文化财富,其精髓就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奉献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高度集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只要屯垦戍边、国家统一的千古之策长青,文化遗产、文化强边的生命力就永存,并激励着一代代兵团人。
(一)兵团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探索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保护传承,是兵团贯彻实施党的十八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需要;是对兵团第一代古稀、耄耋之年的老军垦创造和传承的精神食粮的抢救和保护的需要;是充分发挥兵团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①三大作用、三大关系:2006年9月6-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新疆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兵团工作提出了发挥“三大作用”,处理好“三大关系”的要求。三大作用,即推动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作用,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三大关系,即正确处理好屯垦和戍边的关系,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兵团和地方的关系。的需要;是唱响兵团精神、传承兵团精神的需要。
深入研究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保护与利用,挖掘其承古屯垦文化,融军旅、原籍文化和新疆民族文化元素于一体的多元共存、兼收并蓄的文化内涵,发挥其在兵团经济、政治、社会、教育和文化艺术价值功能,以强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对探索和发展兵团军垦民间文化艺术具有理论学术价值。
保护传承军垦特色非遗,不仅能够发挥老军垦、民间艺人的“传帮带”作用,而且对强化兵团职工群众、青少年屯垦戍边和“四个认同”②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将唱响兵团精神的理念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引起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对军垦特色非遗的关注和重视,而且能够向世人宣传全国唯一的兵团,正确认识和了解兵团,为兵团“三化”③“三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不仅能够激发兵团传承主体、代表性传承人传承军垦非遗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对兵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兵团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传承的目的和思路
保护传承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目的:探索十八大关于文化强国发展战略在兵团贯彻实施的思路,探索兵团文化实边、兴边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付诸兵团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的实际行动,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以增强全兵团文化创造活力;为兵团屯垦戍边教育、“三化”建设和文化强兵团,提供文化科技创新的智力支持和实际应用参考;使兵团干群、新职工和青少年了解兵团历史,领略兵风民情,强化兵团文化认同教育,以利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让屯垦戍边千秋基业、军垦精神代代相传。
保护传承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思路: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军垦文化为特色,从军垦特色的非遗名录入手,将古屯垦英烈传说、军垦故事、歌谣、谚语以及军垦民间文化艺术渗透在屯垦戍边生活中,阐释军垦特色非遗的文化内涵,挖掘深层底蕴及其价值影响;对当下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三、兵团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思路
(一)兵团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
1.创业者老龄化现象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老军垦既是创作者,又是传播者,而这些老军垦都已过古稀、达耄耋之年。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尽显中华民族精神的、独具屯垦戍边特色的军垦非遗抢救与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体制上的变化对军垦特色非遗传承带来了一定影响。1984年以来,全兵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师团、连队改变了过去军旅式传统作风,如出工、收工、就餐、学习、开会、训练等都集中统一进行。曾在集体作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排队、拉歌、合唱或锣鼓秧歌等,被自由松散的个体作息所代替。
3.新一代军垦人对军垦特色非遗认识不足。近些年,一些来兵团工作的年轻干部、职工对兵团历史文化、军垦特色非遗了解不足,甚至知之甚少;有些候鸟式的干部群众,缺乏长期献身屯垦戍边事业的意识,只是进行短期工作和服务,任期或生产期结束就走,来年需要再来。
4.媒体的多样化和外来文化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现代化,电脑、手机的普遍使用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一方面使兵团职工群众、青少年开阔了视野,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又使兵团职工群众、青少年对屯垦戍边使命的认识,对兵团文化认同的意识淡化甚至削弱,致使军垦特色非遗的保护传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走出困境的解决策略
1.面向兵团师局团场、连队,寻找、走访承载军垦非遗数量较多、技艺独到、贡献较大的古稀、耄耋之年的讲述者、传承者、表演者,坚持进行采风、摸家底、挖资源活动。如2011年12月,课题组成员一行前往第六师红旗农场走访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屯垦曲子戏及其传承人,专门拜访了有名的传承人——杨培才(时年76岁)老艺人。数十年来,杨老坚持自己记词、记谱、谱曲和创作,潜心收集、整理了4本、计20多万字的《新疆曲子》,其中杨老创作的屯垦曲子戏《一支特殊的队伍》[2]深深吸引了我们。
……
在祖国西北边陲,有一支不穿军装、
不拿军饷、永不换防的特殊队伍。
60年来,为了新疆的稳定繁荣,
为了祖国的安宁和领土完整,他们默默无闻、
无怨无悔地坚守在8个国家、5600公里的
边防线上。
在环境恶劣的漫长地带,他们改造自然,
守土保疆,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开发奇迹。
为祖国母亲奉献了一片又一片赤子之心,
这支特殊队伍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像这样有代表性的老军垦艺人、作品、实物还有散居、散落在各师团、连队的兵团非遗,文化职能及相关部门仍需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去进行抢救性保护。非遗保护的关键是传承主体,应对兵团古稀、耄耋之年的有代表性的传承人给予高度重视,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健康,形成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为传承人提供传习场所,积极资助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等传习活动;为他们组织展览、巡演等宣传与交流活动,搭建文化开放平台,扩大军垦特色非遗保护传承的受众面和社会教育面;记录整理技艺资料,征集并保管代表作品,分类归档,利用现代多媒体高科技,建立名录体系,建立以文本、图片、音响、视频等多种媒体存在的渠道信息及数据,即建立军垦特色非遗资料库。通过多种措施,让军垦特色非遗不仅在兵团得到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而且走出兵团,与新疆各族人民共享文化资源,让世人更便捷、更深入走进兵团文化,认识兵团,关注兵团。
2.兵团是党政军企“职能”合一的特殊组织,在一些重要工作、节庆活动中,仍然需要发扬部队优良作风,强调组织性、战斗性,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组织集体活动。如民兵训练、春耕春播誓师大会、开会列队、拉歌、社火表演……这些活动能够强化亦军亦农亦工亦学的集体意识,淡化自由松散的个体作息观念;既能增强职工群众的兵(军垦人)的意识,又能使军垦特色非遗得到保护传承。
3.对近些年来兵团工作的干部职工群众进行屯垦戍边教育,学习老军垦“我为祖国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的屯戍精神,将军垦特色非遗保护纳入“我爱兵团”的屯垦戍边教育体系,以丰富、生动的活教材,强化兵团文化认同,塑造兵团人形象;提高对兵团历史文化、军垦特色非遗的认识,树立“在兵团、爱兵团、服务兵团”的意识,吸引更多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在自然参与非遗活动中感受军垦文化的魅力,在保护中共享成果,以利传承发展。
4.兵团应利用多样化媒体,增加军垦特色非遗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在重视和发挥传承人核心作用的同时,借助文化遗产日、中国传统节日和师团举办的军垦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利用兵团军垦博物馆,兵团各师团广播电视、文化广场、屯垦史馆或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站)等,从基层、民间着手,以点带面,开展军垦特色非遗的展览、展播、展演等系列活动,吸引更多青少年参加;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保护传承机制,使青少年在媒体和外来文化的选择辨别上提高鉴赏力和判断力。
(三)前瞻性思考
“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必须根植于中华土壤,才能根深叶茂。”[3]兵团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文化的发展也必须根植于屯垦戍边生活的沃土,才能茁壮繁荣。军垦特色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为了呈现兵团的过去和现在,更重要的是为了兵团未来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传颂弘扬军垦文化的核心价值——军垦精神,这正是军垦特色非遗的生命力所在。只要把措施落到实处,真抓实干,就能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非遗活动,寓教于乐,传承和激励后人。
笔者建议,建立兵团非遗研究机构,致力于兵团军垦非遗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向兵团师局团场的文联、文化宣传、文物局、非遗办、史志办、工会、妇联等部门重点引介军垦非遗项目研究成果,将《屯垦英烈传说》、《屯垦曲子戏》、《军垦鼓艺》、《军垦故事、歌谣、谚语》等系列军垦特色非遗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研究成果为社会所用。
从培育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高度,吸引兵团各族职工群众、青少年积极参与军垦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并从中受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启迪,凸显屯垦戍边活态传承的教育功能,对文化创新起到引领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军垦特色非遗既是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传承,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兵团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建的精神家园。只要不断增强军垦特色非遗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军垦特色非遗融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就能带来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用非遗资源丰富兵团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吸引共同参与、共享资源过程中,达到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理想目标。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227.
[2]杨培才.新疆北庭曲子戏[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14.
[3]马戎.中国民族史和中华共同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李平)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with XPCC Characteristics
XUE Jie,SHANG Qing-yun
(School of Marxism,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Xinjiang,China)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with XPCC stationing and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 is the spiritual wealth and cultural resource collectively created,inherited and enjoyed by the cultivators from their life of opening up the wasteland in Xinjiang.The everlasting social and ecomomic benefits can be realized by enhancing the vigour and mergence of XPCC's intangible culture into contemporary social life.Meanwhile, modern high-tech provides aplatform and widens the publicity scope of XPCC's intangible culture,which protects,inherits and innovates XPCC's intangible culture.
stationing and cultivation;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with XPCC stationing and cultivation characteristics;protect and inherit
G127
A
1671-0304(2014)03-0001-06
10.13880/j.cnki.cn65-1210/c.20140516.001
2014-02-24
时间]2014-05-16 13:1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兵团民间文化保护研究”(09YJA850016);兵团社科基金项目“新疆军垦民间文化艺术研究”(11BTYD14)。
薛洁(1955-),女,甘肃兰州人,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族理论政策、民族学、民俗文化与非遗保护的教学和研究。
URI: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880/j.cnki.cn65-1210/c.2014051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