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8例老年人前列腺摘除术的护理体会

2014-04-03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褥疮摘除术导尿管

王 琼

(崇阳县人民医院外科,湖北 崇阳 437500)

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前列腺增生,亦称良性前列腺肥大,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的疾病[1]。前列腺增生是造成机械性尿潴留的主要原因之一,前列腺摘除术是解除梗阻性尿潴留的外科治疗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行前列腺摘除术78例,通过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78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86岁,平均(69±3.2)岁,其中12例合并有高血压,16例合并有糖尿病,所有患者均无腹部手术史。术前心、肺、肝功能基本正常。78例老年患者均采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术后继发性出血3例,并发肺部轻度感染5例,经对症治疗,有效地控制了肺部的感染和继发性出血情况。78例患者平均治愈天数23d。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老年人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除了担心手术预后外,常因反复排尿困难而加重其焦虑和抑郁心理,影响手术的质量。有些患者常常因为痛苦而发生情绪变化,如脾气急躁、忧愁、恐惧等,我们通过心理护理,分散其注意力,放松和引导想像等,帮助患者减少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和担忧[2]。对患者的痛苦给予同情和关心,耐心安慰患者,同时向患者解释前列腺摘除术的重要性,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和安全性以及术前术后的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勇气和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

2.1.2 留置导尿管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前列腺摘除术术前要行导尿术并留置导尿管。导尿时应注意: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③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用0.02%呋喃西林溶液冲洗膀胱,1~2次/d。为了预防尿路逆行感染,宜用0.1%新洁尔灭棉球清洗尿道外口, 2次/d,并及时更换一次性盛尿袋。本组78例患者中,有36例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潴留,均采取了导尿术。

2.1.3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是保证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3]。术前为了全面掌握患者健康状况,我们为患者进行胸部X线、心电图、B超、电解质、肝功能以及凝血时间检查等,通过检查发现患者中有12例患者高血压,16例伴有糖尿病。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后,对其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做到了心中有数。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患者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频率、血压及神志的变化。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基础疾病也逐渐增加[4],患者术后因机体创伤,免疫功能低下,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严密观察患者面色及神志变化,主动了解患者是否有呕吐或腹胀现象,随时注意患者血压变化。对全麻患者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2.2.2 安全管理

对老年人术后护理要加强“防坠床”、“防压疮”、“导管引流”、“特殊用药”的管理及护理,对老年人要做到耐心、细心的护理及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对意外脱管的高危因素要有预防意识:①经常巡视并挤压切口的引流管,观察固定情况,是否有脱管现象。②术后尿管的畅通情况应特别重视。③注意引流液的性质与量的变化及引流液的颜色。④我院通常使用留量气囊导尿管,术后要注意膀胱的冲洗,48h内应详细记录膀胱冲洗液的注入量和尿管排出量。由于我们加强了责任意识及巡查力度,未出现血块堵塞管道的情况。

2.2.3 预防并发症

减少和预防并发症是术后护理治疗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医护人员要有“五防”意识,把并发症的发生降到最低限度。①预防口腔感染。术后禁食期间,由于口腔黏膜干燥,细菌容易繁殖,每天坚持用温开水漱口2~3次,有利于防止口臭及口腔感染。②预防刀口感染。护理人员应及时更换刀口的敷料,保持敷料干燥无脱落,防止细菌从潮湿的敷料进入切口处引发伤口感染。③预防褥疮。老年人皮下脂肪少,皮肤弹性差,长期卧床受压,活动受限,容易发生褥疮,护士应关爱老人,在铺麻醉床时就考虑患者的舒适问题,一般用棕垫或海棉垫,保持床褥柔软、舒适、干净、整洁。协助家属为老人床上擦浴,帮助患者翻身,骨突部位按摩,有陪护家属要指导如何防止褥疮的方法。④预防肺部感染。术后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应用超声雾化吸入, 1~2次/d,以便痰液稀释咳出。⑤预防血栓的形成。由于老年人血液黏稠度增高,长期卧床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栓的形成。因此,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在床上进行肢体伸展活动。

3 体 会

3.1 术前心理护理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前列腺摘除术老人,由于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且对手术治疗缺乏认识,担心手术效果及操作医师技术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紧张、恐惧、排斥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详细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给予有效的、明确的、积极的信息,必要时介绍患者与经历过相同手术的病友交谈,使其消除心理负担,并树立信心[5]。

3.2 术后预防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效果的关键

由于患者年龄大,不仅有心理、生理特点,且伴有多种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护理人员要坚持做到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临床质量控制重点关注预防口腔感染、肺部感染、预防褥疮和预防血栓的形成。

3.3 加强安全管理

我们对本组78例老年患者做好“防跌伤”、“防坠床”、“防压疮”、“导管引流”、“特殊用药”、“特殊饮食”的护理管理安全教育与安全防护相结合,由于护理管理到位,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促进了患者康复。

[1]吴在德,吴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96

[2]王宁,史妙,王锦琰,等.疼痛的心理学治疗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 (7):670

[3]李学曾.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99

[4]于卫华, 余梅, 戎敏芝,等.151例无陪护住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26

[5]钱红英,刘惠.循证护理在呼吸科护患专业性沟通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A):63

猜你喜欢

褥疮摘除术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蒙药嘎木朱尔治疗褥疮的疗效观察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褥疮管理办法纳入科室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褥疮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