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安徽沿淮地区进士群体之考察*
2014-04-02盛菊
盛 菊
进士群体研究多以省、府为基本考察单位,跨行政区划的研究尚不多见,范金民著《明清江南进士数量、地域分布及其特色分析》(《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对江南进士群体进行了深入探讨。淮河流域经济、文化、环境及社会变迁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渐趋活跃,却未见专文考察该区域的进士群体。进士群体的人数多寡、规模大小往往是一个地区经济、人口及文教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拟对清代安徽省内沿淮地区进士群体的区域及姓氏分布等问题略作考察,祈请指正。
一、沿淮地区在安徽进士格局中的地位
安徽建省之后,所辖府、州、县等屡经升降省增,到光绪年间基本稳定,“领府八、直隶州五、属州四、县五十一”〔1〕,其中地处淮河流域的有凤阳府及所领五县二州、颍州府及所领六县一州、泗州直隶州及所领三县、六安直隶州及所领一县(英山县不属淮河流域),与同光年间所置凤颍六泗道辖地大约相当。为便于比较,本文在这一行政格局之中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分析,并将属州和直隶州本州辖地(文中以泗州和六安州指代两直隶州的本州辖地)视同于县级区划。课题组以清代安徽所辖区域为基本范围,以取中时是安徽籍的文进士为考察对象(寄籍他省者不列入),依据江庆柏编著《清朝进士题名录〔2〕,结合朱保炯、谢沛霖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3〕等文献,编制了《清代安徽进士题名录》,本文相关数据均以此为据统计与计算,不再注明资料出处。
清代安徽1192名进士,在全国各省排序中大约处于中游,就省内来看,进士群体区域分布较为广泛,沿淮地区在安徽省内的进士格局中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是科举凹地。为直观反映沿淮地区(指安徽省内之沿淮地区,下文亦同)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在安徽省内科举格局中的地位,笔者制成《清代沿淮地区进士数据简表》,并和江南地区进行简单比较。
表1 清代沿淮地区进士数据简表
清代沿淮地区共有进士175人,该数字远低于安庆府及徽州府一府进士数,只与宁国府进士数大约相当,占全省比例仅为14.68%;与其形成鲜明比照的是,江南地区有进士520人,全省占比达到43.62%。为更准确地反映真实状态,笔者引入各县平均进士数和每十万人口拥有进士数两个衡量指标。
安徽全省范围内每县 (州)平均拥有进士为19.87人,其中18个县(州)在均数之上。沿淮地区共有20个县级单位,县均进士数为8.75,尚不及全省县均数的一半,差距较为明显;只有六安州、阜阳县和定远县的进士数达到全省县均数,也仅仅是略高于平均线。相反,省内进士空白县(终清一代未有进士)共有四个,即涡阳、太和、蒙城与亳州,全部集中于沿淮地区,这也从特定角度反映了该地区科举落后的局面。
地区进士人数和人口总量密切相关,所以真正反映进士区域分布状态的指标应和人口联系在一起。我们以安徽及各府(直隶州)人口接近清代峰值的1820年的人口〔4〕作为参照,计算全省、沿淮地区与江南地区每十万人口拥有的进士数,分别是3.72、1.61和4.86。沿淮地区每十万人口拥有的进士数是全省该指标的0.43倍,与人口总量大约相当的江南地区比较,差距更大,仅是其指标的0.33倍。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以道光元年(1821年)为界,将清代科举考试分成前中期和后期两个阶段,那么与前中期相较,后期沿淮地区在省内科举格局中的落后局面稍有改观。该地区后期和前中期分别有进士人85和90人,占全省同期的比例分别是17.1%和12.9%,上涨4.2个百分点,攀升幅度较为明显,与江南地区的差距大为缩小。江南地区后期与前中期相比,科举实力明显衰退,进士数占全省同期之比下降到37.5%,仅为沿淮地区的两倍。
尽管后期略有起色,沿淮地区在安徽省内科举格局中处于整体、全面的落后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导致沿淮地区科举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基础性因素是经济的落后。淮河流域在秦汉时期“已赶上(有的地方甚至超过)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5〕,唐至北宋时期达到新的高峰,但此后由于黄河夺淮、运河改道、战乱频仍、灾害多发、人口外迁诸因,逐渐“失去昔日经济重心的地位”〔6〕,到清时已不仅远远落后于苏浙地区,也与皖中南地区差距愈大。百姓“饮食、衣服、庐舍事事俭啬,虽千金之家,所居皆茅屋”〔7〕,均已习以为常,此既是风俗描摹,更是经济落后及民人饥寒之写照。衰落的经济状态严重制约了文化、教育及科举事业的发展,由此导致人文凋零的局面。
沿淮虽地域广袤、人口众多,但科举却十分落后,特殊的社会风气是其深层原因。“黠者习于讦告憨者流于斗狠”〔8〕、“尚气安愚〔9〕、“其俗尚武稍习文辞”〔10〕的记载在沿淮各府县志中屡有所见,说明尚武少文的风气具有普遍性,与江南“艺文儒术斯之为盛,虽闾阎贱役,吟咏不辍”〔11〕的向学之风形成鲜明比照。人们无力、也无意追求举业,致使该地文风低下,缺乏科场竞争力。
沿淮科举落后的隐性原因是清代进士取录层面的“分省取士”制度,论者对此多有不察。安徽沿淮地区在经济、民风、文教等领域和豫东南、鲁西南等地区非常接近,但豫东南在河南省、鲁西南在山东省科举格局中的弱势地位都不似安徽沿淮地区这般显著,其因何在?文风低下的沿淮地区士子,长期与文风炽盛的苏南地区(苏皖两省分定进士名额之前)、皖南地区士子同场竟技,而皖南、尤其是苏南地区又是清代科举水平最高的区域,如此则沿淮地区的弱势进一步被放大,外显表现就是进士人数极为悬殊。
二、清代沿淮地区进士群体的空间分布
清代安徽沿淮地区共有二十个县(属州、直隶州本州治地),分别是凤阳府所领凤阳县、定远县、怀远县、凤台县、灵璧县与寿州、宿州,颍州府所领阜阳县、霍邱县、颍上县、涡阳县、太和县、蒙城县与亳州,泗州直隶州及所领盱眙县、天长县、五河县,六安直隶州及所领霍山县。沿淮地区是清代安徽科举凹地,共有175位进士,具体空间分布见表2。需要说明的是,表中进士数并不包括寄籍外省外地者,如(光绪)《宿州志》将康熙乙未科进士丁易、道光己丑科进士丁彦俦视为宿州人载入〔12〕,但实际上他们在考取进士时的籍贯都是河南省归德府永城县〔13〕,地方志记载寄籍外地进士的做法自有其合理性,但考虑到本地也可能有外地寄籍本地的进士,所以为统一标准起见,本文未将寄籍外地者纳入考察范围。
表2 清代沿淮地区进士群体空间分布
依据进士数量,可将20个县(州)分成四个层次:一是进士数大于20人的六安州、阜阳县和定远县,这三个县(州)是沿淮地区的进士大县,也可视为区域性的进士中心县,其进士数也略高于安徽全省的县均数,但与安徽省内的进士大县(如歙县、桐城县、泾县等)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进士数介于10—20之间的寿州、天长县、怀远县、盱眙县和泗州,该五县(州)是沿淮地区科举相对发达地区。三是进士落后县,包括凤阳县、霍山县、凤台县、霍邱县、颍上县、五河县、灵壁县和宿州。四是进士空白县,有涡阳县、太和县、蒙城县和亳州。前两类县(州)进士数在沿淮地区县均数之上,八县州共有144位进士,占沿淮地区进士总数之比高达82.3%;而后两类的12县(州)仅有31位进士,占比低至17.7%,仅这一组数字就可约略反映出沿淮地区进士群体非均衡分布的基本态势。
在第一层次的三个县(州)中,六安为州治所在地,经济较为发达,是淮盐、江北茶叶等大宗商品转输贸易的交通要道,又和科举发达的安庆府、庐州府地理接近、文气相通,成就了该地较为发达的科举事业,清代产生进士29人,在沿淮地区高居首位。阜阳有进士26人,不仅在沿淮地区位居前列,更在颍州府内一枝独秀,颍州府领六县一州,总计只有33个进士。阜阳为颍州府治所在地,是该府政治、经济与文教中心,加之人口基数较大,占全府人口比例近40%〔14〕,致其进士人数较多,而另一潜在原因则和统计方式相关,涉及情况稍显特殊的颍川卫。清初在颍州设立颍川卫,以兵籍属河南,士子参加河南乡试,至1658年并卫入州。顺治年间以颍川卫籍身份取中为进士者共有王期远、滑文蔚、李敏孙、刘体仁、刘壮国、宁诰等十人,(道光)《阜阳县志》卷九《选举志·进士科表》予以记载,(乾隆)《颍州府志》将这些进士列于卷七《选举表》阜阳栏下,(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一百五十七《选举志》亦作颍州人收入,笔者循例将颍川卫籍进士纳入考察范围。定远县经济、风俗与淮北诸县略有不同,“士皆慕礼义、知学问,为文力追先正。近日人愈奋发,虽寒俭之家,无不延师课读,文运蒸蒸日上,甲科接踵,鼎甲亦间出”〔15〕,成为凤阳府科举中心县。
在科举落后州县中,宿州与亳州尤其值得关注。宿州“为南北之冲,地处襟要,俗尚朴悫,官善治之,则四民率教,喁喁相安,吁可取也”〔16〕,但终清一代仅有邵心豫一人于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光绪)《宿州志》另载两位进士均为河南籍。亳州地处淮河水陆枢纽,商贾云集,经济较为繁荣,“固淮西一郡会也”〔17〕,但其举业极度落后,在清代竟无一人进士及第。更有意味的是,“贾而好儒”的徽商在亳州非常活跃,徽商及其子弟在其经商之地寄籍以登仕进的现象颇为普遍,在亳州却未见其身影。宿州与亳州两地在沿淮地区均非偏僻或经济落后地区,其文教与科举事业却如此衰弱,其因值得进一步探究。
在观察沿淮地区进士群体空间分布时,淮南与淮北地区的差异也是值得注意的角度。我们以淮河干流为界,将沿淮地区分成淮南与淮北两个区域(跨淮河干流的县以其县治所在地或县域主体为标准分别归为淮南或淮北地区),淮北12州县只有62名进士,县均仅为5.17;淮南八州县有进士113人,县均14.1,距全省县均数差距不大,大约相当于淮北地区的三倍。淮南地区的科举水平明显高于淮北地区,沿淮地区的唯一一个状元,即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状元戴兰芬,也出自该地区的天长县。清代后期,淮北地区科举略有改观,除阜阳急剧衰退外,泗州似有崛起之势,而宿州、灵璧等地则实现进士零的突破。淮南地区的科举水平要略优于淮北的状况,恰好与安徽省内进士分布的区域走向基本一致。刘佰合在考察清代安徽进士群体省内府际分布状态时,设计了进士数、县均进士数和每十万人口进士数三个指标,制成《清代安徽进士分府(直隶州)数据表》〔18〕,该表清晰反映出,进士群体的府际分布和安徽的自然地理状况有着内在联系,科举发达府(直隶州)主要集中于沿江江南,科举落后府(直隶州)主要分布于沿淮淮北,就安徽省内而言,各地科举实力由沿江江南,到江淮之间,再到淮北地区,呈现出逐渐递减与弱化的趋势。
清代进士群体空间分布的非均衡状态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即全国范围内的省际分布、省内府际分布与府内县际分布都呈现非均衡的状态,实际上跨省跨府的特定区域,其进士群体分布往往也是不均衡的,沿淮地区即为其例。进士群体区域分布的差异,一方面是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另方面也和各地社会习俗、文风高下密切相关。
三、清代沿淮地区进士群体的姓氏分布
清代沿淮地区175位进士,据笔者统计,共有姓氏58个,具体分布见表3,表中“县数”是指某姓进士分布所及的县(州)数。
沿淮地区进士群体的姓氏分布具有层次性特点,依据拥有进士数量,58个姓氏可以分成三类:一是进士常见姓,计有王、刘、杨、方、孙、陈、李、汪、张等九姓,它们同时也是沿淮地区的人口大姓,拥有进士数均在6人以上。二是进士小姓,拥有进士数在2—5人之间,计有何、潘、邓、周、田、余等26姓。 三是仅有一位进士的进士稀见姓,诸如蔡、董、姚、韩、陶、朱等23姓。安徽省范围内的进士大姓(有进士30人以上)是王、张、吴、汪、胡、程、李、方、朱、孙等姓〔19〕,十姓当中王、方、汪、李、张与孙姓亦是沿淮地区进士常见姓,但吴、胡与程姓仅是沿淮地区进士小姓,分别只有两位进士,朱姓在沿淮地区仅有一个进士,属进士稀见姓,由此表明全省、特定区域两级进士大姓的一致性和吻合度都不很高。与清代安徽进士群体姓氏分布情况比较,沿淮地区进士姓氏分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表3 清代沿淮地区进士群体姓氏分布
特定姓氏进士的县域分布较为分散,可以部分进士常见姓为例稍作说明。13位王姓进士出于盱眙、天长、凤阳、六安等七个县(州),11位刘姓进士来自阜阳、寿州、定远等六个县(州),汪姓七个进士出自颍上、霍山等四地,张姓六位进士源出泗州、灵璧等四地。进士小姓中,有四个进士的潘姓与有三个进士的邓姓较为典型,分别来自于四个与三个县(州)。如果分别计算各个姓氏每一县(州)进士平均数,我们可以发现58个姓氏当中,大多数姓氏的该均数在2.0以下,超过2.0的只有杨、方、孙、凌、崇、宫、宁等寥寥数姓,没有姓氏超过4.0。
沿淮地区进士群体姓氏分布有一定的集聚趋势,通过两个维度表现出来。第一,沿淮地区进士朝少数常见姓集聚。王姓有进士13个,刘、杨两姓分别有11个进士,方、孙两姓均有8位进士,陈、李两姓则有7位进士,汪、张分别有7位与6位进士,合九姓共有84位进士,占进士总量的48.0%,而23个进士稀见姓所有进士占比仅为13.1%。进士朝少数姓氏集聚的倾向并非沿淮地区独有,徽州府、宁国府、松江府等也有类似表征,与之相较,沿淮地区的集聚倾向尚不十分突出。
第二,部分姓氏的进士并非平均分布于府内各县,而是朝少数县集聚,一种形式是部分姓氏虽分布多县,但其中有一县进士数非常突出。例如,10位孙姓进士分布于天长、凤台与寿州,其中7位出自寿州,而凤台孙姓进士与寿州又有非常密切的关系;11位刘姓进士出自阜阳者就有6人;10位方姓进士中有8位是定远人。另一种形式是较为极端的体现,某姓氏的所有进士全部集中在一个县,除进士稀见姓因仅有一位进士而只具有统计意义外,该类姓氏有9个,定远的凌姓、天长的崇姓、怀远的宫姓与林姓、阜阳的宁姓,以及六安的关姓、沈姓、熊姓与黄姓均属此类。沿淮地区进士群体姓氏分布虽有一定的集聚趋势,但总体而论,其集聚色彩并不十分鲜明突出,只是该地区进士群体姓氏分布分散性特点的一种补充。
考虑到人口往往聚姓聚族而居的地域性特征,进士群体姓氏分布的集聚程度实际上反映了县域之内科举及进士家族的规模与数量。家族与宗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有机构成部分,在科举体系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族谱牒多列“科名录”或“选举表”备载家族科举成绩即可为证。清代安徽有许多进士家族,太湖李姓、宿松石姓、怀宁杨姓、合肥龚姓、太平崔姓、泾县胡姓、旌德吕姓、休宁程姓、歙县鲍姓等均是当地科举著姓,尤以桐城最为典型,张、方、姚、吴、马五氏堪称科举望族。沿淮地区的进士家族数量少、规模小,仅有定远方氏与寿州孙氏影响较大,或可与皖中南地区的进士家族并论。这种现象固然是沿淮地区科举水平低下的表现与结果,也是导致该地区进士分布稀疏的主要原因,如果加以延伸,此亦可见,在沿淮地区和沿江江南地区,宗族对社会控制与运行的参与方式及力度也有大不同,因距离本文主旨渐远,此不赘述。
〔1〕(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十七).舆地志·建置沿革.续修四库全书(65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75.
〔2〕〔13〕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3-1343,205、857.
〔3〕朱保炯,谢沛霖.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2413.
〔4〕〔14〕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01.100.
〔5〕李修松.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前言〔M〕.合肥:黄山书社,2001:4.
〔6〕吴海涛.淮北的盛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
〔7〕(光绪)凤阳县志(卷四)〔M〕.舆地·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33.
〔8〕(乾隆)颍州府志(卷一)〔M〕.舆地志·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1.
〔9〕(光绪)亳州志(卷二)〔M〕.舆地志·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70.
〔10〕(光绪)凤台县志(卷一)〔M〕.舆地志·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36.
〔11〕(嘉庆)宁国府志(卷九)〔M〕.舆地志·风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901.
〔12〕(光绪)宿州志(卷十五)〔M〕.选举志·进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68.
〔15〕(道光)定远县志(卷二)〔M〕.舆地·四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3.
〔16〕(光绪)宿州志〔M〕.序.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22.
〔17〕(光绪)亳州志卷一〔M〕.舆地志·都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48.
〔18〕刘佰合.清代进士群体区域分布的特点〔J〕.教育与考试,2012(6).
〔19〕盛菊.清代安徽进士群体的姓氏分布〔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