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素质概念界说

2014-04-03张永强

关键词:政治素质素质政治

张永强

(忻州师范学院思政部,山西 忻州 034000)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江泽民曾经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要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首先需要弄清楚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弄清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是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性任务,也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合法性的依据。但是,目前关于思想政治素质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也缺乏权威的解释。这对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极为不利的。本文收集学界近年来关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有关论述,试图捋清素质、思想、政治、思想政治素质之间的关系,寻找关于思想政治素质的共识,为思想政治素质下一个清楚明白的定义。

一、什么是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由“思想政治”和“素质”构成的偏正结构的合成词,其中“素质”是核心。因而,要弄清思想政治素质的含义,必须明白什么是素质、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关系。

素质一词中英文均有解读。“从词源看,‘素质’一词古已有之。在古汉语中,‘素’本指白色生绢,如《礼记·玉藻》载:‘大夫素带’,指大夫束着白色生绢做的腰带。‘素’同时也可指绘画中的白色粉底。另外,‘素’还有‘始’、‘本’之意。‘素质’一词由‘素’字发展而来,并与其含义相承:一是指白色,如《逸周书·克殷》载:‘百夫荷素质之旗于前’。二是指原本之质,引申为人的基本素养,即素质。‘素质’一词最初见于晋代张茂先的《励志诗》:‘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这里是借事喻人,指培育的人才若不勤于修养和提高,就会糟蹋业已形成的良好素质。”[2]在现代汉语中,素质一词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渐丰富。这一点可以从三个不同时期出版的《辞海》对它的解释得到印证:1989年出版的《辞海》中的素质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3]1999年出版的《辞海》对素质的解释是:“第一,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第二,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如政治素质,文化素质。第三,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4]增加了“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的内容。2009年最新版的《辞海》这样解释素质:“一是白色的质地。二是本质。三是素养。如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的内容。四是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5]与1999年版相比,素质的概念更为全面、凝练。

在英语中,与“素质”词义相近的单词有三个,一是Diathesis——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二是Quality——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Accomplishment——指素养。这三个解释只能说与“素质”相近,不是相同。“素质教育”一词通常翻译为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education,可见这个词组与我们理解的“素质”最为接近。最初使用素质一词的是达尔文,指物种在“物竞天择”的生存竞争和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种系机能水平。此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遗传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又把人所具备的继承祖先的那些生物特征,称作遗传素质。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素质一词众说纷纭。研究者从语义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作出了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大都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的先天禀赋,一是后天习性。如:燕国材认为:“人们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称为素质。”[6]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对素质的解释是:“第一,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机能特点。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亦称禀赋。第二,指公民和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7]谢祥清、杨曼英认为:“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身体、智慧、能力和个性。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8]于建福将人的素质定义为:“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9]刘家丰认为:“素质就是人在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的品质,它大致包括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内容。”[10]肖文娥认为素质“是指个人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教育培养和个体积极参与而形成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多方面综合性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它是先天天赋条件和后天习得的‘合金’”。[11]

综合各家的观点,我们认为,素质一词是素和质两个单字组成的偏正结构的复合词,核心是质,即本质、性质。素质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人的先天禀赋,即与生俱来的生理、心理特性;一层是人的后天习性,即受后天环境或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结构和修养。先天禀赋属遗传因素,是后天习性的前提和基础,后天习性是对先天禀赋的突破和超越,先天禀赋与后天习性共同的结晶就是人的素质。素质具有遗传性与习得性、稳定性与可塑性、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潜在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特点。

在外延上,从不同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素质进行不同的划分。以素质的主体、载体为依据可以划分为个体素质、群体素质、社会素质;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可塑性角度来看,可以将素质划分为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以素质的来源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先天遗传素质和后天养成素质;从素质本身的自觉性程度可以划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以素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为依据,可以将其划分为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多数学者认可将素质划分为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种类型。其中,社会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和劳技素质。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合称思想政治素质。

二、思想政治素质的概念界定

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融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大于各部分的和。思想是指人们通过对感知到的事物进行理性加工后所获得的认识,主要包括思想活动、认知、情感和方法等。政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我国古代《尚书》、《周礼》中就出现了这个词,主要指统治者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在他们的政治学著作中,把政治当做是为民谋利、实现正义、达到至善的活动;列宁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2]“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13]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政治是一个与经济相对应的范畴,主要是指特定阶级或集团为了获得或维护其利益而形成的思想、设计的制度和从事的各种活动的统称,包括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组织、政治机构、政治活动等。

思想和政治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就在于思想是政治的反映,政治是以思想为指导的,二者在外延上有交叉、重叠,如政治思想既属于思想,又有政治的内容。二者的区别在于:思想属于人的意识中比较系统的那一部分内容,形式上是主观的;政治则既有属于意识的内容,如政治立场、观点、信仰、制度等,也有属于实践的内容,如政治活动,从形式上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思想政治素质”一词中,将“思想”放在前面不是修饰“政治”的,“思想”和“政治”二者是并列的联合关系。它和“政治思想”不同,在“政治思想”中“政治”是用来修饰“思想”的。

对思想政治素质这一概念学术界有不同定义,王一夫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思想观念、思想方法和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的总称,主要包括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两个方面”。[14]郭乃正、王一军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道德文明水平,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15]刘立慧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个人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的指引下,在其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特征的总和”。[16]祝虹、杨勤刚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思想政治体系指导下,按照社会规范行动时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稳定的状态和特征”。[17]于新建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指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18]王一夫的定义说明了思想政治素质静态的含义,没有说清动态的形成过程;郭乃正、王一军的定义说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内容和方法,实际上不是定义;刘立慧的定义既说明了思想政治素质的动态形成过程,也说明了静态的含义,但不够严密;祝虹、杨勤刚的定义与刘立慧的颇为相似;于新建的定义缺主语,而且思想品德涵盖的内容太窄,把思想本身和心理特征排除在思想政治素质之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素质构成中归属于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主要是指人受特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政治修养等的总称。思想政治素质通常包括人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在外延上超出了思想素质与政治素质的和。

[1]江泽民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孙孔懿.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4]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5]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6]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8]谢祥清,杨曼英.素质教育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于建福.素质教育(第A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0]刘家丰.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

[11]肖文娥.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12]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王一夫.浅析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J].沧桑,2009(05):178-179.

[15]郭乃正,王一军.大学生生活向导[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16]刘立慧.试论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发展过程[J].新疆社会科学,2010(05):5-8.

[17]祝 虹,杨勤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83-87.

[18]于新建.素质教育探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素质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提高医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