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沽腹部推拿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机理探析
2014-04-03张海蛟指导王金贵
张海蛟 指导 王金贵
(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消渴”的发生、发展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而糖尿病抑郁状态正是继发于糖尿病,乃消渴迁延不愈,忧愁思虑,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所致,而气机不畅,郁久化热,热灼津液,又可进一步耗伤阴津而加重原有的消渴症状,甚至变生他证。由此确立“理气安神,通调肝脾”的治则,以津沽腹部推拿特有“五层气体”理论体系中的气血层以及中脘等为主穴,通过特有的腹部推拿手法治疗此证,多获桴鼓之效,并能达到很好的远期效果。笔者总结跟师经验,查阅相关文献,对其作用机理阐述如下:
1 中医机理(理气安神,通调肝脾)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消渴”的发病和发展与情志因素密切相关,唐王焘所著《外台秘要》中谈到“消渴病人悲哀憔悴伤也”。[1]而糖尿病抑郁状态正是继发于糖尿病,乃消渴迁延不愈,忧愁思虑所致,《类经》曰:“脾为谏议之官,知周出焉,脾藏意,神志未定,意能通之,故为谏议之官。虑周万事,皆由乎意,故知周出焉。若意有所着,思有所伤,劳倦过度,则脾神散失矣。”脾神散失,则神疲意懒,万事不周;而《素灵微蕴·消渴病》中又提到:“消渴之病,则独责肝而不责肺金。”肝气不舒,则郁久化热,热灼津液,可进一步耗伤阴津而加重原有的消渴症状,如此恶性循环,甚则可以变生他证。由此可见“脾神散失,肝气不舒”为本病的基础病机,由此确立了“理气安神,通调肝脾”的治则,通过按腹,运腹等津沽腹部推拿特有手法作用于患者腹部的“气血层”,以及中脘等穴位,从而理气安神,通调肝脾,使神得以聚,气得以舒,达到治疗糖尿病抑郁的目的。
2 现代医学关于糖尿病抑郁的病生理研究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糖尿病抑郁的病生理改变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活动亢进,皮质醇水平持续增高。而皮质醇在操纵情绪和健康、免疫细胞和炎症、血管和血压间联系,以及维护缔结组织(例如骨骼、肌肉和皮肤)等方面具有着特别重要的功效。皮质醇的一个高水平状态,会使人的新陈代谢状态发生改变,血糖升高、食欲增加、体重上升、性欲减退以及极度疲劳等等。同时还有研究表明[2]-[3]皮质醇作为一种重要的有升糖作用的激素,可促进糖原分解同时抑制肝糖原合成,刺激糖异生;可经受体后作用影响胰岛素受体亲和力,导致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也可通过抑制胰岛素原mRNA的表达,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导致高糖血症的发生。
3 已知津沽腹部推拿对糖尿病抑郁病生理中关键因子影响的研究
房纬,王金贵[4]通过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津沽腹部推拿改善患者5-HT1A受体结合力,改善患者体内5-HT水平。而皮质醇升高的机理之一便是[5]下丘脑的5-HT1A受体功能低下和5-HT2A/2C受体功能亢进能激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HPA轴功能亢进,则会引起机体皮质醇水平的升高。津沽腹部推拿以理气安神,通调肝脾为治则,通过特有手法对气血层及相关穴位的刺激改善患者5-HT1A受体结合力,使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亢进状态得到改善,降低糖尿病抑郁患者的皮质醇水平,从而对糖尿病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血糖水平,乃至胰岛素抵抗达到良好的改善。
小结
综上所述,津沽腹部推拿治疗糖尿病抑郁状态机理如下:
中医机理:以理气安神,通调肝脾为治则,通过津沽腹部推拿特有手法,作用于患者腹部气血层,及相关穴位,使脾神得聚,肝气得舒,达到治疗糖尿病抑郁的目的。
现代医学机理:通过特有手法对气血层及相关穴位的刺激改善患者5-HT1A受体结合力,使较高的血浆5-HT水平下降,改善糖尿病抑郁患者的皮质醇水平,从而对糖尿病抑郁患者的抑郁状态,血糖水平,乃至胰岛素抵抗进行都能达到良好的改善。
当然当前对于津沽腹部推拿于患者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尚不完善,除去改善患者5-HT1A受体结合力,使较高的血浆5-HT水平下降这条路径外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如直接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得皮质醇水平得到改善,或者还能存在其他路径,尚待进一步探索研究证实。其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不仅对于糖尿病抑郁状态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同时还能进一步的拓宽津沽腹部推拿的治疗疾病谱,对于这一传统疗法的继承和发展亦有重要意义。
[1] 肖文,杨敏,杨东东.糖尿病伴抑郁障碍中医证候特点分析[J].吉林医学,2013,(9).
[2] 崔俊芳.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及与其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
[3] 李利阳,朱本章.焦虑障碍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临床研究,2010,07:565-567.
[4] 房纬,王金贵,孙庆,肖振霞.腹部推拿为主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患者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02:130-133.
[5] 傅强,赵鹏,喻东山.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